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個發幾個照片,確定我不是網路水軍。購買fiil t1 pro的首發,然後大家可以放心查看我的體驗了。結論在最後面,如果大家不想看可以直接跳到最後。


到手體驗:

在下以一種非常客觀、公正的態度從開箱開始說起。當我拿到塑封盒的第一瞬間,想的不是其他,給我的是一種廉價感。在下購買了很多品牌的耳機,在塑封盒這方面(不管耳機的品質如何)所有的廠家都會給人一種平滑的、優雅的塑封,只有這一款在塑封上坑坑窪窪,存在大小不一的小孔。見圖:

再附一張當時購買AirPods pro的照片,不知道大家可以比較出什麼嗎?

儘管我看著代工工廠的這樣不注重細節,我心裡是很失望的,但是我明白,耳機嘛,最重要還是質量、還是音質、還是使用體驗。於是我開始了第二部分。

開箱體驗

開箱的看見耳機的第一瞬間,我還是感覺到了廉價感……我的天,所有的全新耳機在表面會有一層透明膜是嗎?親,這款也有,問題是……透明膜下面有灰塵、有氣泡……

我的表情當時是這樣的:

使用體驗

最重要的使用體驗來了。首先是fiil的音質吧,這個先給個好評,fiil的音質我個人以為還是不錯的,在沒有煲機之前(tws還要啥煲機啊……)聽人聲針不戳,聽音樂也很有層次感。

然後就是anc主動降噪:誠懇的說,這款降噪是很安全的降噪,為什麼安全吶?很簡單啊,因為根本不用擔心使用者因為這個降噪功能而錯過什麼聲音——是的,我一度懷疑這款耳機沒有降噪,一度懷疑這款耳機沒有降噪。或許只要把耳機塞得緊緊的,就可以降噪吧。(但是400元的耳機,對這點不能要求太多,真的不能要求太多)至少我覺得音質可以值回這個價格。

然後就是tws特有的體驗:藍牙的連接速度和穩定性以及延遲。有一說一,藍牙連接速度很快,特別快(畢竟是這款耳機的主打特點),至於延遲嘛也還可以。但是同步這個方面就不能給它說好話了,在下曾經用這款耳機配合著玩遊戲,往往會出現左耳「叮」,然後也許是幾百毫秒之後右耳「叮」……你懂的,精神污染。

所以聽歌還可以,打遊戲不建議。

然後再是佩戴感受……emmm,也許是我自己的問題,本人,男,常年使用入耳式耳機,但是這款耳機真的佩戴體驗極差……是的,極差!!!!AirPods 是無論你帶了多久都不會感覺有耳機,AirPods pro是無論你帶了多久都不會感覺耳朵很累,然而汪峯老師的fiil t1 pro是一款讓我1h就受不了的耳機,而且即使我用了最小的耳塞,左耳還是搖搖欲墜。

質量以及三包

質量過硬!!撐過了七天,然後倒在第14天。

從上面的文字,大家可以看出,這款耳機我的使用頻率不高,但是它真的就真真切切的在第14天壞了。

???excuse me

耳機的指示燈完全不亮,充滿了電之後也完全沒有反應。所以,真真切切就是壞了,所以真真切切就是壞了。

至於三包問題,fiil 的客服人員態度還比較良好,本人僅僅對fiil這款耳機表示不滿,對於其售後服務還是比較滿意。至少同意,在下將耳機寄回去換新(但是換新有什麼用吶?下一個14天?)

結論

不要買,不要買,不要買。我知道很多知乎的科技評測都評測了這一款耳機,甚至還沒有上市就開始評測了。對於這些人員,我想說:

「支持是長久的,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卻會在一瞬間消失。「

評測人員可以恰飯,但是為什麼要恰爛 錢???其中有個評測人員,表演浮誇,當他帶上了fiil t1 pro之後,瞬間成了聾子,其他的工作人員瘋狂的呼喊,他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愧是你,為了喫點爛錢。 這都可以。


昨天買了,在地鐵、公交、辦公室都各戴了約2個小時,目前感想如下:

1.地鐵聽音樂可以,但聽有聲書不太好,主要是它對於人聲的隔絕效果相對差;

2.地鐵和公交關門時由於空氣振動會導致耳機發出呯的一聲,不太好;

3.橡膠耳塞貼合性一般,主要是打哈欠或吞嚥時較大幾率出現漏音現象;

4.調音較平淡,低音不震撼,高音不尖銳;

5.橢圓形耳管,棉塞不太好買(目前還沒找到適配的)。

有一說一,我還是挺滿意的,畢竟以前沒用過降噪,從0到1效果最好;不過目前的評測視頻都有點過於誇大了,且都沒提到地鐵關門時會有呯的一聲,這讓我很不滿意。

使用5天後右耳機無聲音了,而且從差評買了的羣友中交流發現賣了500多副,不到一週已經出現了5個和我一樣問題;這說明品質這塊還是不太好。已寄回維修。


官方還有各種評測都吹的不行了,實際體驗下來:

1. 外觀佩戴舒適度確實不錯;

2. 只要放音就會有較大底噪,很明顯,歌曲或視頻暫停5S後底噪消失(不知道後續有沒有固件升級優化);

3. 傳輸協議宣傳是AAC,拿到後說明書上纔有附加括弧IOS,安卓強制SBC,用朋友蘋果試了下,差距不是一點點,簡直就是兩個耳機;

我要是蘋果手機就留下了,安卓體驗不太好,JD拆箱不能退打算掛鹹魚出了。


我特麼戴第二天右耳突然無法鏈接然後沒有任何反應,聯繫客服給我換了一個新的;

然而,新的第二天出現同樣問題,嚴重懷疑是工藝質量缺陷!


用時2天

評價 ????

優點:1. 第一次用降噪耳機 驚為天人

2. 音質過的去

3. 感覺真的運動不會掉了

缺點:1.長久帶還是有感覺的 大概40分鐘就有點 感覺不太好

2. 觸摸操作 反正我還是不太習慣

3. 這個電池倉 不好看 能不能像其他品牌設計成首飾盒的樣子~~~~


五百元價位水桶機,沒有過能打的

一個多月前水桶機還是漫步者tws nb2,主動降噪的五百價位tws耳機,ip54防水,佩戴感應,大廠出品還是真香的,儘管外觀模仿了小鳥的track+,但是這個無所謂說實話設計風格還是有差異

但是fiil這個首先更便宜,官方定價就更便宜,其次多了無線充電,並且整個耳機加上盒子都更小巧一點,anc+enc也是都有,並且降噪還有多的環境音模式,防水同樣ipx5

基本上一機解決大部分需求,不過實際使用還要慢慢感受,起碼拆箱到現在感覺還是到了宣傳的各種功能

可以升級的也有,協議可以升級到aptx,但是如果加錢就算了,我寧願不要aptx,用戶感知不強徒增功耗與成本


開了anc之後風噪很明顯,關閉之後明顯好轉

要是戶外風大,這個anc開啟就沒有什麼必要了


總的來說是一款500元以內功能齊全水桶機,談不上出色,性價比極高

從外包裝到耳機盒再到耳機腔體都很有設計感,看起來很精緻和時尚感,產品做工也還不錯

連接方面

FIIL T1 Pro採用藍牙5.2技術晶元,連接更穩定,速度更快,而且支持閃連2.0和穩連2.0,在玩遊戲和看視頻時開啟低延遲模式可以帶來極低的延遲效果,給日常使用帶來不錯的體驗。

降噪效果

同樣是支持降噪模式和通透模式,降噪模式下對於日常交通車流聲,地鐵中環境音都能達到很好的降噪效果,對於人聲的降噪效果稍弱,比如地鐵中報站音,這也是很多低價位耳機的通病。

音質效果

受限於晶元只支持SBC/AAC,三頻方面主要是中頻人聲的表現不錯,重低音稍弱,高音不夠突出,還好可以通過APP選擇不同的EQ和DSP音質增強來達到不錯的聽音效果;對於這個價位的降噪耳機來說算是不錯的了。

續航方面

支持無線充電,開啟降噪也能達到6小時的單次續航,完全不用擔心續航問題。

整體感受

由於耳機非常輕質,單枚只有4.3克,佩帶也非常穩定不易掉落,還支持IPX5級的防水功能,適合多場景使用,且長時間佩帶也很舒適。

對於同價位的產品中,只有貝殼王子 默PLUS可以與之一戰了。。。

FIIL T1Pro真無線降噪耳機 音樂運動耳機蘋果華為小米京東去購買?

更多降噪耳機選購攻略可以參考我的文章

老師我學廢了:2020年真無線主動降噪耳機有哪些不錯的選擇??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降噪模式開的時候舒適度低;腦袋有沉悶感,不通透

坐地鐵帶有一次出現電流噪音,不知道什麼情況

其他沒啥特別的

耳機倉附帶充電,對保存還蠻友好的


我只想問問,小米手機低音量時聲音忽大忽小怎麼解決,蘋果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我哭了,辛辛苦苦打字打了半天,結果沒了,懶得再打一遍了,就簡單說一下優點和有問題的地方

優點:續航牛逼,外觀可以,價格香,連接快還穩定

缺點:

1.打遊戲延遲高(廣告說的比其他人低70ms是騙人的),打遊戲開低時延模式不僅延遲還是高並且聽聲辨位都聽不出來了,感覺延遲比airpods高70ms

2.連接耳機後簡訊微信之類的通知聲還是會外放,不知道是米9的問題還是耳機問題

3.音質的話,跟我之前的200塊的萬魔有線耳機比差了好多,但也可能是個人愛好原因,這個風格偏向低音蹦蹦蹦的那種,而我喜歡的是人聲清晰甜美那種。音質也不算差吧,勉勉強強。

對了,耳機設計可能有缺陷或者品控可能不太行,連上藍牙20分鐘後會有沙沙沙的噪音,斷開重連就沒了,連接電腦時沒出現過,售後換新後問題依舊。

4.降噪模式稍微有點雞肋,買了之後只有在坐公交時才會用他的降噪。他能去除低頻噪音, 噪音裡面還有高頻的啊,但這也沒辦法,都這樣。

5.戴久了會有憋憋的感覺,開降噪模式會比較嚴重,不適合長期佩戴,開降噪帶個2小時全是我的極限了,不開降噪沒啥大問題。

6.售後問題,就上面那些問題,我申請了售後,寄過去的時候是周5下午,然後他第二週周3晚上才發簡訊告訴我已經安排換新了,然而,,,寄回來之後耳機是換了個新的,但除了延遲稍微低了點之外,其他問題依舊 。並且,我這售後一回來來回回用了接近兩周了,這誰扛得住啊,我難道還得買個耳機備用著?!而且,一開始催售後處理他說週末不上班,正常處理要1-5個工作日,你耳機總共沒賣出去多少,有那麼多需要售後的嗎?而且,後來又聯繫售後問耳機是什麼問題的時候售後告訴我我這個後臺備註了換新的,,,,,我推測售後這邊是有問題直接換新,但是換新他要拖你好幾天,目的就是影響你使用,讓你不敢再申請售後(惡臭啊,好卑劣的手段)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