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是初中和高中課本里學過的文言文,或者古詩詞。


言既遂已,至於暴矣

出處:高中必背課文《氓》


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隆中對》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

才疏學淺,就記得這兩個。


遂。

在古代文章中不勝枚舉,我就簡單介紹一下他的意思吧。

遂,(形聲。從辵(chuò))

同本義

遂,亡也。——《說文》

行,往

遂,往也。——《廣雅·釋詁一》

不能遂。——《易·大壯》

遂賢良。——《禮記·月令》

又如:遂行(通行;順適地進行)

稱心如意;使得到滿足

他年如遂隱,五老是知音。——唐·李中碧《廬山》

王吉曰:長卿久宦遊不遂,而來過我。——《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又如:遂懷(遂願);遂隱(滿足隱遁的願望);遂初(舊時辭去官職,實現隱退的本願)

順利地完成;成功

上無乏用,百事乃遂。——《禮記·月令》

四者無一遂。——漢·司馬遷《報任安書》

令遂前功。——《後漢書·班超傳》

介子推之從晉公子,既反國而隱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明·顧炎武《復庵記》

又如:遂初(辭官歸隱,達到原來的願望);遂過(促成過失);遂志(實現志願;滿足願望);遂事(成就事業;完成某事);遂功(成功。建立功業)

推薦或舉薦 。如:遂賢(薦舉賢能之士);遂能(薦舉賢能之士);遂良(薦舉賢良之士);遂材(薦舉才能之士);遂舉(進舉,進用)

通達

此其墾田,足以食其民;都邑遂路,足以處其民。——《商君書·箅地》

又如:遂達(通達)

表明 。如:遂威(展示威力)

生長

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穀得遂長。——《淮南子·修務》

又如:遂長(生長;成長);遂字(生長,成長)

養育 。如:遂成(養成;成就);遂生(養生);遂滋(養育;滋養)

順從,如意 。如:天遂人願;遂罪(順受其罪);遂過(順成過失;掩飾過失)

順應;符合 。如:不遂;遂非(順著過錯去做而不改悔);遂性(順應本性)

決斷

春秋之義亡遂事,漢家之法有矯制。——《漢書·馮奉世傳》

又如:遂事(決斷事情);遂疑(決疑)

因循,拖拉 。如:遂迷不悟(執迷不悟。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延續 。如:遂哀(哀而不止)

墜落,往下沉。通「墜」(zhuì)

震遂泥。——《易·震》

其賊人多,故天禍之,使遂失其國家。——《墨子·法儀》

人有此三行,雖有大過,天其不遂乎。——《荀子·修身》

若是,則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荀子·王制》

又如:遂失(墜失;廢弛);遂亡(墜亡;廢弛)

〈名〉

道路

使開階立遂。——《春秋演孔圓》。宋均註:「道也。」

禽夫差於干遂。——《史記·蘇秦傳》。索隱:「遂者,道也。」

又如:遂路(道路)

射者穿的臂衣

袒決遂。——《儀禮》

田間排水的小溝

凡詒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周禮·地官·遂人》

《注》:「遂,廣深二尺」。又,遂人,周代官名,地官之屬。

水道

迷者不問路,溺者不問遂(可以涉水而過的路);亡人好獨。——《荀子·大略》

〈副〉

就;於是 。多用於書面語

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齊侯游於姑棼,遂田於貝丘。——《左傳·庄公八年》

如不能守以終表,則遂取以來。——唐·韓愈《祭十二郎文》

不幸呂師孟構惡於前,賈於慶獻諂於後,予羈縻不得還,國事遂不可收拾。——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又如:遂爾(於是;就);遂乃(於是,就);傷者經過包紮搶救,流血遂止;因天氣惡劣,郊遊計劃遂告落空

竟然

若遂不改,方思仆言。——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表示最後的結果,終於,到底

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三國志·諸葛亮傳》

歷險數次,遂達峰頂。——《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盡;完全 。如:遂夜(終夜)

〈形〉

順利的

可遂破也。——《資治通鑒》

小兒輩遂已破賊。

已成,終了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論語》

久 。如:遂古(往古,遠古);遂往(以往的錯誤)

就這樣了。祝好。


都在裡面了:遂-語料庫搜索


言既遂已,至於暴矣

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其賊人多,故天禍之,使遂失其國家。

人有此三行,雖有大過,天其不遂乎。

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遂許先帝以驅馳。――諸葛亮《出師表》

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白居易《長恨歌》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天不遂人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