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直观感受,可以听四大名旦合录的《四五花洞》。

梅派唱腔甜美华丽。最大的特点是句尾有个自然坠音撒娇。开口偏小,姑苏辙发成梭波辙,还要抿著下嘴唇,这个特点好像只有梅葆玖在模仿。发音的位置靠前,口腔偏扁。也因此有「梅猫张狗」的说法。

身段和扮相都十分考究,要归功于梅兰芳的许多创举。比如现在的旦角化妆就是由他改良,舞蹈也基本是他先开发的。有人说梅派的特点就是没特点,一方面是梅调比较接近传统改动不大,另一方面也是梅兰芳各方面强得均衡,影响力最大。现在戏校训练都是先学梅派作基础,学成再分流派。

尚派唱腔刚健利落。转音刚而直,长音保持力度,尾音干掷,很干脆。特色是一音一断的「疙瘩腔」,听起来很铿锵。吐字在口腔靠前的位置,几乎是牙缝控制发音。有时甚至会感觉吐字含糊了。

由于武生的底子,刀马旦的曲目比较经典,看昭君上马的做工就知道了。尚小云爱演女英雄和强势的女性,比如后期每演探母必饰萧太后,疯狂拍桌子。

经典动作是开口前先亮出大白胳膊,擅长各种花式玩手。情绪激昂之时,只见两条白臂上下翻飞。一边唱一边露出手背并上下摇手。从来不整水袖,任由耷拉著,也成了特色。尚小云唱疙瘩腔时头跟著节奏一顿一顿地摇动。还有一边走一边摇一边摆臂,作自(cháo)信(fěng)状。

程派唱腔浑厚婉转。发音位置靠后,与西洋美声唱法相通,但不能像美声女高音那么闷。程派唱腔对老腔改造诸多,有时曲调和其他派别区别很大,过门也不同。长音填入了丰富的唱腔,中间时强时弱、声断意连,十分婉转。低腔转嗽,有脑后音,悬若游丝。听感忽远忽近,仿佛呜咽。因为有这种游丝腔,听的时候会感觉时而没声了,「到底这句唱完了没有啊?」

尾字延长的是介音,唱到最后一拍才点韵,并且要往回收,向上提。声音要立要圆,口腔充分打开,因此显得嘴唇内收,而不是张著血盆大口。唱词经过很多斟酌改编,上口相对更多,文学性也比传统词高一些。多演青衣苦情戏。

身段上大部分是端著。有人学程砚秋耸肩存腿迈大步,其实那是因为他身材太高平时都是半蹲著唱戏。程砚秋动作的基本功很了得,据说当年唱武家坡,扬土迷薛平贵眼的时候,绕场跑几个大圆场、跌跪在地特别精彩(可惜后来有了大肘子)。程派还有一个扮相设计是特爱穿金丝女蟒,这样设计是为了看起来华丽。

荀派唱腔俏皮娇憨。荀的嗓子虽好,却有低柔之美,不常大翻高音。转音柔媚繁多,听起来颤颤悠悠的。自创唱腔很多,有时把伴奏过门都唱进去,节奏也变化多样,显得俏皮。尾音要向内吸,通常配以耸肩+无辜脸。有浓浓的梆子味,听起来抑扬很明显像说话,甚至会唱到中间根本没调,就是说话。吐字偏京白口头语,不那么在意上口,例如会分印英前后鼻音(张派也一样)。荀派主要是花旦,常常演著演著就在台上说起相声来。

经典动作:小手绢拿在胸口作娇羞状/楚楚可怜状。特爱偷瞄并暗戳戳指别人。

荀派少用兰花指,手形都使「一阳指」。手势和动作常常模仿儿童,经常是直的而非传统的「圆」形动作。演少女丫鬟之类便挺胸梗脖撅嘴,显得天真烂漫、稚气未脱。演成年思春女子则是扭(làng)起来,上场转著水袖蹦蹦跳跳,唱完一段冲台下来个「稚指」(翻译成白话就是勾人),谁受得了啊!

下面放照片,先是标准照

四个铁镜公主

四个孟月华


忘记是王瑶卿还是谁评价的了,梅尚程荀四位各占一个字,梅兰芳是「样」、程砚秋是「唱」、尚小云是「棒」,荀慧生是「浪」。

梅兰芳的特点就是端庄大气,注重形态。青衣花衫兼修,代表作《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等。

程砚秋的唱腔低回婉转,「慢而不断、快而不乱」,「唱」是比较明显的特点。代表作《锁麟囊》《荒山泪》《贺后骂殿》等。

尚小云以前学武旦,武功好,「打」得棒,代表作《失子惊疯》《昭君出塞》等。

荀慧生是花旦代表,妩媚娇羞,擅演小姑娘小丫鬟之类的活泼角色,代表作《红娘》《勘玉钏》《金玉奴》等。


梅派的雍容华贵,

尚派的清新英爽,

程派的缠绵悱恻,

荀派的娇憨灵动。

梅派扮相端庄秀丽,宛若神仙妃子,擅长演大家闺秀;

尚派武功英健,擅长演侠肝义胆的女子;

程派外柔内刚,娴静典雅,冷若霜天皓菊,唱腔幽咽婉转,低回多变,悲切凄美,幽密空灵。水袖,舞蹈精妙绝伦;

荀派唱腔柔媚脆,活泼俏皮。感情充沛,婉转动听。擅长演小姑娘。


b站搜「怎样看京剧」,说得很祥明。


您好

简单谈一下对程派青衣唱腔中〃立音〃的认识

程腔特征鲜明,脍炙人口。而程先生早年嗓音倒仓,于困顿中搏出一条生路,创出程腔,也被流传得宛若一段传奇。程砚秋先生早年曾经师从梅兰芳先生。粗粗看来,程腔自成一格,与梅派唱法大相径庭,那么,程腔与梅派唱法可有师承?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长久以来,因为著意于此,便找了程先生的几段代表唱段,做声腔分析,后又找出梅先生几段代表唱段,做了一些对比分析。于是,有了下面一些收获。通过两个流派声腔对比分析,看到一个重要的现象:不同的发声技术的运用,是形成流派风格的重要因素。为了叙述方便,先从梅派声腔说起。

现在的很多梅派演唱跟梅先生的唱法距离很远了。也有人称现在的唱法为「新梅派」。我用来分析的唱段样本,都是梅兰芳先生的录音,取样选的是老梅派吧。但同时,我也用新梅派的声腔,与老梅派做了对比。老梅派的味道与新梅派听起来有很大的不同,是什么不同呢?很典型的,在《霸王别姬》的二六「劝君王」中,露出了端倪。

两种唱法「旋律」基本一样,但是劲头儿不一样。哪不一样?原来,梅兰芳先生的唱法技巧中,用「立音儿」唱法当家。「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赢字,腔儿在1音和一个落音,秦字,腔儿在两个1音和一个落音。嬴秦,两个字,在腔儿上说有五个音。这五个音,梅先生都是用「立音儿」唱出来的。也正是这五个「立音儿」,成全了梅派声腔的风格劲头儿。而新梅派的唱法,通篇没有一个「立音儿」。

回到主题,程先生从梅先生那里,学到了什么呢?当我看明白程先生如何继承梅先生的「立音儿」技术时,我深深地为程先生的聪慧所折服。

程先生的这个继承,有两个含义。一,是「不得已而为之」。程先生的嗓子倒仓恢复以后,声音大不如前。过去,京剧的调门都很高,「立音儿」唱法唱高音,用力全在丹田,也就是小腹部位,嗓子几乎没有负担。对于刚刚恢复嗓音的程先生来说,这是个理想的发声方法,可以让他能够比较长时间地连续演唱。二,也是一种对声音的审美追求。当时京剧环境比较好,程先生个人修养和熏陶也好,对京剧声腔中音高的起伏变化,应对以「倒影式」的气息支持技术所形成的声腔韵味,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追求。如果没有「立音儿」当家,这种丹田支持的气息就不能形成,更没法应用。

不过,这里要著重说明一下。我没有足够的资料能够证实程先生的「立音儿」技巧是从梅先生那里师承而来,亦或是本来那个时候的声腔技巧中,「立音儿「是基本方法,程先生学戏伊始就有童子功。我只是从师徒名份上的一种推测。因为就我听到的老的青衣声腔,梅先生的「立音儿」技巧出类拔萃。

程先生更聪明的地方,在于:这个「立音儿」到了程先生这里,不再是「立音儿」,而是「大腔儿」了。「大腔儿」这个名称是我随手拿来的,不严谨。不过没关系,不影响我的叙述。还是那句话,它叫什么的问题,由别人去研究,我只是借用这个暂定名,来阐述我的看法。

对比研究中发现,梅先生的「立音」技术有特点。他的「立音儿」呈脉冲形式,都选在板或眼上。比如前面的谱例,嬴秦两字的五个音,这五个音,用五次气息的冲击,如果记谱标示,赢字在眼上,也就是弱拍,两次「立音儿」,各占一个八分音符,秦字在板上,也就是强拍,有两个八分音符,在弱拍占前一个八分音符。每个音都有冲击音头。而程先生的「大腔儿」,应用「立音儿」技术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他运用与「立音儿」相同的气息方法,但不再是脉冲方式的冲击了。而是用气息支撑住乐音,在这些音的间隔,尽量保持平稳,一连几个音形成一个腔儿,都用这种方法来唱,这就是「大腔儿」;与此相对应,有的腔儿,又保持「大腔儿」的模式,但是气息不再呈柱状弹簧支撑,而只是托著声音延续。这种时候,音量一般就会变小。声腔也流露出一种委婉的意味。比如西皮慢板上句「谯楼上二更鼓声声送听」的听字拖腔:3 3 5 5 6 2 72765566567 66划线部分的腔儿。我把这个,也借一个名,叫「小腔儿」。

概括一下。程先生的「大腔儿」,是由「立音儿」的技术变化而来,而且,用同一个技术要领,形成了另一种声腔的模式,「小腔儿」。这不得了。一代大家,从这里,开宗立派了。

听程派,有个特别的地方,它的声腔让人不由自主地细听。不像别的流派,说著话儿聊著天儿也能听。秘密就在于,程派声腔,从创派开始,就是利用了刚柔相济,相得益彰的审美原理,著力彰显了细微处的音韵流转。

如果光有「小腔儿」,在细微处人们不会主动去细听。但是,当有「大腔儿」在前,忽而转入「小腔儿」,观众就会不由自主地细听,多神奇啊。这也是人们印象里对程派声腔低回婉转一面感觉强烈的原因。其实,程派不乏满宫满调的「大腔儿」,只是人们对于「小腔儿」印象深刻罢了。

再次概括一下:「小腔儿」的艺术效果,得益于有「大腔儿」的对比;「小腔儿」也是用「大腔儿」的技术模式实现的;究其所以,「大腔儿」是程派声腔的当家技术和当家唱法。可以说, 「立音儿」的气息技术成全了程砚秋先生的声腔流派。

推荐1928年程先生的录音,《文姬归汉》中「见坟台哭一声文姬细听」。相传这是程派声腔里演唱难度最大的一段唱。1928年的这个录音,程先生唱五个眼儿,1=E的二黄,后转反二黄。正值程腔流派形成的时候,红遍大江南北。这段唱,那几句回龙,都是「大腔儿」唱法,满宫满调,大气磅礴,就像颜真卿的楷书,笔笔中锋,力透纸背。及至后面慢板唱到:「我输你保骨肉幸免飘零」这句时,已蓦然转入「小腔儿」唱法,有了这种对比,这一句才让人听来感觉格外地酸楚纠结。

程砚秋先生还有一个1953年演唱的录音版本,这个版本后来被用作了京剧音配像的声音,张火丁配的像。这个版本和1928年的录音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前面的导板和回龙已经都用「小腔儿」了。这个变化很重要。它所蕴含的意思,值得很好地探究。

在程先生晚年,因程腔幽咽婉转的风格受到观众的追捧,程先生的声腔里,低回婉转的腔儿多了,那种金声玉振的声腔几乎销声匿迹。一个原因,是因为「小腔儿」处每每获得观众的掌声,剧场效果好,以致程腔风格渐有变化。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客观存在,那就是程先生晚年气力已大不如前。不再能胜任高亢声腔演唱难度了。然而,这两点却都又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在程派声腔早年创立的时候,外界对程腔的音色有个亦褒亦贬的评价——鬼音儿。鬼音儿,本是在老生唱腔里使用的色彩音色。比如,文昭关伍员的唱段,二黄快原版:我冷冷清清向 谁 言…… 爹 娘啊…… 。用以表达人物悲痛的情绪。这是一种老生在高音区用「假声」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作为色彩音色使用很有效果,但是,如果用的多了,听的人会感觉听得很累,不舒服。

传统里,青衣行当用的是「小嗓儿」,不用「鬼音儿」。两者在听觉上很容易区别,音色相差很多。至于两种音色成音的机理,我个人的体会是,虽然都是「假声」范畴里的声音,但「小嗓儿」发声在喉部和咽部都有固定的通道位置,声音都在这个通道内送出。而「鬼音儿」发声比较分散,会溢出那个通道,听来感觉满喉都是声音。

「小嗓儿」声音甜美,而「鬼音儿」就没有那么脆亮。程派声腔创腔初期,很多「小腔儿」的声音都偏于「鬼音儿」。这是因为程先生的声带变声以后,声带粗糙,闭合不好,不能发出「小嗓儿」的声音,无奈只得如此。

我相信,这一点程先生自己也很清楚。所以,程先生才对后学们说,你们嗓子好,不要学程派。其实,这是从对音色的追求出发,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声音的褒贬。并不是说只要嗓子不好的人才来学程派。要知道,我推荐的这段「见坟台哭一声明妃细听」,程先生唱的是五个眼儿的调门儿,现在很少有人能唱到这么高。回龙板式中,「我文姬来奠酒」的「来奠酒」三个字,用的是梅先生的腔儿,这三字唱得比梅先生的还要美。但那样,已经是程先生倒仓恢复以后的声音了。可以想见,程先生嗓子好的时候,会有多好。当年罗瘿公借债赎出程先生,真是慧眼识才。

行腔风格的追求,晚年气力的衰退,以及尽量回避「鬼音儿」的音色,这几个因素导致程先生晚年的唱法,以低回婉转的腔儿为主了。这种转变,最大程度地回避了「鬼音儿」的音色。前面说过,「鬼音儿」是假声唱的高音。如果腔儿多在中低音区盘恒,声音唱法就会从容得多,自然也就缓和了许多「鬼音儿」的音色特点。

然而真正彻底回避了「鬼音儿」,并将程腔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是程先生的得意弟子赵荣琛先生。在中国戏剧学院,自赵荣琛先生开始,教授程派青衣就是一脉相承,后来的李文敏,陈琪,直到现在的张火丁,都是赵先生的弟子。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第四届票友大赛的决赛阶段,张关正等几位教授特意表达了对赵荣琛先生的敬意,并指出,程派声腔,以赵荣琛先生的造诣最高。虽然说,现在程派的流传风格迥异,但是作为戏剧最高学府,遴选并保留了最高水准的程派传承,此举功德无量。

赵先生的唱法被学术界称为「亮音唱法」。赵先生年轻时声音很好,声腔也是用传统的青衣小嗓儿行腔。对此,他的老师程先生非常认可。只可惜学成将红,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受了很大的伤害,错过了在舞台上展示才华的最好年龄。

赵荣琛的师承,很重要的,就是对于「大小腔儿」的继承。赵先生的《荒山泪》久负盛名,常演不衰。脍炙人口的「谯楼上二更鼓声声送听」听字的拖腔里,前半截用「大腔儿」,后面用「小腔儿」,层次分明,流转有序,相映成趣。类似的谱例还有很多。而且,所有的声腔声音都用传统青衣小嗓儿,加之蓄气深稳,声音甜美松弛之中透出稳健从容。也可以说,赵先生是很好地继承了「立音儿」的气息技术。

当然,赵先生的水袖,身上的功夫,都可说是到了相当的高度。当年,赵先生到天津京剧院教戏,因为大家听闻赵先生身上特别好,连武生都站在侧幕条看教学,观者无不啧啧称赞。现在,张火丁演的《锁麟囊》「朱楼」一折,身段水袖酷似当年赵荣琛,真是满台生花,满堂的彩。

只可惜,这么好的「立音儿」气息技巧,真正传承下来的人不多,好在还有大师们的录音

以上


风格我不太懂,但我觉得他们都好好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