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看到知乎上有人推薦白蕉、鄧散木的《鋼筆字範》,1949年出版的。不管內行外行,都能看出來這兩位書法家體現出來的硬筆書法水平遠高於龐中華。為什麼沒人重印《鋼筆字範》,在市場上吊打龐中華?當然,49年出版的字帖講的是繁體字,可能不適合當代的應用。但是,80年代很多和白蕉、鄧散木水平相仿,至少不差於田英章的書法家大有人在,其中有人不善於,或者不屑於寫硬筆書法。但是就算其中一小部分樂於放下架子,寫寫硬筆,不就能在市場上吊打龐中華麼?為什麼整個80年代,甚至90年代,這種人沒出現呢?為什麼直到田英章現身,才正本清源,體現出傳統書法家對硬筆書法專家的「降維打擊」?(我非田粉,用田英章代表包括盧中南等有傳統書法根底的硬筆書法家。)


在我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題主的問題還是上圖這樣的。由於不知道這個「過」字的意思是「過秦論」的過,還是「有過之無不及」的過,所以就幫題主按最通俗的想法把「過」改成「超過」。

前面有答主已經提到,鄧散木、白蕉兩位先生在改革開放前就已經離世,自然不存在80年代出新書的情況。80年代初由於剛開放不久,大量的創作還沒來得及出現,文革以前不少書籍倒是得以重印。在題主提到《鋼筆字範》以外,還有一本鄧散木編寫的《鋼筆字寫法》重印了,並且近年又重印出版了一次。

這本書的說明寫於1981年,印刷出版於1982年。裡面明確提到,原書是寫於1959年前後。1959年是什麼背景?是第一批簡化字已經公佈使用,書法界的主流仍是民國甚至前清過來的一批老先生,社會上的書寫習慣仍有很多舊時代的痕跡,書寫工具的發展還與80年代初的情況有較大差距。

從這本書的內容不難看出,當時還存在簡體與繁體混用的情況,一些字的寫法也與現在不同(像「角」內部的一豎不穿出,「壓」仍寫作「壓」),毛筆字的特徵非常明顯,頗似毛筆字的小楷。而裡面使用的鋼筆,還是需要蘸墨水的,所以寫出來的字要比自來水筆大得多。正如題主提到的,鄧的字有非常明顯的傳統書法積澱。然而,這種寫法快不得——學的過程快不得,寫的過程也快不得。

80年代出版的硬筆字教程如雨後春筍,龐中華的字帖能脫穎而出有很多因素。除了從毛筆書法借鑒過來的硬筆字寫法不完全適應新時期的書寫需要外,還有兩點比較重要的因素:

一是龐的字帖是真正意義上的「字帖」,是可以直接描紅和臨摹的,而非一般的教程甚至教條。他的字相對規整,既不同於鄧、白等前輩較高門檻的傳統書法套路,又不同於其他一些教程的接近不規範的龍飛鳳舞,更不同於後期田英章等先生為典型的帶有歐體字約束性的寫法。以80年代普遍的文化水平來看,龐的字更簡便易學。

二是龐有機會通過電視這一當時最先進的媒體進行傳播。目前網上還看不到龐中華先生最早的講座錄像,但從90年代的書法講座來看,他的表達和教練水平不可謂不高。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電視節目不同於如今的網路直播,不是隨隨便便一個阿貓阿狗都能上電視教人寫字當明星。

關於「傳統書法家降維打擊」和「傳統書法根底」的問題,也很值得探討。事實上,「傳統書法家」不是沒有開展書法教育特別是硬筆書法教育,教硬筆字也不見得沒有傳統書法根底。

上海的錢沛雲先生,他師從任政先生,就是現在寫了電腦上的行楷字體的那位。還有一位中學時期的語文老師叫於漪,是國家授予的改革先鋒、人民教育家。他的字帖和教程等著作也不少,並且在電視上也留下許多印記。

目前在網上也能找到龐的毛筆書法作品。在其電視講座中,也有使用毛筆的畫面。漢字書體的變化是與書寫工具有很大關係的,不能把毛筆書法和硬筆書法割裂開,認為從事硬筆書法的就缺少、沒有甚至一定沒有「傳統書法根底」。

經歷過抗戰和文革的一批老書法家、老教育家,在80年代仍然參與社會活動,掌握一定的話語權。他們為撥亂反正後的書法教育也作了很大貢獻。比如現在還能看到啟功先生的書法講座視頻,對書法用具和入門作了詳細的講解。葉聖陶先生題字的這版中學生字帖,至今仍加印發售。沒有他們的努力,中國的書法教育不可能在區區三四十年就普及並蓬勃發展起來。

最後提一點建議,當我們回顧不同時代的書法、從事書法學習和日常書寫時,盡量多加觀察瞭解和分析思辨,少用對抗性的、形而上的思維去看待問題。把字寫好就行了。


別的不說,只說說鄧散木白蕉編的《鄧散木白蕉鋼筆字範》

先上圖

《字範》中白蕉書

《字範》中鄧散木書

從上面的貼圖大致看出這麼幾點:

1、使用繁體字

2、保持了古典書寫習慣,即豎向書寫,行間自右向左排列

3、文字內容均為古典文獻摘抄或古代書法名跡的摹寫

4、更多保持了毛筆書法特徵

鄧散木、白蕉都是上世紀著名的書法大家,藝術大家和傳統學養豐厚的文化名人。他們書法水平之高,自然是無可置疑的。但就《鋼筆字範》而言,顯然與當今的硬筆書寫習慣多有背離。

首先,是繁體字,大陸自上世紀60年代推行簡化字以來,歷經半個多世紀,簡化字已經深入人心。對於廣大中小學生而言,識讀繁體字就已經是一重麻煩,更何況書寫。

其次,當代漢字書寫習慣是左起橫排,雖早已出現,但直到上世紀50年代中後期才成為漢字書寫和排版規範。《鋼筆字範》成書於1949,其時,書寫方式是橫排和豎排均有,作為主流文化人的白蕉和鄧散木沿用豎排方式是很自然的,也顯示了他們的文化身份,然豎排方式的缺乏預見性也是顯而易見的。當今中小學生從識字之日起就習慣了左起橫排,再讓他們看這種豎排字帖,會有一種天然的隔膜。

再次,此帖所選內容均為古代文獻或名帖臨摹,比如白蕉書《節袁粲妙德先生傳》、《袁弘論佛說》等不但古典,而且偏門,還涉及佛道;鄧散木書多為臨帖,比如臨黃庭堅跋文,李邕雲麾碑也不是中小學生可能熟知的碑帖,《蘭亭序》鄧氏稱《禊序》,的確「禊序」、「禊帖」、「臨河序」這些都是蘭亭別名,問題是,普通人哪裡知道這些,看到「禊序」二字還不徒增狐疑。雖然,《字範》選用古典文獻內容有助於傳統文化的普及,但對於今天普及實用硬筆書寫而言則顯得不那麼通俗,不通俗則不近人,不近人自然不易流行。

最後,就書法本身而言,這二人的書法都在以鋼筆儘力模擬毛筆的書寫狀態,尤其是鄧散木。鄧氏那些筆畫帶有明顯粗細的行草書或楷書字例,顯然有描的成分在裡頭。這種書寫方式早已不能適應以實用為目的的硬筆書寫要求了。

總之,儘管鄧、白二人的書法水平很高,但他們70年前出版的《字範》已經不適合今日硬筆書寫的要求,嚴重缺乏實用性和針對性。當然,作為一種參考資料,這本《字範》還是有一定價值的。


你要明白,被你所熟知的所謂的書法家,實際上是書法領域的社會活動家。

在社會活動這方面,白蕉去世於1969年,鄧散木去世於1963年,他們都是已故書法家,他們所需要進行類比的是諸如華世奎、于右任、吳昌碩、沈尹默、李叔同等等已故書法家,而非和在世的書法家進行類比。

此外,不管你同意或者不同意,硬筆這東西,到目前為止,沒有經典作品。

甚至硬筆書法是不是書法,都存疑。


硬筆也有難易,這個難易取決於內涵。古帖含量越高就越難。一流書家出帖,你說他是按經典古帖來寫還是考慮大眾接受能力呢?按經典寫,普通人學不來的,一個字甚至一筆都寫不像。學習過程非常挫敗,自然也不好賣了。按大眾喜歡寫,那又和龐中華有什麼區別呢?何必自降身份幹喫力不討好的事情?


1、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年廣久賣個傻子瓜子就被抓過。一般人不敢下海;

2、龐的社會活動能力比較強,聽說是找了文懷沙先生背書,還與王正良爭硬筆書法協會的正統招牌;

3、龐在軍隊推廣硬筆書法,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4、函授方式也是當時最流行最有效的方式,就如今天的網路直播。

5、龐直接以簡體字和小學課本為例,深得中小學老師的支持。

6、龐字單個來看非常工整,習字都是從單個的字開始的,所以很有市場。

實際上,龐的字和龐氏習字法教學法並不好。我當年讀初中時,班主任語文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兩個人的硬筆字帖:龐中華、顧仲安,我當時一念之差選了龐中華,於是一誤就是十五年,十五年後才糾正過來。那位老師自己學的是範曾體,更難看,但當時範曾很火。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國營大廠做宣傳,經常做牆報和起草文件之類的專業寫字工作,那時電腦很少,有也用不起,遇到一個專業書法家,他跟我說龐字是誤人子弟,我當時還不相信,若干年後我才真正體會到這句話的意義。

龐字缺點:

1、寫不快;

2、做作;

3、不連貫;

4、沒有章法;

5、與毛筆字相差太遠,實際上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是相通的。

6、毫無藝術性可言。

不喜勿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