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在軍隊里的具體職責是什麼 權力是有多大?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職務嗎?現在的中國還有這個職務嗎?小時候看《亮劍》時就覺得政委沒啥用,還老添亂……


《毛選》中有這麼一段話:

黨代表制度,經驗證明不能廢除。特別是在連一級,因黨的支部建設在連上,黨代表更為重要。他要督促士兵委員會進行政治訓練,指導民運工作,同時要擔任黨的支部書記。事實證明,哪一個連的黨代表較好,哪一個連就比較健全,而連長在政治上卻不易有這樣大的作用。因為下級幹部死傷太多,敵軍俘虜兵往往過來不久,就要當連排長;今年二三月間的俘虜兵,現在有當了營長的。從表面看,似乎即成紅軍,就可以不要黨代表了,實在大謬不然。

這裡的黨代表,就是連排的指導員,師旅團級的政委。

我們紅軍的兵源大部分來自於農民和國民黨的俘虜兵,國民黨是僱傭制,紅軍是官兵平等。

尤其是新來的俘虜兵,他們感覺國民黨軍隊和我們軍隊是兩個世界。他們雖然感覺紅軍的物質生活不如白軍,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井岡山的鬥爭》

誰來做這個解放思想的工作呢?就是我們的政委和指導員啊。

亮劍里說,團長管打仗,政委管生活。

在當時來看,這話確實有道理。

部隊那麼多人,我軍的物質條件又確實不咋滴,萬一有的戰士遭受了不公平待遇,吃不飽怎麼辦?過冬了沒衣服穿怎麼辦?被人徇私報復怎麼辦?想家了怎麼辦?這些生活上的事情,這些思想工作,都要靠我軍的政委和指導員啊。

往大了說,我們為何而戰?是為了也當上國民黨長官,然後去抽煙喝酒玩女人嗎?

一個士兵這樣想好像也沒啥錯,一個指揮官這樣想就有點不對路了。

團長們要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指揮作戰,此時需要我們的政委告訴你:我們為了共產主義而戰,為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而戰,為了建設新中國而戰,為了家鄉的父老鄉親而戰。

就是因為有許多趙剛這樣的好政委,我們的革命事業才能眾志成城啊。

周總理、羅帥、聶帥可都是干過政委的,

這還不算兼職的情況。

你去查查老師長的政委是哪位偉人,

還會說政委的工作沒用嗎?


電子書再內向也不怕:職場高效溝通方法作者 陳琳楠 等去查看?

電子書擺脫疲憊感:如何科學管理你的疲勞與壓力作者 OwlLite去查看?

政委是政治委員的簡稱,政委是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重要標誌,也是「黨指揮槍」的重要體現。

政委也是黨委書記,我軍團以上單位都編製政委,同時是黨委常委、書記。他和地方省(市、區)委書記一樣,是該級黨組織的「一把手」。

政委的權力,在同級黨委委員中,他是最大的。司令員、軍長、師長、旅長、團長都是黨委常委、副書記,在行政職務上,他們與本級政委平級。

政委的權力代表黨組織的權力,從軍隊成立不久,支部建在連上,一直到今天,這一傳統堅持得很好,軍隊各級黨組織發揮了重要作用,保證了黨中央的意志在軍隊各級的貫徹執行。

政委主要負責用人和部隊思想政治工作,我國地方和軍隊一直堅持黨領導一切。原來蘇聯軍隊也有政委,蘇聯解體後,應該沒有了。


比如說亮劍中的李雲龍說的團長管打仗,政委管生活是完全不對的,這就是典型的山頭主義和個人主義思想泛濫,現在是不允許的

政委一樣屬於軍事主官,中國部隊實際上應該是團長負責打仗,政委負責告訴部隊中所有人我們為了什麼而打仗


那看樣子閣下應該多讀書少上網

算了,多說點吧,以克勞塞維茨的邏輯,戰爭是用武力使對方服從我方意志的行為,政委的作用就是避免軍隊在軍事失敗之前意志先垮掉

在古田會議之前,我軍是沒有政委這個制度的。古田會議是繼三灣改編之後,對我軍影響重大且深遠的一次會議。

古田會議的精神基本上可以概括為。軍隊是一個執行具體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軍事是政治的延伸,且軍事必須為政治服務。與此同時,這個會議也奠定了。黨指揮槍的原則。

比如在解放上海之前,陳毅曾經在丹陽呆過一段時間,他和饒漱石一起上街看看市容,發現在西院里有一個30左右的軍人,擼起袖子對售票的人說。老子打了十幾年的帳,身上全是傷疤,看戲還要票?

再比如,丹陽師範學校的校長說,他們學校過去住過日本人也住過國民黨,現在做了解放軍三者相比,當然是解放軍紀律最好。但前天上午有個解放軍把他們傳達室的燈泡拿走了,下午又送來了,還寫了檢討信,有錯就改,這是國民黨軍隊做不到的,也只有解放軍才能做到。

陳毅知道部隊要進入上海,必須先提高軍隊的紀律性。否則不僅容易出洋相,更嚴重的是會有損我軍我黨的形象。

這種事情都是政委來管,以達到從嚴治軍的目的,能夠貫徹黨指揮槍的原則。這同時也是我軍強大凝聚力的來源之一。如果沒有政委,那紅軍就會和別的軍隊沒什麼區別,也沒有什麼先進性,更不可能在朝鮮戰場上捨得和美軍拚命。更不可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