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鑒長篇卷55》,契丹供奉官李信:國中所管幽州漢兵,謂之神武、控鶴、羽林、驍武等,約萬八千餘騎,其偽署將帥,契丹、九女奚、南北皮室當直舍利及八部落舍利、山後四鎮諸軍約十萬八千餘騎,內五千六百常衛戎主,餘九萬三千九百五十,即時入寇之兵也。

根據歸降遼國官員的說法,澶淵之盟以前遼軍能拿來進攻宋朝的理論極限兵力也不到10萬人


這是前期野戰軍數據,而且只是騎兵,後期估算野戰軍有二十五萬兵力,臃腫了,戰鬥力也下降了,所以才被完顏阿骨打爆了

遼國早期軍隊,實際分為迭剌[耶律]族和臣僕族混合軍、姻親審密[述律]族軍、盟友軍、屬國軍四大部分,當然姻親盟友屬國也有自己的小小臣僕族 。

姻親審密[述律]族軍:

根據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迭剌[耶律]族和姻親審密[述律]族共同組成了契丹聯盟,而契丹聯盟與奚等世代的盟友組成了更大的聯盟,也就是遼國。

契丹與回鶻聯姻,回鶻過來的人上層成為拔裏部,與契丹上層大賀遙輦聯姻,回鶻下層成為乙室部,與契丹下層耶律部通婚,組合成乙室活部

契丹八部( 悉萬丹部、阿大何部[大賀]、伏弗鬱部、羽陵部[遙輦]、日連部[涅剌]、匹絜部[品]、黎部[乙室活]、吐六於部[突呂不、突舉] )在唐初形成聯盟,初期歷任聯盟首領均在大賀氏貴族中選舉產生。唐開元十八年(730年)契丹聯盟內亂,負責軍事的可突於,將大賀氏的夷離堇[qin,勤,指部落酋長]大賀邵固殺死,遙輦氏的夷離堇遙輦屈列被列為聯盟首領。乙室(又譯乙室己或乙室革)部二氏族,世與迭剌[耶律]部六氏族聯姻,合為乙室活部,為契丹別部。 公元734年,唐幽州長使張守珪聯合乙室活部擊可突於。同年十二月,鬱捷出兵夜襲,斬屈列及可突於,把他們的首級送給唐朝。 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部落貴族涅裏以他所屬的乙室活部為基礎,收集流散的氏族、部落,推選遙輦氏阻午為聯盟長,並採用突厥聯盟長的稱號,稱可汗。 析乙室活部為乙室(又譯乙室己或乙室革)、迭剌[耶律]二部,重建契丹遙輦氏八部聯盟( 乙室部2氏族、迭剌部6氏族、突呂不部3氏族、突舉部1氏族、楮[chǔ]特部1氏族、烏隗[wěi]部1氏族、涅剌部1氏族和品部1氏族 )。遙輦氏末代第九代痕德可汗死於906年十二月,當時,迭剌[耶律]部夷離堇耶律阿保機,被選為可汗建旗鼓後,不肯再改選,自號為王,建立契丹國,遙輦氏遂亡。乙室和拔裏合為審密[述律]部。

中國通史第06冊(3) - 《中國通史》 - 歷史國學書庫 - 歷史網

遼 部落聯盟的發展_小精靈兒童網站

契丹4

《遼史》卷四五《百官志》:「遼俗東向而尚左,御帳(西處)東向,遙輦九帳(北處)南向,皇族三父帳(南處)北向。東西為經,南北為緯,故謂御營為橫帳雲。」

金角移裏堇司,設移裏堇一員,掌管邊疆部落與部族村寨。

"皇后述律氏居守 之際,摘蕃漢精銳為屬珊軍 ",根據《歷代名臣奏議》潛回北宋的宋琪的《平燕十策》記載,屬珊作為守衛老巢牙營的"牙將","有眾二萬"全民皆兵的成年男女老弱,多是番漢之人,根據《遼史國語》屬珊詞條,其中部分是"有技藝"的工匠,遼太宗時,出兵則只出3~5千騎,按1契丹2番漢,則契丹人只有千餘騎具裝。

《遼史》卷34《兵衛志》: 「凡(契丹族)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隸兵籍。每正軍一名,馬三匹,打草榖、守營鋪家丁各一人。人鐵甲九事,馬韉轡,馬甲皮鐵視其力,弓四、箭四百,長短槍、釒骨釒朶、斧鉞、小旗、鎚錐、火刀石、馬盂、粆一斗、粆袋、搭釒毛傘各一,縻馬繩二百尺,皆自備。」也就是具裝馬甲一套、馬兩匹,打草谷是無甲有弓箭輕騎兵,守營鋪無甲有短槍弓箭輕步兵

迭剌[耶律]族和臣僕族混合軍:

《宋史。列傳23宋琪》 南宋的葉隆禮的《契丹國志·兵馬制度》引北宋的宋琪的:晉末,契丹主(遼太宗,太祖次子)頭下兵,謂之大帳,有皮室兵約三萬,皆精甲也,為爪牙。國母述律氏頭下,謂之屬珊,屬珊有眾二萬,乃阿保機之牙將(當是時半已老矣,南來時,量分借得三五千騎,述律常留餘兵為部族根本)。其諸大首領有太子(遼穆宗,太祖次子長孫)、偉王(太祖弟弟)、永康(遼世宗,太祖長子長孫)、南北王、于越、麻答(太祖弟弟兒子數人)、五押(國舅兒子數人)等(于越,謂其國舅也),大者千餘騎,次者數百騎,皆私甲也(總數精兵二萬)。別族則有奚、?(奚的姻親),勝兵亦萬餘人,少馬多步。奚,其王名阿保得者,昔年犯闕時,令送劉琋、崔廷勛屯河洛者也。又有渤海首領大舍利高模翰,步騎萬餘人。並愆發左衽,竊為契丹之飾。復有近界尉厥裏、室韋、女真、党項亦被脅屬,每部不過千餘騎。其三部落,吐、渾、沙陀,洎幽州管內、雁門已北十餘州,軍、部落漢兵合二萬餘眾,此是石晉割以賂蕃之地也。蕃漢諸族,其數可見矣。(3+0.5+2+1+1+0.5+2,總計精兵10萬餘)

宋琪:每蕃部南侵,其眾不啻十萬。契丹入界之時,步騎車帳不從阡陌,東西一概而行。大帳前及東西面,差大首領三人,各率萬騎,支散遊奕。百十里外,亦交相偵邏,謂之欄子馬。

契丹是奴隸制國家,元代修的《遼史兵衛制》說"太祖以迭喇部受禪""遼太祖宗室盛強"就是指靠奴隸和臣僕部落擴充了自己的頭下勢力。

肅祖(阿保機的爺爺的爺爺)屬於迭剌部的三父[叔父]房(三院部),另外還有孟父房(一院部)、仲父房(二院部)、季父房(四院部)。原本是四房六氏族,被阿保機合併為四氏族,削弱了遠房親戚的實力。天贊元年(922),為了在進攻時分出左右翼指揮,"分迭喇部為二","分本部為五院六院",把自己的三院部,分出五院部(北)六院部(南),設立了南北夷離堇,"統以皇族",統領屬下的南北皇族皮室各千餘騎,其他各部夷離堇則太祖時改稱令穩[千戶]。肅祖(阿保機的爺爺的爺爺)長子洽昚的後代,為五院部,又稱北院部;將肅 祖第三子葛剌、第四子洽禮的後代,及懿祖(肅祖第二子,阿保機的爺爺的爸爸)第二子帖剌、第 四子古直的後代合併為一部(懿祖長子無後),稱六院部,又稱南院部 。

遼太祖中期,分出五院部六院部後,宮衛只有自己本部千餘騎和幾百各族人質貴族,"宮衛內虛,經營四方,未皇鳩集",但是與述律後合股,所以問題不大。後期《遼史 耶律曷魯傳 》"太祖宮行營,始置腹心部,選諸部豪健二千餘充之","裂州縣、割戶丁"得來的宮衛皮室,加上自己本部的千餘,合三千餘騎(千餘具裝),日後逐漸繁衍為四千騎,遼末為六千騎。

大部分部落出兵都歸於遼太祖頭下,合計"約三萬,皆精甲也",遼太祖自己指揮一萬,南北夷離堇只能臨時指揮一萬。三萬精兵,也就是成年男女老弱兵有12~20萬,契丹部總人口約25萬以上。

《遼史太祖本紀》太祖以騎兵七萬會克用於雲州。《遼史兵衛志》太祖會李克用於雲中,以兵三十萬,則是包含了三五倍的男女老弱和盟友屬國的全員出動的威壓。應該注意其全民皆兵的屬性和記載上騎兵與兵的意義區別。契丹族、臣僕部落和親家盟友屬國合計出兵7萬騎,其中具裝騎至少六千,則遼國此時控制的總人口約40萬以上。《舊五代史》卷28《唐莊宗紀》天佑十四年:「契丹乘勝冦幽州。是時言契丹者,或雲五十萬,或雲百萬,漁陽以北,山谷之間,氈車毳幕,羊馬瀰漫。」

遼國中期軍隊,只是把契丹族和臣僕族聯合軍,變成了宮衛和南北王等部分並設立六大統軍司:

遼太宗得國不正,所以加強控制,「 太宗益選天下精甲,置諸爪牙,為皮室軍 」。人質貴族,國內從千夫長之子擴大為百夫長之子,但是屬國不變,從而形成幾千人的郎君軍。遼太宗又以守陵為名,安置遼太祖的三千宮衛,以自己本部,另建自己的四千宮衛,從而擴大了宮衛軍的數量。 營衛志:「宮用契丹兵四千人,每日輪番千人祗直」 。會同元年(938)會同二年(公元939年)支持遼太宗篡位的南北夷離堇實力也巨大擴張,原本歸遼太祖名下的部落,南北夷離堇原本只有本部落皇族皮室和臨時指揮左右翼的權力,現在大批被正式劃歸南北大王管理,各自實有了一萬騎。到了遼世宗時又被收回。

《資治通鑒》卷286記載,遼太宗自稱「契丹兵三十萬」。 南宋李攸 《宋朝事實》卷20《經略幽燕》對遼朝兵力作過估計:「兵旅大約計之,未必滿三十萬。且自諸京統軍司及寨幕,契丹兵不過十五萬,奚家、渤海兵不過六萬,漢兒諸指揮不過一萬五千,刺字父子軍五指揮不過數千,鄉兵義軍不過三萬,刺手背、揀不中老弱兵不過七千。」

「給衣糧者唯漢兵」「城中漢兵凡八營??????皆黥面給糧如漢制」「募天德、鎮武、東勝等處勇捷者,籍為軍」

遼景宗乾亨四年親徵
長編記到:「五月,契丹三萬騎分道入寇」

宋太祖估計說,「其精兵不過十萬人」,「虜數犯邊,我以二十匹絹購一胡人首」,「止費我二百萬匹絹,則虜盡矣」 (太賓士跡統類卷二) 。既稱「精兵」,當然並非遼軍之總數。

遼聖宗統和四年親徵
長編:「契丹將耶律遜寧號于越者,以數萬騎入寇瀛州」
宋史全文:「十二月,契丹以數萬騎入寇瀛州」

「國中所管幽州漢兵,謂之神武、控鶴、羽林、驍武等,約萬八千騎,其偽署將帥。契丹、九女奚(乙室四部加奚五部)、南北皮室當直舍利及八部落(渤海、尉厥裏、室韋、女真、党項、吐、渾、沙陀)舍利、山後四鎮諸軍,約十萬八千騎。(留蕭後宮帳的一萬看家,)內五千六百常衛戎主,餘九萬三千九百五十,即時入寇之兵也。」——《續資治通鑒長編》卷55 真宗鹹平六年秋七月已酉 (宋會要蕃夷) 。這是指戰備狀態的十餘萬精兵。

時遼軍南下,可謂傾巢而出,宋朝「北面部署奏」,「契丹自瀛州遁去,其眾猶二十萬」。但當時的北面部署是庸將王超,可能有張大敵勢的問題。也有可能是遼國加大動員力度後的結果。簽軍看你怎麼簽,早期估計簽一半青年丁,也就是四丁簽一,十萬,勒緊褲腰帶用在刀刃上,後期十丁簽一,也是十萬,剝削來的錢全用於享樂。

各部令穩,聖宗時改稱節度使。

遼聖宗統和二十二年親徵
宋史石保吉傳:「軍於北門外。遼騎數萬驟至城下,保吉不介馬而馳,當其鋒,遼人引去」
武經總要後集:「繼隆計度州之三面距大河,毀車為營?????戎馬數萬來犯,急攻其營,御之,遁去」
東都事略卷二十:「契丹數十萬逼州北城,繼隆與石保吉大破之,強弩斃其貴將順國王撻覽,追奔數十里」

「以守司空蕭嗣先為東北路都統??????發契丹、奚軍三千人,中京禁兵及土豪二千人,別選諸路武勇二千餘人??????引軍屯出河店」

(歷代名臣奏議卷三四二) 宋朝夏竦在澶淵之盟後說:「前年冬,寇我北鄙,暨於澶淵,將帥之臣嬰城自守,生靈膏血,腥污原草……夫匈奴之眾,勝兵者不遠(過)二十萬,餱糧不過數日,輜重不過數乗,長於寇鈔,短於守禦,利於騎鬥,挫於歩戰,便於弓矢,拙於劍戟。以其兵則不及中國五分之一。以其用則不及中國十分之一,以其技則不及中國三分之一。比年寇虜,而疆埸之臣不能扞者,豈天時乎?抑亦將之不省兵乎?」

《遼史》卷36《兵衛志》說「《舊志》言兵,唯以敵宋為務」,故《兵衛志》的敘述大致是反映澶淵之盟前,或是稍後的情況。《遼史》卷34《兵衛志》說,攻宋時,「若帝不親徵,重臣統兵不下十五萬眾」,或「不命都統,止遣騎兵六萬」。這當然不是遼軍的總數。

契丹精兵「每正軍一名,馬三匹,打草谷、守營鋪家丁各一人。」

南方漢軍馬步比例大概是1比5 「三戰,大破之,敵眾崩潰,悉走西山,投坑谷中,死者不可勝計。追奔至遂城,斬首萬餘級,獲馬千餘匹(加死馬則二千餘),生擒酋長三人,俘老幼三萬口及兵器、車帳、羊畜甚眾。」

遼軍前中期野戰軍只有萬八千餘騎加十萬八千餘騎加5萬步兵,動員力大概15萬騎加10萬步兵

遼興宗年間出使遼國的宋人餘靖,武溪集-契丹官儀:「從行之兵,取宗室中最親信者為行宮都部署以主之,其兵皆取於南北王府、十宮院人充之」 王府有王府軍,各宮有宮軍,南北王管著王府軍和各宮軍

燕北錄:「或有緊急事,宜用此牌帶在項上,走馬於南北大王處,抽發兵馬」

兵志-兵制:「乃詔諸道徵兵。惟南、北、奚王,東京渤海兵馬,燕京統軍兵馬,雖奉詔,未敢發兵,必以聞。上遣大將持金魚符,合,然後行???」

遼國後期軍隊,只是把過氣宮和南北王統領的和親家盟友屬國劃歸六大統軍司

分為」御帳親軍」、」宮衛騎軍」、」五京鄉丁」 等

「分領兵馬則有統軍(過氣宮軍)、侍衛(御帳親軍)、控鶴(漢軍)司,南王、北王、奚王府五帳分提失哥(奚六部)、東西都省太師兵。又有國舅(乙室軍)、鈐轄、遙輦、裳袞(也就是統軍)諸司,南北皮室(也就是南北王府軍)、二十部族節度(也就是統軍)」(長編卷110)

南王、北王一人只有幾千兵,加上南北皮室,纔有一個一萬兵

太祖以迭刺部受禪,分本部為五院、六院,統以皇族,而親衛缺然。乃立斡魯朵法,裂州縣,割戶丁,以強幹弱支。詒謀嗣續,世建宮衛。入則居守,出則扈從,葬則因以守陵。有兵事,則五京、二州各提轄司傳檄而集,不待調發州縣、部族,十萬騎軍已立具矣。
弘義宮(遼太祖):正丁一萬六千,蕃漢轉丁一萬四千,騎軍六千。(原始三千,唯一沒被削弱而繁衍加倍的)
長寧宮(述律後):正丁一萬四千,蕃漢轉丁一萬二千,騎軍五千。(原始五千,減半保留,繁衍加倍,既乙室王府軍,後因述律後反遼世宗,被拆半為國舅帳)
永興宮(遼太宗):正丁六千,蕃漢轉丁一萬四千,騎軍五千。
積慶宮(遼世宗):正丁一萬,蕃漢轉丁一萬六千,騎軍八千。
延昌宮:正丁二千,藩漢轉丁六千,騎軍二千。
彰愍宮(遼穆宗):正丁一萬六千,蕃漢轉丁二萬,騎軍一萬。
崇德宮( 蕭太后 ):正丁一萬二千,蕃漢轉丁二萬,騎軍一萬。(原始一萬,減半保留,繁衍加倍,這就是李信提到的留守的一萬)
興聖宮( 遼聖宗 ):正丁二萬,蕃漢轉丁四萬,騎軍五千。(原始五千,減半保留,繁衍加倍,這就是李信提到的內衛五千)
延慶宮:正丁一萬四千,蕃漢轉丁二萬,騎軍一萬。
太和宮( 遼道宗 ):正丁二萬,蕃漢轉丁四萬,騎軍一萬五千。
永昌宮:正丁一萬四千,蕃漢轉丁二萬,騎軍一萬。
敦睦宮( 耶律隆慶 ):正丁六千,蕃漢轉丁一萬,騎軍五千。 (原始五千,減半保留,繁衍加倍)
文忠王府( 韓德讓 ):正丁一萬,蕃漢轉丁一萬六千,騎兵一萬。 (原始一萬,減半保留,繁衍加倍)
凡諸宮衛,丁四十萬八千,出騎軍十萬一千。

遼史道宗本紀記載,皇太叔重元在行宮發動叛亂,敦睦宮使耶律良與南院樞密使耶律仁先等:「率宿衛士卒數千人御之」
遼道宗時使遼的宋人王易對遼主行宮描述為:「大小禁圍外有契丹兵甲一萬人」

當時應該是15000三班倒,來了使者自然要充門面兩班一起出席

遼史營衛志:
「奪裏本斡魯朵,穆宗置。是為延昌宮。討平曰「奪裏本」。以國阿輦斡魯朵及阻卜俘戶,中京提轄司、南京制置司、鹹、信、韓等州戶置。
監母斡魯朵,景宗置。是為彰愍宮。遺留曰「監母」。以章肅皇帝侍衛及武安州戶置。
女古斡魯朵,聖宗置。是為興聖宮。金曰「女古」。以國阿輦、耶魯碗、蒲速碗三斡魯朵戶置。」
註:
阿輦斡魯朵戶即遼太宗永興宮
章肅皇帝即遼穆宗
耶魯碗斡魯朵即遼世宗積慶宮
蒲速碗斡魯朵即應天皇太后長寧宮。

五京鄉丁
「大約五京民丁可見者,一百一十萬七千三百為鄉兵」

臨時徵調的鄉兵一般僅作非戰鬥人員的輔兵使用:「又於隨軍專伐園林,填道路」。當然,和宋朝一樣,危急時管不了這麼多,臨時徵調的鄉兵也會臨時充作戰兵。但這種兵員的戰鬥力極低,如:遼末為抗擊崛起的女真,遼天祚帝「降宣札付上京、長春、遼西諸路,計人戶家業錢,每三百貫自備一軍」,籌集近20萬漢軍,結果這些漢軍「弓弩鐵甲百無一二」,一遇女真兵,望風披靡。

凡舉兵,帝率蕃漢文武臣僚,以青牛白馬祭告天地、日神,惟不拜月,分命近臣告太祖以下諸陵及木葉山神,乃詔諸道徵兵。惟南、北、奚王,東京渤海兵馬,燕京統軍兵馬,雖奉詔,未敢發兵,必以聞。上遣大將持金魚符,合,然後行。始聞詔,攢戶丁,推戶力,核籍齊眾以待。自十將以上,次第點集軍馬、器仗。符至,兵馬本司自領,使者不得與。唯再共點軍馬訖,又以上聞。量兵馬多少,再命使充軍主,與本司互相監督。又請引五方旗鼓,然後皇帝親點將校。又選勛戚大臣,充行營兵馬都統、副都統、都監各一人。又選諸軍兵馬尤精銳者三萬人為護駕軍,又選驍勇三千人為先鋒軍,又選剽捍百人之上為遠探攔子軍,以上各有將領。又於諸軍每部,量眾寡,抽十人或五人,合為一隊,別立將領,以備勾取兵馬,騰遞公事。
??????
皇帝親徵,留親王一人在幽州,權知軍國大事。既入南界,分為三路,廣信軍、雄州、霸州各一。駕必由中道,兵馬都統、護駕等軍皆從。各路軍馬遇縣鎮,即時攻擊。若大州軍。必先料其虛實、可攻次第而後進後兵。沿途民居、圓囿、桑柘,必夷伐焚盪。至宋北京,三路兵皆會,以議攻取。乃退亦然。三路軍馬前後左右有先鋒。遠探攔子馬各十數人,在先鋒前後二十餘裏,全副衣甲,夜中每行十里或五里少駐,下馬側聽無有人馬之聲。有則擒之;力不可敵,飛報先鋒,齊力攻擊。如有大軍,走報主帥。??????敵軍既陣,料其陣勢小大,山川形勢,往回道路,救援捷徑,漕運所出,各有以制之。然後於陣四面,烈騎為隊,每隊五、七百人,十隊為一道,十道當一面,各有主帥。最先一隊走馬大噪,衝突敵陣。得利,則諸隊齊進;若未利,引退,第二隊繼之。退者,息馬飲水抯。諸道皆然,更退迭進。敵陣不動,亦不力戰。歷二三日,待其困憊,又令打草谷家丁馬施雙帚,因風疾馳,揚塵敵陣,更互往來。中既飢疲,目不相睹,可以取勝。
若帝不親徵,重臣統兵不下十五萬眾,三路往還,北京會兵,進以九月,退以十二月,行事次第皆如之。若春以正月,秋以九月,不命都統,止遣騎兵六萬,不許深入,不攻城池,不伐林木;但於界外三百里內,耗盪生聚,不令種養而已。
軍入南界,步騎車帳不循阡陌。三道將領各一人,率攔子馬各萬騎,支散遊弈百十里外,更迭覘邏。及暮,以吹角為號,眾即頓舍,環繞御帳。自近及遠,折木稍屈,為弓子鋪,不設槍營塹柵之備。每軍行,鼓三伐,不問晝夜,大眾齊發。未遇大敵,不乘戰馬;俟近敵師,乘新羈馬,蹄有餘力。成列不戰,退則乘之。多伏兵斷糧道,冒夜舉火,上風曳柴。饋餉自齎,散而復聚。善戰,能寒。此兵之所以強也」

按1部1000騎兵義務來計算比較好,「北府凡二十八部」,「南府凡一十六部」, 這裡的南北各部就包含各個過氣宮 ,再加幽州騎兵就六萬了。 兩院簽軍加幽州共六萬騎兵,兩院自己各有一萬騎兵不出動,皇帝有三萬騎兵不出動 。 皇帝三萬包含了南北院府軍和後期各路國舅軍和王族當直舍利和各族人質當直舍利 。 皇帝要逼的話,三萬也能變六萬,也就是輪流服役變半總動員

御駕親徵1部出2000騎兵,周邊民族再意思意思一下,就有15萬了 。 二十萬騎兵,那就會徵集很多老弱了,有腦子的皇帝都知道沒必要,除非已經取得重大戰果,需要進一步深入,才會總動員 。 室韋女真是民族不是部落,屬於半敵對狀態,也就一個民族湊一個千人隊過來做人質練練手踩踩場子熟悉入寇用的地形。打仗還是隻能依靠自己人 。 除非快打到開封,不然不會簽中年人的,類似日軍,中年人紀律差戰鬥意志差,不頂用 。

「輕而不整」、「散而復聚」、「便於弓矢,拙於劍戟」、「每弓騎暴集,偏攻大陣一面」

「昊賊據數州之地,精兵不出四五萬,餘皆老弱婦女,舉族而行」
「金吾逮二十部,精兵勇士餘二萬眾」
「遼國之法?????有調發,則丁壯從戎事,老弱居守」
「南部連克獲納降,黨眾最盛,領戶三萬四千,口二十三萬七千三百,勝兵五萬一百七十」

「精兵」指代壯丁,「勝兵」是不論老弱婦女能打仗的都算,瞎子孩子病人才不算

不能說特里特勉部就160戶,只能說特里特勉部契丹貴族就160戶,你怎麼能這樣理解問題呢?160戶就有20個祥穩還得了啊。聖宗以戶口蕃息置為部,很明顯,所有部都是千戶左右規模的,1戶2丁,祥穩就是百夫長的意思


遼國還是很強大的。

遼國和匈奴、突厥最大不同是當年耶律阿保機徹底清洗了契丹傳統的部族首領,建立了比較牢固的權威。匈奴兩度分裂,突厥被隋文帝、唐太宗很輕鬆地挑撥離間。遼國雖然有耶律倍一系和耶律德光一系的矛盾,但是遼國並未因此分裂。

遼國的核心領土,在今天的內蒙通遼和赤峯以及河北壩上、遼寧朝陽一帶,就在@馬前卒的老家,總面積大約20萬平方公里。

這一帶地區水草豐美,按照現在的草場載畜量計算,每平方公里50-60綿羊單位不成問題。

根據史書記載的遊牧部落內附或者戰敗的俘虜記錄,一般遊牧部落馬、駱駝等大牲口(7個羊單位甚至更多)和羊的比例一般是1:5,人和羊的比例大約是1:4-1:5,遊牧民靠奶製品、宰殺熬不過冬的牲口、採集野菜野果,還有搶劫,以此果腹。也就是說,比較好的牧區人口密度一般每平方公里也不大會超過10人,水源、草場較差的地方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就要低很多,古代一般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也就1-2人,漠北苦寒之地,人口密度更低。

遼代,這一帶地區的森林覆蓋率要高於現代,今天內蒙中部有號稱平地松林八百里,而且遼河、灤河上游很多地方是皇上平時的狩獵場,四時捺缽之地,是不大會允許別的部落來放牧的。

另外,遼代塞北農業發達,灤河、老哈河、西拉木倫河、烏爾吉木倫河(潢水)、大淩河、教來河沿河平原河谷地帶大多被漢民開墾。《遼史·地理志》:上京道3.65萬戶,東京道4.64萬戶,中京道人口沒有記載但是可能也不少,南京道24萬戶左右,西京道約16萬戶左右,計入戶數的一般是定居務農的漢人和渤海人,古代一般1戶5人左右,真實數據肯定比這個要多出不少,畢竟沒人希望多納稅。遊牧部落一般不計入戶數。

算下來,遼國極盛之時,核心地區的牧區草場大約有十幾萬平方公里左右,而且利用率肯定不會像現在那樣高,當時草原上還有大量的野生動物,契丹與奚部在這裡的遊牧民不大可能超過100萬人,當然在東京道、西京道、南京道還有不少脫產的駐防軍隊及家屬。附屬掛靠的遊牧部落,可能人數還有幾十萬。

遊牧部落武力強大之處在於居無定所,掌握主動權,而且動員率高,平時為民,戰時為兵,牧民/騎兵切換很快。

契丹人和奚人以及其他一些關係親密的部落服兵役,動員個十來萬騎兵(實打實的數字)其實不成問題。但是要考慮到草場載畜量問題,1匹馬一般相當於5只羊,10萬騎兵聚集一處,1人2-3馬,再加上隨軍的牛羊駱駝,時間一長就會把當地的草場啃個精光,然後只能等著牲口餓死,所以遊牧騎兵其實一般利在速戰,而且要保持機動,不然自己就會先藥丸。

遼國的另外一大問題是軍隊成分的多元化,各路王爺、各個部落聯軍指揮協調是一個大問題。遼與後晉、西夏作戰中佔有優勢的大軍經常因為遭到對方精銳部隊襲擊而潰散。

到了遼道宗耶律洪基之時,先是清洗了皇太叔耶律重元,接下來又清洗了皇后和太子耶律浚,最後是傳說中的奸臣耶律乙辛一黨。一連端掉了四個反 革 命集團,遼國內部自然離心離德,完顏阿骨打也乘機統一生女真各部落。繼位的耶律延禧年紀輕輕,看不住場子,完顏阿骨打起兵之後,打了幾個勝仗,遼國內部就叛亂不斷,稀里糊塗亡了國。


你的罪行從愛爾蘭到契丹無人不曉
從一些遺留下來的文物和奠基來看,遼國或者說遼國的中上層的社會的風貌大體和唐朝類似,比如門閥社會,實兵藩鎮,宗室關係和重佛等社會風尚

遼國不過是個外強中乾之國,表面上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實際上直控力並不強,有點像一個鬆散的聯邦,遼中央直轄奚地、東北草原一部分、渤海、女真以及幽雲十六州之外,對遼闊的蒙古高原實際上是羈縻統治。而直轄部分,漢人、渤海、女真人都有離心傾向,奚人起初離心傾向也很濃,後來敵意沒那麼強了,但也談不上有多忠心。

在版圖質量上,主要是寒冷的凍土帶、荒漠帶、地廣人稀的草原。有質量的農耕區只有幽雲十六州,而且幽雲十六州裡邊,只有幽、薊、涿、易等少數幾個州經濟發達,地沃民富,其餘的相比中原只算二、三流質量的州。渤海就更落後了,過去所謂「海東盛國」,不過是相對大唐以外的地方,實際上生產力、手工業非常原始,比遊牧強些,但強得有限。

草原本土,上京算是遼國的政治中心,號稱京城,中原人稱為「西樓」,雖說「有邑屋市肆」,在草原上算是一個熱鬧的去處,其實是不過是週迴僅四里的小鎮。中原一個小縣城的水平。

最關鍵的是,遼朝雖是一個純粹靠武力征服強行揉合的國家,但它的軍隊戰鬥力並不強。在唐末,被中原藩鎮吊打。在五代,正處於阿保機、耶律德光兩代開國領導人在位,處於契丹各部統一後的歷史上升期,吞奚族,滅渤海,破女真,懾高麗,卻照樣被中原藩鎮吊打。 遇上宋朝,那是它的運氣,因為宋朝軍力、富力、民力雖超強,但統治者以守內虛外為國策,視外患為肘腋,視武人擁兵為心腹之患。所以,宋太宗在極度防制武人的基礎上,差不多綁著一羣武將跟遼人打了兩次,當然不會有好結果,就這還差點兩度撼動幽雲。然後太宗就懶得搞了,回去繼續防制武將,以文制武了。到了宋真宗,武將乾脆多啟用他潛邸之時的吏人、小人、底層力士、軍夫,這些人手統重兵,雖說「忠心」上讓真宗放心,實際是能力太差,真宗駕馭起來有信心。但對外,也只能承五代、宋初軍隊戰力基礎強大之餘緒,自衛成功罷了。然後就是澶淵之盟,一門心思關起門來吟弄風月了。

這實在不是遼有多強,而是宋朝自廢武功。

王安石就曾鄙視遼朝,稱它大而無略,實際是一四分五裂之國

這不,遇上文弱自閹的宋朝,遼國尚且捱了幾記重拳,然後威風一把。但跟高麗、跟西夏,甚至跟甘州回鶻。。。。。一旦逼得人家拿主力跟你玩命了,遼軍都是孔夫子搬家,只有輸的份啊。

有人說,遼國在滅亡前,起碼能兩次打敗北宋的西軍,我說拜託,這遼軍遇上的西軍不假,卻是西軍裡邊最廢物的劉延慶啊,劉延慶還有個寶貝兒子,後來居然也算是中興「名將」,叫劉光世。這兩廢物啥表現,心裡還沒數嗎

你還能說遼軍遇上宋朝,不是它運氣好?好到不要不要啊,連滅亡前都包它爽一把!


個人認為,遼之強大,在於嘗試建立了一種草原—農耕二元帝國模式,在很多方面都是很成功的,很有生命力的,為後來的金—滿清建立多元帝國提供了依據和遵循。軍隊的人數嘛,從來只是戰鬥力的一個方面而已。


一個國家政權是否強大 要看他的統治集團 統治者 一個優秀的組織者即使優勢再差也能組織出高效的人類組織 例如 完顏阿骨打 一個再龐大的帝國 沒有優秀的統治者 也沒法有效的團結內部 凝結人心 調動軍隊 比如遼國的耶律延禧 ,弱小並不意味著不能走向強大 比如長徵後的紅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