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與孩子一起閱讀繪本,該如何開始引導,繪本如何閱讀能讓孩子感興趣。如何開始引導閱讀外語繪本並且啟蒙孩子接受外語簡單學習


曾經有幸聽過一些人講述如何讓孩子對繪本感興趣的事情,在此分享一下呀。

其實本一個繪本本身都是有興趣的對於孩子來說,但是可能因為生活中也有很多更有興趣,我們成年人在選擇上,都尚且會選擇更感興趣的事情,那小孩子雖然尚不明白為什麼這樣選擇,但是他們還是會如此選擇的。

所以我覺得如何讓繪本更有興趣,這就是我們身為家長需要做的,比如我們可以在很多時候就拿出來看,然後晚上可以講一些故事,然後有意無意把繪本放在他面前,直到後來他會選擇繪本。當然了我們也需要帶著他們看繪本,去看那些畫面,然後有時候帶他們出去玩,就會說有沒有想那本繪本上的風景呀,是不是很喜歡。就這樣漸漸的培養他的興趣,而且這些辦法也可以在孩子未來的成長讀書中用到。其實很多小孩子喜歡讀書並不是說一開始就喜歡讀書,而是從很多生活的不同選擇中找到了他喜歡的選擇,但是他喜歡的選擇其實在某些時刻是被別人引導的,只是有的引導很明顯,有的引導不明顯。我表哥從小就被很多人說,他特別喜歡讀書,其實他就是小時候去看一些地方,然後母親講一些故事,他就覺得好有趣,然後在讀書里找到了相似的事情,從而他覺得他想看到或者說遇見更多有趣的事,然後就漸漸的讀了很多書。

所以試著引導他,帶著他一起學習,但是在引導前,自己先要熟悉這一切呀!共同加油。


我認為,如何讓幾十塊錢的繪本的價值發揮到極致無外乎要讓繪本共讀的過程中多一些有趣、有愛的互動體驗,無外乎從三部分入手!

第一部分:故事熱身部分

第二部分:繪本演繹部分

第三部分:繪本延伸部分

這三部分組成了繪本共讀的三個重要環節,這三個環節,環環相扣,緊密構建了整個繪本的骨血肉。下面我把每個部分拆分開來給大家講一下。

第一部分:故事熱身

所謂的故事熱身,就是給「繪本」加一個引子。舉個例子,比如我講《小黑魚》,書中的很多畫面都是美麗的海底世界和生物,我就會把故事中的那些「主角和配角」都找出相應的實物圖片,讓孩子充分預熱。而且其中的那個海葵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還有海葵這種生物,海葵長什麼樣子,這不僅是給孩子做科普,也是給孩子做。

再比如當我講《湛藍、湛藍》這個繪本的時候,我會讓孩子想像一些有關「雨天」的場景。因為這是一篇類似兒童詩歌體裁的繪本,我就先讓孩子閉上眼睛想像雨天的情景,我通過配樂朗誦的方式先把繪本誦讀一遍(沒想到自己的專業課,有一天能用在娃身上)。

當我設計《是誰嗯嗯在我頭上的時候》我會把一個大便的模型,放在孩子的頭上,看誰堅持的時間長。這些引子,都是為了給下面的繪本故事「打前戰」的。但是引子部分有一點我覺得很重要,引子的部分其實是一個奠定故事基調的部分,如果故事本身是略帶傷感的,那麼你的引子就不能搞得太「喜慶」。所以,引子的把握很重要。同時,引子又是打開孩子想要繼續聽故事的「魚餌」!

第二部分:繪本講述

我們的重頭戲開始了,繪本講述是最考驗父母「功力」。要想把繪本講的出彩,有的時候只是讀讀上面的文字,那麼就失去意義了。

首先,我們要根據人物的特點來設置聲音的變化,這樣能夠讓孩子們覺得故事的聲音很有趣。同時利用聲音與動作的一些結合,那些繪本上的人物馬上就能栩栩如生的展現在孩子的面前。

然後,根據故事的一些主要背景來設計一些有畫面感的場景

下圖為繪本《小黑魚》的場景(小黑魚由一條線牽著,可以游到不同的海底生物身邊)

下圖為《彩虹色的花》(我會在沒出現一個動物就擺出一個動物造型)

下圖為《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活動中我製作了火山場景,利用小蘇打和白醋及洗衣液,孩子們感覺好神奇)

這樣在邊講的時候,加入一些場景的設計,孩子能更好的感同身受。

同時在故事演繹的部分,引發思考,拋出問題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一些有「預測功能」的畫面,讓孩子預測和想像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孩子們此刻的感受是什麼?一些留下想像空間的畫面,讓孩子自由的發揮和想像可能的劇情,這些都是鍛煉孩子想像力,感知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一種方式。

同時,在講述的過程中,一定要講封面、書名頁、蝴蝶頁、封底的內容,包括作者,和出版社。這些小細節都不能忽視,有的故事從封面就開始了,有的在封底會把故事做以升華。扉頁上也行是貫穿整個故事的線索。而作者譯者出版社而是讓孩子在閱讀了大量書籍的時候,有一天他會通過這些優秀的作者譯者和出版社來自己挑選繪本。

在講述的過程中,一定要引導孩觀察細節,很多時候一個繪本故事,不是看看大概的畫面就就「理解了」,更重要的是在反覆不斷看的過程中,觀察到作者暗藏的一些小「秘密」,那些「秘密」才是真的「重點」。就像我帶兒子看《好餓的小蛇》這本書,

開始講的幾遍我都只是把我觀察到的講給他聽,突然有一天他和我說,媽媽你看,小蛇睡著了。我就突然發現,原來每吃完一樣東西,小蛇都會睡著,然後再接著尋找食物。這個重要的細節,我讀了這麼多次都沒有觀察到竟然被兒子發現了。所以,繪本的演繹過程,更多的時候是引導孩子去觀察去發現,用他們敏銳而充滿了好奇的內心,去不斷挖掘繪本背後的那些「小心機」,更深的理解作者背後的那些深意。

第三部分:繪本延伸

其實繪本延伸部分,我覺得更像一套豐富的「早教課程」,這裡面能加入的元素實在太多太多了。音樂、舞蹈、美術、數學、表演、語言表達等等都可能作為延伸的一部分,只要能和你的繪本故事貼切,一切都可以按照你的優勢「隨意調配」的。舉個例子,再拿《小黑魚》為例子,繪本的主題講的是團結與協作,我當時設計延伸活動的時候,就讓孩子自己和家人們一起剪貼小魚,最後一起貼在一隻大魚上,共同完成一幅「大魚」的手工作品。

在《湛藍、湛藍》的繪本中,我最後的活動是製作小雨滴的遊戲,充分調動孩子的身體的感官能力,孩子的認知能力,孩子的藝術感知能力。

在設計《小熊不刷牙》這個繪本中,最後的延伸活動是給牙齒刷牙,在牙齒上寫上英文字母,我念一個字母,孩子擦掉一個字母,每擦掉一個字母我就在紙板上寫出來,最後拼出了牙齒的英文單詞tooth,以此加深孩子對於刷牙的好感度以及對牙齒英文單詞的拼寫認知。

在設計《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這個繪本的時候,我的延伸活動是讓孩子演繹故事裡的一些情節,讓孩子帶著不同的情緒聲音和語言來演其中的某個場景,讓孩子感同身受的去體驗繪本中人物的情感變化。利用繪本做戲劇遊戲的方法(因為我本身學過一年的表演),能充分釋放孩子的天性。因此戲劇遊戲對於啟發孩子的天性非常重要。

以上都是我帶孩子閱讀的一些小伎倆,希望對你有幫助!當然親子共讀除了有趣外,堅持閱讀,靜讀和泛讀相結合的形式,才能讓親子共讀事半功倍!


剛開始帶孩子閱讀繪本時,很多父母都感覺頭疼。寶寶那麼小,聽得懂我們說什麼嗎?寶寶很難安靜下來,我們怎麼讀呢?寶寶更愛看動畫片,一讀書就3分鐘熱度...

其實,父母在早期培養孩子閱讀繪本,是在培養一種好習慣。這種習慣會潛移默化地讓孩子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表達能力、想像力、創造力得到提升。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閱讀繪本這件事上,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發掘孩子的興趣點,並以此為切入點。同時,營造一個好的氛圍也必不可少。比如選擇一個專屬的時間段,設置一個專屬的閱讀空間,父母和孩子一起全身心投入到閱讀中去。

讀繪本並不是簡單的給孩子講講故事,也不是孩子看了一遍就算是讀完了。這其中,父母要做很多的引導。

比如說,拿到一本新的繪本,父母可以先自己熟讀一遍,然後再帶著孩子一起閱讀。在第一遍親子共讀時,儘可能避免「提問」,而是帶孩子通讀一遍。讀過幾次之後,低齡的孩子就會開始問「這是誰?在哪裡?做什麼?」,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就能慢慢理解這裡的因果關係,或者能夠舉一反三。

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記憶內容,並開始獨立思考。同時,孩子的思考能力和推理能力。

關於繪本閱讀的實操還有很多,可以推薦一本書《繪本有什麼了不起》,作為父母引導孩子閱讀繪本的參考指南。

繪本有什麼了不起 繪本 早教書 兒童書籍 林美琴京東去購買?


引導寶貝們快樂的「自己來」

好友的兒子「小芒果」剛剛3歲多,卻是十足的男子漢了,總想著自己的事情自己來做。吃完飯後,總是端著自己的小碗走到水池邊,嘴裡嘟囔著:「我自己,我自己。」玩過玩具後,媽媽剛拿過來玩具箱, 「小芒果」趕緊把玩具一個一個放進去,說:「我自己,我自己。」

有時候,爸爸端來水果想喂他,可他偏過頭去不吃,嘴裡著急地說:「我來,我來。」……「小芒果」的行為簡直羨煞了我們一眾的寶媽。雖然他不見得事事都能做好,可是就這獨立的小個性,太讓人喜愛了。

其實,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在剛開始的階段都是喜歡用「我自己來」這種宣言,來宣告自己的獨立。可是,我們很多家長卻在凡事越俎代庖中,磨滅了孩子的獨立性。等到我們想放手的時候,卻發現孩子依賴性太強,於是我們就又反過頭來指責孩子不夠獨立。

作為父母,當我們發現寶貝們出現自我獨立的傾向,想要勇敢自信的探索生活周遭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放手」,小心維護寶寶的探索慾望,從中建立出寶寶的成就感,這,可是培養寶寶健全人格的教育關鍵啊。

《DK中英雙語幼兒玩具書:我自己來!》就是一本送給喜歡按自己的方式做事的小傢伙們的翻翻書!打開這本書,你會發現,故事裡的小男孩什麼事情都想自己做,雖然並不一定能做得很好,而且會遇到各種問題,但他總是在嘗試,並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成長起來!

「明明學會了走路,還要媽媽抱,明明會吃飯,還要媽媽喂。」很多寶媽遇見這類事情,心裡很著急,這可怎麼辦啊?

那作為寶媽的我們回憶下:還記不記得寶貝剛會吃飯時候和你搶勺子吧?還記不記得寶貝想要自己找衣服,然後弄亂了整個衣櫃?還記不記得寶貝在洗澡的時候偏要自己搽香皂,弄的到處都是滑溜溜的吧?……遇見這些情況,我們都是怎麼做的呢?

一般來說,小孩子都有「我自己做」的慾望。關鍵在於家長如何在孩子想要「自己來」的過程中是如何引導的。

比如,當寶貝把衣服扣扣反了的時候,你是怎樣對待的呢?是鼓勵孩子重新系扣還是乾脆幫他繫上呢?如果是後者,這樣做的結果,恰恰是扼殺了孩子的主動精神,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慾望徹底毀滅在了萌芽狀態。

很多媽媽認為這並沒有什麼,等孩子長大一些,自然就會了。殊不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被扼殺,就會很難適應以後的生活,更別說擁有健康的人格了。

就說《我自己來!》裡面的小男孩,他什麼事情都想自己做,雖然並不一定能做得很好,而且問題也層出不窮,可是恰恰因為媽媽的鼓勵和從旁指導,小男孩越來越勇敢,越來越獨立。

《DK中英雙語幼兒玩具書:我自己來!》還很巧妙的設計了很多環節,讓孩子在閱讀中找到樂趣,找到「我自己來」。

看到書中那些特別設計的摺疊紙板了嗎?讓你的寶寶伸出小手,拉開紅色的抽屜,找一找小男孩的褲子是不是在裡面?

翻開斜倚在床腳的積木盒,看一看小男孩的鞋子是不是藏在下面呢?

打開超市的購物車,幫小孩子挑選他想吃的蘋果吧。

睡前要講故事了,翻開小男孩最喜歡的那本書《泰迪自己來》……

孩子逐漸在成長,心理和生理都在逐漸成熟,到了一定階段之後,孩子會本能地想要脫離父母,想要獨自去做一些事情。在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們能夠在背後幫忙再推上一把,孩子就能很好地實現自身的徹底獨立。

現在的父母都主張科學育兒,那麼就讓孩子自己來吧!《DK中英雙語幼兒玩具書:我自己來!》結實耐翻的書頁,不僅可以增加孩子的動手能力,而且還可以幫助鍛煉孩子的獨立性,創造思維性,增加自信心。讓寶貝們一邊翻閱,一邊探索,去發現藏在紙板後面的小秘密吧!讓孩子在歡樂地尋找過程中大喊一聲:「我自己來!」


親子共讀超過10年的三娃老母想說:引導孩子看書最有效的策略就兩條:

  1. 讓孩子看到你在讀書,明白讀書就是和刷牙洗臉一樣每天都要做的事;
  2. 讀書給孩子聽,讓他們感受到樂趣。

第一點,我已經在之前的一個問答中,詳細說明過策略了。今天來說說第二部分:如何讀書給孩子聽。

1歲以內

1歲以下的嬰兒,一次性的專註力差不多就是3分鐘左右,閱讀引導的策略是:

  • 讓寶寶做主
  • 短時間多次數:每次5分鐘左右,每天可以5次以上

再按月齡細分:

0-6個月,嬰兒基本沒有行動力,閱讀基本無壓力;

6-8個月,嬰兒喜歡咬書超過聽故事,可以考慮給寶寶一個奶嘴(或其他啃咬玩具),轉移注意力;

8-12個月,嬰兒喜歡亂翻書,可以跟著寶寶的步伐,他翻到哪裡,你說到哪裡

選書策略:

  • 顏色鮮艷:孩子的視覺能力在這一年裡會有質的發展。
  • 聲音有趣:比如押韻的句子,或者新奇的象聲詞。
  • 材質推薦:
    • 布書
    • 紙板書

書目推薦(舉例):

  • good night moon - by Margaret Wise Brown

  • 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by Eileen Christelow

Where is babys belly button?

1歲-3歲

這個階段就因人而異了,有的孩子更坐的定,有的還是和小嬰兒沒有什麼區別。如果孩子有耐心坐在你身上,聽你說話的話,就可以開始「對話式」閱讀了。

什麼叫對話式閱讀呢?拿我們家讀的最多的《好餓的毛毛蟲》舉例:

書本身的話,這一頁其實就一句話:In the light of the moon, a little egg lay on a leaf.

我在第一次和娃讀的時候,會適當的用問答的形式來介紹這一頁的內容:

我:寶寶來看看,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呀?

娃:...(沒反應) 我:看這個,是太陽公公還是月亮婆婆?娃:月亮,很大很大的月亮。我:對,這個是月亮,她今天看上去蠻開心的,在微微笑呢。娃:(摸摸月亮的臉)...我:這個綠色的葉子也好大呀,怎麼上面有個白色的點點呢?娃:白,點點...(繼續摸) 我:這個叫蛋。娃:蛋。(因為娃早上經常吃蛋,所以對蛋很熟悉)我:這個蛋和你早上吃的蛋一樣嗎?娃:一樣!我:對,都是白色的對不對。接下來我們看看這顆蛋怎麼樣了?你可以幫我翻一頁嗎?

這一階段的閱讀策略:

  • 父母讀要比聽音頻更有效,因為前者是互動型,後者是被動接受型;
  • 不需要完全照著書讀,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語言;
  • 對於孩子的每一次開口,盡量給與反饋和鼓勵
  • 盡量選擇圖畫內容豐富的繪本,可以拓展的內容更多。

書目推薦(舉例):

  • First 100 words

  • Good Night, Gorilla

  •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3歲-6歲

這一階段,小朋友的閱讀水平差異會進一步擴大,愛上閱讀的小朋友可能已經自己躍躍欲試想要認字了,而不喜歡閱讀的孩子還是和小baby一樣,坐不到3分鐘就走了。

關於如何培養小朋友的閱讀習慣,我個人感覺家庭環境比小孩子的性格更重要。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下面這個鏈接:

讀繪本是不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好方法??

www.zhihu.com圖標

差不多2歲半到3歲左右,孩子對故事情節的理解力會大大增加,差不多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可以大量的用「故事書」來和孩子一起讀了。

這個時候的重點其實只有一個:給孩子讀更多的書,即使孩子已經識字、可以自主閱讀。

道理是這樣的,就語言發展來說,聽力永遠是領先閱讀的。對於3歲的小孩子來說,看文字,他可能不明白「棕熊」是什麼意思,但是如果聽到「zong xiong」這個發音,他腦中就可以浮現出下列圖片:

如果家長能夠更多的給孩子讀一些「難度比較大」但同時又很有趣的書,孩子就能從中吸收到更多的東西,而這些光靠孩子自己讀,是很難自己讀懂的。

1984年,NBC上映了一部廣受歡迎的情景喜劇《考斯比一家》(The Cosby Show,據說英達的《我愛我家》的靈感就來自於《考斯比一家》)。

在後來的收視率調查中,大家驚奇的發現,這部劇在一年級學生中受歡迎度也很高。但其實《考斯比一家》的台詞並不是低幼版,差不多是在四年級學生的水平。

如果一年級小朋友也能從看劇中感受到樂趣,那說明他們的聽力水平和四年級學生的閱讀水平是非常相近的,差不多領先2-3年的樣子。

這一階段的閱讀策略:

  • 推薦多讀故事書,科普類的除非孩子對話題特別感興趣,否則建議在閱讀習慣建立之後再慢慢加入;
  • 選書的時候要考慮孩子的興趣,以及難度合適度。儘管孩子並不識字,但是他們的聽力理解力已經非常強了,再重複讀《好餓的毛毛蟲》可能就無法引起足夠的興趣了。
  • 不要強迫孩子回答問題:包括識字類的、閱讀理解類的;你可以試著問,如果孩子願意答,最好;如果不願意答,或者答錯了,你直接說出你的理解就可以了;閱讀是樂趣,不是考試。
  • 閱讀和生活多結合。比如最近孩子過生日了,那就讀一些過生日的繪本;最近孩子去了動物園,那就來一本動物園的繪本。熟悉的東西讓孩子覺得安全,也有興趣去了解更多。
  • 閱讀和遊戲相結合。這個概念我已經提過好多次了。遊戲最大的好處有兩個:
    • 過程有趣
    • 主動參與性強

關於如何把繪本玩起來,大家可以參考我這篇回單,讀了上百遍的《好餓的毛毛蟲》:

你給孩子讀的最多的繪本是哪一本(套),最多幾遍??

www.zhihu.com圖標

書目推薦(舉例):(這一階段其實閱讀能力差別已經挺大了,但幽默有趣的繪本會受到大多數小朋友的歡迎。)

Stuck

Dont let the pigeon drive the bus!

The bad seed

每個孩子的閱讀之路,都是從家長每天給孩子讀書開始的。坐在爸爸媽媽的腿上,你一句我一句地交流:從家長說的多,慢慢變成勢均力敵,最後變成孩子說的多、家長負責聽。

其實最難的就是兩個字:堅持。即使每天只有20分鐘,堅持1年,也能看到巨大的變化。


我是Jessie,坐標多倫多,家有三娃,10歲/5歲/2歲。摸索了各種語言學習方法,最終發現「閱讀+遊戲」是培養雙語娃的最佳方式。歡迎關注 @Jessie雙語啟蒙,一起打造雙語神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