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還是紙質的看起來比較有成就感


會的,作為手帳六年生,自從找到相應的取代紙質手帳的app後,已經脫離紙質手帳快一年了,說實話,時間軸、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年計劃、todolist、時間餅、甘特圖等等這些時間管理術在軟體上施展會方便許多,且容易後期統計和直觀對比。

注意:中小學生以及事情比較單一的人適合用紙質手帳,大學生、教師、管理者等事情比較多且種類繁雜需要統籌兼顧其輕重緩急的人適合用電子手帳(效率app)或配合紙質手帳一起來進行時間管理。

附上電子版本的手帳和我之前紙質的手帳對比:

1.紙質時間軸:

這些顏色在用熒光筆劃的時候挺費精力的,後期也不方便進行月總結的統計。(現在的我看看自己以前的手帳真的是一言難盡啊,花裏胡哨的)

手機app呈現的時間軸:

還能對事件所花的總時間進行統計:

切換成時間餅更直觀:

2.紙質todo list:

有許多因為一些事需要延後的todo還得手抄一遍,真的很麻煩。而且有時候出門在外,你突然想到一些事情需要做,手帳又不在身邊,不方便及時記錄和查閱。

app所呈現的todo list:

還能進行分類,很方便。

因為每個清單都用顏色區分,因此做完的todo在月曆裏顯示的時候就能一目瞭然自己在哪方面做的事情比較多,哪方面欠缺等。

還在手帳的路上自我摸索著,不斷地提升著,用一句2014年我剛進手帳坑時圈裡的一句標語來作為總結:

讓過去的自己不再消失,現在的自己忙而不亂,請看我漂亮的堅持,成長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不會。(另,是手帳啦)

首先我個人的手帳本來就不是用來做時間管理的,時間管理我一直是使用電子產品做記錄,確實很方便統計和修改。

其次我的手帳是用來記錄我每天的心情和日常瑣碎小事,無論電子產品多麼方便,事後翻閱總有一種冰冷的距離感,自己動手記錄的話,翻過去還能從筆記裏感受到那種溫暖和回憶。

就像我現在依舊離不開紙質書一樣~


不會。

畢竟我是一個精讀文獻都要列印下來看得人。

感覺目前的軟體都不能很好解決筆記查找功能


不會,雖然兩者都各有所長,但個人覺得紙張以及很多文具、材料的質感還是電子比不上的。


我在結合著用,但是還是沒辦法完全替代,我主要是想提高效率記錄工作學習的,每天都要復盤啊什麼的,經常往前翻,買了個活頁的本子甚至可以拿下來看,手賬本就攤開放桌子上,有啥想法立馬寫上去。電子手賬做這些可能比較困難,平板現在就光做時間軸todo,雖然寫字巨醜還是堅持做紙質手賬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