能,但是幕府一直有命令——除特定船隻外,武裝艦艇進入海防區就炮擊。鹿兒島炮擊事件貌似一個藩就可以用和英國打平手(英國傷亡還略高一些)。

黑船事件時候佩裏所言已經很無禮了,如果上岸以後把他和隨從誅殺,然後趁機炮臺和水師全力攻擊那幾艘美國船,說不定還能俘獲幾艘大艦艇而且不必開國,那樣幕府就不會失去威望以至於鎮不住強藩


幕府抵抗的能力的確有,完全可以擊敗此次入侵,即使是朝鮮王國也擊敗了法國和美國的兩次入侵,但是就算這次殺死了佩裏提督,擊退了美國海軍,美國幾乎不可能接受如此大的羞辱,不到一年以後,來自大洋彼岸的侵略者會源源不斷的抵達日本海岸,直到幕府屈服。

先開個頭,到時候具體補充

佐幕派和幕府是提倡開國佐幕的喲,尤其是發起安政大獄的井伊歸部被「天誅」,慶喜公即位後進行的近代化改革可比一羣盡會搞暗殺的浪人流氓和軟弱無能的犬儒公卿擁立的一個十幾歲乳臭未乾的天子組建的新政府要完善多了。

也不看看所謂的「攘夷志士」以前是幹什麼的,提倡「攘夷」和「鎖國」喲,伊藤首相當年火燒嚶國使館,還有當年日本浪人砍傷外國使節的元祿事件,而且長州藩反擊幕府,一開始在京都直接炮擊皇宮,然後被幕府平推吊打,以及倒幕派薩長在英薩,四國艦隊等事件中各種作死,「攘夷」的差點被「夷」打死……就是明治政府成立之後也是前期也是各種作死,「復古」「攘夷」「尊王」等思想佔據主流,迫害佛教徒和基督教徒,神道教一家獨大……

至於伏見鳥羽戊辰戰爭是個什麼回事?根本就是封建主直間的土地矛盾好不好,德川氏都已經大政奉還,就等著依靠原來的實力在新政府裡面想要佔據一席之地,結果薩長藩閥為了維護本藩利益,故意激怒慶喜公和德川軍,惡人先告狀,逼天子睦仁下詔討伐德川,你問天子什麼態度?睦仁同學表示「我爹「孝明」怎麼突然駕崩的?我敢不從嗎?」然後薩長藩閥還直接無視山內土佐家的調停,執意要武力解決德川,結果要不是德川家顧全大局放棄抵抗(當時法國公使直接提議將軍抵抗薩長),日本關東就得打成一片白地咯,論人品,「攘夷派」是個什麼玩意?連坂本太郎在編撰日本史的時候都特意說明瞭「薩長藩閥不是好東西」

總之一句話,早期態度就是,佐幕派幕府開國,勤皇家薩長攘夷(何況新政府成立之後,薩長派還排擠其他系的官僚)

所以大日本帝國生於不義,死於恥辱…明治之後無日本,維新之後無大和,正義在江戶,日本正統是德川!

(上面的笑笑就好,攘夷派沒有這麼不堪,我有所誇張和諷刺了,到時候我具體補充資料說明,接下來下面的才勉強算是「乾貨」,至於幕府全力抵抗如何,我接下來會做論述)


瞭解歷史的人都會知道最終導致德川體制崩潰、明治維新發生的兩根直接的導火索。第一根導火索,是 1853 年美國佩裏將軍的「黑船來航」事件。第二根導火索,是日本第十四代將軍人選的問題。今天我們來分析下如果黑船事件爆發時幕府全力抗擊,會有多大的勝算。


一、「黑船來航」事件


我們先看看「黑船來航」這件事。1853 年 7 月 8 日,美國海軍準將佩裏,率領了 4 艘黑色軍艦,載炮七十三門,闖入東京灣,引發了德川政府的統治危機,這就叫做「黑船來航」。之所以叫「黑船」,是因為船體塗了防腐柏油,是黑色的。


「黑船來航」為什麼會有那麼大影響呢?這是因為,「黑船來航」打破了德川幕府維持了 200 多年的「鎖國體制」,然後又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我們都知道,清朝有「閉關鎖國」,德川時代的日本也是「閉關鎖國」。幕府嚴禁日本人出國。擅自出國的回來要被砍頭。同時,幕府還禁止西方的傳教士入境,並在國內殘酷鎮壓基督教。


幕府「鎖國」是為了限制潛在的敵人,比如地方大名和普通百姓,幕府害怕他們跟境外勢力聯手,威脅到自己的統治。


不過,雖說是「鎖國」,但也留下好幾個口子,像長崎,鹿兒島,對馬。比如長崎,就允許中國和荷蘭的商人過來做貿易。通過這些窗口,德川幕府壟斷了對外貿易的利潤。同時,還密切注目著世界的發展形勢。


打破幕府鎖國的直接原因,你可能想像不到,竟然是歐美人捕鯨。

如果你讀過世界名著《白鯨》你就會知道,在石油被廣泛開採之前,鯨油是最佳的照明原料。19 世紀初,英國和美國的捕鯨船,在日本沿海發現了很多優良的鯨魚漁場。之後,他們就頻繁到日本沿海來捕鯨


因為背井離鄉的,補充食物、燃料和淡水都不容易,他們就想在日本建立一個補給基地。所以他們就屢次提出來要和日本建交,請日本開放一兩個港口讓這些船隻能靠岸維修,讓水手上岸休息。但是,幕府一再拒絕他們,不允許他們登陸。


不過,這個狀況隨著佩裏的到來終於被打破了。按照我們傳統的理解,這個佩裏來者不善。他目的是要侵略日本、佔領市場、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把日本變成美國的殖民地。不過,就事論事的話,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只是將美國總統的國書遞交給幕府。


在寫給幕府將軍的親筆信裏,美國總統說派佩裏去日本有兩個目的,一是要建交,二是要通商。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14 節內容

鹽選專欄

明治維新簡史:日本近代發展背後的真相

商兆琦 東京大學博士,復旦大學歷史系青年副研究員。《澎湃新聞?私家歷史》、《騰訊大家》專欄作者。

14 小節 | 3 小時

¥28.00 會員免費


沒多少勝算。同時期中國沿海就沒一座城市能守住的,很不幸,日本四面靠海,尤其是江戶,就在海邊上


幕末的日本亂得一比,佐幕的也不一定就攘夷,倒幕派也有尊皇攘夷的一說,所以攘不攘夷跟倒不倒幕還真不是一回事兒。

末代幕府將軍口頭上不反對大政奉還,孝明天皇倒是反對倒幕的。反倒是佐幕派和尊皇派都跟夷有勾聯,打仗要靠槍炮,這道理戰國時期就知道了,兩邊都不傻。

所以,佐幕還是倒幕是爭執的焦點,全力攘夷恐怕是沒什麼可能性。


問題不在幕府這邊,在於黑船這邊怎麼打,像第一次鴉片戰爭那樣打,幕府就沒有勝算

一鴉的英國人不過四千人的遠徵軍,沿著漫長的海岸線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各個擊破,幕府是很難辦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