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還沒有確切的報告說造成神經性厭食症的原因有哪些

厭食:於對某種食物的強烈厭惡,可能是生理或心理上的,把疾病或其他負面經歷與食物聯繫在了一起。

神經性厭食症:一種飲食失調症,其特徵是為了減肥而過度節食、飲食習慣紊亂、對體重和外貌異敏感,常見於青少年女性。

神經性厭食症

沒了人知道造成神經性厭食症的原因有哪些,但可以確定一些影響其發展的因素。比如美國的很多患神經性厭食症的人來自中產和上流社會家庭,大部分為女性。神經性厭食症患者通常對自已患病沒有任何感覺。

比如,曾經接觸過的一位女生,17歲,身高1米68,體重只有80斤,但她仍非常嚴格地監控自己的飲食、經常鍛煉,決心繼續瘦身。

2001年英國政府宣佈,禁止媒體推出「超瘦」的模特廣告,因為它們傳媒推出的超瘦的模特形象讓女性失去了自尊與自信,引起了錯誤的示範作用,使很多女性過度節食造成的身體極瘦和嚴重的營養不良,導致患上神經性厭食症,最終引發了更為嚴重的後果。

很多過度節食的女性朋友沒有認識到正是對體形的扭曲看法,讓她們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肥胖程度,造成了對身體的危害,這也是厭食症診斷的核心。

美國心理協會對厭食症有些大概的標準,簡單來說,厭食症的人羣有以下特點:

▲過度限制熱量的攝入,以至於體重遠低於年齡、性別和健康的標準;

▲對於增重和肥胖有著強烈的恐懼;▲對於體重和體形有著錯誤的看法,誇大體形和體重對自我價位的重要性,或拒絕 承認超低體重對身體的危害。

在神經性厭食症的診斷上還有很多其他細節。

可能導致厭食的其它因素

家庭因素

家裡人的態度,尤其是父母的態度,很可能造成和維持飲食失調症的發生。厭食症患者的家庭更容易過度注重外表的重要性。

喫的太多

這些年,有一個詞叫「節後綜合徵」,其特點是節後的一段時間,人們表現出工作效率低下、提不起精神,並出現不明原因的噁心、暈眩、焦慮、神經性厭食。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節假日期間暴飲暴食、胡喫海塞所致。

厭食,或者禁食對身體的危害

從身體的角度上看,神經性厭食症就是禁食,所以它帶來的傷害與嚴重的營養缺乏是相同的。

患了厭食症的人會消耗身體所必需的蛋白質和脂肪。在年輕人身上,就會造成生長停滯,身體的正常發育會被阻斷;並且由於丟失太多的非脂肪組織以至於他們的基本代謝速度也會變慢;骨骼也會削弱,1/3的神經性厭食症患者會有骨質疏鬆症。

隨著營養的丟失,身體的內臟器官也會受到影響。心跳會變得不規律和低效率,心肌也會變得瘦弱,心室會縮小,血壓也會降低;隨著血液中鐵的減少,就會產生貧血,心臟無法給身體組織提供足夠的氧氣;而調節心跳的鉀和其他電解質也會失衡,很多患有神經性厭食症的人死亡原因是心力衰竭;腎衰竭也很常見。

飢餓斷食還會對神經和消化系統造成影響。大腦會丟失過多的組織,神經不能正常工作,會造成腦電波活動異常,失眠是很常見的。消化器官也會運轉緩慢,胃清空的速度變慢,腸道內壁也會萎縮。而消化系統的衰竭會使得所攝入的很少量的食物也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胰產生的消化酶也會減少,而長期腹瀉使得營養不良繼續惡化。

除了貧血,血液的其他改變還包括免疫力降低,血脂、維生素A和維生素E的含量過高,以及血液中蛋白質過低。身體會出現皮膚乾燥、體溫過低、長滿細毛(為了維持體溫)等狀況。成年男性和女性都會失去性慾。患有神經性厭食症的母親還會給自己的孩子們提供嚴重不足的食物,使得孩子們不能健康成長和被其他禁食的副作用所影響。

美國每年大約有1000人會死於神經性厭食症,大多數是因為營養不良造成的心臟異常或者是自殺。在各種神經疾病中,神經性厭食症的病死率是最高的。

神經性厭食症的治療方法

神經性厭食症的治療需要多方面的綜合療法,主要需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那些有關食物和體重,以及那些涉及心理過程的問題需要由醫生、心理治療師、和營養師組成的團隊一起工作來改善神經性厭食症。

不管怎麼說,造成厭食症的最大原因可能是減肥,所以減肥一定不能節食、不能挨餓。

(任習光,從事減肥3年有餘,致力改變發胖的習慣。如果你的生活中充斥著「發胖習慣」,那就說明你有很多減肥的捷徑可走。)


神經性厭食指個體通過節食等手段,有意造成並維持體重明顯低於正常標準為特徵的一種進食障礙,屬於精神科領域中「與心理因素相關的生理障礙」一類。

其主要特徵是以強烈害怕體重增加和發胖為特點的對體重和體型的極度關注,盲目追求苗條,體重顯著減輕,常有營養不良、代謝和內分泌紊亂,如女性出現閉經。嚴重患者可因極度營養不良而出現惡病質狀態、機體衰竭從而危及生命。

病因迄今尚未完全弄清楚。病人的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及內分泌系統均無原發性器質改變。中樞神經系統與攝食有關的部位(下丘腦)是否存在著分子水平的變化,抑或完全是心因性障礙則都還不能肯定。

目前多認為,神經性厭食的發病,是生物學易感素質與社會─心理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生物學因素起素因作用,心理學因素起誘因作用,而社會影響起病理塑型作用。

支持生物學素因假說的證據主要有:

女病人100%有月經停止,約20%的病例在病程早期體重還在正常範圍時,便出現月經停止和中樞性體溫調節障礙,提示下丘腦有原發的功能失調。

有間接證據表明,患本病時下丘腦多巴胺受體有抑制性反饋控制缺陷,導致該處兒茶酚胺類神經介質活動增強。

神經性厭食與特納氏綜合症(XO綜合症)和泌尿生殖系統畸形同時存在的頻度,遠遠超過機遇的頻度,推測染色體畸變可增加神經性厭食的易病性。

支持心理學誘因假說的證據是:

不少病人在發病之前遭遇過創傷性的生活事件,受過精神刺激。

行為學派認為,神經性厭食是一種習得性障礙,是對進食的恐怖─迴避反應。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神經性厭食是一種心因性障礙,與口欲期心理發育失調有關。

支持社會性病理塑型作用的證據是:

本病患者的父母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在年青時有力求體型瘦削並節食減肥的經歷,本病姊妹同病率也較高。

由於雙生子研究表明本病的發病與遺傳因素無關,因此上述發現主要反映了家庭環境的示範性影響。

此外,本病多見於經濟富裕的家庭和芭蕾舞演員之類的職業,表明家庭和社會環境中以瘦削苗條為美的審美觀和節食減肥的習慣,對神經性厭食的發生有著肯定的病理塑形性影響。 


我不厭食,只是討厭喫豬肉,小時候喫,到16歲就不喫了,喫到嘴裡感覺是苦的,大概是心裡作用吧。


厭食症的臨牀表現

青春期少女害怕發胖,為了保持苗條的體形,期望用節食的辦法來控制體重,例如每餐喫得很少,有的甚至不喫,長期下去,會發展到神經性厭食症。神經性厭食症一般發生在10—40歲的年齡,尤其是青春期女性較多。開始的時候僅僅是為了單純的節食,以後逐漸發展成強烈的、以個性色彩所形成的自我強迫性飢餓,對脂肪有一種恐懼感,不僅食慾大大減退,甚至對食物產生厭惡。由於長期節食,使身體內化學成分改變,對身體形象產生扭曲的幻覺,如不糾正,可引起嚴重後果。

神經性厭食症的臨牀表現可歸納為8個方面:

(1)對脂肪有一種恐懼感,即使體重降低了,這種感覺仍然存在。

(2)有一種曲解、扭曲的自身幻覺。

(3)體重降低15%—25%。

(4)拒絕保持正常體重。

(5)不知身體的疾病使體重下降。

(6)對飲食、脂肪與體重之間的關係存在偏見。

(7)濫用利尿劑和瀉藥,並且攝取大量維生素。

(8)月經失調,而且在手臂和腿上出現多毛。男女青年都會使青春發育延遲。

3.青春期厭食症的飲食調理

青少年在青春發育中必須得到營養的保證,消除影響生長發育中的各種有害因素。在各種影響因素中,最根本的是膳食營養。如節制飲食,人體得不到充足的營養素,不僅影響到人體內部各組織、器官的發育,還影響到各器官的功能。這必然會引起營養缺乏病的各種癥狀,如機體免疫力降低,體力下降,智力發育障礙等。過分節食還會引起體內新陳代謝失調,引起嚴重疾病甚至造成死亡。節食還可引起惡性循環,如節食後可引起食慾減退,胃液等消化液的分泌減少;消化液減少後更增加節食的慾望,使進食越來越少,甚至對食物產生厭惡感,直至食慾消退。目前,在青春期少女中,節食的情況比較普遍,有的每餐主食只喫50克~100克,副食也喫得很少,尤其是脂肪類食品更是不沾,這對少女的生長發育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對有節食傾向的少女,要採取綜合措施,進行合理的飲食指導,迅速改變其節食習慣。矯正節食,治療神經性厭食症,不能採取強制措施使其進食,而要循序漸進,耐心誘導,使其儘快恢復正常飲食的信心,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


厭食症是指小兒較長時期的食慾不振或減退,無飢餓感,甚至拒食的一種病,在小兒中的發生率非常高。

大部分厭食症孩子都較瘦,一旦得了厭食症可能反覆不愈,還可能引起小兒抵抗力減弱,出現纏綿難愈的呼吸道感染,也可轉化成營養不良,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需要引起眾多家長的重視。

獨生子女喫精糧,厭食比例更高;兒童受恐嚇、被打罵也會出現厭食。但是,小兒厭食症不能歸為獨立的疾病,只能說是一種癥狀,通過這些癥狀來反映小兒消化系統的功能性疾病。

小兒厭食症有哪些癥狀?

1、多發在3-6歲的兒童,容易出現出汗、舌苔漂白、口乾等癥狀。

2、最主要也是最明顯的癥狀為食慾減退、嚴重時還會抗拒進食。

3、厭食症患兒還會頻繁的出現嘔吐、便祕、腹脹、腹瀉、便血等癥狀。

4、形體偏瘦、精神較差、面色發黃,大便中就會有不消化的殘渣,大便不成形。

小兒厭食症的成因

1、飲食不節,兒童積食

過食肥甘厚膩,片面追求高營養、高蛋白飲食,過食零食,過食生冷。但是小孩的胃腸道功能還比較薄弱,生冷食品易造成胃腸道功能紊亂,而且不少家長片面追求高營養,肉蛋奶無節制地填喂孩子,形成積食,容易造成排泄功能障礙,長期以往會嚴重傷害兒童的腸胃功能。

另外,飲料、雪糕、巧克力等高熱量食物使孩子血糖總是處於較高水平而不覺飢餓。平時脾胃虛弱,患病時使用影響消化吸收功能的藥品,或濫用保健補品,增加胃腸消化吸收的負擔。

2、餵養不當

孩子飲食無規律,無固定進食時間。進食時間延長或縮短,正常的胃腸消化規律被打亂,孩子就不會乖乖喫飯了。進食環境差,邊喫邊玩,或進食時爸媽逗弄、訓斥,使其不能安靜地進食或者拒食。

3、神經性厭食

指由於精神因素導致的厭食症。如受到強烈驚嚇之後,精神萎靡、活動受抑制,食慾降低;生活環境發生變化,對新環境不適應,情緒低落,食慾降低;家長過分注意兒童進食,受恐嚇、被打罵等也會導致厭食。

4、運動量不足

運動不足,戶外活動少,代謝減少,胃腸道消化功能得不到強化,到飯點也不覺得餓。

5、部分疾病影響

許多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都有厭食的表現,消化道疾病更加明顯。比如說許多人都有過感冒的經歷,在感冒剛剛發生,發熱、咳嗽、頭痛、全身酸困等癥狀存在時,多多少少都會覺得不想喫飯。

小兒厭食症,可能由某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潰瘍、結核病、便祕、消化不良等引起。但絕大多數的小兒厭食症,不是由於疾病所引起的。而是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合理的飲食制度,不佳的進食環境,以及家長和孩子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的。城市兒童的厭食症發病率比農村的兒童要高很多,主要受家庭因素的影響。小兒厭食症的病程一般超過一個月,對小兒的影響非常大,需重視。

如何預防厭食症?

一、 保證營養

提供足夠能量,維持生命體徵的穩定。主要包括糾正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維持酸鹼平衡,給予足夠熱量和蛋白質,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規律飲食,少喫零食,少飲高熱量飲料,定時進食。平衡膳食,食物多樣化,合理選擇食譜,做到粗細調劑,葷、素菜搭配,讓孩子喫雜、喫全。講究花式品種,糾正孩子不愛喫麵食,「愛葷不愛素」或「愛素不愛葷」的偏食習慣。魚要去刺,肉要去骨,菜要切碎煮爛,纖維較粗的要切成小丁、小絲、小塊,以適應孩子消化器官尚未完全成熟的特點。

多進食含微量元素(鋅、鐵、銅、碘等)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蛋黃、魚類、豆類及豆製品、花生、油菜等食物。

二、 規範餵養

應該避免:

1、存放過多零食,不分時刻隨意讓孩子喫零食。

2、放任孩子邊喫邊玩,延長喫飯時間,導致到下一頓飯還不餓。

3、不愉快的喫飯時刻。有些父母趕時間,會不自覺地要求孩子喫快一點,如此便會使孩子對「喫飯」這件事產生不愉快的經驗,因而排斥喫飯。

4、以利誘的方式叫孩子喫飯。久而久之,孩子便以「喫飯」這件事當作交換條件。

應該做到:

1、減少正餐之外的食物。如果大人常常隨便以零食果腹,自然沒法要求孩子不隨便喫零食。

2、固定科學的開飯時間。避免兩頓之間相隔太短或太久。

3、促進孩子的食慾。增加他的活動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餓了,自然不會拒絕喫飯。

4、選購孩子喜愛的可愛的餐具,提高孩子用餐的慾望。

5、多花心思在彩色上做變化。用多種類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喫單一重複的食物。

6、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為全身疾病引起的厭食,原發病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