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而且你這種情況再正常不過。但是如果你還沒有或多或少地瞭解到曲風,只能說你只是把電音當作一種愛好,而不是把電音當作一種熱愛,這可能不是個人主觀感情上的,而是關於你客觀瞭解到的。就像比如我愛好踢足球,卻不知道足球裏的球員和球隊和足球的發展史一樣,如果我真真正正熱愛足球這個運動本身,我就會細心鑽研足球的發展史以及歷史上的球員,而如果我要成為一名上場比賽的優秀球員,就要明白足球的戰術以及個人的技巧等等等等。電音也是一樣,你所說的Genre之類的東西是書面形式上的,其實如果你不製作電音對它瞭解太多太多也沒有什麼必要,你也可以只大致瞭解它的發展史,它的風格。其實這東西越瞭解越有意思,瞭解風格能讓你跟別人交流風格,也能夠幫助自己更好的瞭解自己所喜歡的歌曲的特點,從而更好地找到自己所喜愛的歌曲。當然,我看來你不瞭解曲風這個東西沒什麼特別大的影響,你才聽了兩年,不瞭解也是再正常不過,以後自然而然就會瞭解的。比如我好幾年之前也是不明白曲風,但你能說我不喜歡電音麼?這東西堅持聽下去早晚會瞭解的,但瞭解它的前提是有一顆喜愛電音的心。而不是跟風甩頭。


喜歡是本身就是一件很主觀的東西,你自己是否喜歡別人給不了你正確的答案阿。

曲風以及你提到的更深層次的東西也是看自己是否感興趣才會去真的瞭解。

這些東西沒辦法真的來判定是否喜歡還是不喜歡,就比如可能一個聽說唱的人在跟周圍朋友交流音樂的時候無意間聽到很多電子的朋友說一些相關知識,那他可能比你還瞭解電音曲風,但是並不代表平時就真的會聽電子音樂。


算呀!就像看了這麼多年電影但是不瞭解電影的拍攝流程、剪輯手法、配樂手法之類的是一樣的。你能說不瞭解就是不喜歡看電影嘛?


算,喜歡與不喜歡只不過是個人的主觀感受罷了,就算別人再怎麼說內心的喜歡還是無法抹去的


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瞭解電子音樂。

市面上的電子音樂跟學術意義上而言的電子音樂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不走專業路線,這都OK,喜歡聽那就繼續聽吧。


算啊

喜歡聽 而且不瞎帶節奏就好了

比如你喜歡一個電影,只要好看就會看,正常人也不會去研究電影的鏡頭 臺詞 風格吧,只有很資深的電影迷才會認真研究電影的每個鏡頭去解讀導演到底想表達什麼

聽音樂當一個普通聽眾就很幸福了

聽爵士沒必要去非得去研究這首歌的和聲編排,只要感受他既不協和又充滿魅力的和聲就夠了

聽古典也沒必要去研究這首歌作者的時代背景,只要感受古典音樂如今少有的好聽的旋律和傳統樂器的搭配就夠了

同樣的,聽電子也沒必要太細緻的瞭解曲風啊聲音設計啊之類的東西,只要感受作者帶給你的感官刺激和情緒的遞進就夠了

而且曲風這東西大部分聽眾都是在潛移默化的學習著,你聽電子音樂一年後肯定能夠基本分辨出哪首是dubstep哪首是trance等等,喜歡一個東西只要保持喜歡就好了,少跟一些裝逼犯交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