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問的就是「如果」,所以請不要上來就是一句「不可能」,搞的就像只有他一個人知道一樣。我認為所有正常回答的人都明白歷史不容假設,但是這只是個假設問題。假設問題只要回答這個假設就可以了,如果看不慣「假設」或者對此嗤之以鼻的話就請不要回答


說完話就拉黑真的大丈夫?

看問題不爽還進來噁心自個??有什麼自虐傾向嗎??


蘇聯贏得了冷戰,那麼就是北約失敗,失敗的北約必定被解散,美國退回北美洲,無力出擊。歐洲大陸國家為了自保,又重新商議,幾個核心國家包括德國、法國、瑞典、比利時、義大利諸國會重新締結聯盟,形成新的聯盟組織。英國重回孤立主義。中東地區因為缺失了北約的控制,伊拉克、伊朗、土耳其會趁勢做大,爭奪中東霸主,而猶太國家以色列因為失去了美國的保護而朝不保夕。

蘇聯贏得冷戰後也解體,中國北方邊境安全壓力減輕。在於俄羅斯保持友好關係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經濟。

但是,經濟全球化被阻斷了。

美國輸掉冷戰,那麼美國在亞洲地區的軍事基地也會一併瓦解,第一島鏈宣布破產。沒有美國人撐腰,台灣是頂不住的。96年台海危機會演變成一次真的渡海行動,一舉解放台灣。

與此同時,朝鮮半島立即風雲突變,大戰一觸即發。單靠韓國軍隊是保不住韓國的。聯合國與中國介入調停,但比較艱難。朝鮮的衰落與蘇聯解體有著密切干係,朝鮮所謂的苦難行軍就是因為蘇東集團解體後,失去了市場和原材料能源供應,經濟迅速惡化導致的。在此之前,朝鮮的經濟並不比韓國差多少。而朝鮮的軍事又強過當時的韓國,戰爭風險巨大。

中日關係會進一步加強,沒有了美國從中作梗,中日會首先簽訂自貿協定。韓國唯一的指望就是中國能夠阻止朝鮮的攻勢。如果中國能夠說服朝鮮,讓半島歸於和平,一旦穩定住東亞局勢,那麼東亞會最先獲得發展。

美國失敗,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這兩樣東西受全球化的影響最大。

美元失去了世界貨幣的地位,香港的衰落就會大大提前。這個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有可能不保。當然好消息是,回歸後的香港形勢比現在好。

中國的經濟發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美國贏得了冷戰,加速了美國的產業轉移,最大的一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勞動密集型產業最終來到了中國,促進了中國的發展。美國退回去,那麼產業轉移必然不會發生,它要用這部分產業來保就業。美國產業轉移的的核心因素就是美國可以只靠高科技和金融服務業就可以收穫利益,不再需要大規模工業生產。美國的金融業就是因為美國贏得冷戰,獲得了世界霸權,從而使得美元成為世界貨幣。

美國和蘇聯當時如果都失敗,那麼這個世界會更加危險,戰爭更容易被觸發。


蘇聯在商品經濟毫無競爭力的情況下還能贏得冷戰,只有兩種可能,

要麼它掌握的力量比西方世界更強,以至於可以用軍事力量進行碾壓,

要麼它產生了技術爆炸,以至於可以淘汰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

如果是前者,那將是一個比美利堅帝國主導的世界體系更灰暗的未來;

如果是後者,那麼將是一個我們都無法想像的未來,也許更好,也許更糟。


有一個bug,蘇聯窮兵黷武能不能勝過美國?在我看來不能,第一是蘇聯的遠程打擊力量無法對美國造成威脅,第二是有核武器這個玩意在。

所以在我看來「蘇聯贏得冷戰」,最好的結果就是讓美國自閉,重回孤立主義,讓美國解體或者赤化實屬天方夜譚。


那就來說說美國自閉前後的事吧。

蘇聯在某種申必力量的幫助下讓東德統一兩德,之後意共、法共在蘇聯的申必力量幫助下奪權成功,歐洲除了奧地利、瑞士和低地之外完全赤化,哦還有個英國孤懸海外。

美國方面,奉行孤立主義的T總統上台,布雷頓森林體系在一次經濟危機中崩塌,世界經濟寒冬(除了某計劃經濟體制),美國被迫削減軍費、戰略收縮,重回孤立主義,但至少保住了南美。

蘇聯由於計劃經濟體制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但蘇聯的各種問題(體制僵化等OTL里有的問題)也暴露了出來。

法共、意共首先開炮,指責蘇聯「不夠自由、過多干涉他國」;隨後是捷克斯洛伐克和巴爾幹;接著是TG。社會主義陣營內部掀起了一場大論戰:所有人都在指責他人「不夠社會主義」或是「走上了修正主義道路」。

然後是大家喜聞樂見的 我現在就派XX來把你們都送上天去.gif。雖然蘇聯物理平息了東歐的騷亂,但論戰並沒有被平息,甚至有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

直到那個背負著叛徒的名聲(指頭頂地圖),拋棄了一切去戰鬥的男人出現。蘇聯,解體了。


之後的世界局勢大致就是各地區形成聯盟:

比荷盧低地經濟聯盟;

挪威瑞典丹麥跟著英國愛爾蘭在玩;

俄羅斯身邊還有一些或自願或被自願的盟友:芬蘭白羅斯等;

西歐「團結」在法意德的周圍;

東歐與中東成為了西歐與俄羅斯角力的戰場;

印度領導著一小部分第三世界國家,雖然在62年中印衝突之後聲望大減;

中國領導著包括日韓在內的東盟和一小部分第三世界國家;

剩下的第三世界國家,主要是非洲,還有一部分南美國家,正處於混亂與動蕩之中;

美國「保護著」北美和加勒比,以及幾乎所有南美國家。


大家的經濟都很差:俄羅斯保存了絕大部分的蘇聯武器,但這些戰爭機器由於缺乏維護正在生鏽腐爛,狀態較好的被走私商賣到了世界各地;歐洲經歷了經濟危機和蘇聯的鎮壓,正在掙扎著恢復;中國沒有改開,但也在尋找一條不一樣的道路,當然,還要防備著北方不懷好意的鄰居;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從經濟危機到現在沒有一屆總統的任期超過四年——最短的一屆只持續了數月;非洲和中東陷入了無止境的軍閥混戰中,引發的難民潮衝擊著歐洲與土耳其。

一句話總結:設使天下未有孤,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所謂「贏得冷戰」,我的理解是蘇聯把美國擊敗了,讓美國淪為今天俄羅斯,影響力最多投放到墨西哥,委內瑞拉都夠不到。

於是,蘇聯解體後,這個世界將迎來一個沒有「世界警察」、缺少組織起國際經濟金融秩序的年代。美元循環停止了,沒有人「看場子」保護全球航道的通行自由。在多極世界形成之前,世界將進入一個混亂的停滯年代。在東亞地區,日本、韓國可能已經亡國了。韓國的糧食自給率還不如朝鮮,日本向來依賴外部輸入的資源與海外市場。

沒有WTO和全球化讓中國用祖產賺來世界第二的身家,90年代的種種亂相延長多年,發展道路上一個正面典範都沒有,更別說外資,這簡直是一場災難。可能更糟糕,那就是蘇聯通過窮兵黷武的手段打敗了美國,然後被自身壓垮。我們作為鄰國,必然要面臨俄國內亂的干擾。

於是這是饑荒版的《全金屬狂潮》世界。相良宗介沒有機器人開,每天跟千鳥要排隊領配給。


冷戰是兩個帝國主義集團爭奪世界霸權的戰爭,任何一方贏了冷戰都會繼續加大對其他國家的剝削和壓迫,更加肆無忌憚的侵略別國。

既然都是帝國主義集團了,那就是說雙方都是資本主義國家,所以冷戰是反動的戰爭,是人類社會中統治階級的內鬥。誰贏誰輸跟亞非拉國家的無產者的利益並沒有什麼影響。

冷戰贏了蘇聯照樣會解體,不過是時間問題。蘇共內部新的剝削階級在斯大林時代後期就已經誕生並形成利益集團,要解決統制經濟導致的經濟危機(嚴格來說蘇聯不是計劃經濟,仍然會有經濟危機),方法正如戈爾巴喬夫示範的那樣,私有化改革,蘇共獨吞蘇聯人民的財產。

至於現在的世界,依然還是資產階級統治的國家掌控世界霸權,有人會接過革命的火炬,在帝國主義的再一次爭霸戰爭中的薄弱環節點燃共產主義的燎原之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