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1000元的概率紙幣上寫1元錢,這樣做有什麼弊端嗎?


紙幣的發行是靠機構的信用

沒有信用做依託 面額多少都沒用

舉的例子就是一種破壞信用的行為


幣制改革對經濟中的實際變數沒有影響。

幣制改革通常要和其他政策結合起來以控制通貨膨脹。在經濟體制改革時期引入新貨幣將產生心理效應,讓公眾重新形成對通脹的預期。經驗證明,如果缺乏貨幣供給量減少等緊縮性的政策作為支撐,幣制改革所產生的心理效應將無法保障抑制通脹的穩定計劃獲得成功。


貨幣的購買力和生產供應是息息相關的,生產力跟不上這個就沒有辦法實現。


不是不可以,只是沒意義。

遠的不說,就說去年的例子,委內瑞拉的主權貨幣玻利瓦爾在去年就重新定義貨幣的價值,直接抹去5個0。

結果惡性通脹還是那麼高,抹去5個0的新貨幣一樣也變得不值錢,搶劫的人上街還是要帶著刷卡機。

在尼克松宣布美元脫鉤黃金之後,全球就進入了信用貨幣的時代,說白了,貨幣背書就是主權政府的信用。

對內:

經濟不行,貨幣放水,國民知道貨幣在貶值。即便是重新定義貨幣價值,也不會扭轉經濟頹勢,政府有其他辦法挽救經濟嗎?幾乎沒有,還不得靠放水來刺激經濟,新貨幣價值一樣會貶值。既然預期經濟繼續下滑,貨幣繼續貶值,所有人還是繼續搶實物商品,通脹還是繼續上升。

對外:

在國內,你的貨幣怎麼定價都可以,問題是在國外,沒人認可也是沒用的。不管貨幣抹去多少個零,在換匯的時候一樣不值錢,不可能說抹去幾個零貨幣就變值錢,否則匯率就沒有意義了,哪個國家缺錢,直接重新定義貨幣價值,然後就能換來大量的美元外匯。既然資本一樣繼續流出,國內資產一樣繼續貶值,通脹還是繼續上升。

說白了,主權貨幣本質上就是主權政府的信用,主權貨幣在貶值,也就是主權政府的信用在貶值。

信用這東西,可不是抹去幾個零就能輕易挽救的。


中國歷史上就有過

第一套人民幣換第二套人民幣的時候舊10000:新1


這個就跟小時候把17分考試的卷子改成77分讓家長簽字一樣.....除了騙自己,誰都騙不到


確實基本上都是這麼做的。

但這麼做幾乎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看貨幣的通脹水平,和物價名義上是一萬還是一塊的區別不大,核心得看兌付能力。

1948年8月,法幣市場匯率從1946年六月的2665法幣兌一美元貶值到8683000法幣兌換一美元。

民國的新任財政部長堅信通過改變貨幣本位可以恢復經濟穩定,且預算平衡將隨之自動實現,所以在常凱申的支持下,發行了金圓券,規定一金圓合300萬法幣,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金圓券對美元的市場匯率,從發行時的4金圓券兌一美元到1949年4月就已經變成813880金圓券兌一美元了,再之後的匯率數據我沒查到,但是可以查到到了49年七月,金圓券的發行量是4月的六十倍。

49年後,兩岸都開始對貨幣進行改革。

對岸政權在49年的時候明訂40000元舊台幣兌換1元新台幣。由於從大陸搜刮的大量黃金的支持,再有幾個大的歷史機遇和經濟的發展,這個貨幣至今還堅挺。

由於解放前連續多年的通貨膨脹遺留的影響沒有完全消除,第一套人民幣面額較大(最大為5萬元),而且單位價值較低,在流通和計算時,以萬元為單位,不利於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給人民生活帶來很大不方便。多說一句,第一套人民幣我小時候還見到過一張,夾在我家玻璃磚下,隨著幾次搬家,現在也不知道到哪去了,一開始見到還以為我家巨富,那年代萬元戶都是值得表彰的了,對小小的我是個巨大衝擊,後來一問才知……到1955年時候,人民銀行發行了第二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和第一套人民幣摺合比率為:第二套人民幣1元等於第一套人民幣1萬元。由於良好的兌付能力,至今人民幣的基本單位還是一元。


惡性通脹是一種本質而不是一種現象。錢幣價值只是一種現象。好比日本200元一瓶水,但沒有通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