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開唔好意頭,有霉字的東西通通中招,比如草莓,廣東人叫做士多啤梨;豬舌,因同舍諧音,有虧損的意思,廣東人就叫佢做豬利。。。

請問你身邊有沒有發生部分廣東人為了講意頭而走火入魔的事例?


真正走火入魔的不是外省那些幾百上千的紅包和十几几十萬的彩禮?


對意頭有多講究?作為一個廣東年輕人,其他回答說的關於一些詞語的避諱有些是聽過的,有些是沒聽過的。

大概是因為不僅僅廣東,全國很多地方隨著時代發展,越來越多人,特別是年輕人不會因為避諱這些詞而給自己帶來麻煩,畢竟在一群年輕人裡面,你過於講究這是看起來會很奇葩。

所以在這裡說另一個講究意頭的體現,並且這個體現是對當代年輕人有重大影響的----小額紅包。廣東的紅包是全國公認的低,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在廣東,只有老豆老母才會給你超過20元紅包」。(略有誇張)

在其他省份都是幾百上千的紅包,為什麼廣東這個經濟大省反而會給這麼點?個人認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包紅包是個好意頭,所以在廣東,雖然給得少,但是遇到認識但不太熟的人,都會給紅包。舉個例子,過年回來老闆會給員工一個「開門紅包」;在親戚在拜年,親戚的朋友也在同一天來了,儘管你和親戚朋友不熟,甚至第一次見,還是會給他孩子紅包……

再從另一方面作證廣東紅包重視意頭:廣東各地風俗不同,但我家那邊是這麼規定的,結婚後才需要給紅包,沒有結婚前都可以收紅包。問了幾個外省同學,要麼是成年不需要給,就是就業或大學畢業就不需要給。作為廣東人一開始真的比較不理解,為什麼不給,給個十塊五塊,甚至一塊都好啊過年就是圖個喜慶圖個意頭嘛。但是後來他們說了他們那邊紅包金額,告辭。

在我看來,那些帶來不方便的意頭講究現在可能都越來越少了,被時代淘汰了,全國各地都一樣。而我慶幸的是小額紅包在廣東還普遍存在,儘管有些特別熟而且家境好的親戚還是會給大額紅包,但是我相信對於這方面,你給大額我會格外高興,你給小額我也不會說你什麼,你給個紅包送個祝福就夠了。

另外說一句,什麼結婚份子錢在廣東那邊也是非常非常低,甚至你人來了,給我湊個人場我就很高興,不需要份子錢,這也算廣東人講究意頭的體現吧。。。

一家之言,不喜勿噴。


因為「舌」和「蝕」發音相似,所以舌頭相關的要叫「脷」,例如「豬脷」。

因為以水為財,所以很忌諱「干」這個字。所以豬肝叫「豬潤」,乾杯叫「飲勝」,豆腐乾叫「豆腐潤」。

因為很忌諱「輸」,所以通書叫做「通勝」。

不小心打破東西要說「歲歲(碎碎)平安」,如果沒有在需要避諱的時候避諱,就會說「大吉利市」。

順帶一提,因為「空」和「凶」同音,所以才把「空屋」叫做「吉屋」;草莓我們也是叫做「草莓」,「士多啤梨」是strawberry的音譯,香港人用得多。


題主提出來的不算什麼了,房地產行業喊空房叫左吉屋。餐飲業喊空盤子叫吉碟。那是因為空跟凶一個音。

但這是廣東人這樣嗎?並不!

全國各地都有各地的意頭。普遍通用的,買房不買4樓18樓。車牌不帶4。

只要是接受了儒家思想的中國人都這樣。


廣府人在這方面是比較迷信,比如同樣是數字4,廣府人避之大吉,連珠三角的樓層特別是寫字樓都盡量避免寫作4樓,什麼3又1/2,什麼亂七八糟寫法都有。而4在傳統潮汕人里又是大吉之數,婚禮要念四句,送人4個大橘子說明非常給人面子,諸如此類數不勝數。於是傳統的潮汕人送4個橘子給傳統的廣府人,潮汕人覺得很給禮數,而廣府人卻覺得對方想咒他死,文化的不同,導致了觀念的衝突。


以店鋪為例子。

不在廣東省,在澳門。店鋪晚上12點關門了,不能說關門,要叫打烊。上次說錯話了,問老闆,已經一點了,怎麼不關門?被罵了好久。差點被打。


比如數字4,諧音死,數字8,諧音發。我買手機號父母要求不能買帶數字4的,住的樓層也不能選4樓,不然就是不吉利,感覺確實是特別講意頭的。


廣東不稱「伯母」,說是「伯母」與「百無」諧音。百無意味著一無所有,是窮光蛋。無論做生意的人或是普通家庭婦女,都忌諱這種稱呼,而稱之「伯娘」就顯得親切多了。


興寧客家人,傳統的風俗會,結婚生子那些講究,其它沒多大感覺


除了解穢酒,吃飯不能點七個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