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看了部小說,說如來佛一出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來了句「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然後主角就各種不服,憑什麼唯你獨尊?

但是如來佛這一句話正確的斷句其實是「唯『我『獨尊」,是指「我」這個字。大意就是每個人都是天下最獨特、最尊貴的人,是妥妥的心靈雞湯。但是就因為斷句問題,讓不懂的人理解成了狂話,這哪說理去?


題主所說的唯我獨尊,依照現在依照南傳佛教的譯經,應該是佛最尊貴的意思。(南傳是現代人從巴利文譯過來的白話文,不是文言文,所以歧義比較少)

元亨寺版譯為(我是世間之首位者,我是世間之最勝者,我是世間之至尊勝者);

庄春江版譯為(我是世間最高的,我是世間最勝的,我是世間最上的);

關鍵在於佛經都是翻譯來的,南傳從巴利文,漢傳和藏傳從梵文。巴利文和梵文里的「我」是否可以解為每個人,而非佛祖本人呢?

當然,如果巴利文和梵文里的「我」可以解為「每個人」的話,南傳譯經也可以解為(每個人是世間之首位者,每個人是世間之最勝者,每個人是世間之至尊勝者)

記得以前我那一輩人的歷史教科書里,有用一句李白的詩「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來舉例古人稱讚秦始皇,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了。

但是如果看一下全詩的話……看看李白的感情色彩究竟如何吧: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采不死葯,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徐巿載秦女,樓船幾時回?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事實上,此詩是有背景的,借古諷今,李白暗諷唐玄宗。

而且李白的古風五十九首,這首是其三,其一里也有:

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

其四十八:

秦皇按寶劍,赫怒震威神。

逐日巡海右,驅石駕滄津。征卒空九寓,作橋傷萬人。但求蓬島葯,豈思農扈春。力盡功不贍,千載為悲辛。

又有現在常被人提起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古人的看法如此(休道我言多有奸詐:《論語》二則) 。

還有例如著名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等等。


治大國如烹小鮮。老子本意是崇尚無為而治。小鮮,小魚嘛,在鍋里不能經常翻動,不然很快就爛了。治國也是這樣,統治者不可太多干涉。

很多人把這個「類比」理解成了「對比」,以為是稱揚在位者手段高明、治理有方、毫不費力。


-

比如「唯我獨尊」便是提問者理解有誤。這句話出自釋教『長阿含經』:「天上天下,唯我爲尊,要度衆生,生老病死。」意思是「在天之上與天之下(的一切空間),只有我一個人是尊貴的,我將要將眾生由生老病死(的循環中)超度出來。」

-


既來之則安之。孔子的意思是,你把人弄來了,就得負責到底把人伺候好了。現在說起這句,是好聲好氣地跟來人使下馬威,要表達的意思是:你既然來了,就得服我的管,老老實實夾著尾巴做人,少提要求少提意見,不許給我添堵找麻煩。

也就是人口增長、人才貶值把這幫大人老爺們慣出這麼大架子。


太多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現在有人喜歡說以前古文沒有標點,把這句話往好的方面解釋。

無奸不商。其實是無尖不商,後來以訛傳訛,成了無奸不商。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本意說的是,人如果不完善自己就等著天誅地滅。

父母在,不遠遊。其實後面還有一句,遊必有方。不是不讓你出去,一定要盡愚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