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沒升職的痛苦和升職的快樂一直存在。比如寫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白,在接到皇帝老兒的聘書時,也開心的說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種做官的思想,深深的印在了中國文化中。

大部分職場人都覺得,如果一個職場人無法走上管理層,那麼職業生涯基本就無望了。可是按照金字塔的管理結構來說,能走上管理層的,也只有10%。剩下的90%,依然有發展的非常好的。所以「做官」不是職場唯一的出路。既然如此,那麼我們要如何規劃我們的職場呢?

一、不走管理層,我們可以深耕技術

正規公司都有一套員工發展通道,比如我的公司,沒目前有管理線和技術線兩條線。每次年終溝通時,主管都會跟我們確認一下,我們的發展期望是管理還是技術。然後主管會根據我的期望,來調整我們工作重心。

所以,如果管理崗是在難走,走技術路線也是非常好的選擇。管人是種能力,精通業務知識也是一種優勢,兩者沒有高低之分,關鍵是我們做到哪種程度。最讓人擔心的,就是沒走上管理層,但是業務技能也是「半灌水」。

  • 多參加行業大會,了解自己領域的最新發展動向
  • 平常工作中,要有專研精神,不要只為解決眼前問題,要想著搭建自己的知識系統
  • 不要只關注自己手上的工作,要抬頭看看周圍人,了解一下自己工作的上下游環節
  • 保持終生學習,不要一年工作經驗用三年,要不斷更新自己

二、搭建自己的職場人脈

職場人脈的重要性,我覺得我就不必贅述的。但是我發現,大部分被問到這個問題時,都能斬釘截鐵的說「人脈很重要」,但是當被問到,為職場人脈做過什麼沒,他們的回到都是否定的。所以搭建自己的職場人脈,不應該只是「嘴上功夫」。

  • 周末多參加行業領域的分享會,認識同行業內的不同的人。能參加行業領域大會的人,必然都是有想法和積極向下的人。
  • 對於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可以嘗試報名線上課程。想學知識,我們通過自學也能達到目的。但是建議大家報線上課程,是因為我們能結識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而很有可能,他們就能給我們提供意想不到的資源和機會。
  • 保持開放的心,樂於分享。職場人脈的本質就是「利益」交換,這種利益不單單是金錢上的,也可能是知識性或者情感支持等等。這就需要我們要有一顆開放的心,去擁抱不同的關係。

三、如果可能,培養自己的一份副業

我曾看到一個觀點是,我們的「大腦」,也是我們的資源。可是很多人都浪費了這份資源,只把它用來完成8小時的工作。可是既然我們用它來刷抖音、看段子等,為什麼不用它來賺錢,我覺得非常有道理,所以與其下班後各種浪費大腦和時間,不如用它來發展一份副業。

  • 我們的副業最好是跟我們的主業有交集,如果沒有,最好選擇有複利效應的副業
  • 副業只是輔助,不要因為副業耽誤了自己的主業
  • 為自己的副業建立一套工作流程,最小化精力消耗

管理層不是我們唯一的發展通路,職場中,我們的根本目的是賺錢,而圍繞賺錢展開的則是賺錢能力。只要有助於我們賺錢能力的提升的通路,都是好的道路。

以上

我不是什麼大v,但多年高管經驗,公司上市財富自由,40歲在家沒事幹寫自媒體,總結職場乾貨,【關注公眾號:職場學習委猿】


不是絕對的,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


不是沒希望。

我在各種財務崗位做了10年,才第一次升職成為隊長。當時已經33歲了。

有很多成就感,也感受到挑戰,因為個人工作和 協調帶領團隊工作 所需要的技能和經驗 都不一樣。

感覺現在時代不一樣了,90後追求快。

張三水管理會計與財務諮詢漫談?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做個斜杠青年(中年)不好嗎?非要在一家公司拚命往上熬?

當然如果自己想在公司「終老」也可以,若非如此,開發第二,第三甚至更多技能。不受制於公司,會更有底氣,有更多選擇空間。


1.30歲混到管理層,未必有希望。之所以有這種擔憂,由於經驗陷進所致。很多人主觀上以為,做到管理層就有希望了,就過得好了,未必是這樣。

2.有沒有希望的決定因素,不是混到管理層,而是你有持續高於管理層專業化的能力和人格魅力。也就是說,你的水平不斷上進,而不止於區區一個職位。

3.我有一個親戚,曾經的企業老總,手下也有過幾萬人的規模,後來企業經營不善,破產。因為他老做管理,結果去找工作,反倒找不到合適的,高不成低不就,加上年齡偏大,後來創業屢戰屢敗,混得很慘。他的朋友說了一句話,挺中肯,因為他在管理崗位上把自己廢了。

4.持續提高自己,緊跟時代,專業化水平,天時地利人和後,可能混得比管理層更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