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我記得小時候上學的時候明明還說人類的平均體溫是37.5度,怎麼現在普遍測出來的正常體溫都還不到36度?37.3度就算髮燒了?


題主問題的標題和描述的內容,兩者跳躍性較大,不看描述,差點以為是在問年初那篇報道。

前者問題往大了說,確實有研究報道,屬於報道解讀了;問題光看描述,往小了說,只是對發燒的體溫界定問題,屬於醫學常識,估計題主是在疫情期間對發燒的界定產生疑問。那麼,我們就先說小的,為什麼37.3度就算髮燒了。

首先,知乎傳統,先說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長期以來,人們公認的正常人體平均體溫是 37 ℃( 98.6 °F),這是由德國醫生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於1851年制定的。正常人的體溫會隨著性別、年齡、健康狀態、活動水平及每天的時間不同而有一定的變化,正常體溫不是一個具體的溫度點,而是一個溫度範圍,健康的人在一天中一般不超過0.5°~1C的變化[1]

到底多少度算髮燒

這取決於你在哪個部位測量,一個成年人的體溫不同部位不同溫度[2],第八版診斷學指出腋測法體溫正常值約為 36~37 ℃,口測法體溫正常值約為 36.3~37.2 ℃,肛測法體溫正常值約為 36.5~37.7 ℃[3]

通常四肢和皮膚較體內低,越靠近體腔內部溫度越準確

但是,體溫升高並不總是發燒;如一個健康的人在運動時體溫會升高,但由於設定點是正常的,因此這不算是發熱;另一方面,如高齡老人產生體熱的能力下降,因37.3°C(99.1°F)的「正常」溫度就可能代表了臨床上的嚴重發燒。

所以,最準確的測量體溫方法是和日常的平均體溫作對比,並且測量前最好未進糖或咖啡因,也不要運動,然後和自己平時同樣條件下的體溫相比較,晝夜體溫波動超過1℃時即為發熱,若不知自己原來的體溫,可將腋窩體溫超過 37.2℃ 定為發燒(即現在新冠檢測中常要求的腋下溫度37.3界線)。

而對於嬰幼兒的體溫,又是另一回事,嬰兒的身體不像成年人的身體那樣調節溫度,溫度上升時他們的汗水較少,這意味著他們的身體保留了更多的熱量,所以在發燒期間,讓他們降溫也可能會更加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發熱並非一種疾病,而是許多疾病表現之一,並不能作為診斷疾病的唯一標準,包括COVID-19感染也並不是以發熱作為最後診斷標準。

體溫只是醫生在確定個人治療方案時必要且必須考慮的一條信息,不會僅通過體溫,就對生病程度做出判斷的,我們必須關注整體患者的狀況(精神狀態、血常規、影像報告等)。

「人類體溫下降」之論出自何處?

那麼,回到該問題的標題——「為什麼人類的體溫下降」。換句話說是我們也得先思考下自1851年德國醫生提出後,這近160年來,人類的平均體溫有沒有變化?

目前說支持該問題成立的結論,主要是基於今年eLife1月上的一項研究報道[4]

原文主要是通過現有的數據和1851年定下的體溫標準進行對比總結得出的人類平均溫度在近160年降低的結論,作者對結論的解釋主要圍繞兩方面:

  • 人類降低了新陳代謝率:決定體內溫度的最大因素之一是新陳代謝,就像汽車引擎處於空轉狀態,你的身體消耗能量來保持運轉,從而產生熱量。在現代,較低的新陳代謝率可能是由於體重增加或者是更好的藥物治療,預防措施和整體健康,此外當時環境沒有空調等製冷設備,而如今恆定的室內環境溫度降低能量耗損。
  • 較低的感染和炎症發生率:在1851那個年代,結核病、梅毒等疾病和其他可引起體溫升高的炎性疾病很普遍,而且治療受到限制,如今疫苗、抗生素的應用提高了醫療水平。

但是爭議性也是挺大的主要也圍繞在兩方面上質疑:

  1. 測量準確性存疑:基於當時的科研條件,1851年初次測定人類平均體溫37度時可能本來精確度就不夠;而且南北戰爭時期的環境及人們的疾病相較於現代更多也會影響平均體溫;
  2. 可對比性存疑:做樣本的數據有一部分年代久遠,而且這些數據範圍區域性明顯,多來自美國南北戰爭之後,不僅女性方面的數據遺失較多而且主要只是以美國人為主。

所以文章對臨床診斷上的衝擊不大,不會改變原本對發燒的診斷標準

畢竟就算退一萬步,哪怕文章結論毫無問題,也是每十年大約只有0.03°C的微小變化,而且大多數還因人的體溫而異,所以主要還是在於科研上的意義,包括作者在內的研究人員都表示,還不知道這個結論在生理學上意味著什麼,更多是出於對科學多元化地探討,呼籲針對這個現象進一步研究。

為什麼不影響臨床診斷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回顧一下如今疫情下到處設置體溫門檻就知道這個重要性。體溫是人體出現炎症的標誌,一些科研人員認為如果能測出某個人群的體溫,則有機會預測他們的預期壽命,體溫變化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診斷中的重要性:醫生在進行常規檢查時,體溫和血壓,心率等都是構成「生命體征」重要因素,在評估可能患病的人時,可能會通過這些體征出現明顯的異常而發現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最常見的判斷發燒標準就是體溫,而發燒又是許多感染的標誌,當然除了疾病,還有其他原因影響體溫,比如年齡、藥物反應。

2.生理中的重要性:正常的體溫既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又不至於破壞複製DNA的酶,我們體內數以千計的化學反應都需要在相當窄的溫度範圍內進行,人體無法承受溫度的大範圍波動,如嚴重的體溫過低(體溫低)或體溫過高(體溫高)都可能會導致永久性器官損害或死亡,這就是為什麼人體需要有如此精密的溫度調節系統,這都是為了使人體保持理想溫度的原因,它是人體功能和維持熱量的結果。。

所以,體溫是衡量健康的重要且有用的指標。

那麼,我們的體溫會持續降低嗎?

就算按照研究上來說,每年十年降低0.03°C,我們的體溫也不持續降低,除非人體有了新的進化,但這種可能性目前還沒被證明,目前導致體溫過低的原因通常是由於長時間暴露於比身體更冷的環境,如暴露於寒冷的天氣或浸入冷水中引起。

體溫過低是一種緊急醫療事件,當人體的散熱速度快於其產生熱量的速度時,會導致危險的低體溫。當體溫降至35 °C以下時,體溫就會過低。首先影響四肢和皮膚,之後進一步影響內部,使心臟,神經系統和其他器官無法正常工作,如果不及時治療,體溫過低會導致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完全衰竭,甚至導致死亡。

哪些因素會導致我們的體溫降低?

  • 晝夜節律性:人體溫度通常會在一天中波動,最低水平大約在凌晨4點左右,此外疲倦時,人體對寒冷的承受能力也會降低;
  • 年齡:兒童或老人由於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不夠完善或退化,都會影響體溫調節兒童散發的熱量比成人散發的更快,加上神經系統發育未完善,孩子們可能也忽略了感冒,他們可能沒有判斷在寒冷的天氣里穿合適的衣服,或者在應有的時候擺脫寒冷;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調節溫度和感冒的能力可能會減少進而影響行動能力,所以一些老年人在寒冷時可能無法溝通,或者在感到寒冷時無法移到溫暖的地方[2]
  • 環境:上文提到長時間暴露於比身體更冷的環境,如暴露於寒冷的天氣或浸入冷水中引起;
  • 心理:患有精神疾病或其他干擾思維的患者可能無法適當穿著以適應天氣或了解寒冷天氣的風險;
  • 飲酒和吸毒:酒精可能會使人體內血管擴張,導致皮膚表面熱量迅速散失,喝酒的人身體的體溫調節能力減弱;
  • 疾病:一些健康失調會影響人體的體溫調節能力。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營養不良或神經性厭食症、糖尿病、關節炎、帕金森氏病、外傷和脊髓損傷等,睡眠障礙也會影響體溫,短期的失眠在夜間產生的溫度比正常人更高,但是長期失眠可能會降低體溫[5]
  • 藥物:有些藥物會影響人體的中樞神經,進而影響體溫調節能力。例子包括某些抗抑鬱葯,抗精神病葯,麻醉性止痛藥和鎮靜劑。

參考

  1. ^Longo, Dan L.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8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p. 142. ISBN 978-0-07-174889-6.
  2. ^ab K.S. Saladin, Anatomy Physiology—The Unity of Form and Function, (8th ed).
  3. ^Sund-Levander M, Forsberg C, Wahren LK . "Normal oral, rectal, tympanic and axillary body temperature in adult men and women: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2002.16 (2): 122–28
  4. ^Protsiv, M., Ley, C., Lankester, J., Hastie, T., Parsonnet, J. (2020). Decreasing human body tempera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eLife, 9, e49555.
  5. ^Kelly, Greg S. Body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Part 2: masking influences of body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and a review of body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in disease. Alternative Medicine Review. 2007. 12 (1): 49–62.


100多年來,氣溫越來越高,人類卻越來越涼了……

圖片來源:pixabay

正常人的體溫是37℃,這是我們從小就被告知並且深信不疑的生理常識。而發表在eLife上的一篇論文卻指出,這個數值已經過時了。

1851年,德國醫生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在對25000名病人的腋下溫度反覆測試後提出:人體健康的體溫標準為37℃,這一標準被沿用至今。但根據這項最新研究,如今美國人的平均體溫已經下降到了36.6℃

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查閱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19世紀60年代)軍人直到退伍後的醫療記錄,並將其與兩個現代醫療資料庫的記錄進行比對。他們確認了一百多年來,美國男性的體溫一直在穩步下降,降幅達到0.59℃。當然,美國女性的體溫也不例外,同期下降了0.32℃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朱莉·帕森內(Julie Parsonnet)認為,這個發現說明了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自身也發生著變化。「我們不只變高了、變重了,我們的體溫也下降了,」她說道,「我還不太清楚體溫下降與健康之間的聯繫,但這個結果說明人體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而這種變化與我們過去150年間的所作所為息息相關。」

150年的降溫趨勢

對於這種體溫下降現象的原因,研究者目前還未有定論,但是帕森內認為這可能是由服裝保暖性提高、室內溫控技術進步、生活方式去體力化等多種因素導致的。而最重要的一點,可能是傳染性疾病的患者人數下降——相比而言,現代人更不易患上結核病、梅毒、牙齦疾病等傳染性疾病。

帕森內表示,美國等發達國家或地區的居民往往長時間生活在被科學家稱作「熱中性區」(Thermoneutral Zone)的環境中。由於熱中性區的溫度恆定,人體就不必調動新陳代謝系統來調節體溫。雖然夏季辦公室的空調會讓一些人凍得瑟瑟發抖,但這畢竟要好過在只有幾攝氏度的洞穴里過夜。不過,目前我們還不清楚,那些較為貼近19世紀生活方式的現代人體溫是否會高一些。

提斯曼人(Tsimané)是生活在玻利維亞低地的原住民,針對該人群的研究表明感染確實會提高平均體溫。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人類學家邁克爾·古爾文(Michael Gurven,並未參與這項研究)在2016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感染消耗的能量佔到了提斯曼人靜息代謝的10%,並且代謝與體溫正相關。但他還發現,身體健康的提斯曼人,體溫在2004-2018年間也有所下降,這表明關於體溫下降的原因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帕森內猜測,更低的代謝率和體溫對人類健康來說也許是件好事。她希望未來可以找出二者間更多的聯繫。

帕森內的研究團隊在本次研究中比對了三個不同的數據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老兵在1862-1930年的83900份體溫記錄,第一次全美健康與營養調查(NHANES I)自1971-1975年的15301份體溫記錄,以及斯坦福轉化研究數據總庫(STRIDE)自2007-2017年的578222份體溫記錄。19世紀的美國女性體溫數據早已不可考,但研究人員還是在後兩個數據集中收集了美國女性體溫記錄。最終結果表明,在研究的時間範圍內,不論男女,體溫都在穩定下降。

缺陷與爭議

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名譽醫學教授菲利普·麥克科維克(Philip Mackowiak,並未參與這項研究)懷疑,數據是否真的能夠回溯至南北戰爭時期。「我只是覺得,我們沒有辦法能夠檢驗該研究結果的真實性。」他說道,因為在這個數據集中有太多未知變數的存在,比如這些老兵的健康狀況、體溫的測量位置還有使用的測溫儀器。

麥克科維克說,即使是Wunderlich醫生在1851年發表的結果也是飽受爭議的:雖然這項研究的樣本容量很大,但我們仍無從得知他測溫的方式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在那個計算機尚未出現的年代,他是如何分析如此多的數據的。而且「身體不同部位的溫度也不相同」,他補充道。一般而言,腎臟溫度最高,而表皮溫度最低。更何況,他說道「正常體溫並不是恆定的,它有一個波動範圍。」此外,在一天的不同時刻,體溫也會不一樣,例如早晨的體溫就比較低。同時,由於生理周期等原因,女性的平均體溫也會高於男性。

帕森內承認南北戰爭時期的數據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測量體溫時選擇的身體部位、是否嚴格按照測量結果如實記錄。這些問題一直讓他們感到擔憂,直到帕森內和同事在另外兩個數據集中觀察到相似的變化趨勢時才有所緩解,她說道。當用老兵的出生年份替代測量的年份進行統計時,體溫下降的趨勢仍然存在。這說明體溫計種類等因素都無法解釋該趨勢。而且數據集內年齡、身高和體重的分布符合預期,這都表明所得出的結論是經得起檢驗的

蘇黎世大學演化醫學研究所的弗蘭克·魯利(Frank Rühli)說,即使數據存在缺陷,這些發現也令人信服。「以150餘年的時間跨度審視人類體溫數據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他表示,」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人類生理特徵短期變化的寶貴機會。「

儘管關於人類正常體溫的爭議還在繼續,但專家們都有一個共識:無論正常體溫是否發生變化,但發燒的標準不會改變。麥克科維克說,一般認為成年人體溫超過37.7℃就屬於發燒。「體溫可以幫助判斷病情,而且通過與正常值比較,我們還能大概知道病情的嚴重程度。「他說道。他還提到對於感染細菌的患者來說,體溫低於正常值的情況往往比發熱更加兇險。追蹤患者的體溫變化還可以讓醫生評估你病情是否好轉或者治療效果,麥克科維克補充到,雖然「你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100多年來,氣溫越來越高,人類卻越來越涼了……?

mp.weixin.qq.com圖標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are-human-body-temperatures-cooling-down/?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


我先通俗說下體溫降低的原因,再打假「體溫降低更容易得癌症」這種半吊子偽科普。

概要:人類「標準體溫」逐漸降低眾所周知,近五年每年都有論文研究這個事兒。今年初Elife的一篇論文統計了工業革命以來美國人的體溫,發現1800年大家體溫為37.2℃,現在為36.4℃左右,該論文總結原因為:1)生活環境改變致使大家處於熱中性區時間大幅增加;2)公共衛生、醫療技術的進步使傳染病、慢性感染減少

論文截圖:每隔十年出生的人,鄰近兩代體溫相差0.03℃

這個37℃是標準體溫嗎?不是。它只是人類第一份幫助診斷感染、發熱的體溫指南當中取的一個平均值罷了。大家為了方便記憶,一直說37、37,搞得好像超過、低於37就不正常一樣,其實這個數字的「發明人」也劃定了一個正常體溫範圍,人家並不認為人類的體溫有所謂的標準值,畢竟每個人身體情況都不一樣。

第一份體溫指南來自德國醫生C. A. Wunderlich在1851年的報道,為此,他收集了上百萬份體溫測量數據,統計了腹股溝、腋窩、口腔、陰道等部位的體溫測定數據(想不到吧,除了口腔耳朵額頭還有這麼多可以測體溫的地方,文末有匯總,教你準確測溫)。

最終這個醫生髮現,沒有發生感染、發熱的健康人,體溫大多集中在36.2–37.5°C之間,於是他擬了一份幫助所有醫生臨床快速診斷感染病(因為感染後人就會發燒,這能理解吧?)的指南,這個傳統沿用至今,變成了我們的「發熱門診」咯。

你看,其實C.A.W醫生給出的標準體溫是個範圍。37℃是他當時統計的所有樣本體溫的平均值,因為沒有小數點、好記,被大家「偷懶」當做「標準體溫」。

如果按照36.2-37.5℃來看,對於現在人而言,其實也是有點兒偏高的,根據開頭我們說到美國人當下的大樣本體溫平均值36.4℃,37.5℃這一在一百五十年前「正常」的溫度現在肯定是輕微發熱了。那麼我們的體溫為啥會一代更比一代低呢?

學者普遍認為是環境溫度和公共衛生因素讓體溫發生了適應性變化。

?體溫降低原因1:空調和羽絨服讓你代謝下降

靜息代謝率=基礎代謝率+在環境中維持生理功能(主要是維持身體恆溫)產生的代謝率

「代謝率」=身體消耗的卡路里

你可能比起夏天更喜歡秋天,比起蒸桑拿更愛洗冷水澡,這些都是很主觀的溫度偏好。但我們身體本身的溫度偏好其實是很固定的,而且比大多數人「喜歡」的溫度要更熱。

要知道,人作為恆溫動物,為了維持體溫穩定,其實需要消耗我們每日吃進去的大多熱量(卡路里)。身體最「舒服」的環境溫度,就是只需耗費最少熱量就能維持恆溫的環境溫度。

——這個最舒服環境溫度,也被稱作熱中性區(TNZ)。熱中性區由於體溫得以輕易維持,咱們的靜息代謝率當然就是最低了的(接近基礎代謝率)。

環境溫度和靜息代謝率、基礎代謝率的關係。偏冷、偏熱都讓人代謝上升(偏冷更厲害!)

目前研究表明,人類的熱中性區大概在23~29℃之間(文末有參考文獻~),寒冷環境對靜息代謝率(Y軸)的衝擊比炎熱環境更猛:

  • 夏季炎熱時,靜息代謝輕微增加(上圖右),但機體仍以散熱為主要訴求。
  • 秋冬季氣溫低於20℃時,機體嚴重依賴增強代謝、增加熱生成來維持體溫,以保證身體機能正常,因此寒冷環境對代謝率的影響(尤其是排除身體運動的靜息代謝率)遠大於炎熱環境。

其他的、早前的人類體溫-代謝率研究也證實了這點哈,不是一家之言

一個世紀以來,咱們生活的物質條件極大改善,冬季也有設備供暖(例如美國空調安裝率達85%),這讓晝夜溫差、四季溫差對溫度感受器的刺激不再明顯,人們處於TNZ環境的時間大幅增加,代謝率自然整體降低,體溫也隨之下降。

?體溫降低原因2:公共衛生改善和健康水平提高

除了環境在為機體節省能量,健康水平提高也有益於平均體溫降低。

在37℃被定義為「標準體溫」的年代,人們飽受傳染病困擾,如結核病使當時2-3%的人口體溫都上升了0.19℃,但又不到發燒的程度,統計上仍屬於正常體溫範圍(所以以前的統計數據納入了這些人哦!)。歐美國家自工業革命以來,受益於疫苗、抗生素和衛生條件改善,常見傳染病被顯著遏制,人均體溫下降合情合理。


?體溫降低的後果:反駁斷章取義偽科普。

以上是體溫下降的證據,以及體溫下降的原因。接下來我們說說後果。

體溫下降真的如同偽科普說的:損害免疫力嗎?可能這些科普的人不知道什麼叫做「適應」吧。

體溫與環境、與健康,是相互適應的。人類是恆溫動物,只要沒死、沒發燒,一定會想辦法將自己的體溫控制在一個穩定的範圍內——這個範圍,會根據時代環境、身體狀況發生變化,請不要用古人的平均數據來評估當下,這不是刻舟求劍是什麼?笑死人了。

罵完了,講證據反駁一下「體溫下降人類要不行了」的文盲們。

要證明錯的東西是錯的,這是個麻煩過程,我去搜了搜這些偽科普的證據,他們互相洗稿、轉載、抄襲啦,無非就是圍繞著免疫力說事兒唄。由於體溫適當上升可以刺激免疫應答,所以這群人以「體溫降低,整個免疫系統的應答能力都會下降!你更容易生病、得癌症」為論點。

笑死我了。

我先是檢索了整個SCI庫,不出意外這篇就是這些偽科普的觀點來源:確實是一篇大論文、好論文。

「體溫每升高1℃,代謝率增加10%;體溫升高1-4℃,固有免疫、適應性免疫全線增強;40℃能抑制脊髓灰質炎病毒在細胞中的複製速率至1/200」

——好熟悉!這不就是製造低體溫焦慮的人翻來覆去車軲轆的那些話。但是所有得出這些結論的研究,人家的研究對象都是:fever/heat。翻譯過來就是發燒。

沒有一篇論文討論兩個世紀人體體溫緩慢下降對免疫力的影響。你要怎麼比較現代人和1800年老兵的「體質」誰好誰壞?那時候公共衛生、醫療資源不行,一大批人得傳染病,人均壽命只有現在的二分之一,怎麼比?

我記得有杠精在我以前回答體溫的內容下面說:「排除環境因素比較,就知道以前的人體質更好!體溫下降根本不是身體變好的體現!都是社會進步的功勞!其實我們的身體更差了!」

——失敬哦,您是把古人挖出來測了人家的免疫細胞嗎?


總而言之,請大家區別什麼叫做base line(基線水平)和應急狀態,發燒,是身體已經察覺到感染後作出的緊急應對,是進化留給我們的、克服入侵物活下去的「急救模式」,和我們舒舒服服、身體健康的日常體溫應該是兩碼事。身體升高1-4℃,從系統層面,增強了免疫應答;但也有大壞處,因為微觀層面細胞分子損傷更重、損傷堆積更多了——所以發燒其實是權衡利弊後為了克服感染,暫時的「放手一搏」,希望自己日常體溫多升1度的朋友醒醒好嗎。

?日常體溫高=更容易死掉還有人不知道嗎?

頂級雜誌The BMJ報道了人類體溫與疾病、死亡率的關聯,看看人家的核心發現:

  • 某些疾病影響體溫,例如甲狀腺功能減退可能造成低體溫(–0.013°C, P=0.01);亞臨床感染、風濕性疾病、癌症(+0.020℃, P&<0.001)可能造成高體溫,這或許源自癌症本身的代謝需求,也可能來自免疫反應。
  • 不能被疾病、種族、年齡等因素解釋的體溫差異可預測死亡:該研究中,體溫每升高0.149℃,一年死亡率增加8.4%(P=0.014)。

不過該研究還有缺憾啦!更高體溫指示更高死亡率,不代表體溫就是壽命的尺子,也可能是它反映了某種當下不能確診的疾病(敲黑板),是否有更多潛在病理解釋個體間的體溫差異,還需要更進一步研究。


?體溫35℃?拜託,你姿勢大錯特錯。

這裡說個趣事兒,經常有讀者問我:「我的體溫還不到36℃,難道是天生長壽命?」

我笑了!這類讀者若沒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話,大概是用錯了體溫計

從不同部位測體溫,準確性大不相同,例如腋窩、額頭(甚至還有手腕兒)極其容易被氣流影響,大多數人都測不準,35度幾常出自這兩種測法。

不同部位測體溫的優缺點

我推薦顳動脈測溫啰。它需要搭配一個顳動脈測溫儀,從額頭到太陽穴貼著面部滑動一次,就能得到體溫數據。這種測法,算是不疼痛、不侵入的體溫測量中比較準的。

當然要用最簡單、最便宜的溫度計測量體溫也沒關係啊,注意排除上表的影響因素,盡量保持每次測量的環境、條件一致就行。

參考論文:

【1】Hausmann, J.S., et al., Using Smartphone Crowdsourcing to Redefine Normal and Febrile Temperatures in Adults: Results from the Feverprints Study. J Gen Intern Med, 2018. 33(12): p. 2046-2047.

【2】Pallubinsky, H., L. Schellen, and W.D. van Marken Lichtenbelt, Exploring the human thermoneutral zone - A dynamic approach. J Therm Biol, 2019. 79: p. 199-208.

【3】Ong, K.L., et al., Trends in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 US adults from 1999 to 2010. Am J Epidemiol, 2013. 177(12): p. 1430-42.

【4】Adhi, M., et al., Range for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f Pakistan. J Pak Med Assoc, 2008. 58(10): p. 580-4.

【5】Evans, S.S., E.A. Repasky, and D.T. Fisher, Fever and the thermal regulation of immunity: the immune system feels the heat. Nat Rev Immunol, 2015. 15(6): p. 335-49.

【6】Martin, A.P. and S.R. Palumbi, Body size, metabolic rate, generation time, and the molecular clock.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3. 90(9): p. 4087-91.

【7】Cheshire, W.P., Jr., Thermoregulatory disorders and illness related to heat and cold stress. Auton Neurosci, 2016. 196: p. 91-104.


在這裡再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經過一年的努力,我們的APP終於正式上線了!

(它長這個樣子)

這個APP很酷,據說點進來的人都活到了120歲

https://m.timepie.com/m/apk/android.apk (二維碼自動識別)

(蘋果)

小程序

從百年的時間尺度上來講,公共衛生和醫療水平進步了,居住環境變得良好,人身上攜帶的病原體也減少了,炎症反應也少了很多,體溫自然就下來了。(此處應有圖表引用

但對於一個人類個體而言,年齡以及測量方式也會影響體溫。小孩的體溫普遍高於成年人,從口腔,腋下,肛門測得的溫度也有差別。(此處應有引用


我記得小時候上學的時候明明還說人類的平均體溫是37.5度,怎麼現在普遍測出來的正常體溫都還不到36度?37.3度就算髮燒了?

嚴重懷疑你是公元前上的小學……開玩笑的……

其實這個應該是測量位置不同帶來的差異,說37.5℃為正常體溫的一般是指口腔溫度。

腋下的話,一般都說36.8℃左右為正常值。

那麼,人類體溫到底有沒有在下降?

有的。有研究表明,人類體溫每10年都會降低0.02-0.03℃。

個人認為這個對我們沒有多少個10年的一生而言可以忽略不計……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個現象?

一般來說是這些:

①環境衛生條件越來越好,人類調用免疫系統抵禦病菌的時間越來越少。

這裡提一句,大部分情況下發熱,主要就是機體在對抗侵入體內的病菌;還有一個不太常見的而且沒有多少人提的原因——癔症,也就是心理因素,比如說過度恐慌(最近我一直在說不要過於恐慌)或焦慮等問題,這個情況一般在臨入睡或睡下後體溫就會恢復正常。此外,吃飯和早午晚時間對體溫的影響不用太在意。

②人類越來越「懶」。其實也不一定不是懶,不過確定動得越來越少,新陳代謝慢了體溫當然就低了。

其他的不可抗力就不說了,什麼全球變暖之類的,不過說到這個,再推薦一個相關問題看看吧:

鄭哲瓊:未來八十年,地球會發生什麼變化??

www.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