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在進步,且跨度並不小。但是相對論量子力學的名頭還可以讓大家產生一點兒興趣,後面那些可就是數學的狂歡了,所以眾人未必能夠瞭解。霍金老爺子的科普系列對現在的物理學發展有過一些描述,可以去看看。


先說結論,現代物理比廣義相對論創立時期已經進步了很多,雖然現代物理依舊在廣義相對論和量子論的大框架下。

關於愛因斯坦後有哪些重要的工作,宇宙學方面我不是太瞭解不敢強答,就答答量子理論和固體理論方向。

就上個世紀的量子理論來說,量子場論框架的建立過程,每一步都是一個重要突破。從最開始的二次量子化,到路徑積分、重整化與重整化羣理論,到規範場論,到希格斯機制和電弱統一,到標準模型。凝聚態物理方面,從早期的Bloch定理、能帶理論,到Landau的準粒子圖像和對稱性破缺理論,到超導BCS理論,到拓撲相變,都是對物理學影響非常深遠的工作。再稍微近一點的,比如ADS/CFT,文小剛的弦網凝聚,等等。

另外實際上物理學家都知道現在無論是量子場論還是廣義相對論,都是一種有效理論,它們都不是這個世界的終極理論,如果看到所謂「徹底推翻」這種駭人聽聞的詞語就當做民科好了。


進步多了。

愛因斯坦是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同時也是經典物理的完善者和捍衛者,有人評價他是孤獨的聖騎士,的確,愛因斯坦就是牛頓的最後一個聖騎士。

同時也有人評價:愛因斯坦如果在35歲後改行釣魚,物理學進展也不會有任何變化(損失)。這句話也對,後來量子理論的發展,沒有愛因斯坦的位置。

幾百年前,牛頓在《自然哲學中的數學原理》中闡述了決定論,宇宙萬物的變化不再是上帝意志,而是按照數學規律變化,這也是物理學的起源。對於定域性,牛頓也有了概念,他明確表示,如果萬有引力是瞬時作用到物體上,那也太荒謬了。牛頓建立的世界觀被愛因斯坦認可並繼承,相對論是對此的最後補丁。

但是,對牛頓世界觀的致命一擊也是愛因斯坦無意中打出的。1905年,瑞士專利局的二級技術員愛因斯坦提出光量子的概念,用它成功解釋了困擾物理界幾十年的光電效應現象,然後量子理論這個怪物被解除封印了。對於微觀世界的各種光怪陸離現象和更加光怪陸離的解釋(哥本哈根派),愛因斯坦坐不住了,他想重新封印這個怪物,提出了隱變數,想把量子學拉回經典領域,然而失敗了,波爾笑到了最後。

在愛因斯坦時代,人類把經典物理推到極致,但是對物質本源,只有個大概瞭解,沒法解釋。舉個例子,用相對論計算,太陽是不可能引發聚變反應的,一句話非常應景:如果不是恆星確實存在,我們很容易證明恆星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量子力學發展後,一切明瞭,質子可以利用量子隧道效應,在更低的溫度下進行質子質子鏈聚變,這就是太陽聚變的原理。

在愛因斯坦之後,人類進入瞭解物質本源的時代,也有個不大乘手的工具,成果也非凡,非要去了解,只能說,已經超出了我們普通人可以討論的範圍。


這幾十年物理除了作為傳銷產品外沒有任何進步,所以現在各國對宗教文獻研究的投資都比物理多


愛因斯坦的時代是一個雞蛋,現在變成了肯德基,物理的進步不是走路式的進步,而是蝴蝶效應式的變化,物理思想啟髮帶動了其它,其它也帶動物理,現在的物理 ,不是愛因斯坦時代的侷限在理性實驗的絕對權威桎梏下,而是具有其它學科比如社會學計算機學信息學心理學哲學文學等等的靈髓,充滿了無限生機和力量,以前的物理,實驗理性是至高無上,現在的物理,僅僅侷限在實驗理性是憨


自從老愛以後,開創了理論物理學的假設加數學推導的全新方法。這種全新的方法對物理學的理論研究產生深遠而廣泛的影響:首先數學家們有了用武之地,我們的民科們也可以通過某些假設來玩一把,真所謂百花齊放,空前絕後。至於物理學理論上的進步,只能說多了許多的猜測或者說推測吧,相對論和量子理論之開始,只有論,再無定理或定律出現。不知這樣物理學基礎理論是否有大的進步?


太多了,太多了,廣義相對論已經徹底被推翻,不,應該說,一切經典物理,包括哥白尼到愛因斯坦——全部被推翻,一種全新的物理學,量子物理出現,它標誌著一個新的時代,但還不夠,還有更多,場論、弦論才剛剛開始發展。從愛因斯坦說出「上帝不會擲骰子」,到玻爾的勝利,到粒子的不斷探索,到亞伯特·古斯塔夫·塔姆曼的發現——誰能說這不是理論物理的偉大進步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