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特效藥」的話,那麼風濕科醫生一定會給患者做首要推薦,但是目前沒有——我們更多需要的是「有效葯」。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治療用藥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種:糖皮質激素

簡稱「激素」,包括潑尼松(俗稱「強的松」),甲潑尼龍(商品名「美卓樂」「甲強龍」),地塞米松等等。糖皮質激素有強大的抗炎,大劑量/超大劑量使用也有抑制免疫,直接溶解淋巴細胞的作用。可以迅速誘導SLE緩解,是目前SLE治療的主要用藥。尤其作為SLE的「先頭部隊」,發揮了無可替代的誘導緩解作用——可以說,在糖皮質激素被發現及用於臨床之後,SLE的死亡率就大為下降,成為了可治療的疾病而非「絕症」。

但是,激素也有其「副作用」,包括增加感染概率、加速骨質疏鬆、增加股骨頭壞死風險、導致糖脂代謝紊亂等諸多不良反應,也是患者朋友最害怕激素的原因——甚至很多患者「談激素色變」。

因此,激素是一把「雙刃劍」。正規的風濕科醫生使用激素,既愛它又對它保持高度警惕。總結起來幾個字——快速緩解,逐步減量。當糖皮質激素控制病情之後,在免疫抑製劑/免疫調節劑的幫助下,幫助糖皮質激素的撤減。很多患者可逐步把糖皮質激素撤減到很小劑量(如1片/日以下),甚至完全停用。謝醫生手上的患者,完全停用激素的,不再少數。

第二種:免疫調節劑

主要是抗瘧藥物,代表藥物:羥氯喹。包括我們國家的驕傲——屠呦呦教授研究的「青蒿素」。他們發揮率非特定的作用,不僅副作用少,可以幫助SLE穩定,幫助激素撤減,還能起到減少感染幾率、降低血脂、血糖等諸多好轉。目前地位已被上升到「SLE治療的基石」。

但該種藥物效果偏弱,除了病情很輕的皮膚型朗窗外,一般不做單獨使用。

羥氯喹,被譽為SLE治療的基石(無廣告意義)

第三種:免疫抑製劑

包括環磷醯胺、嗎替麥考酚、硫唑嘌呤、來氟米特、他克莫司、環孢素等等。他們通過抑制細胞生成發揮效果,殺傷產生SLE抗體、細胞因子的淋巴細胞,發揮SLE治療中「主力部隊」的作用。但這樣的藥物發揮作用往往較慢,需要1個月以上方能逐步起效,這也是他們並不能替代糖皮質激素的原因。但配合糖皮質激素這樣的「先頭部隊」,就共同打好「SLE攻堅戰」——他可能夠幫助糖皮質激素撤減,同時共同維持SLE的穩定。

環磷醯胺,SLE最經典的免疫抑製劑,一般認為注射療效/安全性>口服(無廣告意義)

第四種:生物製劑(單抗)

生物製劑(單抗)對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這樣的風濕病來說不算新葯。但對於SLE來說確是「新鮮事物」。除了無適應症的強效B細胞耗竭劑「CD20單抗」——利妥昔單抗,目前「貝利木單抗」(Benlysta)已在中國上市,並取得SLE治療適應症。它是一種全人源化單克隆抗體,特徵性結合併阻斷B細胞刺激因子(BlyS),促進B細胞凋亡,減少血液中自身抗體,實現治療SLE的治療效果。臨床數據表明,該葯可降低疾病再次活動風險,同時降低糖皮質激素的依賴,使病情保持穩定。

貝利木單抗,已在國內上市(無廣告意義)

最後,我們特別提一下中醫中藥,包括雷公藤多苷、青蒿素在內的中藥提取物對SLE,也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當然,受制於研究經費,藥物「過老」等實際因素,證據充分性與上述現代藥物還顯得稚嫩和不足。但實際在臨床應用中,部分患者聯合使用中醫藥,確實能夠起到協助穩定病情,以及「減毒增效」作用,謝醫生也已經累計不少這樣的案例。

雷公藤多苷,對SLE腎病有不錯的效果(無廣告意義)

我相信,隨著患者知識層次提高,醫生治療經驗的增加,以及藥物選擇逐步的豐富,SLE逐步從「不死的癌症」變成了「可控可治」,現在又逐步朝著「高效低毒」「無激素時代」而邁進。我相信,SLE的明天會更好。


了解更多風濕病知識,歡迎關注我的專欄:

風濕小醫生?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也歡迎閱讀謝醫生SLE相關文章/回答:

風濕小醫生謝榆:「紅斑狼瘡」是一種怎樣的疾病?應當如何治療??

zhuanlan.zhihu.com圖標系統性紅斑狼瘡發作時候的表現有那些呀??

www.zhihu.com圖標紅斑狼瘡有治嗎??

www.zhihu.com圖標

保持一個好心情~

作為一個十一年狼蒼患者的感覺~

好心情比任何葯都好


我不知道有什麼特效藥誒,有的話醫生應該早就讓我吃了吧

反正保持好心情樂觀的態度,按醫囑好好吃藥,注意吃東西方面少發病狼瘡少活動就是最好的情況啦


好心情(?▽?)比啥都有效


沒有特效藥,保持心情愉悅真的對病情很有幫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