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是一個大四的學生,自詡是一個快樂,並且讓父母驕傲的女兒。大學快畢業,近期整理書櫃,開始翻看從初二給自己寫的信,篇幅不多,我只有在自己碰到特別難的事情的時候才會以第二人稱給自己寫信。我的自我覺醒是從初二開始的,從那時開始覺得要為自己努力(真真切切地為自己),經歷了很長一頓時間現在看起來叫「自我改造」的時間,現在的我很自信、快樂,我變得越來越讓自己喜歡了,這種開心與自我滿足都快讓我忘了從初二到高三甚至可以說一直到大二那段時間的自我掙扎和痛苦(如果有過自我改造經歷的人一定會懂),直到開始閱讀那些寫給自己的信,我才發現一個孩子的成長原來會是這麼多的灰色部分和忐忑。

再回看那時候我父母做的事情,我不知道他們對於我的這段成長曆程知道多少,但他們的確看起來參與不多,我記得我在那個時候怪過我父母的「參與不多」,但我的確好好地成長了,甚至長成了一個令自己喜歡的人。我的問題是「你覺得好的父母是什麼樣的?」或者這麼問,我在反觀我自己的成長的時候,我發現了這麼多坎坷,我會擔心我為人父母之時少做或過慮,所以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怎麼樣的角色才合適?


好的父母不一定就完美,他們也會吵架,也會發脾氣甚至也會打你,但是在你需要的時候,一定挺你從來不掉鏈子。

什麼是好的父母?我的經歷是母親熱愛生活,向上積極,父親陪伴遊戲,成長從不缺席。

說說我自己,本人獨生子女,爸爸是大專文憑二三線城市的普通公務員,媽媽之前是中專文憑建築行業技術人員,之前在國企,後來下崗在不同的私企工作。

爸爸是一個很慣著孩子的胖紙,雖然脾氣也不是很好,但是對我發過得火兒一隻手完全可以數的出來,而且據家裡親戚描述,我小時候是作死一把好手,我爸能這麼克制已經是很愛我了。三四個月的時候,天氣很熱,睡覺一定要哭一頓才行,爸爸把我抱下七樓,放在自行車前邊的專座里,一隻手扶著車把一隻手摟著我,等騎上幾圈我開始歪歪扭扭困了,再抱上七樓放在床上睡,不過很多時候都是剛放在床上就醒了,我爸就再抱下去。現在他還會感慨:「幸虧那時候年輕,現在再給我個孩子我可整不動了。」

老爸雖然學歷不算很高,但是他一直是比較喜歡看書,本人評價自己是「好讀書不求甚解」,但是在他的熏陶下我也養成了比較自覺的學習習慣,上小學的時候寫作業基本不需要父母盯著。

上小學之前,我特別不愛上幼兒園,不敢和我媽說,就等媽媽上班走了,裝病裝腦袋疼肚子疼,然後老爸就就各種翹班帶我出去玩兒,坐在自行車前邊的專座上,跑遍了好多好多好玩兒的地方,花鳥魚蟲市場買過小兔子小烏龜,狗狗交易市場看過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狗,跑去城鄉結合部看給馬釘馬掌,廣場上放風箏,公園裡玩兒滑梯跳蹦蹦床,反正各種玩兒各種撒野……幸虧那時候他單位管得不嚴……

小學的時候我倆也沒停,只要有假期他就帶我出去玩兒,那時候沒什麼錢,所以基本都是去農村老家親戚家玩兒。雖然我是個生長在城市裡的獨生女,但是東北農村基本所有好玩兒的東西我都熟悉……甚至見過給豬做絕育手術、牛生小牛。跟著哥哥們在河壩挖蛤蟆然後吃了(九幾年的時候確實缺乏法治觀念,我以後一定不帶我孩子這麼做了……)、大地里挖野菜、抓螞蚱然後炸著吃、用井水冰西瓜、黃瓜、柿子,餵雞餵鴨撿雞蛋撿鴨蛋,下河撒網大魚,大缸腌酸菜下大醬……反正小時候沒有課外班所有童年回憶都特別美好而明亮。

進入小學高年級後來總是擔心作業和考試,我爸對此奉行「好人出在嘴上,好馬出在腿上」,簡而言之就是誇獎主要是當面誇獎,那簡直可以說毫不掩飾,毫無原則的誇獎(雖然這也不全是好事兒吧)……體現在具體就是「我姑娘」三個字開頭,語氣絕對都是上揚的和愉快的。學習上也採取比較寬鬆的政策,「作業不會你可以抄啊,抄一遍也比不寫強」、「我要是當年學習有你一半努力,清華北大估計都考上了」、「姑娘你別擔心,再怎麼說你也比你爸我強多了,你看我現在都生活這麼幸福,你當然未來前景也一片大好……」他越是這麼說吧,我就越自覺去把事情做好,小學的成長過程也算還不錯吧,學習成績算是前邊,而且做班長,做學習委員,中隊長大隊長,進校園電視台,小學四年級入團,練跆拳道,還是小學校田徑隊的隊長,04年代表小學在區運動會上打破過400米記錄拿了800米的冠軍,後來回學校聽說那個記錄04年到目前都是我的。這過程中我爸的作用簡直是功不可沒,他倒是也沒有做別的,就是在我各種畏難的時候告訴我:「你就去做就行了。」

初中高中的時候他倆更是散養,基本不怎麼過問學習的事情,我有什麼事兒都是主動說。高一的時候參加夏令營,喜歡上一個別的省的男生,找著機會就想發簡訊,然後各種對著手機羞澀糾結。後來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問老爸需要怎麼辦,他說:「你十六歲了呀,喜歡上男生才是正常的,不喜歡反而不正常了。」當時心裡的感覺真的是一塊石頭落地一般,甚至現在還記得聽完那句話的踏實感。反而不再糾結也不再胡思亂想了。

大學時候考的還行,去了北京,學了自己想學的專業。軍訓時候和老爸聊QQ,他的留言看著跟男朋友的情書似的,宿舍的幾個同學都爭相傳閱。我背下來給你們聽哦:

親愛的女兒,你離開家已有半月,期間,想你總是情不自禁,連傷感也是微微的了。九月的北京,想來一定很美,八達嶺下應當是風景如畫,希望你能在軍訓期間過得開心,在大學裡堅強勇敢地面對困難,希望你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有木有很溫暖啊……

後來上大學、考研、讀研、考博,中間老爸的在電話里一直都是告訴我不要心疼錢,要買衣服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要吃點兒好的,要出去旅旅遊玩兒一玩兒放鬆心情,有喜歡的男孩子就談談戀愛,主動去追人也沒什麼了不起的。雖然家裡就是個小康水平,我考雅思讀各種培訓班啥的真的也沒少花錢,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因為花錢念叨過我,考過了還各種發紅包作為獎勵。

爸爸從來沒有跟我說過要好好學習,他一直告訴我要過得開心。

老媽是一個開掛女同志,當年因為家庭的原因沒有考大學,中專畢業也沒有聽取老師的建議留校任教,這些選擇上的失誤讓媽媽很是遺憾,否則估計以她的能力完全會有另一番成就。所以她也偶爾會告訴我——其實有時候選擇大於努力呢……

老媽的積極作用是後勤部長,真的是超級給力的那種,從小學起到高中畢業12年時間,早上五點多起床上學也絕對能吃熱乎乎的早飯,不是油條豆漿那種,是現烙的牛肉圓蔥餡餅、燉排骨甚至是清蒸皮皮蝦……別問我早上吃這些膩不膩,真的很好吃,幸虧運動的多我才沒變成胖子……中午帶飯盒也至少是兩個菜,花樣每周基本不重複。想想自己將來也是要當媽的人,我覺得我肯定比我媽差的不是一點兒半點兒……

我大學去外地念書之後老媽真的認真開始自己和老爸的生活了,她在四十多歲的尾巴上繼續讀書,考了個成人本科,很快就要超過我爸成為大學生了;考了註冊建築師;考了駕照。我每次考試鬧心的時候,她都說——你看我都考過了,你像我,肯定也能考過。

老媽退休之後還在保險公司繼續工作,但是不是很忙,她就每個周末都帶著老爸出去玩兒。徒步啊,逛公園看花啊,動物園看猴子啊,哈爾濱看冰燈啊,去年他倆沿著河西走廊內蒙、甘肅、青海、新疆玩兒兒了一個多月,今年馬上又要去雲南浪了。

說實話,很多獨生子女的父母在孩子長大離開家之後很容易出現「空巢年輕化」的狀態,就是每天都在問孩子在幹嘛,然後孩子如果幾天沒有打電話就不高興,覺得被冷落了。我老媽看到網上的一句話說的特別有道理:「讓孩子童年的愛不貧瘠,成年的愛不窒息。」就是孩子需要你的時候好好愛他們,對他們好,讓他們感到安全和幸福,但是等到他們不需要你了,也開開心心地去找自己生活的中心,別每天都在管孩子在幹嘛,他們需要空間自己長大。

當然了,我媽也不是完美女性,作為天生領袖征服欲爆棚的獅子座,小時候打我的基本是她。據說我真的是帶有處女座潛質的典型金牛座,極其倔強,極其執著,極其完美主義,特別愛說——「我還要原來那樣的」,如果我的積木被碰倒,玩具被換了個位置,書被放錯了地方,那基本都是要作妖一番的……這樣看來我長大之後真的可愛了很多呢……

他倆又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出發,等我老了能像他倆一樣我就很滿足了。

考試之前還在這絮絮叨叨說了這麼多真是不應該,快滾去學習……,以上,送給他倆。


好的父母

小時候給到充分的愛和關懷,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這份安全感包含對自我的認可和接納,對周邊人和環境的無懼無畏,可以自信成長;

長大後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和空間,讓孩子自力更生,獨立面對人生,培養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過度依賴,努力成為想要的自己。


少做是非常明智的,題主應該感到慶幸。

傳統普通中國家庭的好父母的話,就是:

  1. 平時不管孩子。也即是不干涉。
  2. 孩子有需求向你提出來時,不無視,會認真考慮孩子的需求。

別看這麼簡單的,能做到這兩點的父母並不多,而我遇到過很多優秀的孩子,這兩點是他們父母的共通點。

西方家庭,和大富大貴的家庭,標準會另有不同,這裡不做討論了。


導讀:作為父母並不是輕鬆的差事,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是蠻多辛苦、勞累的。我們常常在幼小時候有著父母的陪伴和照顧,也同時會有父母的激勵著我們共同進步。當我們漸漸長大後也會當父母了,就會面臨很多育兒方面的問題,也更希望懂得根更多的關於育兒方面的知識、教育理念的。

常會提到的一句養育兒女的父母的話,類似於做父母的有形成分層次的,三流的父母就會像孩子的保姆,一流的父母就可以成為孩子的榜樣。

那麼,我們就聊聊關於為人父母的那些事。

一、作為父母也需要不斷地學習

其實對於現在的大多數的寶媽寶爸來說,特別是八零九零後的寶媽寶爸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的,本身自己的父母就屬於類似保姆型的父母親,會在生活起居、日常去吃喝點滴上給予孩子更多的照顧,都是親己所能地幫助孩子。

而那一代的父母大多都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及六十年代初之後出生的那批人。自己的出生和生活的年代是國內物質相對匱乏、信息比較閉塞的年代,後來也經歷了很多的變革和經濟的環境的變動。哪代父母也是大多沒有過多在學校接受更多的教育,就早早下鄉務農和參加集體安置的工作了。

小笨熊 情商管理繪本 性格情商小繪本(共10冊) 0-6歲京東¥ 90.00去購買?

對於育兒方面還是沿襲著老一輩的方式和觀念,很多就是到了結婚年紀後就成家生子的,能讓孩子吃飽穿暖別總生病,可以上得起學校多學知識就可以了。如果讓身為後來獨生子女的一代的寶媽寶爸跨越自身父母的教育而學習到很多不同的教育方式還是有些難度的。因為我們本身的原生家庭這方面的經驗還是很少的,但是作為新時代的父母們還是需要不斷學習來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這樣才能使得我們的子女能夠成長的更好,也有可能有比較成功的教育方式可尋。

二、父母不應該凡事都大包大攬

由於現在的大多數的寶媽寶爸都是出生在獨生子女的家庭,而自己的父母大多都是出生於物質比較貧瘠的多子女家庭中,勢必會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會受到父母給予的更多物質和生活瑣事上的關愛更多。這也就會造當今年代的寶媽寶爸的父母會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生活日常安排上面。

我們的寶媽寶爸大多除了學習其他事情基本是不需要做的,都會被父母們安排的很好。有很多其實甚至是上哪個學校、跟哪個班主任的班級了、科任老師和補課老師、平時的日常作息和學習科目的安排、課餘時間如何消化等都是父母一手操辦好了,而我們各位親們就是乖乖地聽從父母、學校、老師等大人的安排就好。

這樣的方式就會形成父母親對於子女的大包大攬。會有很多父母會顧慮到孩子還小啊,不學習東西成天那麼多的時間幹什麼,家裡的大人也沒有那麼多的空餘時間來陪伴孩子的。再就現在社會發展的這麼快,孩子不早早多學些東西,將來上學能跟上別的小朋友嘛。現在大家都學,你家孩子不學那不就落後了嘛。等等個人的理由和看法吧。

對於父母有想法是很自然的事情,對於現在的大多寶媽寶爸也是從父母大包大攬中成長起來的,我們也會體會到這裡面存在的弊端。不可否認的是聽從父母、學校、老師等師長的建議會少走好多的彎路,但是別人的建議畢竟更適用於提出人的自身經驗,每個個體是存在差異的,特別對於個人感受和人生體悟是不同的。所以,個人感覺更多需要自己去尋找著其中的個人所需的答案,而不是等著別人給出的現成的回答。

這就會造成在這樣父母教育方式下成長的孩子更多不太會拿主意,特別是重大的決定。孩子在習慣性的被安排下成長也比較容易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自信心上更傾向於缺乏自信。也有的孩子表示自己的母親什麼都會,很強大。會錯誤地認為自己的父母非常堅強,而自己就會事事依賴於父母,是屬於自卑型的孩子。其實我們作為成年人都會了解,沒有誰那麼強大,都需要支持和鼓勵的。同時,孩子也需要為自己負責就得學著自己成長,這樣過於強大的父母會給孩子以錯覺,認為父母很厲害,而自己就會什麼事都做不好的。

重點提示:我們以上淡了關於在育兒路上,作為父母的會常遇到的問題做了提煉。其實在育兒路上也同時是父母育己的過程,還是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夠多多學習、多多提高自己的育兒能力吧。

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格格,孕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多平台簽約作者,親子閱讀推廣人。關注我,為您帶來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困惑和疑問,私信1,可得育兒寶典。歡迎大家收藏,點贊,轉發,評論。】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因外界的一舉一動而轉移注意力,從心理學和家庭教育的角度分析原因??

www.zhihu.com圖標


在我小的時候,覺得開個小店,做麻辣燙的父母是最好的工作。

每天晚上書包一放開始幫媽媽招呼客人,自己也能吃好吃的還能招待同學,而且很熱鬧啊~可以給流浪狗一串,多給喜歡的人一串……

即使掙得不多,父母和和睦睦,倖幸福福,多美好呀!

但是長大了,尤其是你到了北京的大學,據我所知,家庭一般的女孩子都會自卑,人家爸媽律師,記者,教授,企業家,你爸媽賣串的。人家每天穿的吃的喝的都比你好,甚至已經名下有房,結婚不愁,但是你要拼死拼活留在北京,合租等。

但是如果,足夠自信,樂觀,只要家庭幸福的孩子還是很幸福的!我媽賣串,每天很快樂啊,還能請你們吃呢!

綜上,我覺得夫妻和睦,孝順老人,善待子女,正確疏導子女心理,三觀正確,有一定經濟能力(能養得起孩子),的父母是最好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