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長安這些地方應該比國內很多地級市都更發達,特別是外來人口數量遠超國內大部分地級市。

但貌似只是賺錢和打工的地方,醫療水平很落後。

在虎門、長安就醫,很多網友都說當地的醫院是黑心醫院,說醫生像騙子,建議有條件還是去廣州大點的醫院就醫。

年輕人最關心賺錢,不過年紀大點就很關注醫療水平了


別說虎門長安,就算東莞也一般,因為東莞只是一個普通地級市,哪跟得上省會,副省級的廣州。希望廣東省能分多點醫療資源,大學資源給東莞就好了


醫療水平,除了廣州,其他都是渣渣,包括深圳。別說東莞了


是啊,放眼整個東莞都是這種情況,不僅醫療與其經濟地位不匹配,教育更是跟不上發展,耀眼一點的高等院校幾乎沒有,莞理廣醫稍微上點水平但在外地人甚至我們土生土長的東莞人眼裡都只是一般般的,我高三的班40個人,只有5個留在東莞,回來發展的就更不多了,我覺得東莞吸納高端人才的能力也是稍微欠缺的


單一集權制國家裡,行政權力是往往是決定資源配置的第一因素。一個城市的行政級別越高,行政權力附著的經濟資源、醫療資源、教育資源往往就越多越好。再結合些歷史因素,虎門長安說到底是鎮(頂多正處級),哪怕經濟再發達,無論如何是學校教育、醫療衛生,肯定是比不了副省級的廣州的


六七年前在中山東莞跑了些年,我想了幾點,你們看對不對。

那邊當初是以勞動密集產業為主,主流人羣是小老闆和打工仔,小老闆不會在那裡看病,打工仔不願意花大錢,要麼不看病,要麼回老家再看,而且可能醫保也是在老家,這樣的流動人口城市根本沒有看病需求。

政策上,規劃上也有影響,不過也是基於上面的考慮。

這些年珠三角產業轉型,各城市應該也從這樣的面貌裏走出來,慢慢變化了。


說到底還是一個鎮的行政資源而已……醫院這些公共服務在我國還是按照行政級別進行資源分配的

幾個方面。

1)政府資源不夠,人口流入太多,分配的資源跟不上。

2)東莞沒有綜合大學,醫學大學。

3)東莞去廣州方便。

4)鎮區政府的權力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