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這麼問:

鍾比冬風簡單多少

(趴)


這兩首我都彈了(雖然彈的都很一般)

鐘的話技巧點多一點:手臂協助大跳,輪指,半音階,倒數第四頁有一段挺喫手的大小的,倒數第二頁還需要用手腕快速彈奏八度。

冬風的話技巧點比較單一主要是:左右手的跑動

如果硬要比的話我覺得鍾難一點...


你要是可以度量出難多少,那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就非你莫屬了。


兩者程度是差不多的曲子,側重的技巧不同,前者多八度與大跳,後者多持續的右手跑動,都是非常艱深的曲子,我認為是一個水平線上的。


沒感覺,兩個都會彈,彈得都還可以吧。

這倆曲子不是一個技術啊,是不同的技術,沒有可比性。

反正都要你基礎紮實才能練出來。硬要說的話,能練鐘的時候你也能練冬風了(我自己就這麼乾的)。


個人感覺難一點,畢竟中間的段落很容易崩盤,


沒有可比性,技巧點完全不同,怎麼比?能彈好鐘的未必能彈好冬風,反之也是。但客觀的說,鍾更綜合一些


兩個都有不同的難點:

肖邦練習曲(東風):這個曲子的難點在右手半音音階的清晰度和左手主題的襯託,在跨度上並沒有特別大的難度。但是右手在半音音階階段的縮指(準確率的打擊)和61小結左手切進來的模仿主題(對齊)增加了它的難度。入手這首曲子的話會增加手指的反應和速度,在力道控制相對《鍾》來說簡單一些。

李斯特練習曲(鍾):這是一首跨度及其大的曲子,自然難點就在這上面。雖然一開始速度沒有《東風》快,但是李斯特在曲子中間做了很多速度上的變化。力道和很難控制,因為它跨度大一開始自然會彈出來強一點。但是它不像《東風》那麼難找規律,很顯然的就可以看出來,半音音階中間不會摻雜其他的音。練出來可以增加對跨度的速度和彈性。

總結一下,兩者的難度其實差不多,肖邦《東風》的結構和整體感覺沒什麼特別大的變化(有),全程一個樣子。但是因為速度的緣故,個別音容易錯。而李斯特中間的主題變化較多,兩隻手的配合也需要長期的練習。


一個是跨度,一個是速度,手小的人 ,彈鍾容易扯到手,或者說是用速度換跨度。一般人,彈東風手會抽筋。東風確實比鍾難很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