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主流中端消費級平臺,最少能裝4個2.5寸或3.5寸硬碟,多加預算和選擇合適的配件,裝10個以上也不是不可能。

1,先說主板平臺問題。以目前最常見的atx主板型消費平臺。

稍微好一點的主板,M.2介面一般最少有一條,高端一點的主板更多,有幾條就能裝幾個m.2介面硬碟

sata介面,一般有4~6個,可用來安裝2.5寸或3.5寸硬碟,不過部分主板的m.2介面硬碟會佔用通道,當安裝了m.2硬碟之後,會有部分sata介面失效,但大部分主板能保證4個是穩定能用的。

不過主板本身還有pcie插槽,可以安裝PCIE的硬碟擴展卡,有些轉sata介面的轉接卡能轉4個以上硬碟介面。主流Atx版型除了顯卡佔用的那一條之外,最少能安裝兩個擴展卡。

2,除此之外還要考慮電源問題,首先是電源有幾個sata介面,用來給硬碟供電,大部分中端電源是最少4個sata介面,如果有更多硬碟可以考慮用大4D介面的轉接線轉接為sata介面,或直接買更高功率更多介面的電源。

此外還有功耗,固態硬碟耗電量比較少,機械硬碟正常運轉耗電量也不多,但啟動時會有很大的耗電,建議最少要按照一個機械硬碟20瓦的功率來選擇電源功率。

3,最後一點是機箱問題,雖然理論上都可以裸奔,但大部分人還是要配機箱的。目前常見的機箱硬碟位一般不多。不過有硬碟櫃或者伺服器機箱可以放很多硬碟。


要看什麼類型的電腦。

如果是一般家用電腦,按sata來算,主板上有多少個就是多少個,加上轉接卡什麼的可以多幾個。但不能無限加,因為轉接卡走PCI通道是有限的。

然後是M.2介面,便宜的主板可能沒有,貴的可能有兩個。所以還可以接0~2(大約值)。好像有PCI通道轉接m.2卡,但通道數量有限,可能沒法增加。

最後就是用網路硬碟的方式增加,成本比較高,但好處是可以無限疊加。


現在新買的家用常見主板4個或6個SATA機械或固態硬碟,2個m.2固態硬碟就這樣。


c到z,然後你還可以加卡還可以組陣列。


臺式機/本如果只計算內置硬碟的話,取決於主板上SATA和m.2介面的數量,一介面一塊盤。

對於家境殷實的臺式機用戶,插SAS卡接SAS介面盤追求高性能是正常操作,卡比盤貴很正常,能再裝幾塊盤看卡介面的數量。

以上是在機箱內安裝硬碟的方式

購買硬碟盒/座,把硬碟外置,通過USB連接電腦,理論沒有擴展上限。但考慮到USB3.0 5Gbps的傳輸速度,市售硬碟盒容量通常為一到五塊的3.5寸SATA機械硬碟。


除了AB是保留給軟碟機的,從C開始到Z,盤符用完之前總該夠用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