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這個在貼吧曾經有一個投票

上杉謙信、北條氏康、北條早雲、三好長慶、立花宗茂、藤堂高虎、島津義弘、長宗我部元親等人均有上榜。


謝邀 @執金吾上官弘德

其實日本這幾年的大河劇越來越攝影棚化,哪怕是大夥兒還比較喜聞樂見的《真田丸》,實際也比較寒酸。

既然差錢拍不了大場面,那就得靠人物魅力和精彩情節吸引觀眾。然而這些年的某些題材,實在是讓人一言難盡(公主們的戰國,直虎,還有今年燒烤君,個人好惡,如有不同意見,可友好溝通,勿噴)。

小發一下牢騷,言歸正傳。個人認為,大概有四到五個人物和家族可以考慮拍大河劇。

一,三好家的興衰,可以以長慶為線索人物,但本劇塑造的重要是家族的 興亡,冬康、一存、義賢、冬長包括義興和義繼這些兒子輩的人物都是可以在劇裏濃墨重彩地去挖掘塑造的。有幼年喪父,有兄弟一心為父親報仇,有羣雄逐鹿最終雄踞九國,有免除苛捐雜稅經營近幾,也有信任小人,殺子滅弟,神智失常,最後落寞地死去,繼承人最後也是身死國滅。還有松永久秀這個天然的大反派,這個劇要是能拍出來,其實會非常豐滿。有蓬勃的奮鬥,有家族的團結和凝聚力,也有陰謀與背叛,信任奸佞手足相殘,到頭來大夢一場。

二,藤堂高虎,出身微末,侍奉幾位主君,雖說為了自己幾易其主,但是也沒有幹過呂布那種害舊主的醜事,倒是更像一部戰國的個人奮鬥史,藤虎虎升職記。

三,高山右近,戰國亂世中的虔誠信徒。

四,吉川廣家,大家族中的旁支子弟,最後左右了整個家族的走向。

五,南光坊天海,其實我要是鬼子,明年就接著《麒麟》直接拍天海,演員都不換,這個有點抖機靈了


間部詮房,田沼意次


古田重然

仙石秀久

主要原因嘛,直接照著漫畫拍即可,劇本有保障。


武田佐竹之祖源義光可以,陰謀殺害侄子義忠陷害哥哥義綱,直接造成了河內源氏在為義時代陷入低谷,但就怕大河劇一貫尿性給義光洗白。

河內經國也可以,一生很精彩,不過可能和義朝和平清盛有重複。

足利上総三郎義氏也可以,拿來當一個鎌倉有力御家人代表在北條氏走向執權獨裁下的一個縮影。

室町幕府三代將軍日本國王足利義滿也很好,只要不拍源道義和天皇上皇后妃有染估計還可以。

應仁之亂時期的將軍足利義政也不錯。

明應政變之後的前將軍足利義稙與將軍足利義澄爭位,藉助西國大大名大內義興的力量復闢也很精彩。

西國兩代霸主大內義興與尼子經久的經歷也很傳奇,拍出來不差。

可以給上杉謙信單獨開一片大河劇,從長尾為景作為戰國下克上第一人落幕開始到景虎平三條俊景再到川中島之前估計也沒有拍過。

後北條氏五代也可以。

六代將軍、惡御所、萬人恐怖的足利義教也可以。永享之亂的鎌倉公方足利持氏到結城合戰再到應永之亂的古河公方足利成氏也很不錯,室町幕府時代在伊勢氏支流沒有下向關東之前的關東歷史在影視上幾乎一片空白。

現在大河劇感覺都不會拍一些人氣比較低,都是沖著迎合觀眾去的。


大都在談戰國啊,幕末就這麼沒人氣了嗎?來為松平容保拍個大河劇吧!

  • 松平容保の英姿

松平容保,會津藩第九代藩主,也是實際上掌權的最後一任藩主。

最初誰不會想到,高須藩出身的他最終過繼到會津藩成為養子,並最終在幕末史上被人深刻記住。

現當代文學中著名的新選組眾人便歸屬於會津藩管制,還誕生了令人唏噓不已的白虎隊故事。

松平容保既佐幕,也尊王,曾深受孝明天皇讚譽,卻被明治新政府打成反賊。

為佐幕事業竭盡全力,卻要在幕府投降江戶無血開城後繼續於東北抵抗龐大的新政府軍,血染巖代若松。

有人稱他是封建餘孽,對文明先進的資本主義新政府負隅頑抗。殊不知多次請降都被斷然拒絕,長州藩就是想要報復會津,松平容保只得帶領藩士們保衛東北的土地。奧羽越後列藩亦加入了保護會津抵抗侵略的同盟。

最終戰敗了,卻也輸得光彩,打出了最後的武士們的骨氣。以會津的頑強換來了的停戰條件,藩主父子得以存活,眾多家老也倖存下來,粉碎了薩長政府要求藩主和家老全員切腹謝罪的苛求。

英俊瀟灑,為人正直,為事公正。他是兇惡的主戰派嗎?非也,他曾勸下日本發生內戰,解救了被諸藩敵視的水戶藩。因為他守會津藩訓不可為之事絕不可為!

一代站錯了隊伍的英雄,更符合日本人的凋零之美,物哀美學。


在我看來,藤堂高虎的故事,絕對很適合排成大河劇。

原因一、與觀眾的共鳴感。藤堂高虎和很多大河劇的男主一樣,出身平凡(如《秀吉》、《風林火山》、《西鄉殿》等),並且歷盡苦難,面對眾多次人生抉擇,最終取得一番成就。這對於事業上並不平順、需要不斷需要找工作,但是心懷夢想,對於酷愛「我很屌絲,但是百折不撓,經蹬有經踹,最終實現逆襲」的亞洲觀眾來說,絕對有著很強共鳴感。

原因二、藤堂高虎的一生經歷了從戰國到桃山再到江戶的漫長過程,可以串聯起很多豪傑和像關原之戰、大阪之陣等歷史大事件,符合大河劇一貫的人物歷史性。同時,出彩的人物眾多(豐臣秀長、秀吉、秀賴、德川家康、德川秀忠等),如果演員和編劇到位的話,絕對是一場年度大河劇盛宴。

原因三、藤堂高虎所具有的閃光點,和大河劇眾多男主一樣,正是平凡人所具備的善良、忠誠、熱情。同時,還可以挖掘他身上還有很值得表現的愛情因素,足可以在劇中表現他和夫人的伉儷情深,比如他的夫人能在被石田三成扣押的情況下,託人捎密信,勸他一心跟隨德川家康等場景,這也絕對是大河劇一貫具備的溫柔情懷。

所以綜合來看,我個人更期望大河劇能拍藤堂高虎的故事。


戰國不死鳥小田氏的故事就蠻有意思的嘛,而且從來沒拍過,感覺大河劇後北條或關東的幾乎沒有。


其實最應該拍大河劇的日本歷史人物是室町幕府三代將軍、日本國王足利義滿,幕府時代成就最高的大人物裏只有他沒有大河劇,金閣寺就是他修的。但他在如今的日本又是最不能拍大河劇的,就看中日關係未來的發展了


永田鐵山


拿山田芳裕的《へうげもの》這部漫畫老老實實一字不改地翻拍就是一出上好的大河劇了……


岡田以藏,為了實現同志們理想中的新世界,不惜雙手沾滿鮮血化為惡鬼,卻被自己最尊敬的老師所背叛、被同志所拋棄的人斬的一生拍出來一定很精彩。


木戶孝允。嚴格說不少大河劇已經算拍過了,但就是想看松菊公當主角。


當然是淺井長政啦

16歲成為家督發動野良田之戰反抗六角成功,迎娶阿市隨信長入京,為了遵守承諾選擇與朝倉站在一起,年僅28歲告別人世,挺好的題材的


希望能拍一下真田幸隆,也就是幸村的爺爺,怎麼從海野家的小兒子過繼到真田莊,又怎麼流浪上野,怎麼投奔武田信玄,怎麼建立真田軍隊的雛形,如何教育仨兒子。


後北條五代記....絕對不怕沒東西拍,就不需要注水劇情了.


立花宗茂,女主直接誾千代,二號女主他的妾。兩位父親,從過繼到立花家拍到大阪之陣,九州戰島津,關原入西軍,從浪人到秀忠的侍衛長,大阪協助秀忠,臨危不亂守陣擊敗敵軍,再最後恢復領地,可以拍的很多的


當然是手塚治蟲!名字我都想好了。《涅槃的火鳥——永遠的漫畫之神》


吉田茂 現在大河劇,幕末、戰國題材的拍的已經很多了,不如拍一拍二十世紀之後的事情


福澤諭吉


明治睦仁,到底是不是被維新派替換掉的?給個說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