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南傳、北傳,大乘、小乘,讀經、研論,自學、跟師的大德,「十二因緣」法是釋迦牟尼佛親口說的吧?平時看到很多你死我活的爭論。哪位大德知識給講解一下十二因緣法。主要還是大乘以外的大德知識吧,因為大乘的大德不屑於「十二因緣法」,說實際的他們也真不懂十二因緣法(有不認同的可以給講一下十二因緣法)。就是這個「基礎」的法,哪位給解釋一下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分別代表什麼,如何相緣的,輪迴如何產生的?


是時尊者阿難 獨止一處。於夜分中 心生思念。諸緣生法 其義甚深 難可瞭解。惟佛世尊。具正遍知 善能宣說。

作是念已。至明旦時 離於本處 來詣佛所。到佛所已 頭面禮足。伸問訊已 退住一面 即白佛言。

世尊。我獨止一處。於夜分中 心生思念。諸緣生法 甚深難解。願佛世尊 為我宣說。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

如是如是。彼緣生法 甚深微妙。難見難了 復難思察。惟諸聖者 具善巧智 即能分別。非愚癡者 之所曉解。

何以故 愚癡眾生 此世他世 滅已復生。如時輪迴。皆由不了緣生法故。

阿難當知。諸法皆由因緣展轉相生。是故輪迴不能斷絕。

緣生法者。所謂 老死。由生為緣 即有老死。生法若無 老死何有。由是生緣 展轉相生。

所謂水族緣故 而生水族。飛禽緣故 而生飛禽。眾類緣故 而生眾類。乃至人類緣故 而生人類。

由是緣故 彼彼眾生。互相因緣 而得生起。

阿難當知。此生法者 是虛妄法 而不究竟。此集此因 此生此緣 故有老死。由是老死 亦不究竟。

複次生法 以何為緣。所謂 有法為緣。

因彼有故 即起生法。有法若無 生法何得。是故有法 如前所說。令諸趣類 展轉相生 而不斷絕。

阿難當知。此有法者 即虛妄法 而不究竟。此集此因 此生此緣 得起生法。由是生法 亦不究竟。

複次有法 以何為緣。所謂 取法為緣。

由取法故 即起有法。取法若無 有法何得。

阿難當知。此取法者 即虛妄法 而不究竟。此集此因 此生此緣 得起有法。由是有法 亦不究竟。

複次取法 以何為緣。所謂 愛法為緣。

因有愛故 即起取法。愛法若無 取法何有。

阿難當知

此愛緣故 即起希求

希求為緣 即有所得

以所得故 心不決定

由不決定 無所厭足

以其內心 無厭足故 即生喜貪

以貪緣故 即生我見

我見生已 有所取著

取著為緣 心即散亂

由散亂故 即起妄語 論訟鬥諍。刀杖相治

由是因緣 即便造作 諸不善業

如此諸業 皆由散亂 而得生起。若無散亂 諸業不生

此散亂法 以何為緣。所謂取著為緣。由取著故 心即散亂。取著若無 散亂何得

此取著法 以何為緣。所謂我見為緣 取著得起。我見若無 即無取著

此我見法 以何為緣。所謂喜貪為緣 我見得起。喜貪若無 即無我見

此喜貪法 以何為緣。所謂內心無厭足為緣。以無厭足故 即有喜貪。若內心有所厭足 即不生喜貪

此內心無厭足法 以何為緣。所謂不決定為緣。以不決定故 即無厭足。心若決定 即生厭足

此不決定法 以何為緣。所謂有所得為緣。以有得故 即不決定。若無所得 心即決定

此有所得法 以何為緣。所謂希求為緣。以希求故 即有所得。若無希求 即無所得

如是諸法。皆由愛與希求 互為緣故 展轉生起

當知愛法 有其二種。所謂

欲愛

有愛。

由此二法 生諸過失。

阿難當知。此愛法者。即虛妄法 而不究竟。此集此因 此生此緣 得起取法。由是取法 亦不究竟。

複次愛法 以何為緣。所謂 受法為緣。

由受緣故 即起愛法。受法若無 愛法何有。

阿難當知。此受法者。即虛妄法 而不究竟。此集此因 此生此緣 得起愛法。由是愛法 亦不究竟。

複次受法 以何為緣。所謂 觸法為緣。

由觸緣故 即起受法。觸法若無 受法何有。

由是眼觸為緣 內生諸受。謂 樂受 苦受 非苦樂受。

如是耳鼻舌身意觸為緣 內生諸受。

此等諸受。皆由觸法 以為緣故。

阿難當知。此觸法者。是虛妄法 而不究竟。此集此因 此生此緣 得有受法。是故受法 亦不究竟。

複次觸法 以何為緣。所謂 六處為緣。

由六處緣 即有觸法。六處若無 觸法何有。

阿難當知。此六處法。是虛妄故 而不究竟。此集此因 此生此緣 而生觸法。是故觸法 亦不究竟。

複次六處 以何為緣。所謂 名色為緣。

由名色故 即生六處。名色若無 六處何有

此名色者。謂即 色法 及心等法 有積聚故。

即此名色 與彼識法 互相為緣。和合得生 是為名色

阿難當知。名色法 是虛妄法 而不究竟。此集此因 此生此緣 得有六處。是故六處 亦不究竟。

複次此名色法 以何為緣。所謂 識法為緣。

由識法故 即有名色。識法若無 名色何有。

此識法者。最初受生 居母胎藏 依羯邏藍。識法具已 無所增減。識因緣故 而生諸蘊。如是名色圓滿具足

當知此識 與彼名色。互相為緣 而得生起

複次。當知 此識緣者 即是名色。是故識 為名色緣。名色 為識緣。由如是故 苦果生起苦果既生 即有老死相續而轉。由此集此因 此生此緣。是故苦果 是虛妄法 而不究竟。

如是因緣 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如是即得 一大苦蘊集。

佛告阿難。

汝今當知。諸語言 及語言道。非語言 及非語言道。所生 及所生道。如是二種。皆不離名色。

阿難。若如是了知 即住平等見。是名了達 緣生法。

此緣生法。即是諸佛 根本法。為諸佛眼。是即諸佛 所歸趣處。

是時尊者阿難作是贊言。

善哉世尊。善說此法。令我及諸苾芻 皆得利樂。


複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緣起善巧。

舍利子。謂諸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修緣起者 處密靜室。作是思惟。

如是世間 純大苦聚。從於何所 而得集起。

既思惟已便自了知。如是苦聚。

由不如理作意集故 無明集起

無明集故 諸行集起。

諸行集故 諸識集起。

諸識集故 名色集起。

名色集故 六處集起。

六處集故。諸觸集起。

諸觸集故 諸受集起。

諸受集故 諸愛集起。

諸愛集故 諸取集起。

諸取集故 諸有集起。

諸有集故 而生集起。

生集起故 老死愁嘆 憂苦逼惱 皆悉集起。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如彼諸法雖復集起。無作無用 無有主宰。

如是諸法諸善為因。不動為因。涅槃為因。

彼一切法從縁生起。無有主宰。亦復如是。

若諸眾生下根為因。中根為因。上根為因。諸業為因。因果流轉亦復如是。

舍利子。如是一切有所取法 因緣和合而得集起。菩薩一切悉能了知。

如是名為 緣起善巧。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由何滅故 彼諸法滅。

既思惟已便自了知。

由不如理作意滅故 而無明滅

無明滅故 諸行便滅。

諸行滅故 乃至純大苦聚滅。

舍利子。若能了知如是法智。是則名為緣起善巧。


推薦你看看我很喜歡的佛系科普小漫畫,裡面關於十二緣起講得比較簡單,有興趣可以看看。

【十二緣起】?

mp.weixin.qq.com圖標

另外多嘴說一句,這裡還有一篇關於「乘」的小漫畫。

個人覺得萬法歸一,殊途同歸,沒必要爭大小,毫無益處。喜歡哪個學哪個。大乘也沒有「不屑於十二因緣」。

【佛教徒說麼鬼】佛系飆車之--小乘·大乘·金剛乘?

mp.weixin.qq.com圖標

漫畫推薦引用,只是因為個人喜歡,所以放上來,侵刪。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祝好~


作為初學者,自己的理解是有限粗淺的。還是學習尊者的開示吧。以下摘自瑪欣德尊者《阿比達摩講要》(下)第二十六、第二十七講緣起部分。建議點擊鏈接閱讀原文,我複製部分圖表部分沒辦法插進來。


阿毗達摩講要(下) 第二十六講 緣起(一)

緣起是佛陀教法中很重要的內容。前面學習的色法、心法、心所法等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的, 「行法」 (sa? khà ra稱為dhamma) 、「有為法」或「緣生法」。佛教認為諸行都是緣起的,所以緣起是佛陀教法的根本,離開了緣起,就不是佛法。佛陀教法的核心是緣起,總綱是四聖諦,目標是滅苦。

雖然佛陀宣說的緣起適合於一切有為法,但主要還是緊扣生命,特別是人的生命,因為佛陀的教法是解脫之道,是導向解脫生死、滅除諸苦的。

講到色法、心所法、心法和心路時,著重解釋生命的現象;講到業、死生過程時,涉及生命的起因;現在再來解釋生命的因果關係——緣起。

一、何謂緣起?

緣起,巴利語 pa?iccasamuppà da。《清凈之道》對緣起作了如下幾種解釋:

因為瞭解它能導致利益和快樂,所以值得智者們瞭解(paccetuü )它故為『緣』(pa?icca);生起時是一起(saha)和完全(sammà )生起(uppajjati),而非單獨,亦非無因,故為『起』(samuppà da)。如此,由緣和生起為『緣起』。?

這裡把「緣」解釋為瞭解,「起」是一起生起。

第二種解釋是:

一起生為『起』 眾緣的和合而非排斥緣,,如此為『緣起』。此因的組合是它(果)的緣,此為彼之緣故。?

一切有為法的產生與存在都必須有種種條件,因為種種條件的和合、組合,纔有事物的存在,並不是離開了這些條件(眾緣)而有結果。因此,種種條件組合而生起為緣起。各種條件的組合作為結果的緣,稱為「此為彼之緣」。

第三種解釋是:

?因的組合面向[果]故為緣,一起生起故說它為起。

此行等的出現是通過無明等一一因故,說為因的組合,其果是[它們]共同達成、而非缺乏的意思;又以諸支的和合,互相面向、前往[果]故稱為緣。它們乃是一起、彼此以不分離之法而生起,故說為起。如此,緣和生起為『緣起』。?

在十二緣起支中,無明等諸支的組合共同促成了行的生起,諸因緣一起作用才產生了果。所以諸因緣的和合、共同朝向果故稱為「緣」。結果的產生不只是由某個因、某個條件,而是各種緣的組合、一起和合才產生,故說為「起」。還可解釋為:

因為諸緣互相作為平等和一起的諸法,由彼而生起此[果],牟尼如此說為緣。以無明等開始而說的諸緣,以該緣纔有此行等法的生起。若它們不互相為緣,或互相欠缺時,[果]則不可能生起。

因為諸緣是平等、一起,而非各別各別,也非先後,由此緣故生起諸法。符合義理、言語善巧的牟尼如此說故,乃說為緣起。?(Vm.577-9)

這種解釋和上面一項差不多,強調由於諸緣的共同作用才產生果,而且諸緣之間也是互相作用的。

二、緣起的原則

佛陀在《相應部》中說: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此?指因,?彼?是指果。?此有故彼有?:因為諸因的和合,纔有果的產生和存在,因和果是條件與結果的關係。

此生故彼生?:有了因的生起,纔有果的產生。從因的角度上來說,種種因緣的和合能夠產生結果,稱為緣起。從果的角度上來說,作為結果,它是由各種條件、因緣和合而產生的,稱為緣生法。

此無故彼無?:因不存在了,果也不可能存在。此滅故彼滅?:因消失了,果也隨之消失。

這是我們的佛陀在證悟正自覺後思惟的。佛陀在 5 月(Vesà kha)月圓日(約相當於農歷四月十五日)覺悟後,並沒有立刻說法,他繼續坐在菩提樹下,享受了七天的解脫之樂(vimuttisukha)。到了第七天晚上,他從阿拉漢果定中出定,在初夜時分開始思惟順序緣起法: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即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如此,這整個苦蘊生起。?

中夜時分,佛陀開始思惟逆序緣起: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此即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愁、悲、苦、憂、惱滅。如此,這整個苦蘊滅盡。?

到了後夜時分,佛陀繼續思惟順序和逆序緣起: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此即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如此,這整個苦蘊生起。

然而,由於無明的無餘之離、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愁、悲、苦、憂、惱滅。如此,這整個苦蘊滅盡。?(Ud.1-3; 參考 Mv.1-3)

這是佛陀在成佛後第七天晚上整晚思惟的緣起法。這緣起法構成了日後佛陀教法的重要部分,也是佛陀教法中最深奧的一部分。

三、順逆序緣起

在巴利三藏中,提到有兩類緣:

1.緣起(pa?icca-samuppà da);

2.巴他那(pa??hà na)。

「巴他那」是《阿毗達摩》藏第七部教導的方法,書名也叫《巴他那》,是佛陀教法中最深奧的內容。緬甸第六次大結集時把它編輯為五大冊,內容龐雜而且深奧。因為它把所有的法分為緣法與緣生法,緣法和緣生法之間的關係叫緣力,一共有二十四緣:因緣、所緣緣、增上緣??。二十四緣揭示了任何兩種法之間的關係,就像放在某處的一件事物,要把它和周圍所有的關係都毫無遺漏地羅列出來。巴他那涉及色法、心法、心所法和涅槃之間的所有相互關係。緣起法是佛陀在經藏中教導的方法,巴他那法則是佛陀在論藏中教導的方法。我們在這裡要討論的是緣起法。佛陀教導緣起,並不是談論物質、世俗方面的因果關係,例如因為喫飯就會飽,因為風寒會生病等,因為這一類的因果關係並無助於斷盡煩惱、出離生死。佛陀教導緣起主要是為了揭示生命、諸苦的起因,以及滅除諸苦的因果關係。佛陀教導緣起時,經常提到兩種相反的方法:

1.順序緣起(anuloma pa?iccasamuppà da);

2.逆序緣起(pa?iloma pa?iccasamuppà da)。

對於順序緣起,佛陀在《相應部?因緣相應?緣起經》中說:

?諸比庫,什麼是緣起?

諸比庫,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如此,整個苦蘊生起。諸比庫,這稱為緣起。?

順序緣起揭示緣於無明而產生行,緣於行而產生識,緣於識而產生名色??通過這樣的因果關係,從而導致整個苦蘊的生起,導致生死的不斷流轉。

經文繼續說:

?然而,由於無明的無餘之離、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愁、悲、苦、憂、惱滅。如此,這整個苦蘊滅盡。?(S.2.1)

逆序法緣起揭示因為無明的滅盡而行滅盡,因為行的滅盡而識滅盡,因為識的滅盡而名色滅盡??通過這樣的因果關係,從而導致整個苦蘊的滅盡,獲得究竟的解脫。

這兩段經文揭示了諸苦蘊(生命)產生和滅盡的一系列因果關係。佛陀關注的是生命諸苦的根源以及獲得生命解脫的問題,他運用緣起法則來解釋生命的生起和解脫。在這裡,我們將按照佛陀教導的順序法, 「無明緣行,即行緣識,識緣名色」等的方法來解釋生命的根源,諸義注師則把這種解釋方法整理為十二支緣起。

四、十二支緣起

第一,無明(avijjà )

什麼是無明?《清凈之道》解釋說:以不適當的身惡行等名為不該有、不該得的意思。有那不該有的為『無明』?在這裡把 vijjà 解釋為存在、有;a。是不應該。不適當的身語意惡行是不應該有、不應該得的,因為存在那些不應該有的,所以稱為無明。這是從辭源學來解釋的。與此相反,身善行等名為該有,沒有那該有的為『無明』。?

?不明白諸蘊為聚集義、諸處為範圍義、諸界為空義、諸根為主宰義、諸諦為如實義故為『無明』。?vijjà 在這裡是明白、知道、瞭解的意思,加上表否定的前綴 a,即不明白。因為不明白、不知道五取蘊、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二根、四聖諦的真義,所以稱為無明。

?不明白以逼迫而說為苦等四種義故為『無明』。?即不明白以逼迫義為苦,以生起義為集,以寂靜義為滅,以導向義為道。不明白、不知道四聖諦的這四種義,稱為無明。令有情驅馳(javà peti)於沒有邊際(antavirahite)的輪迴的一切胎、趣、有、識住、有情居,故為『無明』?這裡採用 anta 邊際) ? a? ,(的加上 virahite 沒有) ? vi? 和 javà peti(的(驅馳)的 ? ja? 的語法組合來解釋「無明」。因為無明,一切眾生奔走、流轉、驅馳於無始的輪迴當中,包括一切胎——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趣——地獄趣、畜生趣、鬼趣、人趣、天趣,有——欲有、色有、無色有,識住——七識住,有情居——九有情居。

奔走於勝義上並不存在的女人、男人等,而不奔走於存在的諸蘊等,故為『無明』?一般人都只是看到這個是女。人,這個是男人,這是黃金,這是鈔票,這是我喜歡的人,這是我討厭的人等等,而不是看到一堆五蘊、一堆時節生色等,所以奔走於勝義諦上並不存在的概念法,受概念所困,看不到究竟法,看不到勝義存在的色、受、想、行、識,所以是無明。

又遮蓋住眼識等的依處、所緣、緣起、緣生等諸法,故為『無明』?由於無明的遮蔽,不能知道眼識的依處是眼。凈色;眼識的所緣是顏色;緣於眼凈色、顏色而有眼識,三事和合而生觸;緣觸生受等緣生法的生起等等。(Vm.587)相、味、現起、近因無明的特相是無知;作用是矇昧;現起為遮蔽;近因是漏,即煩惱。(Vm.588)

什麼是無明?

在《相應部?因緣相應?分別經》(Vibha? ga sutta)中,佛陀這樣定義「無明」

?諸比庫,什麼是無明?諸比庫,對苦的無知,對苦集的無知,對苦滅的無知,對導至苦滅之道的無知。諸比庫,這稱為無明。?(S.2.2)

佛陀在這裡把「明」解釋為智(¤ à ? a),無明即無知、沒有智慧(a¤ ¤ à ? aü ),沒有對四聖諦的智慧。

一、對苦的無知

不能遍知苦,對苦聖諦愚昧無知。佛陀說:?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是苦,愛離別是苦,所求不得也是苦,總言之,五取蘊即苦。?只要有被執取的五蘊、名色法,就稱為苦聖諦。所以,不瞭解五取蘊,不瞭解人生的真相,不瞭解生命的本質,即是對苦聖諦的無知。

二、對苦集的無知

「集」是指生起之因,「苦集」(dukkhasamudaya)即導致苦產生與存在的原因。因為有苦(生命)必定有因,苦之因即是渴愛。

三、對苦滅的無知

「苦滅」是苦的完全滅盡,即涅槃。唯有聖者才能真正了知苦之滅,還沒有證悟涅槃就不可能真正了知苦之滅。

四、對導至苦滅之道的無知

正如只懂得診斷病人有病,卻不能治療疾病的醫生,不是一名良醫。佛陀並不只是宣說生命之苦,還揭示其原因,更重要的是指出解脫的方法,導向苦完全滅盡的方法

(dukkhanirodhagà min? pa?ipadà )。只要依照佛陀的教導去實踐,最終也能達到滅苦。只有親自走過這條道路,清楚地知道如何修行能夠證悟涅槃,才擁有對導至苦滅之道聖諦的智慧。

不過,《法集[論]》又在對四聖諦無知的基礎上提到對八事的無知:

其中,什麼是無明漏?對苦的無知,對苦集的無知,對苦滅的無知,對導至苦滅之道的無知;對前際的無知,對後際的無知,對前後際的無知;對此緣性、諸緣生法的無知。?(Dhs.1106)

五、對前際的無知:不知道自己過去的五蘊(過去生)。

六、對後際的無知:不知道未來世的五蘊。

七、對前後際的無知:對過去世和今生、今生和未來世之間的因果關係的無知。

八、對此緣性、諸緣生法的無知:對包括業與果報在內的緣起法則的無知。

雖然《法集[論]》把「對前際的無知」等四事也算為無明,但是,後面此四事為入流道所斷除,所以它們主要還是指對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因果關係的疑。唯有阿拉漢聖者才能完全地徹知四聖諦,無餘地斷除無明。

第二,行(sa? khà ra)

什麼是行?《清凈之道》解釋說:

?有為、行作故為『行』?(sa? khatamabhisa? kharont?ti。sa? khà rà ) 行,意為造作。能夠帶來再生的行作,稱為「行」。

?福、非福、不動行三種,及身、語、心行三種,這六種為『無明緣行』之行,它們所有都只是世間善、不善之思而已。?這裡講到「無明緣行」的「行」有六種行,它們都只是指世間心中的善或不善之思。(Vm.587)

相、味、現起、近因

行的特相是行作;作用是努力;現起是思;近因是無明,因為無明,纔有行的生起。

什麼是行?

在《相應部?因緣相應?分別經》 佛陀這樣定義中,「行」:

?諸比庫!什麼是行?諸比庫,有這三種行:身行、語行、心行。諸比庫,這稱為行。?(S.2.2)

在《分別[論]?經分別》中進一步說:

?其中,什麼是『無明緣行』呢?福行、非福行、不動行,身行、語行、心行。

其中,什麼是福行呢?施所成、戒所成、修所成的欲界、色界善思,這稱為福行。

其中,什麼是非福行呢?欲界的不善思,這稱為非福行。

其中,什麼是不動行呢?無色界善思,這稱為不動行。

其中,什麼是身行呢?身故思為身行,語故思為語行,意故思為心行。

這些稱為『無明緣行』? (Vbh.226)。

共有六種行,依本質分為:福行、非福行和不動行;依表現之門分為:身行、語行和心行。

1.福行(pu¤ ¤ à bhisa? khà ra):八大善心之思;五色界善心之思。

善業是由負責造業的思心所完成的。欲界八大善心裡都有思心所,這些思都稱為福行。「福」(pu¤ ¤ a)是福德、功德的意思。或者說這些行為能帶來福德果報,所以稱為福行。

《分別[論]》中說佈施、持戒等的欲界善思為福行,通過禪修而尚未達到禪那的階段,生起的還是欲界善心。這些都是福行。

五種色界定——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第五禪——善心中的思心所也是福行。

福行包括欲界善業(kà mà vacara kusala kamma)和色界善業(r? pà vacara kusala kamma)。可以通過佈施、持戒、禪修、恭敬、服務、隨喜功德、迴向功德、聽聞佛法、弘揚佛法和正直己見來積累,也可以通過修習禪那而入色界定來積累,這些善業都是福行,

2.非福行(apu¤ ¤ à bhisa? khà ra):十二不善心之思。十二不善心即:八種貪根心、兩種瞋根心和兩種癡根心。造作不善業時生起的不善心中的思稱為非福行,它們只會帶來不善的、苦的果報。

3.不動行(à ne¤ jà bhisa? khà ra):四無色界善心之思。無色界定心中的思稱為無色界善業,四無色界善心裡的思稱為不動行。

4.身行(kà yasa? khà ra):八大善心之思;十二不善心之思。

身行又作身業。身行並不包括五色界善心和四無色界善心的思,因為在依成熟之地而分類的四種業當中,色界善業和無色界善業純粹只是意門,而欲界善業和不善業則通過身門、語門或意門來造作,所以,身行所造作的都屬於欲界業,通過八大善心造作善業,通過十二不善心造作不善業。

5.語行(vac?sa? khà ra):八大善心之思;十二不善心之思。

語行也只屬於欲界業。

6.心行(cittasa? khà ra):二十欲界思;九色、無色界善思。

心行的範圍最廣泛,包括二十種欲界思(八大善心、十二不善心)和九種色、無色界善思(五種色界善思、四種無色界善思)。造業不外乎是由這些心執行的,沒有證得禪那者所造的只是八大善心和十二不善心的業。

這六種稱為行。

圖表 8:諸行表

?

第三,無明緣行(avijjà paccayà sa? khà rà )

「無明緣行」的完整表述應該是 ? avijjà paccayà sa? khà ràsambhavati? :緣於無明,行生起。

由於無明,於是造作種種善或不善業。善業包括福行、不動行;不善業是非福行。或者造作身業、語業或意業,這些身、語、意的善或不善業稱為行。

反之,沒有了無明,即阿拉漢聖者不會再造業。雖然阿拉漢聖者還會有諸如佈施、持戒、禪修、恭敬、服務、聽聞佛法等行為,但其心是唯作心,唯作心不屬於行。

無明是造作不善業的直接原因,因為所有不善心裡都有遍一切不善心心所——癡,無明就是癡,所以,造作不善業稱為「以無明緣行」。

為什麼造作善業也叫做無明緣行呢?難道是因為無明、無知才造善業嗎?雖然造善業的時候無明並沒有生起,但它還是以隨眠(anusaya)的方式存在。如果斷除了無明,所造的任何行為都不能產生業,純粹只是造作而已,但因為還有無明這種潛伏性煩惱(隨眠),使造作的善業帶來結生、果報,所以稱為「無明緣行」,即緣於無明,行生起。

第四,識(vi¤ ¤ à ? a)?識知故為『識』?(vijà nà t?ti vi¤ ¤ à ? aü )。。相、味、現起、近因

識的特相是識知、認識;作用是先導,即心識是諸名法、心所的先導;現起是反向連結(pa?isandhi),pa?i(反向)+sandhi(連結),意即結生,這裡的識明確是指結生識;近因是行,或依處與所緣。從這句話來說,近因有兩種:一種是行,緣於行,纔有識的生起;另一種是依處與所緣,因為識的生起必須依賴依處和所緣。例如:眼識的生起必須有眼凈色(眼處的色法)作為依處。沒有依處,識不能生起;若沒有所緣(顏色),識也不會生起。

什麼是識?佛陀這樣解釋「識」:

?諸比庫,什麼是識?諸比庫,有六識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諸比庫,這稱為識。?(S.2.2)

32 果報識

這裡的識特指果報識。 89 心裡,在一共有 36 種果報心。

其中 4 種是出世間果報心,它們是出世間聖道的結果,並非由無明和行帶來的。只有 32 世間果報心,即能夠導致投生以及在生命期間體驗到的心纔是由行帶來的果報。32 世間果報心包括 15 無因果報(7 不善果報、8 無因善果報)和 17有因果報(8 大果報、5 色界果報與 4 無色界果報)。

七不善果報心分別是:

1.眼識(與舍俱行);

2.耳識(與舍俱行);

3.鼻識(與舍俱行);

4.舌識(與舍俱行);

5.身識(與苦俱行);

6.領受(與舍俱行);

7.推度(與舍俱行)。

八無因善果報心分別是:

1.眼識(與舍俱行);

2.耳識(與舍俱行);

3.鼻識(與舍俱行);

4.舌識(與舍俱行);

5.身識(與樂俱行);

6.領受(與舍俱行);

7.推度(與舍俱行);

8.推度(與悅俱行)。

六識身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對稱為「雙五識」。

因為這五識都有善果報與不善果報,善果報有五個、不善果報也有五個,一共是十個,稱為雙五識。例如:看到好看的東西是善果報眼識;看到醜陋的東西是不善果報眼識等等。

這裡的意識也特指果報意識,一共有 22 種,即:領受心 2 種、推度心 3 種(1 不善果報和 2 善果報),這 5 種為無因意識;還有大果報心 8 種,色界果報心 5 種,無色界果報心 4 種。

雙五識加上 22 果報意識,共 32 果報識是這裡所說的「識」。

結生心和結生的關係

有 19 種心可以成為結生心,分別是:推度心 2 種、欲界大果報心 8 種、色界果報心 5 種、無色界果報心 4 種。兩種推度心是:舍俱不善果報推度心與舍俱善果報推度心。推度心是無因心,以這兩種心結生者被稱為無因結生。以不善果報推度心作為結生心者投生於四惡趣;以善果報推度心作為結生心者投生為人、天善趣的無因結生者。

善趣結生又可再分為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三界結生。除了兩種無因心之外,以大果報心為結生心的欲界有因結生有八種,它們又可分為兩類:以智不相應果報心結生者為二因結生;以智相應果報心結生者為三因結生。色界結生心有五種,無色界結生心有四種,它們都是三因結生。

除了無想有情天(無想有情天為色結生)之外的一切有情都由這十九種心結生。

這十九種結生心和結生的關係是:

舍俱不善果報推度心帶來惡趣結生。舍俱善果報推度心帶來欲善趣無因結生,即投生為人、天中的無因結生者。

八大果報心帶來欲善趣有因結生,即投生到人、天善趣。五色界果報心帶來色界結生,即投生到和所證得之定相應的色界梵天。

四無色界果報心帶來無色界結生。(詳見本書第 21 講)因此,可以根據眾生的趣來判斷他們的結生心類別,最難分辨的是人和天,八大果報心都有,但具體是哪一種,要修到緣起才能知道。這是結生心和結生之間的關係。

生命期間所體驗到的識

能帶來結生的果報識有 19 種,而生起於生命期間的世間果報識有 32 種,即:雙五識 10 種、領受心 2 種、推度心

3 種、大果報心 8 種、色界果報心 5 種、無色界果報心 4 種。雙五識、領受心和推度心只發生於五門心路。只要有眼、耳、鼻、舌、身這五根的有情都能體驗到雙五識,除非是沒有相應根門的有情,例如:色界梵天人沒有鼻根、舌根、身根,所以沒有相應的心路;無色界梵天人沒有五凈色,所以不會生起五門心路。

八大果報心在結生時體驗為結生心,在離心路體驗為有分心和死心,在生命期間可以體驗為彼所緣。色界果報心和無色界果報心在生命期間不會生起於心路,只表現為離心路的有分心和死心。

第五,行緣識(sa? khà rapaccayà vi¤ ¤ à ? aü )造了什麼業,則會帶來什麼樣的果報,這就是行緣識。

欲界福行與果報

欲界福行是指八大善心之思,能帶來欲界的 16 種果報識,分別是:8 善果報無因心(善果報五識 5 種;善果報領受心 1 種;善果報推度心 2 種)和 8 大果報心。

其中,舍俱善果報推度心和八大善果報心可以成為結生心。由於過去造作的欲界福行,在生命期間將可能體驗到這16 種心。

色界福行與果報

色界福行只能帶來 5 種色界果報心。在結生時成為結生心,在生命期間則生起為離心路的有分心和死心。不過,色界梵天人在生命期間也能體驗到由欲界福行帶來的 5 種善果報無因心(善果報眼、耳識 2 種;善果報領受心 1 種;善果報推度心 2 種)。因此,色界有情在結生和生命期間能體驗到 10 種果報識。

雖然證得禪那者在生命期間可以造作五種色界福行,但是在下一生中只能體驗到其中的一種色界果報心。例如要投生到第四禪梵天界,先須修習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這四種色界禪那心都是在今生能夠體驗到。但是使他下一生投生到第四禪梵天的只有一種福行——第四禪善業,他的結生心是論教法的第五禪果報心。這位梵天人一生當中作為結生、有分和死心的果報心都是同一類心——第五禪果報心,他不能體驗到第四禪、第三禪、第二禪和初禪果報心。

所以,緣於色界福行,果報識生起的意思是:因為造了色界福行,色界有情在結生時和生命期間能體驗到 10 種果報識——5 種色界果報心和 5 種善果報無因心。

非福行與果報

非福行有十二種,即十二不善心之思,能夠帶來 7 種果報識,分別是:不善果報五識 5 種、不善果報領受 1 種、不善果報推度 1 種。

其中,不善果報推度心可以作為有分心、結生心和死心。而在生命期間,這些心都可以體驗到。如果結生心是不善果報推度心,意味著它那一生是動物等惡趣有情。而在生命期間,只要過去生所造作的非福行成熟,今生都能體驗到這些心,並且最常出現於眼、耳、鼻、舌、身這五門心路。

不動行與果報

不動行是指四無色善業之思,能夠帶來無色界果報心。不動行與色界福行一樣,雖然一個人在前一世修定直到證得非想非非想處定,證得非想非非想處定需要擁有四種色界禪那以及四種無色界禪那。但是由於其中一種不動行成熟,使他投生到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他在非想非非想處天的結生心、有分心和死心都是非想非非想處果報心。然而,這種果報心確實是因為過去造作了非想非非想處善業帶來的,沒有這種不動行,就不能產生這種果報心。

圖表 9:「行緣識」關係表

?

欲界福行與結生識的關係

這裡再用一個人佈施並發願投生為天人的例子來說明。

今生是人,他發願投生為天人。錯知有天人,這是無明;希望投生為天人,這是愛;執著天人的生命,這是取;之後他去做屬於欲界福行的佈施。因為他歡喜地佈施,這是悅俱;他相信業果法則、對佛法僧三寶有信心,這是智相應心。悅俱智相應心是欲界八大善心之一,這種心裡的思稱為福行。

臨終時出現於意門的所緣是佈施,這是三種死亡之相中的業,意味著佈施的福行將在他臨終時成熟,並帶來下一世的結生。他下一生投生為天人,結生識是八大果報心之一的悅俱智相應心。

造作悅俱智相應的福行和帶來悅俱智相應的結生識是有聯繫的。因為他的結生識是悅俱智相應果報心,屬於欲界善趣有因結生心。因為有了福行,才會有投生為天人的結生識,即「行緣識」。

沒有善業的成熟是不可能投生到欲界人天善趣的。能夠投生到欲界善趣,必定是過去所造的欲界善業的結果。在行緣識裏,欲界善業屬於福行。有了欲界福行,才能帶來欲界善趣的投生,投生時的結生識也是欲界善果報心。所以說「行緣識」。

非福行與結生識的關係

例如一個人想喫魚肉而殺魚,殺生是不善業、非福行。

在他臨死時,殺生的影像又浮現在他的意門,其臨死心路的所緣是殺生,結果下一生他投生為畜生。他下一生的結生識就是不善果報推度心,因為一切惡趣眾生都是以不善果報推度心作為它們的結生心、有分心和死心。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雖然想喫魚肉是貪根心,但在殺生時生起的心卻是憂俱無行瞋根心,瞋根心裡的思是非福行。這種殺生的非福行在他臨終時成熟使他下一生投生為畜生,其時的結生識是不善果報推度心。由於造作的非福行成熟,他投生為動物;或者說這隻動物的結生識是不善果報推度心,是由於他所造作的非福行帶來的。因為有了非福行,才會有這隻動物的結生識,所以說「行緣識」。

又如有個異常貪婪的人,從早到晚都渴望得到錢,看到錢就興奮莫名,這是悅俱邪見相應無行心,這種心中的思屬於非福行。由於他執著自己的財產,臨終時還想著自己的財產,臨死心路生起的就是悅俱邪見相應貪根心,死後投生為住在自己家裡的鬼。這個鬼的結生識是不善果報推度心,是邪見相應貪根心這種非福行帶來的果報,所以說「行緣識」。這是因為非福行而帶來的結生識的例子。所以行緣識還是業和果報的關係。

色界福行與結生識的關係

例如一個人今生證得了第四禪,這是第五禪善心,屬於色界福行,他臨死心路的所緣是禪相,下一生投生到廣果天,成為一名光明、美麗、莊嚴的梵天人。

因為他有能力證得第四禪,即培育了論教法的第五禪善心,這種心中的思屬於色界福行。這種色界福行在他臨終時成熟,使他投生到色界梵天,這個梵天人的結生識是第五禪果報心。由於沒有禪那善業的凡夫是不可能投生到梵天界的,能夠投生到梵天界,則是色界福行的結果,所以說「行緣識」。

第六,名色(nà mar? pa)

何為「名」?

?朝向故為『名』?(namat?ti nà maü )。這裡的名(nà ma)不是名字的名,而是朝向、面向的意思。朝向所緣故為「名」(a ramma? e namat?ti nà maü )。

相、味、現起、近因名的特相是朝向,即朝向所緣;作用是與識相應;現起為不分離,即不能離開心識單獨存在;近因是識。

何為「色」?

?變壞故為『色』?(ruppat?ti r? paü )。這裡的色不是指顏色,更加不是指女色,而是指色法、物質現象。

相、味、現起、近因色的特相是變壞,以變壞故為色;作用是散佈;現起是無記,因為色法不會造善業或不善業;近因是識。這裡的「色」也特指業生色。

什麼是名色?

佛陀這樣定義「名色」:

?諸比庫,什麼是名色?諸比庫,受、想、思、觸、作意,這稱為名;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這稱為色。如是,此名與此色,諸比庫,這稱為名色。?(S.2.2)

名法本來包括心與心所,但在這裡特指心所。色法本來包括四種生起之因,即:業生色、心生色、時節生色和食生色,但在這裡特指業生色,即由業產生的地水火風四界,以及眼耳鼻舌身等四大種所造色。

第七,識緣名色(vi¤ ¤ à ? apaccayà nà mar? paü )

《清凈之道》中說:

?作為名色之因的識,分為果報與非果報兩種。?(Vm.639)

在「行緣識」中的「識」只是指果報識(vipà ka vi¤ ¤ à ? a),而在「識緣名色」裏的「識」除了果報識以外,也包括非果報識(avipà ka vi¤ ¤ à ? a)。

「識緣名色」的「識」包括兩類:

1.果報識:今生的果報心。

2.非果報識:前一生的業識(kamma vi¤ ¤ à ? a),即前一世造業的行作識(abhisa? khà ra vi¤ ¤ à ? a)。行作是造作的意思。依此分法,今生的果報識與名色之間是俱生的關係(sahajà tapaccayo,俱生緣),它們同時發生於同一生中。對於非果報識與名色,則是過去生所造作的業識和今世果報名色法的關係,它們貫穿過去和現在兩世。

三種結生與三有

三界有情依結生時的名色呈現方式分為三類結生,並分別對應的三有(「有」(bhava)是生命的意思):

1.無想有情:這類眾生投生到第四禪無想有情天的時候,由於沒有任何心識,只有色法,稱為「色結生」。換言之,這類有情並沒有結生心,從生命一開始就只有一堆色法。他們在整整五百大劫的生命當中都只有命根九法聚和時節生色。這類有情的生命只有色蘊存在,稱為「一蘊有」。

2.無色界梵天人:無色界梵天人只有心識而沒有身體、沒有色法,他們的結生稱為「名結生」。在五蘊中,無色界有情只擁有受、想、行、識四蘊,稱為「四蘊有」。

3.除了無想有情天以外的色界和欲界眾生:他們在結生時色法與名法同時生起,稱為「名色結生」。由於他們都擁有色、受、想、行、識五蘊,稱為「五蘊有」。

三有與識緣名色的關係

「三有」依五蘊分為:1.一蘊有;2.四蘊有;3.五蘊有。

依結生分為:1.色結生;2.名結生;3.名色結生。表現為:

1.無想有情天;2.無色界天人;3.色界天人、欲界天人、人類和所有惡趣眾生。色結生是稱為一蘊有的無想有情天;名結生是稱為四蘊有的無色界天人;五蘊有是欲界和色界的有情眾生。

一蘊有:對於只有色法的一蘊有眾生來說,識緣名色是不完全適用的,只能說「識緣色」。這裡的「識」只能指前生所造的業識。因為他們以無想定善業成熟而投生到無想有情天,投生時只有色法而沒有名法,所以只有「識緣色」。

四蘊有:對於只有名法的四蘊有眾生來說,識緣名色也不完全適用,只能說「識緣名」。識緣名可以有兩種關係:一種是前世造過的使他投生到無色界的無色界善業;另一種是那一生的果報心與心所。這裡的「識緣名」是指由於過去世所造的業識,而有今生果報名法的生起。

五蘊有:對於擁有五蘊的眾生來說,纔可以說「識緣名色」。因為這一類眾生擁有色、受、想、行、識五蘊,擁有名色法。

只要有生命,就可以用緣起來解釋,而在解釋的廣度上也涉及三界的一切有情,包括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一蘊有屬於色界,四蘊有屬於無色界,五蘊有是除了無想有情天之外的所有色界和欲界有情。除非有些禪修者在觀照他們的過去世時,發現曾經投生到無想有情天或無色界梵天,那時才需要辨識「識緣色」或者「識緣名」。所以,我們在這裡並不打算討論一蘊有和四蘊有,只討論五蘊有。因為眾生在輪迴中絕大多數都是流轉於欲界或色界中,所以在辨識過去世的時候,主要是觀照「識緣名色」這種關係。

圖表 10:三有結生和「識緣名色」表

?

如何辨識「識緣名色」

可以用兩種方法來辨識「識緣名色」:1.業識的方法,即《清凈之道》所說的非果報識;2.果報識的方法。

如果禪修者在觀照緣起時,發現他過去確實曾投生為某一類有情,那麼他應該如實地觀照,但詳細討論起來會比較複雜,所以在這裡只以欲有(kà mabhava,欲界有情)為例子來說明。

1.「識緣名色」的第一層關係——業識緣名色

(1)結生時

過去世造業的心識稱為業識。對於欲界有情,這裡的「業識」是指過去世造作的帶來今生結生的八大善心和十一種不善心(除了掉舉相應心)。由過去造業的心識帶來今生結生的果報名色法,其中的「名」是 10 種欲界結生心與心所,「色」是業生色。

例如一個人在過去造了殊勝的三因善業,是悅俱智相應心或舍俱智相應心,這種業在他臨終時成熟並帶來今生的結生,他的結生心就是智相應果報心。如果是悅俱智相應心,則是 1 心(果報心)加上 33 心所,其結生名法為 34。如果是舍俱智相應心,因為少了喜心所,名法為 33。

對於色法而言,人在結生的剎那有三十種色法:身十法聚、性十法聚和心處十法聚。結生的剎那,也就是現代醫學講的卵子和精子結合成為受精卵的一剎那。在受精卵裏,有身十法聚,包括地、水、火、風、顏色、香、味、食素、命根和身凈色;有性根十法聚,一個人的性別在投生的剎那已經決定了;還有心處十法聚,即地、水、火、風、顏色、香、味、食素、命根和心所依處色。此心所依處色也是結生心的依處。欲界天人是化生的,在結生時的色法有七十種,分別是:眼十法聚、耳十法聚、鼻十法聚、舌十法聚、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心處十法聚。人在結生時眼、耳、鼻、舌還沒有形成,只有身體。

所以,由於過去造了業,造業的心稱為業識,它在結生的剎那帶來了結生名法和業生色法,稱為「識緣名色」。

(2)生命期間

對於欲界有情,這裡的「業識」是指過去世造作的、能在今生產生果報的八大善心和十二不善心。由於前生造了業,獲得成熟的業能夠在這一生的生命期間產生果報心。「名」是指在生命期間能夠體驗到 23 種果報名法:雙五識、2 個領受心、3 個推度心和 8 大果報心。「色」則是在生命期間繼續生起的業生色法。

雖然過去造作的大量的業沒有機會帶來結生,但是它們可以在生命期間成熟。當它們成熟時,在名法方面體驗為23 種果報名法;在色法方面,這些過去業會不斷地成熟而帶來和維持這個業生身,稱為業生色法。在結生時,前生業識是指帶來投生的令生業;在生命期間,前生業識不僅包括令生業,還包括支持業、阻礙業和毀壞業。儘管造業是由思心所來負責,但思不能單獨運作,必須和心識一起生起,所以把造業之心叫做業識。過去造善與不善業的心識,只要在今生獲得機會成熟的,都是這裡所講的前生業識。而能夠體驗過去所造之業在今生成熟的是這一堆身心,亦即名色法。所以,由於過去所造的業識,它在生命期間持續地帶來果報名法和業生色法,稱為「識緣名色」。

圖表 11:欲有「業識緣名色」表

?

2.「識緣名色」的第二層關係——果報識與名色

(1)結生時

佛陀在《大因緣經》(Mahà nidà na sutta)中解釋「識緣名色」時問阿難尊者:

?阿難,假如識不入於母胎,是否有名色在母胎中生起

呢??沒有,尊者。?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如果沒有結生識的生起,在母胎裏是否還會有稱為受精卵(kalala)的名色生起呢?那是不可能的!這段經文揭示這裡的「識緣名色」專指結生剎那。

在色、受、想、行、識五蘊當中,識通常指所有的心法——89 心。但這裡的「識」作為果報識,是指 10 種欲界結生識:八大果報心,善、不善果報推度心。

心必然伴隨著一定數量的心所同時生起,稱為「俱生」(sahajà ta),即一同生起。一堆色法的組合稱為色聚;名法也不會單獨生起,而是以聚的方式出現,稱為名聚。因為心所必定和心同生同滅,取同一目標,擁有同一依處,它們的關係猶如國王和大臣,有心就必定有和它在一起的心所。在同一名聚裏,和心同時生起的心所,即是和該心相應的心所。

在結生的時候,和結生識一起生起的心所稱為「俱生相應心所」。如果過去生所造的殊勝三因善心是悅俱智相應善心,這種心有 34 名法——1 心加上 33 心所。由於這種業成熟而帶來結生,所以結生心是由過去的悅俱智相應善心帶來的,也同樣是三因心,即悅俱智相應果報心。這裡的「識」是指結生心;名」「是指和結生心同時生起的其他 33 個心所,稱為「俱生相應心所」「色」是和結生心同時生起的「俱生;業生色」,也是由過去所造的悅俱智相應善心帶來的。人類結生時的俱生業生色有三十種:身十法聚、性十法聚、心所依處十法聚。

「識緣名色」在這裡是指:在結生的剎那,結生心稱為識;和結生心一同生起的心所稱為名;結生時一同生起的色法稱為色。

(2)生命期間

作為果報識的識在生命期間屬於俱生識,它和名色法之間的關係是:「識」是指 23 果報心,包括雙五識、2 個領受心、3 個推度心和 8 大果報心;「名」是和果報心俱生的相應心所;「色」在這裡是指心生色法。

例如有分心,有分心是識,和有分識俱生的 33(或 32)心所為名。因為名法在生起時是最強的,它能夠產生心生色法,所以與果報識一同生起的心生色法是這裡所指的色。

「識緣名色」在這裡是指:在生命期間,以果報識為緣,而有和它同時生起的心所,以及和它同時生起的心生色法。

圖表 12:欲有「果報識緣名色」表

?

因此,應當用四種方法來辨識「識緣名色」:

1.「識緣名色」的「識」作為過去生所造的善或不善業的業識,「名色」則是由業識帶來的今生的果報名色法。它又分為(1)在結生時和(2)在生命期間兩種。

2.「識緣名色」的「識」作為今生的果報識,「名」則是指俱生相應心所,「色」(1)在結生時是指俱生業生色,(2)在生命期間則是指俱生心生色


第二十七講 緣起(二)

五、十二支緣起(續)

第八,六處

引導來者伸展及擴大故為『處』

相、味、現起、近因六處的特相是範圍;作用是見、聞、嗅、嘗等;現起為名法生起的依處和門;近因是名色。

何為六處?

佛陀這樣定義「六處」:

?諸比庫,什麼是六處?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諸比庫,這稱為六處。?(S.2.2)

這裡講到的六處是指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和意處。其中,眼、耳、鼻、舌、身五處都屬於業生色法,意處屬於心,特指果報心。

第九,名色緣六處

「名色緣六處」可說是在十二支緣起中最複雜的,一共有五種關係:

1.名緣意處

這裡的「名」是指俱生相應心所;「意處」是指俱生識(心)。「名緣意處」是心所和心的俱生關係,稱為「俱生緣」(sahajà tapaccaya)。

「名緣意處」可以理解為:因為有了相應心所為緣,所以纔有心的生起。因為心的生起必定伴隨著心所一起生起,有了心所也必定會有心一起生起,所以,作為「名」的心所和作為「意處」的心之間的關係是同生同滅的俱生緣。每個果報心都包括心與心所,例如眼識,眼識是一個心,還有七個心所:觸、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眼識的「名緣意處」是這七個心所與眼識同時生起。

2.名緣色處

這裡的「名」是指後生的心與心所;「色處」是指名法生起的依處色,即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五種處色。名與色處的關係是後生緣(pacchà jà tapaccaya)的關係。因為先有色處的生起,纔有後面名法的生起;後面的名法必須依靠前面的依處色而生起。

五蘊世間裏的一切心都離不開物質而單獨存在。例如眼識能夠看,它必須以眼凈色作為依處,執行看的眼識才能生起。雖然眼識在眼依處後面生起,但它反過來支助前面生起的依處,就像後來出生的兒子反而能支助母親一樣,這稱為後生緣。在這裡,作為「名」的眼識通過「後生緣」支助作為「依處」的眼凈色,這種關係稱為「名緣色處」。對於其他名法支助其依處色也應如此理解。

3.色緣色處

這裡的「色」是指一粒業生色聚裏的俱生四界、命根和食素;「色處」是指五種依處色。

五種依處色都屬於業生色法,「俱生四界」是指在一粒業生色聚裏的同時存在的地、水、火、風四界。其中:四界以助力(upatthambhaka satti)支助同一粒色聚中的處色,如果沒有地的支持,眼凈色等處色就不可能存在;命根以隨護力(anupà laka satti)支助同一粒色聚中的處色;食素也是以助力支助同一粒色聚中的處色。

我們以眼處為例子來說明,眼處是指眼凈色,它不能單獨地存在,而存在於眼十法聚中。在眼十法聚中,地、水、火、風稱為業生四界,此四界和命根、食素支助著眼凈色。

眼凈色必須依靠地界才能存在,水界使眼凈色所依的這粒色聚黏結在一起,火界提供溫度並使它成熟,風界支持著眼凈色所依的這粒色聚,命根保護著眼凈色所依的這粒色聚的生命,而食素為眼凈色所依的這粒色聚提供營養素。所以,在這粒眼十法聚中,眼凈色必須依靠地、水、火、風四界的支助,也必須有命根的保護與食素的支助,這些關係稱為「色緣色處」。

4.色緣意處

這裡的「色」是指前生依處色;「意處」是指後生的心與心所。

五蘊世間的所有心和心所都必須依靠依處色才能生起。例如:能看、聽、嗅、嘗、觸的分別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些心識的生起必須依靠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沒有眼睛就不能看,沒有耳朵就不能聽等等。眼凈色、耳凈色等都是依處色,必須先有這些色法,才能作為提供心生起的物質基礎,這稱為「前生依處色」。因為有了前面生起的色法作為依處(vatthu),才會有心與心所的產生。這種「色緣意處」的關係是前生緣(purejà tapaccaya)的關係。

5.名色緣意處

這裡的「名」是指俱生相應心所;「色」是指依處色;「意處」是指心識。因為心的生起必定伴隨著心所一起生起,所以這裡的名與意處是「俱生緣」的關係。而心的生起又必須依靠依處,所以色與意處是「前生緣」的關係。

再以眼識為例。眼識是一個心,伴隨著眼識同時生起的心所有七個,分別是:觸、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這裡的「名」是指這七個俱生相應心所;「色」是指眼識賴以生起的依處眼凈色。「意處」是指眼識。這種關係稱為「名色緣意處」。對於其他果報心也應如此理解。

圖表 13:「名色緣六處」五種關係表

第十,觸(phassa)

?接觸故為『觸』?(phusat?ti phasso)。

相、味、現起、近因觸的特相是接觸;作用是接觸、撞擊;現起是集合,集合依處、所緣和心三者;近因是六處。

什麼是觸?

佛陀這樣定義「觸」:

?諸比庫,什麼是觸?諸比庫,此六觸身: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諸比庫,這稱為觸。?(S.2.2)

第十一,六處緣觸(sa?à yatanapaccayà phasso)

六處

六處分為內六處和外六處,一共有十二處。內六處是: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和意處。外六處是: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和法處。法處的範圍比較廣,包括 16 微細色、52 心所及涅槃。

在這十二處當中,有十個半屬於色法,分別是: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這十處,還有法處裏的 16 微細色(水界、性根色、心所依處色、食素、命根、空界、身表、語表、色輕快性、色柔軟性、色適業性、色積集、色相續、色老性和色無常性)。屬於名法的有:意處(89 心)和法處裏的 52 心所。此外還包括無為法的涅槃。法處為什麼不包括概念法?因為佛陀教導十二處只是討論究竟法的範疇,所以概念法並不包括在內。

六觸

這裡的「觸」是指七遍一切心心所裏的第一個心所——觸心所,特指 32 世間果報心中的觸。

眼識有善果報和不善果報兩種,這兩種眼識裏都有觸心所,所以有兩種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也是同樣。意觸(manosamphassa)也是世間果報心裡的觸心所,一共有22 種,分別是:善和不善果報領受心 2 種;善和不善果報推度心 3 種;8 大果報心;5 色界果報心;4 無色界果報心。所以,與雙五識相應的 10 種觸,加上 22 種意觸,共有 32觸,和前面「行緣識」所說的 32 種世間果報識一樣。

圖表 14:六觸表

六處緣觸

六依處、六所緣、心和心所三事結合或接觸,為「觸」。有了眼、耳、鼻、舌、身作為依處,又有色、聲、香、味、觸、法作為所緣,還有心作為意處,心所屬於法處,它們之間的接觸結合,稱為觸。

佛陀在《相應部?六處相應》等許多經文中解釋了「觸」的產生:

?緣於眼、顏色而生眼識,三者結合為觸。?(S.4.60-61;M.3.421)

這裡先以眼觸(cakkhusamphassa)為例來說明「六處緣觸」。在六處中,眼處是指眼凈色,屬於內六處;色處是指顏色所緣,屬於外六處;在眼識名聚裏,眼識一心屬於意處;剩下七個心所,扣除觸心所後,還有六個相應心所,即:受、想、思、一境性、命根和作意,它們屬於法處。對於在眼識名聚裏的觸心所,它必須緣於六處中的眼處、色處、意處和法處,才會有此眼觸的產生。

對於耳觸、鼻觸、舌觸、身觸也依此類推。除了與雙五識相應的眼觸等之外,和其餘一切心相應的觸都稱為意觸(manosamphassa)。這裡以領受心取顏色所緣而生起意觸為例。領受心的依處是心所依處,心所依處是微細色,屬於法處;顏色所緣屬於色處;領受心屬於意處;除了觸以外的其他 9 個相應心所屬於法處。而此領受心中的觸心所稱為意觸。於是,以六處中的色處、意處和法處為緣,纔有領受意觸的生起。

圖表 15:「六處緣觸」舉例表

如果沒有以前學習過的「阿毗達摩」知識作為基礎,學習緣起會比較喫力。緣起並不是純粹的理論體系,而是要在實際修行中親見親證的,修習緣起其實就是應用這些關係去辨識。因此,修行必須依照經論的教導。假如背離了經論,背離了佛陀的教導,所謂的「修行」是不可能斷除煩惱的!

第十二,受(vedanà )

?感受故為『受』?(vedayat?ti vedanà )。

相、味、現起、近因受的特相是領納;作用是受用對象之味;現起是苦樂,也可以是舍受;近因是觸。

什麼是受?

佛陀這樣定義「受」:

?諸比庫,什麼是受?諸比庫,此六受身:眼觸生受、耳觸生受、鼻觸生受、舌觸生受、身觸生受、意觸生受。諸比庫,這稱為受。?(S.2.2)

有六種受,分別是:

1.眼觸生受;

2.耳觸生受;

3.鼻觸生;

4.舌觸生受;

5.身觸生受;

6.意觸生受

即與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觸俱生的受心所稱為受。

這六受是指與 32 果報心相應之受。 32 果報心是:這10雙五識、2 領受心、3 推度心、8 大果報心、5 色界果報心、4 無色界果報心。這些果報心中的受心所是這裡的受。

眼觸生受是與眼識俱生的兩種受:不善果報眼識裏的受和善果報眼識裏的受。耳觸生受、鼻觸生受、舌觸生受、身觸生受也各有兩種。眼、耳、鼻、舌觸生受這八種受都是舍受,而身觸生受的兩種受則有所不同,區別是:與不善果報身識俱生的身觸生受是苦受,與善果報身識俱生的身觸生受是樂受。

意觸生受有 22 種(32 果報心減去 10 雙五識) 分別是:2 領受心,舍受;3 推度心,2 個舍受和 1 個悅受;8 大果報心,4 個悅受和 4 個舍受;5 色界果報心,有 4 個是悅受,第五禪果報心是舍受;4 無色界果報心,都是舍受。

圖表 16:六觸生受表

由於依處、所緣、心與心所的接觸、集合併一同生起的受,稱為「六觸生受」。

第十三,觸緣受

這裡的「觸」是指果報心裡的觸心所,「受」也是指果報心裡的受心所。觸是依處、所緣、心識三者的結合。由於有了眼凈色、顏色所緣、眼識和除了觸之外的其他六個心所,它們的集合稱為觸。有了眼觸,伴隨著眼觸生起的受即是眼觸生受。由於觸與受同時生起,所以是俱生緣。耳觸和耳觸生受、鼻觸和鼻觸生受、舌觸和舌觸生受、身觸和身觸生受、意觸和意觸生受也以此類推。

觸心所的生起,必定會有緣於這種觸而生起的感受,受也屬於同一名聚裏的心所,和觸是同時生起的。因為有了接觸,才會有受。如果沒有眼凈色、顏色所緣與眼識的接觸,就不會有「看」發生,也不會產生或苦或樂的感受。對於耳觸、鼻觸、舌觸、身觸和意觸生受也一樣。

有三種受,分別是:苦受(dukkha vedanà )、樂受(sukhavedanà )、不苦不樂受(adukkhamasukhu vedanà )。受又可以依身心之受分為五種受,分別是:苦受(dukkhavedanà )、憂受(domanassa vedanà )、樂受(sukha vedanà )、悅受(somanassa vedanà )和舍受(upekkhà vedanà )。

其中,不善果報身識之受為苦受,瞋根心之受為憂受;善果報身識之受為樂受,心之樂受為悅受。五分法的苦受和憂受相當於三受中的苦受,樂受和悅受相當於樂受,舍受等於不苦不樂受。這些分法已在《上集》詳細解釋過了。識、名色、六處、觸和受都側重於果報,即由過去所造之業帶來的結果。接下來的環節則是轉折點, 「愛」從開始,即屬於造業的範疇。

第十四,愛(ta? hà )

?渴望故為『愛』?。

相、味、現起、近因愛的特相是因,即諸苦生起之因;作用是喜歡;現起是不滿足的狀態;近因是受。

什麼是愛?

佛陀這樣定義「愛」:

?諸比庫,什麼是愛?諸比庫,此六愛身: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諸比庫,這稱為愛。?(S.2.2)

愛依對所緣的渴愛分為六種,分別是:

1.色愛(r? pata? hà ):對顏色的貪愛。例如:喜歡看漂亮、好看的東西,男人喜歡看漂亮的女孩,女人喜歡看英俊的男人等。

2.聲愛(saddata? hà ):對聲音的貪愛。例如沉迷音樂,喜歡聽美妙的聲音。

3.香愛(gandhata? hà ):對氣味的貪愛。例如為了吸引他人而塗香水,或喜歡香氣等。

4.味愛(rasata? hà ):對味道的貪愛。例如貪著美味食物。

5.觸愛(pho??habbata? hà ):對柔軟、舒適之觸感的貪愛。例如貪著皮肉細滑、觸感舒服等。

6.法愛(dhammata? hà ):對於概念、觀念等的貪愛。這六種愛每一種又可依欲愛、有愛、無有愛而分為三種,成為十八種:

1.欲愛(kà mata? hà )

《清凈之道》解釋說:?當色愛對來現於眼睛視域的色所緣,轉起為欲樂而享受時,即名為欲愛。?每當眼睛看到悅目的對象時,內心把它視為欲樂的目標而享受它、愛著它,這就是欲愛。把色、聲、香、味、觸、法當成欲樂的目標,並貪著、享受它們,稱為欲愛。

2.有愛(bhavata? hà )

當認為該所緣是『恆久、永恆』而與常見一起轉起時,即名為有愛。與常見俱行之貪稱為有愛。「有」是指生命、?存在。認為看到的顏色等對象是恆久的、永恆的,這是常見。和這種常見同時生起的貪愛稱為有愛。

3.無有愛

當認為該所緣是『滅絕、消失』而與斷見一起轉起時,即名為無有愛。與斷見俱行之貪稱為無有愛。?持斷滅見的人認為人的生命結束就是斷滅、完全消失。和這種斷滅見同時生起的貪愛稱為無有愛。

這十八種貪愛的每一種還可依內、外來分,成為三十六種。對內的貪愛,例如:喜歡自己的漂亮,這是內色愛;喜歡自己的聲音,這是內聲愛。對外的貪愛,例如:喜歡他人的顏色、喜歡外在美好的東西,這是外色愛;喜歡聽好聽的聲音,這是外聲愛。其他也是這樣分的。

這三十六種貪愛的每一種還可以依過去、現在、未來來分。例如:「我年輕時多麼漂亮啊! 這是對過去的色愛;」「以前我唱歌多麼動聽啊!」這是對過去的聲愛。對自己現在容顏的貪愛,這是對現在的色愛。你希望老了還是很漂亮,或者希望下一輩子能變得漂亮,這是對未來的色愛。對於聲愛、香愛等也是同樣。對外的貪愛,例如:以前的戀人很美麗,丈夫年輕時很英俊等,這些是對過去的外色愛。現在所喜歡的外在顏色,這是現在的外色愛。希望以後得到好看的東西,這是對未來的外色愛。對於聲、香、味、觸、法也是這樣。

於是,一共有 108 愛(a??hasata ta? hà )。色愛、聲愛等 6種×欲愛等 3 種=18 種;內色愛 18 + 外色愛 18=36 種;過去 36 + 未來 36 + 現在 36=108 種。

第十五,受緣愛

雖然愛可以依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對象分為六愛,但它們是依靠接觸目標生起的受而產生的。當一個人體驗可愛的對象時,樂受會伴隨著體驗的心而產生,並通常表現為享受這種樂受。只要他追求這種樂受,貪圖這種樂受,這就是貪愛。認為對象有樂味,可以使人感到快樂,於是追求、黏著該對象,這就是貪愛。當一個人體驗到苦受時,他渴望擺脫苦,希望苦受儘快消失,或寄託於未來有樂受代替這種苦。不苦不樂受被體驗為平靜、寧靜,它也可以成為心貪愛、染著的對象。所以,不僅緣於樂受可以產生愛,緣於苦受、不苦不樂受都可以產生愛。

因為善業成熟,可以體驗到可愛所緣或極可愛所緣,體驗這些所緣的果報心中的受心所通常是樂受,但也可以是舍受。受屬於遍一切心心所,它本身並非善或不善。只有人們貪求這些感受、追求可以獲得樂受的目標時,這纔是愛。貪愛屬於不善心所的貪(lobha),它只會出現在只屬於不善的貪根心中。如果只停留在感受本身而不生起任何貪愛,這是精進禪修者,特別是漏盡者的領域。

當漏盡者體驗到可愛所緣或極可愛所緣,其善果報心中的受心所仍然可以是舍受或樂受,在唯作速行心中也可能生起樂受,但是他不會因為體驗到樂受而產生貪愛,即不會再生起貪根心。所以,對漏盡者來說,前面的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還會生起,而受緣愛已經被中斷了,也就是說漏盡者不會再產生任何的愛,包括欲愛、有愛、無有愛。

第十六,取

?執取故為『取』。

相、味、現起、近因

特相是執持;作用是不放開;現起是強烈的愛與見;近因是愛。

什麼是取?

佛陀這樣定義「取」:

?諸比庫,什麼是取?諸比庫,有四種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諸比庫,這稱為取。?(S.2.2)

取可以分為四種:

1.欲取(kà mupà dà na):「欲」是顏色、聲音、香、味、觸感等欲樂對象;「取」是強烈的執著。執取欲樂的對象為欲取,或者說欲樂和對它們的執取為欲取。

2.見取(di??hupà dà na):「見」是邪見、觀點、主張。邪見和對它的執取為見取,或者執取邪見為見取。例如相信靈魂,相信我和世間是永恆的,這是執取常見;執著人死後什麼都沒有,這是執取斷見。

3.戒禁取(s?labbatupà dà na):「戒禁」是指宗教儀式和修行方法。執取戒禁為戒禁取,或者戒禁和對它們的執取為戒禁取。例如執取牛戒、牛禁等錯誤的修行方法為清凈,認為可以導向解脫或生天。

4.我語取(attavà dupà dà na):執取自己之語為我語取,或者只是執取我之語為自我稱為我語取。也即是執取五蘊為我的「有身見」(sakkà yadi??hi)或「我見」。共有二十種有身見或我語取,例如對於色蘊的執取分為「見色是我,我擁有色,色在我中,我在色中」四種,對於受想行識四蘊,也是同樣。(M.1.461; Dhs.1223; Vbh.938)

一個人會執著欲樂,也會執著自己的觀點、主張。欲取屬於貪心所;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屬於邪見心所,是邪見的呈現方式。所以說取表現為強烈的貪愛與邪見。

圖表 17:四取表

第十七,愛緣取

由於有了愛,依止於欲愛,進一步被加深、強烈的欲愛即是欲取。愛與欲取在十四不善心所中都屬於貪心所。邪見只出現於貪根心中,緣生邪見的貪稱為愛,當邪見在貪的影響下被接受時即稱為取。

第十八,有(bhava)

?存在及令有故為『有』?。

「有」包括生存和導致生存的業有。相、味、現起、近因

特相是業與業果;作用是令存在及存在;現起是善、不善、無記;近因是取。

什麼是有?

《分別[論]》中這樣定義「有」:

?其中,什麼是『取緣有』呢?有兩種有:有業有,有生有。

其中,什麼是業有呢?福行、非福行、不動行。這稱為業有。一切能帶來有(生命)的業為業有。

其中,什麼是生有呢?欲有、色有、無色有,想有、無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蘊有、四蘊有、五蘊有。這稱為生有。

如是,此業有與生有,這稱為『取緣有』?(Vbh.234)。「有」 「業有」分為(kammabhava)和「生有」(upapattibhava)兩種。這裡先解釋「業有」。為了獲得來世而造作的業,稱為業有。在這種情況下,業有相當於緣起支中的行。不過,有時也可根據它們造作的時間不同而分為「行」和「業有」。

能帶來今生果報的過去之業稱為行,能帶來來生的現在之業稱為業有。於是,業有是指 29 種能帶來未來生命的造業之思。其中,福行有 13 種(8 大善心之思和 5 色界善心之思),非福行是 12 不善心之思,不動行是 4 無色界善心之思。這29 種心中的思心所稱為業有。

由這些善或不善業引生的下一世的業生諸蘊,即業生色(果報身)和果報名法,稱為生有。這些業生諸蘊包括 32世間果報心及其相應心所和業生色。 世間果報心分別是:32

10 雙五識、2 領受、3 推度、8 大果報心、5 色界果報心和 4無色界果報心。

圖表 18:業有和生有表

第十九,取緣有

「取緣有」包括兩種關係:

1.取緣業有——以取為緣,造作能引生來世的業有。因為有執取,才會造作帶來來世之業,稱為取緣業有。例如發願投生為天人,對天人的生命執著為取,在這種執取的推動下造作善業,這種善業、福行就是業有。

2.取緣生有——以取為緣,眾生依所造之業而再生。由於執取天人的生命,並依所造的相應之業而獲得投生,稱為生有。

例如一個人由於貪愛、執取他人的錢財而偷盜,這些惡業使他以後投生到鬼道。執著他人的財物是取,所造的偷盜等不善業是非福行。由於執取而造投生為鬼的不善業,這是取緣業有。由於執取他人的錢財,他依照偷盜的不善業而投生為鬼,這是取緣生有。

業有與生有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說的:業有是指業,是從因的角度來說的;生有是指果報,是從果的角度來說的。因此,「取緣有」包含了三種關係:1.取是煩惱,2.因煩惱而造業,3.業帶來果報。

第二十,生(jà ti)生故為『生』?(jananaü jà ti)。相、味、現起、近因生的特相是於各處生命的最初生起。無論是地獄、畜生、鬼、人、天或梵天等各處生命的最初生起為生。作用是歸還[諸蘊]。當一個有情命根斷絕、五蘊離散、身壞命終後,由於過去所造之業仍然在發揮作用,於是在另一處產生一堆新的五蘊,並被執取為新的生命,稱為歸還五蘊,即重新獲得諸蘊。現起是從過去生浮現於此,或種種苦。近因是業有。

第二十一,有緣生

在《分別[論]》中說:

?其中,什麼是『有緣生』呢?無論任何的有情,即於其有情的部類中,誕生、出生、入胎、再生、諸蘊的顯現、諸處的獲得。這稱為『有緣生』?(Vbh.235)。

無論是欲有、色有,還是無色有,無論是想有、無想有,還是非想非非想有,無論是一蘊有、四蘊有,還是五蘊有,在各種有情的部類(趣)當中,諸蘊的呈現,眼、耳、鼻、舌、身諸處的獲得,稱為生。

人類的結生發生在卵子受精的剎那,這個階段即是人類生命的最初呈現。結生之後,受精卵在母胎中慢慢發育成小胚胎,然後逐漸發育成形。對於胎生者,從結生開始直到從母胎中誕生出來,這段期間所轉起的諸蘊稱為生。對於卵生、濕生和化生者,結生諸蘊即稱為生。

第二十二,生緣老死、愁、悲、苦、憂、

生緣老死

除非是已經斷盡一切煩惱的阿拉漢,否則,所造之業成熟必定會帶來投生。有了生,想要不走向衰老、不走向死亡是不可能的,所以說「生緣老死」。

在《分別[論]》中說:

?其中,什麼是『生緣老死』呢?有老,有死。其中,什麼是老呢?無論任何的有情,即於其有情的部類中,年老、衰老、牙齒損壞、頭髮斑白、皮膚變皺、壽命減損、諸根成熟。這稱為老。

該論繼續說:

?其中,什麼是死呢?無論任何的有情,即於其有情的部類中,死亡、滅歿、破壞、消失、逝世、命終、諸蘊的分離、身體的捨棄、命根的斷絕。這稱為死。

如是,此老與此死,這稱為『生緣老死』。?(Vbh.236)為什麼會有死亡呢?間接的原因是有生命。生命是一個歷程,只要有生,必定會走向盡頭,生命的盡頭就是死。只要有生命、有存在,就必然會死,所謂的長生不老、永恆存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在生與死的過程中,還要遭遇各種不如意的事情:

?其中,什麼是愁呢?由於遭受親戚的不幸、遭受財產的損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或遭受[邪]見的不幸,由於具有任何一種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種的苦法而愁慮、憂愁、哀愁、內[心]憂愁、內[心]悲哀,心的燃燒、憂慮、愁箭,這稱為愁。?(Vbh.237)

雖然人在輪迴諸趣中屬於善趣,但人生總不可能一帆風順,必定會有興衰浮沉、吉凶禍福。雖說人生有苦也有樂,但其實還是苦多樂少。

?其中,什麼是悲呢?由於遭受親戚的不幸、遭受財產的損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或遭受[邪]見的不幸,由於具有任何一種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種的苦法而哭泣、悲嘆、悲泣、悲哀、哀號、悲痛、訴說、哭訴、悲喚、涕泣、號叫,這稱為悲。?(Vbh.238)

?其中,什麼是苦呢?身體的不適,身體的苦,由身觸而生的不適、痛苦感覺,由身觸而生的不適、痛苦感受,這稱為苦。?(Vbh.239)

這裡的「苦」包括一切病痛,即身體的苦受。例如:頭痛、眼痛、牙痛、喉嚨痛、心臟痛、胃痛、肚子痛、手痛、腳痛等。

?其中,什麼是憂呢?心的不適,心的苦,由心觸而生的不適、痛苦感覺,由心觸而生的不適、痛苦感受,這稱為憂。?(Vbh.240)

苦是指身的苦受,憂是指心的苦受。心的苦受又依不同的程度分為愁、悲、憂和惱。

?其中,什麼是惱呢?由於遭受親戚的不幸、遭受財產的損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或遭受[邪]見的不幸,由於具有任何一種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種的苦法而鬱惱、憂惱、憔悴、絕望,這稱為惱。?(Vbh.241)

第二十三,苦蘊集起(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a)

有生就必定有老與死,在老與死過程中就會體驗到愁、悲、苦、憂、惱,總之:

?『如此,這整個苦蘊集起』:如此,這整個苦蘊組合、組成、集合、出現。因此說『如此,這整個苦蘊集起。』?(Vbh.242)

經文在這裡解釋了苦的生起、苦的原因,這是四聖諦的第二種苦集聖諦。

為什麼人生會有各種不如意、不圓滿的事情發生呢?為什麼人會衰老、死亡呢?因為有了生,所以要承受各種苦。

為什麼會有生呢?因為過去曾經造了業,業成熟帶來今生的投生,父母只是助緣,沒有父母也不可能有生,因此我們不能埋怨父母生下我們來受苦,那都是因為前生的業有。為什麼會造業呢?因為有執取。為什麼會執取呢?因為有渴愛。有了貪愛,就會去追求,有追求就會患得患失,於是帶來了苦。為什麼有渴愛呢?因為喜歡快樂,或體驗到所喜愛的對象時能帶來樂受。為什麼會有樂受呢?因為有接觸。為什麼會有接觸?因為有了六處(感官)和外界的接觸,接觸到喜歡的就會追求。為什麼會有六處呢?因為有名色(身心)。為什麼會有名色?因為有生命的結生。為什麼會有結生?因為過去生所造之業。為什麼會造業?因為無明。為什麼會有無明呢?諸漏即是無明之因。

它們的一般運作是連鎖反應、環環相扣的,周而復始地循環著,這就是生命有那麼多不圓滿、不如意,有那麼多苦的原因。佛陀並沒有否定人生有快樂,如果人生只有苦而沒有樂,人就不會有追求了。正因為人生有快樂,人們才會貪求快樂,才會貪愛。有了貪愛就會去追求,會執著、執取。有執取就有行為,這些行為即是造業。當所造之業成熟時,就要承受,就會有生、老、死、愁、悲、苦、憂、惱。

我們不要把苦的根源歸結於他人,歸結於外在的原因,不要認為是父母生我來受苦,或者上天不公平,讓我這麼命苦。現在的苦樂,取決於過去的善惡。現在生活艱苦、命途多舛,也無需責怪別人、無需怨天尤人,要怪就怪自己。

所以說:?如此,這整個苦蘊集起。?

六、十二支

下面再對緣起法則進行分析和歸納。

佛陀在教導緣起時通常這樣說: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

因此,緣起的過程可以分為十二個部分,稱為十二支,即: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發生於生與老死之間,是生與死之間時有發生的事。

七、三時

十二緣起支又可依時間段分為三時(tayo kà là ):

過去世:無明、行

現在世: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

未來世:生、老死

由於過去世造作了無明與行,帶來了現在世的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因為今生有了愛、取、有,又帶來未來世的生與老死。所以,這十二緣起支是貫穿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的。

當然,某些緣起支被歸納到某一世,並不意味著它們只會在那一世中運作,而不會發生於其他世。事實上,每一世都有可能牽涉到所有緣起支的運作。


?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眼.色。此等法名為人。耳.鼻.舌.身觸緣生身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是無色陰。身根是色陰。此名為人。

??????????????????

?『色』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為

?『色蘊/陰』云何名。佛告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是名為

?『色取蘊/受陰』指所閡。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諸毒蟲.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色受陰。復以此色受陰無常.苦.變易。

?受取蘊。諸覺相是受受陰。何所覺。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是故名覺相是受受陰。復以此受受陰是無常.苦.變易。

?想取蘊。諸想是想受陰。何所想。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陰。復以此想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行取蘊。為作相是行受陰。何所為作。於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是故為作相是行受陰。復以此行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識取蘊。別知相是識受陰。何所識。識色。識聲.香.味.觸.法。是故名識受陰。復以此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

?尊者龍軍,何者是過去時之根本?

未來時之根本及現在時之根本?」

「大王,過去時、未來時及現在時之根本是無明;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愁悲苦、憂、惱而生。如是,全時間之最初起點不可知。」

國王說:「尊者龍軍,你所說的『最初的起點不可知』,請給一譬喻。」

「大王,若有人播一粒小種子於地上,嫩芽從其發出,逐漸增大、成長、發展、後遂結實;從其取一,粒種子再種植,嫩芽又從其發出,逐漸增大、成長、發展,後又結實――是否如此相續有其終點?」

「尊者,否。請再給一譬喻。」

「大王,譬如從雞生蛋,從蛋生雞,又從雞生蛋――是否如此相續有其終點?」

「尊者,否。」大王,時間之最初起點不可知亦復如是。」

「請再給一譬喻。」

長老在地上畫一圓圈,問國王說:「大王,是否此圓圈有終點?」

「尊者,否。」

「大王,世尊所說的圓圈――『緣眼與色而眼識生,此二者和合而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緣愛生取,緣取生業,緣業又生眼

――亦復如是。

是否如此相續有其終點?

「尊者,否。」

「又緣耳與聲而生耳識……(乃至)緣意與法而生意識,此三者和合而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緣愛生取,緣取生業緣業又生意 ――是否如此的相續有終點?

「尊者,否。」

「大王,時間的最初起點不可知亦復如是。」

「尊者龍軍,你甚敏捷。

??????????????????

?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者。我若說有有者。汝應問言。為誰有。汝今應問。何緣故有有。我應答言。緣取故有有能招當來有觸生是名有。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有此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所謂此有故。有當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是名有因有緣世間集。

謂此無故。六識身無。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無。謂此無故。無有當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

?云何緣起法法說。

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

是名緣起法法說

云何義說。謂緣無明行者。彼云何無明。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凈。分別緣起。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癡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

緣無明行者。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

云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

緣行識者。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身。如是識身如實知。云何識集如實知。謂名色集。是名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

緣識名色者。云何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云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此色及前所說名是為名色。

緣名色六入處者。云何為六入處。謂六內入處。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

緣六入處觸者。云何為觸。謂六觸身。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

緣觸受者。云何為受。謂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緣受愛者。彼云何為愛。謂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

緣愛取者。云何為取。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取。

緣取有者。云何為有。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緣有生者。云何為生。若彼彼眾生。彼彼身種類一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陰.得界.得入處.得命根。是名為生。

緣生老死者。云何為老。若發白露頂。皮緩根熟。支弱背僂。垂頭呻吟。短氣前輸。柱杖而行。身體黧黑。四體班駁。闇鈍垂熟。造行艱難羸劣。是名為老。云何為死。彼彼眾生。彼彼種類沒.遷移.身壞.壽盡.火離.命滅。舍陰時到。是名為死。此死及前說老。是名老死。是名緣起義說。

???????????????

無明緣行,行緣識。?取緣有,有緣生。?無明緣行,行緣識。?取緣有,有緣生。


長阿含,大緣方便經。寫得具體又全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