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合理


虛榮。第一反應就是這兩個字,可能我這兩個字描述得不太準確,也不能反應所有的城市的真實面貌,是我自己的所經歷的城市給我的感覺。


進體制內,不謝


既然這個城市如此水深火熱,那麼人口一定大量減少了。

如果人口沒減少反而增加,說明收入不低,物價不高,或者有其他優勢吸引人湧入


收入低是個相對的概念。

你存在在收入低羣體,就會覺得物價高。畢竟打開大門做生意是完全的市場經濟,價格太高大家都消費不起就要關門大吉了。

所以,本質問題是怎麼讓自己不掉入低收入羣體。


還能怎麼看,努力活著唄。

在我看來,大理就是這樣的一座城市。

每次別人一聽說我在大理生活就會投來羨慕的眼光

而我: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哭


這種情況在小城市更普遍,如果覺得生活困難又不想太努力就盡量減少開支,不然就努力提升自己去賺錢


公務員、教師、醫生,生活的絕對很不錯。


換個城市發展唄,我覺得收入高物價也高的城市是最好,最有活力,最右發展前途。


全國還有物價低的地方?

收入主要取決於行業和你在行業的地位,當然有些行業收入地區差距巨大,這個必須考慮進去,總之,努力成為行業佼佼者,生活都不會差


說明這個城市不適合你,哈哈哈。去一個你感覺收入高物價低的城市吧。


鳳凰是一個旅遊小城,遊客穿梭,造成當地物價水平奇高,但是小城百姓的收入並沒有顯著提高。所以,人們把喫夜宵的地方挪到了縣城周邊的鄉鎮村莊。是不是很精彩!


生存成本很高,那就不一局,很多人往往是匆匆過客。這樣的城市例如北上廣深等。一方面這些城市充滿了吸引力,但是又看不到前景,讓人很茫然,一些人陸陸續續離開,讓人感覺很惋惜。城市按理說是容納不同的人,但是城市本身做出了物競天擇的選擇,這多少有點殘酷。買不起房,呆不住,回不去,這是目前很多年輕人的無奈。家裡條件好的尚可,但是條件差的基本上沒有希望了。


價格是有市場決定的。如果你覺得收入低價格高,那就是應該換個地方了!


青島。不過青島不是所有物價都高,而是房價高,旅遊季住宿、餐飲價格高。日常物價還算湊合。

可見價格高的都不是本地人造成,誰讓青島氣候宜人面朝大海,吸引無數旅遊之人以及無數外地有錢人在此買房置業。

旅遊城市常常無法以本地收入來衡量生活成本。只能自我安慰,別人旅遊幾天,我在這裡旅遊一年……


沒有這樣的城市,這只是個體的感觀而己。你站在某個城市最繁華的街頭,可能你會覺得這個城市物價高,你的口袋不能滿足你的需求,但是你站在這個城市的某個貧民聚集區的時候,可能你會覺得你很富有(相對的)。

多到城市各個角落走走。


還能怎麼看,搬家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