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肯定是上饶人会回答啊,其他人大概也不知道上饶在哪儿。

从地理位置上看,上饶是江西的边缘地区,位置赣东北,北连安徽,东面浙江,南抵福建。婺源是徽文化的代表,除了油菜花还有徽派建筑。上饶市及附近的几个县语言和风俗上更接近吴文化,辛弃疾晚年隐居在上饶,写过「醉里吴音相媚好」,从广丰县五都镇穿过可以到达福建的浦城,我同学说他们镇上有过整个家族从福建过来的人。

这里的方言众多,比如作为一个广丰县人(现在改成广丰区了),实际上听不懂我们县下辖的管村方言,和上饶市区、玉山的方言差别也很大。更不用说余干、婺源这些地区的方言基本上是鸡同鸭讲。

文化上,上饶市有过陆羽,写出茶经的陆羽,他的那口古泉据说在上饶一中。广丰县有过唐代的诗人王贞白,写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宋朝偏安南方,地域不广,江西行省是主力之一了,婺源人朱熹曾经在鹅湖书院讲学。明朝朝野半壁是江右帮派,贵溪人夏言也当过首辅,他后面还有徐阶、严嵩等人。清朝万马齐喑的时代,我也不知道我家乡出过哪些知名人士,但是清末第一个主持铁路修建的詹天佑是婺源人,今天婺源的天佑中学是当地的重点中学。革命时期,方志敏领导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上饶有过令人发指的集中营,至今,上饶集中营还是周边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的母校广丰中学则非常尊崇鄂栋臣,他参与过好几次南极科考,我们学校曾经请过他回校做演讲,老人家出走半生,归来还是一口熟悉的广丰话口音,分外亲切。

现在一些平台怀念的整容时代之前的天然美女,陈红占一位。小时候看春光灿烂猪八戒,我舅舅就非常激动的指著嫦娥说这个这个是上饶人,真的很美啊。

物产方面,极丰富,有鄱阳湖有信江,有平原和丘陵,鱼米之乡。

值得一提的是河鲜。丰溪河从家门口淌过,我外公曾经有竹排,渔网,夜里捕鱼,清晨被一抢而空。现在在广州工作,几乎没吃过家里那么鲜的淡水鱼。快过年的时候,除了杀年猪,应该是池放水收鱼。每家每户,年夜饭必须要准备年糕,红烧肉,豆腐,白菜,鹅,蛋以及鱼。过年前走访亲友,带上一尾大草鱼送人也是常有的事情。

上饶在赣东北,没有脐橙。但是也产李子、马家柚,据说铜钹山能运出很多卡车姜。橘生淮南则为橘,童年幸福时光就是吃橘子,我爸爸豪气,一麻袋一麻袋的买,那时候一斤橘子也不过几毛钱吧。

春节吃年糕,正月十五一过,家里大人开始盘算著去哪儿打工。清明节祭拜先人,也做清明馃、荞麦馃。端午赛龙舟,吃粽子,甜粽子不如咸肉粽子受欢迎。七月半,闹鬼节,油炸糕团甜滋滋。八月中秋,传统月饼比较类似广式月饼,五仁居多。继而又是重阳节,冬至。我家这边不过冬至,高中时,洋口那边的同学冬至那天要回家聚餐。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灶台前面要换一张灶王爷的新画像,慢慢的等著过年。

因为是江南丘陵,不缺山水风光,环境很好。美好的自然环境也是基层政府的政绩指标。鄱阳湖看归鸟,三清山访道友。清明时节,乡下的油菜花盛开,野蜂飞舞,也是记忆的一幅画,油菜花不止婺源有。我老师以前还提起一句方言,油菜花开。

因为临近浙江,也有浙江老板过来投资建厂,很多方面离不开外来资本。人多地少,农村青年人的主要出路还是外出务工。

我们县因为早期有一批人靠挖掘机谋生成功,8090后的成长记忆中几乎离不开挖掘机。这里学习挖掘机不需要去蓝翔,乡邻乡亲的,亲戚朋友,总有人需要会开挖掘机的师傅。务工团体走南闯北,承包大小工程,携亲带友,一起踏踏实实买膀子力气养家糊口。我始终相信,中国基建狂魔有我同乡的一份力。务工团体在西双版纳,也在珲春,在银川,也在上海,为了谋生,无处不在。

女孩子们如果读书不成,基本上会外出打工几年,然后嫁人。认识的一个姐姐,打工的几年,厂里的原材料可能导致她身体受到化学物质的侵害,一直病弱,寻医到上海才查明病因。

最近比较火的话题是彩礼钱,江西省全网黑。我认识一个农村的女孩,大概大专毕业,说亲后,彩礼钱给了12万,嫁妆好像没提,应该没有。

农村的女孩结婚,其实一切从简,不太办西式婚礼,大部分还是亲戚朋友吃一顿。

由于打工,基本上就集中在农历12月和正月办喜事,最盛大的就是青年结婚、老人生日。我们重视老人家的生日,父母从60岁开始,女儿会负责操办父母的寿辰,其实只要家庭富足,都愿意给老人庆祝。点寿烛,办酒席,定寿饼,放烟火。现在80+的老人们也越来越多,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的热闹场景让他人羡慕。

我高中的同学大部分是县城的孩子,他们的生活则比较城市化一些,高中毕业后,考上一本二本的院校,当老师、公务员,或者继承家业,每天的生活是发发朋友圈,纪念一下今天学会的西点,晒娃。看到他们的生活,深深感慨,知识改变命运。

写这么多,是想说,自己的家乡,不喜欢看到不了解的人乱评价,诋毁,埋汰。这里的人和中国其他地区的人一样,为每日的生活奔波。

柴、米、油、盐,缺不得;生、老、病、死,逃不过。

20200831更新了几句话,上饶是我的故乡,也是我回不去的童年。很开心,在这个回答看到各位老乡,学弟学妹。就像家门口的丰溪河从铜钹山发源,经过信江和鄱阳湖汇入长江。


看了其他几位答主的回答,我想在地缘文化的角度弥补一下视角的缺失:

「上饶」作为一个地级市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了十二个区县,东西南北跨度都有200公里左右,占了江西省七分之一的面积。而以前整个江西的东北部(赣东北)统称为上饶地区(鹰潭市和景德镇市这两个小市都是从上饶地区分出来的)。

讨论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地级市为单位有些过于粗糙,尤其是对于一些跨文化带的地市来说,更是如此,所以谈论「上饶人」还是以县区为单位比较合适。

图1 上饶市作为一个地级市在江西省内的位置(右上角淡绿色部分就是现在的上饶市,以前上饶市还包括了粉红色的鹰潭市和景德镇市,失去鹰景两市之后的上饶地图分成东西两块,呈奇葩的蝴蝶形。)

上饶市内部的十二县区(上饶市市区有个信州区,图未标出)

上饶地处四省交界,三个文化带在此重合,所以有必要对上饶内部的区县进行一个归类:

A 东部吴语四县区

信州区(上饶市政府驻地)

上饶县(现已改广信区)

广丰县(现已改广丰区)

玉山县

这个四个县区是上饶市的政治 经济核心所在,最发达的是作为核心市区的信州区,这四个县区都属于吴语区,语言风俗等较为接近,也是明清时期「信州府」的核心区域,一般谈论「上饶人」的时候,这一块是出镜率最高的地方,也是最能代表「上饶文化」的区域。

彩蛋:是的,上饶县和上饶市县市同名,上饶县属于「行政母县」,原州府驻地,上饶市市区的土地都是从上饶县划出的,而上饶县县城和上饶市市区紧密相连,几乎已经融合成一片了。所以在上饶地区内部,只有上饶县和上饶市区的人喜欢自称「上饶人」,其他十个县区一般都以县为归属,没有太多「上饶人」的意识。

B 中部铅横弋三县

铅山县

横峰县

弋阳县

横幅弋阳属于小县,历史较短,存在感比较低,铅山因为鹅湖书院和理学鹅湖之会而著称,历史较悠久,有一定文化底蕴。这个三个县处于东部吴语县区和西部湖区县之间,也是吴语和赣语的过渡期,经济水平一般,文化较接近东部四县区。

C 西部湖区三县+德兴市(县级市)

万年县

余干县

鄱阳县

这三个县因为靠近鄱阳湖,而且在地理上与其他县区相对隔绝,被上饶人称为湖区县。湖区县是对上饶市最离心离德的地区,多次有人提出要脱离上饶市。

从历史来看,这个想法也不无道理,明清六百年江西省内的州府区划相对稳定,赣东北地区一直是饶州府(今鄱阳 余干 万年 景德镇 德兴等地区)和信州府(今上饶 鹰潭 贵溪 铅山 玉山 广丰)两雄并立。而近代之后,赣语区为主的饶州府渐渐被肢解,吴语区为主的信州府则吞并了饶州府大部,形成巨无霸的上饶地区。

所以,无论从历史归属感还是现实地缘环境,赣语区的湖区三县都是最不上饶的地区。余干和万年的文化接近南昌,南昌市区随处可见「余干」为名的饭店,德兴市(县级市)因为铜矿而发达,经济尚可,文化更接近饶州文化,而鄱阳县则守著大湖和景德镇市一起坚持著昔日饶州浮梁文化最后的余晖。

番外:景德镇市虽然现在不属于上饶地区,但是谈到历史上饶州府和信州府的恩怨情仇就不得不提到景德镇,景德镇原来是饶州府下的小镇,因瓷器出名,但是繁荣程度 人口 资源一直不如历史上的饶州首府鄱阳,近代景德镇崛起 鄱阳没落,饶州府的文化正统隐隐有从鄱到景的趋势。而景德镇的独立建市,则把昔日饶州府的辖区拦腰斩断,使得以鄱阳为首重建饶州的希望化为泡影,而景德镇本身体量太小,也担负不起未来的「饶州市」。景德镇市这个奇葩的迷你地级市把凌乱的赣东北行政区划又进一步搅乱了。

D 北部来自徽州文化区的婺源县

如果说来自原饶州府的湖区三县在上饶地区内部是特殊的存在,那么婺源县就是特殊中的特殊,婺源人在民国时期甚至连江西人都不是---他们是安徽人,或者更精确地说是「徽州人」。在民国中后期因为政治原因,婺源县被划入江西省境内,新中国建国前婺源的各界有识之士都在不停地奔走,推动「婺源返徽运动」,然而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婺源最后还是留在了江西上饶。

婺源的人文民风在上饶境内独树一帜,属于具有儒商气息的「徽州文化」。徽州文化形成于安徽省南部以徽州市(今黄山市)为中心的地区,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徽州从明清近现代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婺源人都以徽州文化自豪。

上饶市对婺源的态度是复杂的,一方面婺源撑起了上饶文化旅游的半壁江山,也是一张精美的文化名片,另一方面,作为「外来户」婺源的徽州文化毕竟与上饶文化有差异,更不用说婺源人心中仍旧存在一个地缘政治层面的「徽州梦」。

番外:「徽州」与「安徽」,作为江西上饶的北邻,安徽省同样陷入了地缘文化分裂的痛苦,安徽的问题甚至比江西更严重。作为一个穿越南北分界线的省份,安徽北 中 南的矛盾自不待言,就算在安徽省南部,「徽州人」对安徽的离心也是一个心腹之患,安徽省之「徽」就取自徽州,然而在行政区划上,走过明清六百年的徽州却在现代被安徽省划的七零八落,甚至愚昧地把「徽州市」这个顶级文化名片改成莫名其妙的「黄山市」,这进一步刺激了徽州人对省会合肥与皖北中原文化区的龃龉。


泻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一个上饶人我来说下自己的看法,上饶是一个很不错的城市,环境不错,交通也还行,上饶站是一个挺大的站,三清山飞机场也在前几年启用,上饶经济实力排名江西省第四名左右的样子吧,用我同学的话说就是上饶是一个适合养老的城市。上饶有著很多个头衔,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这里就列举一个了,答主懒,这些百度百科都有),上饶有很多旅游胜地,以三清山,婺源,鄱阳湖为主要代表。城市化建设方面我就谈谈我所在区的变化吧,感觉这几年变化挺大的,包括治安,交通,环境等方面都再不断进步,比如扫黄打非,建设公园之类的。在初等教育方面,上饶还是比不过周边县市的,个人感觉和九江,吉安,抚州等相比上饶教育还是不太行,高等教育的话,上饶有著上饶师范学院,是公办二本,早些年上饶好多老师都是从这个学校出来的(答主小学到高中的老师至少有一半是师院的),除此之外上饶卫校在上饶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据说师院要和卫校合并成立一本上饶大学了,但一直没什么动静。上饶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出过不少名人,古代有朱熹,张叔夜,王贞白等,近代有詹天佑,革命烈士方志敏等。最后皮一下,说到上饶,最有名的当然是野山鸡腿了,答主在广州的时候提到自己是上饶人,好多人都问我野山鸡腿,哈哈。先说这么多,以上只是答主个人看法,如有不对,还请指正!


上饶人很重视教育,还是蛮厉害的,很多上饶人都走出来发展了。上饶人在江西的外流出是最高的,不过没有外出就没有发展,越待越穷,越穷越待。整个江西人口都在外流,出来的很多人都有了一番成就,比如上饶玉山县是博士县,名副其实,身边认识不少玉山的博士。今年两院院士增选,上饶有三名院士被选上,分别是冶金环境工程领域的中南大学的柴立元院士,从事LED研发的南昌大学的江风益院士以及北大的汤超院士。在外面的上饶人也时时刻刻记挂著上饶的发展和江西的发展,有不少院士都回去做一些产学研的工作。最后谈谈教育这一块吧,高等教育上饶本土并不十分发达,但是在初中与高中阶段的教育在整个江西都算是好的,初中的民办教育在2005年左右就十分红火,以上饶县为例,当时就有龙翔、德爱、世龙、国信、求实、开来等中学,高中阶段省重点中学就更多了,有上饶县中学,玉山一中,婺源天佑中学等。


我赣州的,在上饶读书,第一次来上饶,看到楼房都不是很高,一些小区除外,还有很多二手车卖场。。。

读书一般都在学校里,出来玩过几次,发现上饶万达还是蛮不错的,但是东西偏贵,(表示学生党适合穷游),还有万力时代广场,负一楼还可以,很多吃的,去过一次灵山(社团组织的活动),奇石海洋还是蛮不错的,但是上饶名气比较大的还是三清山,李易峰去过上饶龟峰取景(一大波迷妹待袭飞机场,酒店)

听说上饶人喜辣,还真是,食堂比较照顾我们,没有很多很辣的,外面西红柿炒鸡蛋,放青椒,放!青!椒!!

上饶交通,挺多公交车的,我们出来玩也一般坐公交,小学生上学也坐公交,老年人买菜也坐公交,还有一些中年人,也坐公交,(饶城通了解下),一些马路不能直接过去,要绕挺远的

来到上饶读书之后感觉上饶是自己第二个家,看到~上饶~两个字会很敏感

上饶大学不多,连在一起的就三个,上饶师院,上饶医专,上饶幼专,听说很多人看不起上饶师院?,出来挨打!

上饶师院,19届起就没有专科了,听说上饶教育水平偏高,饶师也给地方带来许多优秀教师,目前上饶师范也致力于提高教学水平,学校每个地方4G 畅行,学校歪筏i ,寝室空调,,还是很阔以的,老师水平也高,上课态度认真,备课充分(我不是托er ),学校不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校图书馆图书很多,定期有讲座,还是蛮不错的

另外两所姊妹学校也应该拥有姓名,上饶医专,建筑面积>师院,建筑也比较新,进校门就是图书馆,蛮高蛮大气的,整个学校蓝色风格为主,教室很大,医学水平不了解(听说专科比本科更致力于操作,水平不低叭)

上饶幼专,喜欢学校大门,每次经过都是一脸羡慕,大门很大,新建的学校,听说四人寝,上床下桌

上饶挺多老年人的,大多喜欢在信江边,公园里,聚著聊天,跳广场舞,下象棋,,

中心地区还是很繁华的,人流车流都挺多,最吸引人的当然还是美食啦~~~茶饮,特产小店(上饶山鸡腿,我老师说上饶人其实并不知道这个,都是外来人炒 的,俺觉得好吃),烧烤

火车站下面是公交车站,,比较方便,火车站站台有卖鸡腿的,本来想遵从母亲大人的意愿,过年给她带几个回去的,结果人太多,挤进火车,就出不去了,,火车站的鸡腿应该也还可以,学校亭子开学卖了几天就没卖了,学校外面小吃店还是有,但是下午开门,由于下午赶火车,所以最终没有买到,,

来上饶才短短一个学期,分享的不多,更多感触,日后补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