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但是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你确定问的不是「作为子女,该如何突破自己渴望被溺爱的习惯,而尝试在父母那里建立自身说服力,赢得被尊重?」

是的,即便身为父母,也没有能力在每一个当下都能理解你,体谅你,宠爱你,你也需要做证明题,在父母面前证明自己。

假如,你妈妈是从小就爱唠叨和讽刺你,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因为有别的原因。假如,你妈妈是最近才开始唠叨和讽刺你,那说明你该证明自己了。话语权从来都是需要贴靠身份、能力以及成就的。注意是话语权,不是说话权。

当然了,随著你的问题,我也察觉是否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其实你的妈妈,她其实有点原地画圈了,找不到和你沟通的方式了。或许是从小就没找到,那也许是她一直没有形成这种和人沟通的能力,或许是曾经有,但是现在越来越失去了,在你无意识之中,因为年龄、信息、观念的种种不对称,她无法了解你,无法懂得你了。

也许她想深入你,但不得其路,你的一切,对她都是封闭的。不是你故意,而是自然而然,在时间里,因为缺乏沟通和共鸣,很自然的越来越无法建立彼此的理解、信任。爱还在观念上被肯定著,但实际上,却无力表达和实践爱意天伦。

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没有实现能力的爱里,深入的爱著,又在实际的细节里矛盾著吧。

也许她实在是找不到和你沟通的方式了,或者她本就是这样一个人,有著固执的表达方式。但无论从哪一种来说,每个人都不是生活的强者,作为孩子的人不是,作为父母也未必是。并不是说话声音大,唠叨和肆无忌惮表达的人,就是强势者,因为从某个方面来说,恰恰可能是一种弱势。

极力想要了解,却不得其法。只能依赖本能和有限的生活体验,不断地去询问。就好像去敲门,你在这间屋子里,但是她拚命的在另一个房门猛敲。她想找到你,和真正的你说话,但是你却只会觉得吵闹,因为你觉得这不是在找你。

她是你的妈妈,但是她不仅仅是你的妈妈,因为她首先是她自己。曾经年少,年幼,是个小女孩,慢慢长大,是个女生,接著遇见你父亲,遇见你,慢慢累积的生活里。她似乎失去了自我,成了别人的妻子、儿媳、妈妈。这些身份里,都是责任,都是生活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什么时候是她自己呢?

她叫什么名字,喜欢什么,爱吃什么,爱去哪里玩,对什么会感兴趣。包括,当她著急的时候,当她孤单的时候,当她一个人在心里想著自己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出自本能的想要纠正些什么,也许不及深思,也许根本无力深思,只是依循一些传统的观念,来自从小积累的认知,或者是受到他人影响的一些想法,逐渐累积成为了性格,成为了对待你的方式。

也许她的方式直接而不细腻,也许她的细腻并不在你所期望的那些行为和方式里。当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是渴望他人用你能够喜欢并接受的方式对待你。但是同样的,假如在你妈妈的角度,她是否也是因为想看到她自己心里的你的样子,所以直言不讳的表达了出来。因为迟迟没有看见,所以成而来反复的唠叨。

身为了父母,也不只是做人的父母,也有自己的优点缺点,以及无法克服的问题和局限,并不完美,不符合理想。

但我想的是,那一个唠叨和爱讽刺的你人,可能她的内心有些惊慌,有些不安,有些失落,有些自己也无法控制,有些自己无法表达需要对方好好的接受而梳理出来,有些粗鲁直接但需要被人缓缓的抚慰的部位,也许这一点期待,连她自己都不曾发觉......

而我们依然在想著,被温柔以待。

ps:对不起,回答的都是自己的感触,未必合乎你的状况,抱歉。


这种妈以后会被子女疏离的,非但建立不起亲子关系,还会有反感


没有怎么办,妈妈都是特别唠叨的,听著就是了,不然跟她说:我都知道啦宝贝妈妈放心吧。哄著点,反正闹对谁的心情都没有好处。

至于爱讽刺你,我也很纳闷为啥妈妈喜欢讽刺孩子,我妈也爱讽刺我,可是我也整天挑她毛病,你来我往的也就算了,但我始终还是相信她讽刺的时候也就过过嘴瘾,心里还是爱著自己的孩子的,就让她过嘴瘾罢了,毕竟我也不是那么听话的孩子,被讽刺下也没啥。


谢邀

不过,邀我回答就对了啦,我妈就是你说的这种的,可能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吧…

那时候我妈就爱讽刺我胖咯,成绩不好咯,为了崛起,我考上了还算满意的大学,暑假各种减肥。大学了,继续讽刺我胖咯,懒,不做家务,四级没过,还没找工作,为了崛起,我又减肥,天天跑四百米操场25圈,学英语上点心,然后减肥成功,四级也过了,家务也偶尔做一下,工作后,我去了很远的外地,她就来电话唠叨,催找对象,催生,催掉回家这边的单位,然后又依依全部做到,好啦,现在没什么好唠叨的啦,也不怎么讽刺啦,两个娃都生了,她忙到没时间顾著说我了,所以,最后总结,转移她的注意力呀,然后自己也要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


谢瑶!作为一对唠叨又嘲讽能力max的夫妻的女儿!

说我不做家务,我就天天拖地!

说我养宠物各种问题,那么各种责任我都会承担!

说我不会做饭那就做道好菜给他们瞧瞧!

说我学习不好,那就逆袭给他们看!

说我打游戏,好!那就戒!(其实你已经做到上面三点了就不会有人说这条了)

多读书!用好三十六计!

如果她们还是不满意!那就怼!我不信家长从不犯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至于,工资多少,工作问题,爱好问题,以及是否结婚生子,只要不影响到他人那都是我自己的事,他们做不了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