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量超過14萬億美元


評論丨人均GDP超1萬美元 中國經濟的三個「信號」

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公佈數據顯示,初步覈算,2019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9.086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1%,仍穩居世界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中國人均GDP首次站上1萬美元的新臺階。這也預示著,當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後,世界上人均GDP超1萬美元的人口,也隨之翻了一番。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總人口突破14億!

圖/視覺中國

眾所周知,2019年的宏觀經濟環境並不好,特別是外部經濟環境,而且世界經濟、特別是歐洲發達經濟體的復甦狀況也不佳,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很多。同時,國內經濟轉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處置殭屍企業等方面的壓力也很大。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能夠達到6.1%的經濟增長速度,使經濟增長處於合理區間內,是相當不容易的,充分說明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可持續性。更重要的,預期目標的實現,對於增強經濟發展信心、特別是民間投資者的信心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增長保持合理速度的同時,人均GDP也站上1萬美元大關,向著高收入國家行列邁出了重要一步,基本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階段,從而為更好地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我們知道,按照世界銀行2015年的標準,人均GDP低於1045美元為低收入國家,在1045至4125美元之間為中低等收入國家,在4126至12735美元之間為中高等收入國家,高於12736美元為高收入國家。1萬美元,已處於中高等收入國家行列的偏高水平。在這樣的水平線上,只要不出現嚴重失誤和問題,一般是不大可能再發生中等收入陷阱問題的,是能夠更加有序地向高收入國家行列邁進的。

很顯然,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對中國經濟的意義非常大。尤其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意義更加突出,特點也更加鮮明,作用更加顯著。

首先,它標誌著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越來越明顯。出口、投資、消費,當下「三駕馬車」有兩駕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如果消費也低迷,那經濟增長就會出現問題。而從2019年的實績來看,顯然,消費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第三產業的比重超過了53%,增幅也高於全部增幅0.8個百分點。這也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消費將繼續扮演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力軍作用、基礎性作用。同時,也為人均GDP進一步提高、向著高收入國家行列邁進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第二,它標誌著居民收入增長和消費能力增強基礎越來越強、條件越來越好。要想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就必須讓居民的收入有增長、消費能力有保證。否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就很難體現。毫無疑問,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對於穩定居民收入增長、消費能力增強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生產決定消費,只有生產力水平上去了,經濟增長有保證了,消費纔有保證、纔有基礎、纔有條件,才能穩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居民纔敢消費、能消費、想消費。為什麼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越來越強,就是因為廣大居民消費能力強了,消費理念也越來越超前了。

第三,它標誌著中國應對複雜經濟環境的能力越來越強。人均1萬美元,對於人口總量高達14億的國家來說,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在外部經濟環境十分複雜的背景下,能夠實現這樣的目標,說明中國在應對複雜經濟環境方面,已經具備很強的能力,具備了很好的條件。要知道,沒有足夠的應對和駕馭複雜環境的能力,是很難在金融危機衝擊和貿易保護等強大壓力下,保持發展定力,凝聚發展合力的,是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幹擾和影響的。2019年,不僅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而且人均GDP跨上了1萬美元臺階,已經沒有比這更能證明應對複雜經濟環境和駕馭複雜經濟事務能力的東西了。所以,應當為之感到自豪和驕傲。

當然,人均GDP是一項代表經濟發展能力的指標,與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有一定區別。要想確保經濟更加穩定地增長,讓消費更好地發揮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還應當不斷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尤其是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更好地改善居民消費,促進內需增長。同時,加大營商環境改善力度,不斷增強市場活力,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尤其要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加強投資,增強經濟的發展後勁,激活經濟的內生動力,推動整個經濟發展,實現良性循環。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譚浩俊 編輯 汪垠濤


1981年,日本人均GDP超一萬美元。

1988年,香港

1992年,臺灣

1994年,韓國

在人均GDP超一萬美元後,10年內,這幾個國家和地區都遭遇過經濟危機,並挺了過來。纔有今天發達社會的樣子。

而巴西、俄羅斯、墨西哥,在2000年後躍入10000美元人均GDP,但因為一些短板,仍然停留在發展中國家。

維護社會安定、金融安定,發展科技就有了土壤。不斷加強科技,點擊不同天賦樹,我們才能發達。

以目前的社會和金融狀況來看,5~10年再翻一倍,可邁入發達國家了,也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

10000美元人均GDP,是渡船走到河中心。

不炒作,低頭髮財,正當時。


2020-02-26 先看內外對比,中國大陸、中國臺灣 vs 美國、日本、韓國、印度。

各國人均GDP走勢

論人均GDP:美帝在78年破一萬刀,日本在81年破一萬刀,中國臺灣92年、韓國94年,中國大陸19年。

現在呢,美帝已經6萬多,日本在4萬刀起起伏伏25年之久,韓國3萬多,中國臺灣2萬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9432083?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再看內部各省分化,人均一萬刀約6.9萬RMB。

各省區人均2019

也就是圖例暖色,包郵區、大灣區、海峽兩岸、京津、山東,以及內陸的湖北、重慶、蒙中西、北疆,其餘都不夠平均,甚至甘肅不夠其一半。

再看各地市州的分化,中西部各省69k以上的就那幾個,東部倒是很多。

2019地市人均GDP

全面小康,任重道遠。

現在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他們為啥不帶動我們共同富裕呢??

www.zhihu.com圖標為什麼現在中國這麼發達還是發展中國家而不是發達國家??

www.zhihu.com圖標

我來說說印度三哥的看法吧:

啥?中國人均GDP破1萬美元了?沒啥了不起的,很印度比,中國劣勢!

我來具體貼兩個三哥的言論:

Avijit Nandy

2018 年至今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財務數據分析師;在巴納拉斯印度教大學學習;住在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加爾各答

Financial Data Analyst at Moodys Investors Service2018-present; Studied at Banaras Hindu University; Lives in Kolkata, West Bengal, India

沒什麼大不了的,國內生產總值是通過計算某一區域內某一年所有最終貨物和服務的總價值來衡量的。這個數字僅意味著中國比印度生產更多的商品和服務。我補充一下:有人拿印度人均GDP與中國比較,我認為是不公平的,這背後幾乎沒有什麼突出的原因。中國GDP只注重數量,而印度只注重質量。中國的人口比印度多,因此國內需求比印度多。中國複製一切東西,而印度則繼續保持創造力。中國擁有比印度更多的自然資源。廉價勞動力使許多好的生產者轉移到中國進行低成本生產。這促進了該國的整體出口。作為出口國,無論生產什麼,都出口。如果我們看到中國公司,我們會發現,在100家公司中,有90家與出口有關。其餘10家與出口間接有關。如果我們看印度的出口,它只涉及兩個部門,即IT和石油產品。與中國相對,我們是進口國,外匯儲備低,造成購買力和支付能力低下。這些原因使中國的經濟增長超過了印度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

Ramit Taneja

工程師、詩人、讀者、學習者;在昌迪加爾大學工作;住在印度昌迪加爾

Engineer, Poet, Reader, Learner; Works at Chandigarh University; Lives in Chandigarh, India10000美元,這純粹是數字上的,同樣適用於印度。雖然中國正在(顯然)生產大量的百萬富翁,但我認為中國經濟除了提高生產世界商品的效率之外,並沒有別的作為。GDP的含金量在於為美國和歐洲設計和創新新產品,然後通過龐大的營銷預算創造對這些產品的巨大需求。此外,那些擁有自然資源的國家,如中東和澳大利亞,人均仍比生產國「富有」。中國在生產以外的一個領域可以擴大其競爭優勢,那就是金融服務業,只有這樣,纔可以與英國、瑞士和新加坡競爭,另一個領域是科技世界,在這個領域,中國可以利用其龐大的人才庫進行創造和設計,但中國人的創新力顯然不足,他們更擅長便宜地複製現有的設計,並使競爭對手失敗。

------------------------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國外網民視角 。原汁原味翻譯老外如何看中國。

本回答節選自公眾號:國外網民視角

中國人均 GDP 破 1 萬美元大關,鄰國網民又開始酸了,西方網民更多的是鼓勵?

mp.weixin.qq.com圖標


2020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接近100萬億元大關。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跨上1萬美元臺階。

很多朋友們都關心,人均GDP1萬美元到底是怎樣的水平,我們今天就來細細分析一下。由於各國都還沒有完全公開最新數據,我們就拿2018年各國的數據進行分析。

我們滿心歡喜的慶祝人均GDP過萬,拿來世界數據一看,2018年,世界人均GDP為11305美元,原來我們還沒有過平均線呢。

又一細看,其實世界人均GDP中位數僅為4264美元,我們已經是中位數的2倍多。

事實上,在全世界75億人口當中,只有約15億人口GDP過萬,佔總人口的約20%。因為中國的今年過萬,一舉有14億人口,相當於原先的一倍的人口邁過了1萬美元GDP門檻,不得不感嘆,中國人口是多啊。

不過在有統計的192個國家和地區當中,有70個國家和地區GDP過萬。其中5萬以上的超高段位有14個國家,3-5萬的高水平段位國家還有20個,1.5-3萬的較高水平國家有25個,在1-1.5萬的比較不錯組有14個。

2019年中國的免簽國家有73個,考慮到中國的人均GDP水平段位,其實和免簽國家數量還是比較對應的。說一句任重道遠,吾輩尚需努力還是比較恰當的。

2018年世界GDP總量85萬億美元,定睛一看這個排名,其實有一個國家是變態級的存在。這個國家就是美國。

美國人均GDP為62606美元,世界排名第9,但其人口為3.2億,GDP總量20.5億。當我們把美國的數據剔除,我們驚訝的發現,世界人均GDP僅為9000美元,也就說美國一個國家的存在拉高了世界平均水平的25%。

前十名除美國以外都是小國,人口最多的瑞士,放到中國也只不過和東北大城市瀋陽差不多。而大中華地區的澳門,躋身世界前三,但去過澳門的人也會感覺,澳門的基礎設施是有點差的。

一個國家是大國還是小國,是強國還是弱國,其實很難定義。畢竟在美國眼裡,大家都是」垃圾」。

不過在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的34個國家當中,有幾個國家是比較突出的,分別是德國、法國、英國、日本、義大利、韓國。除了韓國以外,都是傳統強國,這些國家人口都超過了5千萬。

在我們印象當中,日本是個小國家。可事實上呢,一個日本相當於意、法人口及GDP總量之和,遠超德國、英國。原來日本的小隻是相當於美國的小,相當於中國的小罷了。

事實上,在前34位國家當中除了剛才提到的這些強國,絕大部分都是小國,一個荷蘭還不及深圳的人口,深圳的人均GDP已經達到3萬美元,如果說有一天有人說整個荷蘭都抵不過一個深圳,可不要太喫驚。

除了還有點存在感的澳大利亞、瑞典、加拿大、西班牙,這11-34的國家還真沒有誰可以單挑深圳。

而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單拿出來大概是7200萬人口,GDP總量約為2萬億美元,已經超過韓國,與義大利相當了。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一線四座城市,生活水平基本可以與發達國家看齊。

在1.5-3萬美元的較高水平組,已經乏善可陳,大部分是東歐及南美相對成功的國家。是那種,讓你移民都不願意的地方。現在投資個30萬美金就可以去希臘,最近幾年大肆在一二線城市招攬移民,讓你去你願意嗎?

這些國家得益於多年的長治久安,社會穩定,收入尚可,但他們沒有互聯網、沒有高鐵、沒有5G,更沒有中國這麼多的好喫的。如果說他們是強國,連我們的老百姓都不認同。

在1-1.5萬美元,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俄國,熟悉的馬爾地夫、阿根廷還有馬來西亞。這些都是中國近幾年就能超越的。

所以今天我們看到:

四通八達的高鐵和高速路;

各種廉價的電子產品和家用電器;

世界級的互聯網巨頭,便捷的服務;

這背後得益於中國全產業鏈的製造大國地位,統一的14億人口大市場,國家的長治久安,我們絕大部分人享受著可能比這1萬美元人均GDP還要高的生活質量。

不過,中國人口眾多,即使到今天,還有很多欠發達地區,雖然人均已經邁過了1萬美元的門檻,但是上海與鐵嶺的差距比上海和紐約的差距還要大。

未來,我們也面臨著來國內人口老齡化,社會體制改革,經濟轉型的壓力,外部美國的打壓,以及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的地緣政治挑戰。

儘管以上種種,但我依然有理由相信,勤勞而智慧的中國勞動人民,必將在不遠的將來重返世界之巔。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