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編劇老師、電影行業的從業老師們好,我是一名新人編劇,大概今年下半年能夠獨立,可以邁入自由職業階段。因為我個人經驗尚淺,所以我希望近兩年先以與朋友合作的模式進行,想請教一下需要注意些什麼,要做哪些準備?以及如果編劇開始獨立接活,是需要提前註冊一家編劇工作室嗎?懇請老師們不吝賜教,真的非常感謝!


仔細思考了一下,還是想先進入一個更好的創作團隊。但以上問題還是好奇,感謝回答的各位老師!


取決於個人實際情況。我說說我和朋友的例子。

我們在電影學院的時候一直一起搭夥寫戲,寫了兩年,開始進社會,她去了影業公司做策劃,我在跟一個知名編劇寫劇本。

因為在校期間,沒多少活,都是小打小鬧的項目,大部分是槍手,也接觸不到什麼行業資源。

沒錯,資源是編劇獨立的第一步。

進社會的分頭行動是積累資源的重要基礎,時間又過了一年。我們分別離開了影業公司和編劇工作室。重新相聚在北京。

那段時間,他們公司的項目在愛奇藝算頭部,行業裏非常有名,也是北電幫,所以建立了很不錯的行業口碑,積累了一大批有效資源。我跟的編劇也是師哥,畢業快十年了,有好些S級項目作品,知名度高,對自己的寫作和思維其實也有很大幫助。

這時候是2019年年初,我們覺得可以獨立做工作室了。

所以在浙江的一個影視園區註冊了工作室。前提是我們獨立之處,接了兩個項目,必須開票,開工作室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合理減稅,因為個人勞務稅費太高,工作室有稅收政策。

同時,也不放心走朋友的工作室,每個工作室有流水限額,為了保證小額納稅人的資格,他們不太樂意給其他人走合同。

同時也是保護自己的權益。註冊工作室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這個節點,是恰好有活來了,必然的選擇。

工作室開支不大,萬把塊錢一年。重要的是是不是有實際的業務。

2019年,我們沒有招人,因為我們倆個夠用,也有在電影學院讀書的家裡親戚可以做輔助工作。

不招人,是我們活下去的選擇。減少開支,所有活自己幹。

但你會發現,這個時候能寫的項目都不大,很多網劇(中小)、網大、互動劇。好在這一年收入可以,能活下去。

年底,我自己去了影視平臺做策劃,和朋友獨立開來。因為慢慢發展,路徑開始不同,她開始寫院線電影,我想繼續回到行業內部集贊資源和經驗。哈哈哈,搭檔比我大幾歲,她很厲害。

註冊工作室也好,合作也好,單獨也好,工作也好,都是機緣機會。你看目前需求,就去做。


不急的,確保有穩定的合作甲方後再獨立也不晚。

至於工作室,很方便,一點不複雜。


需要


編劇脫離工作室以及公司,再成立自己的編劇工作室或公司,這叫另起爐竈,前提是自己在圈內有作品、有影響力、翅膀夠硬,能帶新人,不然即便註冊了自己的工作室也是夠艱難的,初期單靠劇本業務根本無法支撐經營,支撐不下去時,只要能賺錢又能做,你會什麼業務都自然接了。

而所謂的自由職業,其實獨立個人編劇就已是自由職業,自由接活,自由辦公,可以是寫原創本子後再賣出去,更多的則是接製片方的委託創作單,相比工作室的好處是「一人喫飽全家不餓」,弊端是同初期工作室一樣接活不易尤其是在圈內還不能站穩腳跟時,但若有一個成功的大熱作品後,後面將一路順風順水,不是你找活兒,而是活兒主動紛紛找你了。


你後面補充的想法是更靠譜的。我不建議你畢業後與同學之類的組合成團隊。大家都是剛起步,能力有欠缺,資源又不足,團隊空轉會嚴重消耗熱情與精力。

建議以學習的心態,想辦法加入好的團隊。所謂好的團隊,大部分是看團隊領頭人。

實在沒機會,也可以考慮先做做責編之類。

補充:工作室什麼的其實不重要,一個製片人不會因為你有工作室就把項目交給你,也不會因為你沒有工作室就拒絕你。


是要有工作室的,因為收款是公對公,公對私好像打款麻煩,因為你給不了製片人發票。

註冊工作室後要去稅務登記,辦公卡,熟悉稅點,熟悉開票流程,然後就可以簽合同了。

做編劇的要懂合同,不然很容易被坑,當然如果你是以工作室名義的話,自己擬一份合同讓製片人去過公司法務也是可以。

哦對,現在的工作室叫文藝創作中心,這點很煩,名字不咋好聽,但都是統一規定的。

比如我記得導演施磊就是個什麼市什麼什麼文藝創作中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