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發順旋球為例,發球後,碰到球桌後彈向我的右方,碰到一個拍面平行於球桌的球拍卻彈向左方。

是什麼導致了在同樣方位和角度的前提下,球桌和球拍對於球的運動產生了不同的作用?


我覺得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啊

以右手順旋轉發球為例

桌子上是受兩面空氣的壓強差和桌面摩擦力

球向右旋轉 球拍給球的摩擦力是向左的(牛三)

所以 在球檯上向右拐 碰球拍向左


如果用最核心的理由解答,就是摩擦係數

接觸瞬間,如果球面有平行於表面的速度,就會衍生出與這速度相反方向的摩擦力,作用到球上 造成力矩,產生旋轉變化

摩擦係數極小,比如光滑球檯,摩擦力近乎零的話,對原來球的角速度 影響就小(力矩近乎零),基本維持旋轉強度和方向;相反,摩擦係數極大,比如反膠,摩擦力達到理想,對原來球的角速度影響就足夠大(力矩足夠大),基本維持旋轉強度但逆轉方向。至於介於兩者之間的摩擦係數,比如其他表面或膠面,效果就在「同方向旋轉,強度下降」和「反方向旋轉,強度下降」之間。

這是「旋轉運動」的情況,相對複雜;類似情況,其實在「直線運動」也可見,直觀不少。

當移動物體垂直撞在一個另一靜止物體上,若是完美彈性物體,基本是反向彈回;若是不完美彈性物體,則可能貼在一起前進。若是介於完美與不完美彈性之間,效果就在「同方向 減速」與「反方向 減速」之間。

兩者都涉及接觸瞬間的受力,這力是現象關鍵。

所以,回到你的提問:

接觸檯面,因為摩擦係數低,所以球基本不改變球運行中的旋轉(但一定程度的減弱);接觸反膠面,因為摩擦係數高,所以球基本是反轉了原來的旋轉(也是一定程度的減弱,除非自己加摩擦)。


不知道你是怎麼測試的,平著拍子去接還是放平拍子然後發到拍子上

由於桌子是有摩擦的,即便你出手時候是純的順旋,即:從你的角度看,球是順時針轉的,但實際上這種純粹的順轉幾乎是發不出來的

然後當球往前走,從桌子上彈起的時候,由於桌子的摩擦力和球的慣性,球很可能順著上旋的方向滾了一定角度,到拍子上時已經有點接近側旋了(左側),當然轉的角度不大,但是由於拍子也有摩擦,球碰到拍子後,繼續翻滾一定角度,很可能喫的就是原先朝上的那一面的旋轉了

實際上由於純粹的順轉球很難發,很多側拐都是順轉偏上旋,球檯摩擦雖小,但是轉速高,球的質量小,都能產生側拐的力道,其對球本身的擾動也是很大的,球在運行過程中會將軸做一個偏向,整體分析還是挺複雜的,再者,所謂的軸也不一定就是固定的,比如說,球面上商標所在的位置如果在旋轉開始的時候是在赤道,但轉著轉著可能到了兩極,這是因為同時存在多個維度的旋轉,《打好乒乓球》教學片裡面有很多慢鏡頭,可以參考下

作為比對,你不妨不要觸臺,順轉第一跳就發到水平的拍面去比對一下效果


旋轉沒理解透啊

力學分析和實際發球是有區別的

首先你說發順旋轉,我就理解為右手持拍從右往左摩擦球的後端,完全沒有上下旋,這是這是理想情況,然而你能發出一個完全順旋的球嗎?必然帶有上旋或者下旋吧,帶下旋,碰到球拍是下旋讓球往左走了,至於球在桌面上的時候會右拐,是由於順旋轉導致兩邊風速不一樣,空氣壓強引起的右側受力,所以前進的路線球會往右側拐。


感覺樓上alex說的比較明白了。因為你要讓球往前走,肯定多少會接觸到球的後部稍微推送一下,所以最終球上的轉軸不太可能正好完全面對著自己,而是像地球儀那樣子有個傾角。


意思是這種發球?

其實就兩個點:

1.球拍膠皮的摩擦力遠大於球檯的摩擦力,準確的是說摩擦係數。

2.球在運行的過程中除了旋轉之外還有自身的慣性。

說白了就是反膠和顆粒的區別

題注的意思應該表述為 發上面視頻的球 球落在球檯上是外拐的,如果二跳到了放在檯面上的球拍上,則是內拐。


提問有誤,你的意思是球拍垂直於桌面,立著的,而不是平行於桌面。球碰到球拍,在球拍不施加摩擦的情況下,不改變旋轉方向,改變運動方向,所以回來的球向左運動


補充一下為什麼的問題:乒乓球帶著旋轉碰到反膠膠片上,由於外殼存在著轉動慣量,旋轉方向向著膠皮側的壓力要比反向膠皮側的大一些,同時因為膠皮有粘性,彈起時因為這一側變形相對較大,對球的作用力肯定也大一些,旋轉方向就反過來了,畫圖看看

碰球桌後不會改變旋轉,碰到反膠膠皮後會改變旋轉方向,你自己試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