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郭主席說,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收益達到6%以上,風險逐漸凸顯,錢的安全性難以保障。利率收益在6%以上的,有哪些投資呢?

如果我有十萬塊錢,用於購買國債等定期收益類產品,這叫做定期收益理財;

如果我拿著十萬去證券市場開戶,買股票,這個就叫做炒股;

如果我又去借了10萬塊錢投資,這個就叫做融資加槓桿;

如果我拿出2萬,請一波好友喫喫喝喝,告訴他們,現在給我10萬,明年雙倍收益給他們,這個就叫做詐騙;

如果我叫這幫朋友也去拉人頭,這個就是傳銷。

以上是一些靠譜或者不靠譜的投資方式,今天,我主要講的,還是收益超過6%,同時還比較靠譜的投資:

1、保險、證券等機構發行的定期產品,在兩家大型互聯網理財平臺都能買到,收益能達到6%,缺點是,年限一般為1-2年,非固定類收益,也就是說,這個收益是按照歷史計算得來,收益是浮動的。

2、指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這些基金收益也是變動的,可能收益7、8個點,也可能虧7、8個點,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同樣的,如果投資股票,風險就更大了。

3、P2P投資,P2P投資最大的風險在於P2P公司跑路、倒閉、資金鏈斷裂等問題,一般來說,P2P相對較穩的,收益5%-7%之間,收益越高嗎,問題越大。投資P2P一定要多方瞭解平臺安全性。

4、目前市面上有些號稱收益100%甚至更高的產品,這些都是傳銷或者騙局,不建議入手。

5、最後就是房產投資,特別是對於現在名下無房的人而言,把收入用於購房,這可能是最明智的選擇了。

各位,這個問題的回答就到這裡,如果你想學習更多的金融知識(股市、樓市、債市、匯市),可以關注小白老師的微信公眾號 :小白讀財經 (ID:xiaobaiducaijing),查看更多的原創文章和原創問答


大秦鐵路的股票


銀行存款利率都降到1.5了,6%的收益都是風險投資的,還是買點兒保險的投資吧。


可轉債瞭解一下


客觀來說,超過6%以上,正規金融機構發售的資產是有的,比如信託產品。

根據監管要求,由於信託產品屬於私募產品,不能公開發行,所以很多人可能不瞭解。

信託產品是有持牌金融機構發行的金融產品,就拿去年來時,收益率高於6%的還是很常見的。

根據資管新規,合格投資者投資於單只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30萬元,投資於單只混合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40萬元,投資於單只權益類產品、單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


利率在6%以上,個人除了利用價格波動能夠得到,大多數只能由企業機構獲得。

最典型而大家最沒警惕的就是信用卡利息。表面上信用卡萬分之五的日息不高,但是注意是日息。在沒有複利的條件下,相當於1.4-1.55%的月息,以及18.25%的年化利率。恐怖不恐怖?這還是合法的。加上複利和滯納金更高,所以卡奴們一旦玩灑,那就真是敗了。

利率理論沒有定論,但是我通過我所掌握的一些東西推論,標準儲蓄利率應為M2增長率/GDP增長率。當現實利率和這個比例等同時,我們的存款可以持平通貨膨脹。反之則應當適當做一些更高收益的投資。我要指出,所有實體投資的理論毛利率都高於10%,但是純利率是根本沒有保證的。


目前來說一部分債基可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