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價值觀,你就沒有了主見,就會問「如何評價xxxx事件」這類問題,因為你的邏輯思維中已經喪失了了從信息中提取關鍵價值點的概括總結能力了

謝邀,對啊,只有不同的價值觀相互對抗,你纔能有一套認知對錯的系統。


私以為有權。

不知道題主問的是普適價值觀還是個人價值觀。

先說個人價值觀,本身就是很主觀的東西,也是在不斷崩塌和重建的過程中被賦予新的含義。就算持續崩塌,個人價值觀也仍然存在,不會消失。評判善惡是非,本來也是個很主觀的東西。利就是善,害就是惡,人天生就有趨利避害的本能,所以不是說個人價值觀改變了、崩塌了就不能去評判是非了。

再說普適價值觀,當然也可以叫普世價值觀,簡單來說就是:公平,正義,自由。

以上是百度百科對普適價值觀的基本解釋。這個東西就不那麼主觀了,相對來說比較客觀。普適價值觀認為每個人趨吉避兇、趨利避害的權利應該被尊重和保護,這點跟個人價值觀其實有些衝突。因為個人很可能產生損人利己類型的價值觀,也就是一部分所謂的三觀不正。所以如果我的個人價值觀跟普適價值觀要是衝突了,別人可能先於我評判我是否還有評判是非的權利,當然我認為這種情況基本上是否定的。不過我自己的價值觀也基本上不會讓自己受到這種否定的影響。舉個大概的例子:人販子犧牲了他人的權益,違背了普適價值觀;但他們滿足了自己的利益需求,順應了自身個人價值觀。羣眾基本上認為人販子是錯的,是普適價值觀的崩塌,但沒幾個人販子在被抓住前會說自己是錯的吧。總結一下,雖然說了兩個價值觀,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個人價值觀。個人價值觀雖然會跟普適價值觀衝突,但也會有順應的關係。普適價值觀只是個人價值觀形成時的參照。在不斷崩塌和重建的個人價值觀中,如果自己都沒有評判是非的權利了,如何來體現價值觀的選擇性和主觀性,那不就成了一具任人擺布的傀儡了嘛。


原本一切就是虛無 正確與錯誤能互相轉換但活著總得有個價值觀 不然也不知道能堅持啥不然你會陷入虛無的問題我覺得聽從內心吧 聽從本能吧—來自個人感受


如果碰到把金錢高於親情、愛情、友情等的人還是很噁心的,跟這種人在一起為了錢他什麼都可以乾的出來。哪會在乎什麼是非。我們平常見到的拋棄父母的、毆打環衛工的、小三插足的基本都是這種人。


沒有價值觀就沒有那麼多是非了
價值觀崩塌後評價是非的能力就沒有了,權利在於社會存在的階級有無
可知道價值就是人造的,權力就是人說有所以有的?這些是慾望驅動指導的產物。結合實際獨立思考一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