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之前是一個探索期,很多家長這個時候拒絕孩子進行探索,不允許這,不許那,孩子做什麼都是錯的,這樣是不對的,這個時候對孩子拒絕往往會給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傷害。例如:你在用遙控器,他也想玩遙控器;你在洗澡或者洗衣服,他看到也想參與,這個時候家長就會,你不能玩會受傷等等;你的不允許卻讓孩子養成了自我封閉,他知道做什麼都是會有傷害的。孩子在探索的時候是最專註的,專註力比大人做事專註幾十倍,有些家長說孩子上學不專註,交頭接耳等,這個原因確實你造成的。長時間的拒絕,否定容易把孩子養成巨嬰,他什麼都不用做,想做什麼一個動作,父母就會替他完成。所以家長要允許孩子探索,家長要做:陪伴探索、鼓勵探索、協助探索。孩子在探索的時候,會根據情況去分析去研究等等,只有這個時候孩子有了一定的能力後,長大後孩子才會養成良好的性格。三歲還有一個過程依附期,這個時候是孩子成長安全感和能力感的時候,要是沒有安全感,孩子的品性在長大就會缺少,沒有能力。那這個孩子基本上就已經廢了。所以才會有三歲看大,七歲看你老。


沒有孩子,但古人說三歲看老。但三歲孩子能學的東西不多,既然要讓孩子定性格,最好的也就是最基本的生活習慣,要讓孩子養成自己動手的習慣,現在很多孩子十幾歲了,還有父母爺爺奶奶給喂飯的。還有就是孩子喫飯的習慣,不能由著他的性子慢慢喫,或者想啥時候喫就啥時候喫,這樣大人很累,孩子還任性。還有孩子不能打人,有很多孩子打父母,父母還高興,小時候打你不疼,但習慣了他會對父母沒有敬畏


老話說三歲看八十。這話不是空穴來風。三歲之前,家長應該自我控制,多學習多鍛煉多給孩子提供陽光的正能量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從小就在一個積極的環境下成長


買了正面管教書,正在學習中


3歲前很多東西都是在主動學習,在心理學上不存在舒適區和不舒適區,所以孩子接受的特別快,而且不分對錯,慢慢的就會形成習慣,有了習慣就會在很多事上按照這個習慣生活。比如你每次喫飯要求洗手,孩子習慣了不洗都難受。習慣養成,別說小孩子了,大人改一個習慣都多困難,大腦皮層已經建立了一個穩定的的結構,改一個習慣需要大腦那個區域重構,想想就痛苦,怎麼輕易能改?所以養成習慣我覺得比較重要,相比較知識上的內容都可以退後。


不用刻意的培養,家長的言行和品德是孩子的風向標,家教好的孩子一般都不會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