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2000年間,有哪些人是華語文壇裏,你認為當之無愧的文豪?

諸位朋友僅以已識,盡書已見,不用太介意自己的閱讀量。


白話文一百年,優秀作家五四一波,80年代一波。

文豪這個概念,我認為分三個維度看: 文字能力,作品的成熟度,作品對現實的影響力。

單論文字的能力,我認為80年代這一波跟五四的比不了。莫言,餘華,陳忠實等人的作品很好,結合了西方文學的新形式,文體有創新,但文字(語言)本身,沒有五四那些大師紮實,精妙。

個人認為:魯迅,張愛玲,沈從文,蕭紅,這是文字能力最好的四個。

單論作品成熟度,80年代作家的一些創作,確實可以媲美前輩。因為這一時期,小說這種藝術形式是不斷前發展的,形式比早期更成熟且內涵更豐富。

再論作品對現實的影響力,五四時期略高,但80年代作家也不算太差。有《白鹿原》,《活著》這類可以穿透時空的作品,經過了幾十年的沉澱,從另一個維度,闡釋了中國民族性的東西。

我的觀點是:80年代看作品,五四看作家。

那麼80年代的作品,從完成度和巨大現實意義上來看,我選《白鹿原》。雖然陳忠實本人的地位不一定高於莫言、餘華等,但這部作品,無疑是最成熟的,也是可以跟五四時期文學家,在歷史上較量的。

所以,我選魯迅,張愛玲,沈從文,蕭紅,陳忠實。

魯迅是宗師,張愛玲、沈從文、蕭紅是文字上的天才,陳忠實有偉大的作品。


梁啟超,這人算個近代文宗,《少年中國說》那樣的作品,也是頂級神品。

王國維,有爭議嗎?《人間詞話》乃文學批評的傳世珍品。《宋元戲曲史》也是民國文藝史的傑作。

魯迅,一代文宗,承清代樸學之緒餘,奠現代文學之礎石,作品的水準領袖羣倫,方面較多,蹊徑獨闢,為後世開無數法門。

郭沫若,總是忍不住說他。早期的新詩作者,胡適《嘗試集》真嘗試,徐志摩的詩句,和周氏兄弟一樣,只一二出色,郭沫若《女神》纔是整本不失水準。

聞一多,新月派唯一的愛國詩人,他的好詩比有時風頭更勁的徐志摩,來的多些,格調也高。

茅盾,老舍,巴金,大時代的記錄者。

曹禺,新劇的王者。

朱自清,鬱達夫,沈從文,作品水準都很高。

周作人,曾經的小品散文之王,為文壇開一大派別,實繁有徒。貢獻很大,過錯非小。也許當不得「無愧」,姑存此條。

胡適,林語堂,兩人名頭響亮,不問文學創作的水平,俱在文壇掀起過大的風浪。


這個命題,還是以」郭、魯、茅,巴、老、曹「為標準答案吧。本身」文豪」這個叫法,就沒有明確的標準界定,類似的如:歌星、歌手、歌唱家、歌者。


民國之後文豪僅魯迅一人。

天下文才一石,魯迅獨佔其八,老捨得一斗,餘人共分一斗

魯迅的文字強悍到用任何文字去形容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難以想像在那樣一個時期能夠誕生如此文采之人

他筆下的句子已經圓滿完成了文字傳達信息的任務,並且進一步升華為強有力的武器。

幾乎可以說,對他的文章任何形式的解讀都不算過度解讀

——————————————割————————————

當然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已經去除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這個人物選擇了和魯迅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如果從文,將會是比肩甚至遠超魯迅的存在。


舒舍予

如果老舍還活著,知道我把他的名字掛在中國文豪的行列,大概會擺手遮臉:不敢當不敢當

老舍一生,顛沛流離,命運在他看來沒有多大浮沉變化,畢竟他一生追求剛剛好的生活。多了,與他而言反倒是累贅。他字裡行間無不散發著世俗的瀟灑,調侃,大約與生他在北京有關係。世俗是說他的真,灑脫是說他的心態好。

老舍,在我心中是最會寫故事的人,他筆下的人物豐滿圓潤,正因如此,人性的全部都攤開給讀者看,沒有壞人,沒有黑白,只有命運弄人的無力。

之前有個小姐姐問我:從老舍的文章中,能感悟到人生真諦嗎?

我呆愣如雞,笑而答:老舍不寫人生真諦,只寫日常雞毛蒜皮。

人生真諦不就藏在生活裏嗎?老舍的文章裏是住著幽默化的煙火氣。

曾聽說,張愛玲牀頭之書獨放老舍。私下猜想,專攻情愛心計,風月洋場的張愛玲愛上了老舍的世俗煙火。

讀老舍散文,可每日笑對生活;讀老舍小說,可每日笑對他人。

附上老舍部分小說、作品集:《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小坡的生日》,《貓城記》,《離婚》,《趕集》,《櫻海集》,《蛤藻集》,《駱駝祥子》

暫記這麼多了,歡迎隨時補充~

老舍,大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