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女,開始不喜歡其他東西,離朋友越來越遠,開始整天圍著家轉,在家很擔心外出的家人受傷,哪怕自己在也起不到什麼作用,還是一定要陪著他們


這個問題真是挺有點意思,而且很重要,的確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

我最近一直在干批判傳統文化的事,而且,我的指向很明確,我認為最該批判的就是孝文化。

我為什麼要批判孝文化,直接原因也很簡單。你大概也知道,現在又開始提倡弘揚傳統文化了。為什麼要弘揚,原因很簡單,社會老齡化,養老金捉襟見肘。

我的觀點很明確,靠弘揚傳統文化,來解決中國的老齡化問題,根本就是扯淡。

首先,孝這個觀念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孔子提出了一系列概念,仁,禮,信,中庸,等等,這些都是處理活人與活人關係的準則。但,孝不是。在我看來,孝有三種含義,或者說,有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子女處理與在世父母的關係,這個層面的孝,強調的是順,就是孔子說的色難;第二個層面的孝,是子女或後來處理與去世父母及祖宗的關係,這個層面的孝,強調的是禮,禮又分兩個方面,一是儀禮,說白了就是形式,喪禮,怎麼埋人,怎麼祭祀,儒家很重視這個。二是禮的心理,思想方面,慎終追遠。第三層面的孝,就是天地君親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觀念在當代就演變成為各種的老爹文化,老師文化,老闆文化,以及老爺文化。作為兒子,學生,員工,民眾,你是不能對老爹,老師,老闆,老爺們提出質疑的,但是,誰又能保證這些老爹,老師,老闆,老爺們一定是對的呢。就像計劃生育的賬,又有哪個老爺站出來,自承己過啦。想讓當代女性來背這個鍋,門都沒有了。所以,開放二胎,應者寥寥。

其實,孝觀念,這不止對應養老這一個問題。更關鍵的是,這個觀念已經嚴重滯塞了社會的進步,就說房價吧。中國的房價不正常,這應該是一個基本共識吧,但為什麼還能把房價炒到這麼高。我覺得,這和傳統孝文化,是有很大關係的。在德國,人可以一輩子租房住,中國就不行。為什麼,因為我們需要一個家,需要有家長。人們為什麼就不能轉變一下思維呢,如果我們破除這種孝的家庭倫理觀念,房價還能不能這麼高。也就是說,中國人為這種愚昧的文化買了多少單。不該反思嗎,不該批判嗎?

但是,我也得承認,孝文化,自有其優勢,這種優勢就是更有利於族群的延續,這個功能太強大了,中華文化五千年不斷層,恐怕就是這種孝的延續機制在發揮作用。

今天,你的問題,讓我想到了孝文化的第二個優勢,就是為人提供歸屬感。你之所以要回歸家庭,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庭為你提供了歸屬感。而且,你甚至認為有將其延續的義務,你想生孩子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孝文化也不是一無是處。

但是,我仍然堅持我前面的觀點,解決中國的老齡化問題,靠傳統文化是沒用的。到49年,中國的平均壽命不到50歲,老齡化社會在過去時從未有過,這是中國社會出現的一個全新問題,在傳統文化中無解。

要解決這個問題,從社會層面著手,才是正解。最好能讓人的歸屬感從家庭轉向社會,比如,人老了都去養老院,每個人在年輕時代,都去養老院服役,達到一定時長。


謝邀!

真心理解你的感受!現在回想起來,我之前出國的時候,特別不懂事,沒有考慮到家人的不舍和不放心,只顧著自己奔向未知的未來,等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自己已經在國外了,不能給家人以陪伴,除了內疚,就是想家,然後告訴自己,以後絕不遠嫁,一定要找一個老家和我們家在一起的人結婚,這樣逢年過節,還都能陪伴家人。

但是我覺得為此放棄出國留學也沒有必要,這個世界上,你不能陪誰度過一輩子,只能陪他們一陣子,為了陪他們一陣子,而放棄自己的一輩子,不划算。而且,相信你父母家人也希望你能有燦爛的未來,如果她們知道你為了陪伴他們,而放棄自己未來的無限可能,也不會開心的。

所以,親愛的!加油吧!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未來,只是不要忘記,偶爾回過頭來看看愛你的父母家人!

以上!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如有疑問,歡迎評論私信!看見必答~


說明你已經漸漸長大了。跟樓主有類似的感受,原來特別喜歡我行我素,只要自己願意,很少會去考慮父母的感受,因為自己覺得他們沒辦法理解和接受,為了避免無效溝通和起爭執,多數情況下都是直接將想法付諸行動。

現在的話,就會跟爸媽簡單聊聊,說自己的想法,也告訴他們他們認為好的對我來說並不適合,因為我父母做小生意,跟職場還有時下的發展都沒有那麼了解,重要的是什麼是適合我的,我自己心裡會比他們要更清楚。

但你後面說的,就真不敢苟同了。與父母的連接,其實並不在距離,而在心。能夠出國留學代表你家庭經濟還不錯,你可以自主選擇自己將來要過的生活,要知道很多人都有留學的意願,但並不是人人都可以最終實現,所以十分建議你能夠珍惜這樣的機會。

太多的說教這裡就不提了,總之,牽掛父母、愛父母與走自己的人生路並不矛盾。


很正常,因為隨著年齡增長,閱歷越來越豐富,犯了些錯,做事就不會像年輕時那麼無所顧忌了,開始考慮再三才會去做。當然這跟傳統什麼的沒關係,只是你覺得:父母越來越老,怕自己會失去他們,沒人再能無條件包容你接納你,那麼尋找能陪伴自己的人的心情就會更迫切。但是我還是覺得只要子女想發展得更好,多數父母還是會支持的。不過「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還是我們最好的願望吧。


先賢的這些說法,本來就不是這給你我這樣的平民看的。

三不孝的本意來看,為了侍奉父母,而放棄留學,本來就可以理解成不孝。

曲意阿從,陷親不義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

你品,你細品


這屬於三觀問題,三觀是一個人從小到大潛移默化養成的,不是別人幾句話就可以讓你改變的。

我只能說不太認同你的這個觀點。

我的觀點更多的是,自己開心就好,雖然我們觀點不同,但也並不衝突。你認為這麼做更開心,你就那麼做唄。

總的來說,自己做出的選擇,自己承擔責任就好了。


這個和個人的性格有關。有的人性格讓他們覺得滿足父母對自己的期望更重要,有的人的性格讓他們覺得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更重要。


這說明了你已經長大了。懂得了家庭是什麼,也明白了自己的責任是什麼。可是,在你做出選擇的時候,又是否真的想好了,之後的路要如何走呢?只要是做了決定,就要堅定的走下去,無論前路如何,都要加油^0^~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