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了吧?這怎麼數得過來……

說幾個簡單些的——米開朗琪羅的西斯廷教堂壁畫《末日審判》德拉克洛瓦的《但丁之舟》

羅丹的雕塑《地獄之門》

古希臘羅馬雕塑《拉奧孔》雅克·達維特的《蘇格拉底之死》多名畫家都繪製過的《基督上十字架》、《奧菲利婭之死》等等……
《入殮師》"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


給各位介紹一個歐洲最大公墓之一的斯塔列若公墓,兩個月之前我曾親自慕名前去,真的是美到爆炸,記住是美的爆炸,打破以往墓地給人的恐懼感,在這裡讓人流連忘返,對小編來說,這不比小編看過的任何博物差,和盧浮宮,烏菲滋等博物館相比,竟然毫不遜色。

墓園裡面的每個雕塑都以死亡的故事進行藝術創作,通過各種故事來表現昇天後的生活,和親人去世的悲痛,和昇天的一個瞬間,天使的到來,各種天使耶穌指引靈魂走向天堂之門。各種栩栩如生故事和人物形象,人物以悲傷為主,以長者為中,子女在其左右,或者天使守護自己沉睡的地方。大多於家族合葬為主,大理石為主,青銅為輔,少數以真金白銀為其裝飾。通過死亡的來臨,展現出人們對死的一種看待,上升到哲學的境界,討論這死亡和人類認知的關係。

不過也應為他的知名度不是特別高,一般只有專業人員纔去考察,因為這個墓園絕對擁有巨大的文化價值,也應為沒有大量遊客,加上墓園的原因,觀看人少,導致裡面的藝術品也沒有人去清理,雕塑上有很多灰塵,加上沒有燈光,只有依靠自然光,所以拍攝起來不太簡單,所以這期內容國內樹迷們可能有點陌生。

公墓坐落在義大利熱那亞,建立在山坡上面,佔地超過1萬平方公里,公墓在1851啟用,由熱那亞建築師卡洛.巴拉維若設計,包含王爾德的妻子,各類名人墓地,土豪墓地。還有一個羅馬萬神廟墓地複製品。單獨反應了19世紀後期英國在義大利熱那亞的強大的影響力。

這尊雕塑是墓地的「女神」也是最出名的,許多人都慕名前來觀賞,感受下這人物的俊氣的五官,這面容有男生的俊氣也有女生的柔美,在這裡都美了幾百年了


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
日本電影《大逃殺》臺灣電影《一一》
那一部電影,名字叫《荒野生存》。
我現在提到的是全球禁播樂曲,所以只好匿名了。魯蘭斯-查理的gloomy sunday鋼琴曲,我喜歡一個已經被全球禁播掉的配唱版本,不過不知道演唱者,鏈接為http://music.kongshan.net/musicskyer/1105/sunday.mp3,如果鏈接被屏蔽,可找嚴蕊配唱版的「黑色星期天」,曲調一致,可以湊合。適合戴上一副好耳機,躺在牀上用被子悶著頭欣賞。但是請小心,這首曲子已經導致全球過百個聽眾自殺了,這無關歌詞,只與曲調有關,聽後可能後遺症嚴重,心情鬱結,後果自負。
墨西哥女畫家Frida Kahlo的作品 包括有關於她本人的傳記、電影
馬拉之死。
蒙克的大部分作品愛德華·蒙克 Edvard Munch 挪威的象徵主義畫家 受德國表現主義繪畫影響很大還有克里姆特Klimt的某些作品 等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