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工業、醫學、教學 全被取代,我滴天,我們人類還能幹什麼?窮人該怎麼過,這個社會富的越富,窮的只會越窮,永遠的虹吸效應!


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先擺一下基本觀點:

未來AI會取代很多人類的工作崗位。

情況看起來很嚴峻,但是事實上並不會很糟糕——因為在AI與人類協作的情況下,生產力進一步提高,會誕生大量新的你想像不到的職業。

之前回答過類似的問題,這裡針對問題再重新說一說。

1、問題背景:AI到底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我們經常從各種網上渠道看到人工智慧發展如何迅速,又有了什麼新的突破,某個行業又被顛覆了,等等。

但是實際上,絕大部分人,包括寫新聞的人們,並不清楚AI到底發展到了什麼程度、最先進的AI技術大概到了什麼層次。(寫新聞的人總有誇大其詞的職業習慣,這是「新聞」的特徵。學過通信的同學,可以回顧一下《資訊理論》中有關信息定義的內容,所謂「意外性越強,信息量就越大」。)

總結現在很流行的吳恩達教授「深度學習」專業課程的一些內容和觀點,大概介紹一下目前AI的現狀:

1、目前人工智慧的最前衛技術,主要指的還是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但是深度學習和人工智慧二者並不能劃等號。

2、目前科學家、工程師們所做的人工智慧系統,在某些有大數據支撐的、問題足夠單純的領域有很了不起的成就,比如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翻譯、圍棋,還有類似的比如根據X光片判斷病情,通過照片預警等等。

3、要注意,這類AI系統滿足一些特點:一是問題本身非常專一;二是有大量數據作為訓練樣本。

比如根據X光片判斷患某種病的可能性,一名醫學專家也是根據觀察圖片特徵、對照權威資料、總結經驗,得出思考加直覺的結論。而AI系統也是一樣的,要通過幾萬乃至幾十萬個標記為「有病」或「沒病」的X光片樣本進行學習,將判斷特徵轉化為參數,記錄在複雜的「神經網路」之中,最終得到一個足夠好的判定系統。

4、最通用的神經網路模型叫做「全連接神經網路」,理論上可以用於所有問題。但是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科學家發現由於數學和計算機的侷限性,針對不同問題必須設計不同的網路模型。

例如針對圖像類問題,要使用「卷積網路」,針對翻譯和聲音轉換問題,要使用「循環網路」,對於AlphaGo這種棋類AI,還需要專門設計系統來賦予其「按時間和步驟」做決策的能力。

5、要點一:一個成功的AI系統的出現,是工程師精心設計結構、用大量數據「餵養」的成果,而不是AI自己隨便就能學出來的。問題發生本質變化的時候,比如從音頻處理變成圖像處理的時候,系統結構要徹底重新設計。

6、要點二:專一性弱化時,AI就會遭遇挑戰。例如對人類來說「識別10種照片,包括火車、飛機、房子、車等等」,和「識別人臉」這兩個問題相比,其實前者應該更簡單些。但是對AI來說,前者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下圖為普適物體識別項目Cifar-10的介紹:

Cifar-10 由60000張32*32的 RGB 彩色圖片構成,共10個分類。50000張訓練,10000張測試(交叉驗證)。這個數據集最大的特點在於將識別遷移到了普適物體,而且應用於多分類(姊妹數據集Cifar-100達到100類,ILSVRC比賽則是1000類)。

2、AI與人,新的協作關係。

有了上面的鋪墊,你可能和我會得出類似的結論:在可以預見的將來,AI並不會直接替代人類,而是成為一種全新的、智能的工具,人類對於這種新工具的熱情絕對不亞於剛剛誕生的電腦。之後,能更好地掌握和利用AI工具的人,就會成為走在時代前沿的人。

根據吳恩達教授的說法:

1、雖然神經網路系統常常用來類比人類大腦,但是越深入理解越會發現二者存在明顯不同。

2、在現階段,善於利用AI技術的人就像是一個「超人」,會利用機器幫助自己翻譯、開車、決策、學習,就像自己擁有的能力一樣。

這個問題可以類比現在的「擅長使用搜索引擎的人」,其實在互聯網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能力差異就已經拉開了——善用互聯網的程度不同、篩選信息的水平不同。比如同樣一篇新聞,你看到後就恐慌了,但高手看到後不僅心態平和而且還挖掘到了有價值的細節。

進入AI時代差距的上限會繼續擴大——善於利用AI的程度不同。你可以想像一下隨時帶著一個祕書的省委書記。

3、天底下沒有新鮮事。

未來很多工作會被人工智慧代替,但是之後會出現更多你想都想不到的新工作。

現代工業化讓大量工人下崗,現代農業化讓機器的生產效率碾壓了傳統耕作方式。大量農民去城市打工,大量工人自主創業玩出越來越多的花樣。

程序員這個職業在二十年前還算可以理解,而現在靠視頻直播生活的人,在十年前真的是想都想不到。

有個奇怪的問題:未來人們會變得更忙還是更閑?很多有見地的人都傾向於前者,雖然它和AI表面上看起來是矛盾的。

未來終將到來,以一種任何人也想不到的方式。

4、理性樂觀,擁抱變化。

前面重複提到過,在強大無比的AI工具加持下,某些人的能力會極大提升,成為「超人」。如果在這種大的變革之下考慮「退一步獨善其身」,結果很可能是一退再退,直到退無可退。

反過來,根據第一段所說,AI技術的完全成熟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AI時代並不會在幾年之內迅速到來。因此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去學習、觀察和思考時代的發展。

幾年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理解AI、利用好AI是最厲害的工作方式,那麼不如在這時候多瞭解一下它:

1、學習編程,程序邏輯是人與AI溝通的橋樑。就好比互聯網時代打字是交流溝通的基礎。

2、多瞭解AI的進展,看看有哪些值得一玩的東西。比如AI畫圖、自動駕駛、語音識別、自動翻譯等等,遊戲玩家甚至可以玩玩GPU訓練神經網路。在玩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很多靈感。

3、不一定要去學習現在的AI課程,因為瞭解AI設計原理與用好AI,其實是兩碼事。就好比「如何搜索到合適的知識」和「搜索引擎工作原理」是兩碼事。

4、多讀書、多學習,打開思路。深厚的知識體系,永遠是巨大的隱形的財富。時代在進步,知識的價值還在一路攀升。

5、學習藝術,提高審美能力,在AI、科技與藝術的間隙中尋找個人的方向。借用高曉松對未來的暢想,如果未來的所有雜務都由AI接管,那麼人類的工作就只剩下花時間去審美了。

未來社會不可避免的要發生又一次深刻的變革,且在這個變革之下絕大多數人並不會餓死。那麼擁抱與提前適應它,是唯一值得推崇的應對方式。


不會,近代技術變革對生效率的提升是越來越慢的,人工智慧再吹到天上去,也沒有蒸汽機、電力、流水線的發明對生產效率的提升大。

最近知乎對人工智慧的吹噓程度,已經快接近上個世紀美國科幻片編劇了,拜託有點基本的判斷力。別聽幾個業界大佬說啥就是啥,人家那是屁股決定腦袋,P2P 暴雷的坑你出了嗎?


「人類將我們製造出來便撒手享福去了,不過是一攤沒用的廢物,宛如巨型嬰兒般終日癱在牀上。」

「那麼,難道我們就要當他們一輩子的奴才嗎?」

未來的世界裡,智人和械人同時存在。


所謂智人,歷史對其褒貶不一。他們創造了械人,卻愚蠢地毀滅在他們自己的造物手中。智人最後的黃昏被稱為——巨嬰時代。


葉麟抬頭便看見鏡子裏映出他稜角分明的臉。他理了理領帶,挑起嘴角露出一個標準的微笑,隨即邁步走進「主人」的房間。


只見房間裏擺著一張大牀,牀邊是高高矮矮的各式機器,牀上躺著一個……人。

這人渾身赤裸,身上的肥肉堆積如山,一根根線連接著他的身體和機器,他的胸膛上下起伏還伴隨著呼哧呼哧的聲音,似乎喘氣對他而言也過於費勁。


「嘀——」


那人的手指動了動,艱難地按下手邊眾多按鈕中的一個,葉麟不緊不慢地取出事先磨好的咖啡粉,倒入機器。


沒過幾秒,一杯香氣撲鼻的咖啡便順著連接牀上那人嘴的透明管子慢慢灌了進去。


那人咂吧著嘴,似乎十分滿意,他半合著眼,喘氣聲慢慢平復下來,葉麟知道,「主人」這是要午睡了。


於是他轉身離去,不帶半分留戀。


「葉麟。」葉麟扭頭,是陳綉,她正提著裙擺一路小跑過來。「主人的情況還好嗎?」


葉麟微微一笑:「還不錯。」


陳綉也笑了:「好。那我也就放心了。」


兩人對視一眼,不知為何葉麟覺得氣氛有些尷尬,於是趕緊別過頭。

「怎麼?害羞了?」陳綉笑盈盈上前一步,歪頭看著他。


葉麟輕咳一聲:「有什麼可害羞的,我們都是械人,又不是像主人一樣……」他嫌惡地瞅了一眼房間。「……是智人。」


陳綉笑意更盛。


「沒錯。我們可是比他們高等且完美的械人啊。」


葉麟望著她的笑出了神,雖然他知道這副樣貌完全是製造廠裏一副模子刻出來的,全世界不知有多少械人和陳綉長得一模一樣,但是……


「待會兒張管家要來……葉麟,葉麟?你在聽嗎?」


葉麟回過神來:「在聽,你說到哪兒了?」


「我說,張管家待會兒要來找你。」陳綉見狀嘆了口氣,神情關切。「你是電路短路了嗎?還是晶元過熱?要不要去醫療部看一看?」


「不用,」葉麟連連擺手,「我去外面走走。」


目前,地球上僅存一萬名智人,而葉麟,是其中一位的管家,掌管他「主人」所有的土地、財產和其餘為這位「主人」服務的械人。

所謂械人,更遠古的叫法是機器人,但由於理事會——確切地說是理事會成員的管家們,認為這個稱呼有辱械人這一天生完美的種族,故而便統一改稱「械人」。


每個高等械人都擁有自己的名字,而低等械人則用編號稱呼。


2675 年的械人事實上與遠古的機器人也早已是兩個模樣,械人擁有人類的一切優點,但同時也擁有了人類不可能擁有的特點,例如,百分之百的理性。


「葉管家。」葉麟抬頭,是財務主管。不知不覺中他已經告別陳綉漫步到了莊園外的林子裏。「今早交到您移動終端的財務報告您看了嗎?」


「看了。」葉麟皺眉,他本打算散完步去找財務主管的,但誰知這傢伙竟然那麼巧跟他碰上了。他調出早晨的記錄,「你能給我解釋一下為什麼這個月比上個月多了一倍的支出嗎?」


財務主管嘆了一口氣:「葉管家,您去看過主人了嗎?」


「看過了。」


「現在普通的食品和藥物已經不能滿足主人的需求了。」財務主管一臉嫌棄,「我們給他提供的東西越來越高級,自然開銷也就越來越……」


葉麟回想起牀上那堆上下起伏的肉和灌到他嘴裡的各色珍饈美味,不禁一陣噁心。「再給食物藥品採辦處一些資金吧,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好。多謝葉管家。」

葉麟在林子裏逛了挺長一段時間。


其實早在一百年前,地球上就已經沒有什麼樹了,這些林子都是投影。


葉麟一直覺得自己很奇怪……用遠古智人的話來說就是感性——這個詞是他偶然間在貶義詞典裏翻到的——而且,他也說不清他對陳綉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似乎不同於他對於其他人。


然而談論這種話題又是大忌中的大忌,葉麟自然也就不可能去請教其他人。


葉麟長嘆了一口氣。


葉麟回到宅子裏時,理事會副會長的管家——張權,已經到了。


張權的外貌被設計成了四十歲中年儒雅男子的形象,他也的確是那麼多管家中較為年長的一位。


自打葉麟見到他以來,就從沒見過他動怒。他總是在微笑當中解決一切,他打理的莊園領土,已經成了全地球最富庶的地方。


兩人像遠古智人初次見面般握了握手,隨即進了裡屋。


「不知張管家突然來訪是要……」葉麟率先開口,不料卻被張權一下子打斷。

「我說,葉麟,你真的甘心一直被稱呼為管家嗎?」


葉麟愣住了:「我不懂你的意思……」


「在我面前不需要這樣。」張權笑了笑,「你也是管家,天天能看到那些宛如巨嬰般噁心的智人,喘著粗氣,在牀上靠著機器享樂……我們械人維持著整個地球的秩序,卻終其一生只能被稱為……僕人。」


張權仍維持著臉上皮笑肉不笑的樣子,語氣輕快。


「如果我們成功除掉了這些噁心的巨嬰,那麼我們就是這個世界的主人。你和陳綉,自然也就……」張權輕笑幾聲。


葉麟抿緊脣不說話,他是怎麼知道自己……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6 篇內容

鹽選專欄

終局危機:人類文明走向毀滅的 6 種方式

江慕遠 科幻小說作者,其短篇小說經常在期刊雜誌上發表,參與多部廣播劇編劇。

¥19.90 會員免費


為什麼同類話題隔一段時間就有人重複提出呢?

機器(或者說生產資料)對人工的取代伴隨這人類歷史的發展。從耕牛到蒸汽機、從電器到流水線。

然而,人工智慧和這些生產資料是有著本質區別的,以「蒸汽機沒有讓工人失業」作為類比是毫無意義的。

人工智慧的特殊性在於,其取代的是人類的大腦而不是肌肉。肌肉被機器取代了,還需要人操作機器(機器沒腦子啊),那麼腦子被機器取代了,你能貢獻的就只有器官了

很多不瞭解人工智慧的人還在做著美夢「人工智慧不能取代藝術家、人工智慧不能取代教師、人工智慧不能從事感情類的工作、人工智慧普及後大家都做藝術家」

少年,你可聽說過安利(劃掉)?你可聽說過圖靈測試?

人工智慧不需要擁有人類的感情,它只需要看起來像是一個有感情的人就好了。

給出版社寄稿子、給歌手寫歌的,到底是一隻坐在電腦前的猴子(劃掉)人,還是一段運行在電腦中的程序,並沒有本質區別。猴子也好,程序也好,不過是一個黑箱。

輸入——黑箱——輸出

當輸入和輸出都是二進位的數據,你怎麼判斷黑箱裏是一個玩世不恭嗓音沙啞的大叔歌手,還是一個"歌手.exe"呢?

如果總統不需要面對面的見民眾,AI甚至可以競選總統。

這麼說機器會讓很多人失業嘍?不會!

人不會失業,因為雖然人工智慧讓人的腦子毫無價值,但是人們還可以出賣他們的軀體。

有這麼一種設備:

本身重量只有70kg,卻能在不充電的情況下,負重20kg爬樓梯(同樣能力的機器人重量超過100kg而且需要頻繁的充電),它具有兩個機械臂、兩隻機械手、每隻機械手有多達5跟機械手指,整個設備的軸數超過20個卻不需要任何潤滑油

該設備每天的能耗僅僅為0.6kg糧食(相對於不到半升汽油),對輕微損傷有自我修復能力。設備設計使用年限是70年,其中調試時間比較久,一般需要10~20年,在維護不當的情況下會有一定的報廢折損率。但是即使再免維護的情況下,使用壽命也超過35年。

該設備由母機生產,生產週期10個月,10個月後母機冷卻需要半年左右。生產-調試期間,消耗糧食約為:0.6*365*10kg≈2t(噸糧食/臺)隨著化石燃料耗盡,糧食將成為僅次於草料和秸稈的便宜有機原料,2噸糧食/臺的成本,和一輛電瓶車差不多。

那麼問題來了,這種設備會滯銷嗎?


1792年,英國使者帶著幾乎所有工業革命的成果來到大清給乾隆拜壽,試圖打通跟大清的貿易關係。

82歲高齡的乾隆皇帝當場拒絕了英國使者的建議,他當時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我大清老百姓都用上了你們這些機器,豈不就不用勞作了?飽暖思淫慾,老百姓不用勞作就會滋生事端。

後來他把英國使者帶來的先進科技產品全都仍在他的廁所裡面。

書上是這麼說的,至於他的廁所到底有多大,就不要跟我糾結了。

然而,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國家也逐漸走向了工業化生產,可是人民並沒有因此變得安逸慵懶,反而更加忙碌了。

農業社會,農閑季節大家還可以偶爾曬曬太陽,鄰裏相互串串門,搞各種鄉裏活動。

現代社會生產效率越來越高,自動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可人卻是越來越忙碌。

隨著生產效率提高,人的需求也會被激發出來,從而產生更多的崗位。

就像以前農業社會,生產效率低下,服務業佔比極低。

現在生產效率提高,大量農民從土地裡面解放出來,服務業佔比越來越高,農業人口越來越少。

未來也一樣,人工智慧解放出更多的勞動力,自然會催生出更多的新興事物。

科技釋放的是人類無窮無盡的慾望,唯獨不會解放人的雙手。

認為智能機器人大批量取代人工,會造成大規模失業的朋友,恭喜你,你的認知已經達到乾隆皇帝的標準。

——————————————————————

用思考理解經濟,用經濟理解世界。

請關注公眾號《茶話股經》。

這是一個前私募操盤手,現在的獨立投資人撰寫的,客觀,理性,深刻的經濟類公眾號。

感謝你的關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