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布里希說,世界上本沒有藝術這種東西,有的只是藝術家。

因為工作原因,小撰接觸了不少藝術家。以前會認為這是個相對自由甚至自我的身份,現在雖然也沒有完全理解,但是能感覺出來,藝術家也就是個職業而已,只不過這個職業非常新奇有趣。

這些藝術家有著自己非常堅定的人生觀、價值觀,並用藝術作品表達著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需要不斷思考才能擁有源源不斷的「靈感」,而絕不是像小撰之前認為的,依靠天賦就可以逍遙自在的類型。

而且小撰發現,藝術家對別人並不太關心,反而喜歡否定自己。

比如接觸藝術家王易罡先生時,他提到自己有一點強迫症,「越是要快郵寄作品的時候,越對自己的作品不滿意,於是便不停的破壞,不停的改動調整……一直就在糾結與矛盾之中掙扎。但往往在這個時候會出現一些小小的意外,也偶爾會給我帶來小小的驚喜。真的是每天每時都在體驗著生與死的感覺,時時刻刻都在過著痛並快樂著的生活。

做一個藝術家,或許和哲學家有些類似,他們日常生活中很喜歡思考大部分人並不會考慮的問題,甚至還會鑽牛角尖,也不管別人能不能理解。

接觸藝術家陳牆的時候,他提到「藝術本質的目的也不是講故事和傳遞意願,更不是再現生活。如果這故事、意願和被再現的生活很有藝術味,那也只能說明它們被賦予了藝術的元素,但這不是藝術本身。藝術不但不反映生活,相反,生活卻要對藝術負有寬容並記錄和呈現的責任。成全藝術就等於成全心靈。

對小撰這個初入藝術行業的人來說,可能要消化一陣子才能跟上藝術家們的思路。

但是如果你以為藝術家的日常都是這麼糾結或者富有哲理就錯了,他們玩起來完全像個小孩,他們討厭無趣的人生,喜歡一切有意思的事物。

小撰印象很深的就是愛打牌的藝術家段正渠先生,以前他在學校帶成人班,學生年齡也都偏大,久而久之大家成了朋友,沒事就在一起畫畫、聊天、喝酒、吹牛、打牌,度過了簡單又難忘的日子。

有時候段正渠先生在城裡待久了,就跑到鄉下去,白天畫畫,晚上打牌,不亦樂乎。

九十年代,遊戲風靡,他就和另一位藝術家段建偉一起玩小霸王遊戲機,中午喫完飯騎二十分鐘自行車到地,一玩就是兩三個小時,開心的不得了。

用段正渠先生的話說「打撲克牌是我唯一一直喜歡的遊戲,尤其是「升級」,從中學一直玩到現在。先是一副牌,後來兩副、三副,現在玩四副。水平不高,就是癮大,圖個熱鬧。在課餘,尤其是下鄉的時候,抽空就拉學生弄上幾把,如果遇到幾個好的搭檔與對手,一定會打的天昏地暗、蕩氣迴腸的。」

如果你問當藝術家是個什麼體驗,估計很難概括。一百個藝術家大概有一千種活法吧。痛苦的、糾結的、有趣的、自由的...我們也希望能聽到更多藝術家的故事。

當然如果你有什麼好玩的故事,也歡迎告訴我們哦。

以上內容節選自公眾號:藝術家自撰

更多藝術家真實有趣的故事都在這裡,歡迎關注我們~~~


  • 沒有錢嘛,肯定要做啊!不做沒有錢用。
  •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做生意又不會做,就是做這種東西才能維持的了生活這樣子。
  • 在藝術館裡面的感覺呢,在藝術館裡面的感覺比家裡面好多了!!!在家裡面一個人很無聊,沒有友女玩,沒有友仔玩。進了裡面去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喔唷~超喜歡在裡面!


1.同行會質疑你的觀點,跟你爭論

2.朋友會說:「送一件作品給我吧」

3.家人會問「你搞藝術以後能找到工作嗎?」

4.陌生人會說「哇,你搞藝術的,很好啊,以後一件作品能賣幾千萬」

5.不相信藝術的人會問「什麼是藝術?能當飯喫嗎?藝術家是不是死後纔出名?」

綜上體驗,「我是誰?從哪來?我是做什麼的?到哪去?」


謝邀。

似乎人們都天然的認為,創造藝術品是一種職業活動,比如畫家畫畫,音樂家寫曲,詩人寫詩。我不能苟同。蘇軾不以詩畫為生,達芬奇也不怎麼賣畫,即使是職業藝術家,他們也是很小眾的一羣人,大部分人一生也許都沒能像模像樣的創作過「藝術品」,可沒有人能阻止我們把自己的生活當成一件藝術品,一件親手設計,不斷完善直到斷氣時纔不得不完工的獨一無二的作品,糅合了寫實主義,表現主義,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等一切作品風格。

所以,生活是什麼感覺,當藝術家就是什麼感覺。每一個個體的生活都可以是一件藝術品,朱光潛先生由此觀點,尼采,福柯表示所見略同。

藝術品不應該只和材料,物件發生關係,更應該和我們的生命體驗發生關係。因為藝術最珍貴的品質——創造和表達,始終伴隨我們每天的平凡日子。

如果你承認人有適度的自由,並對美,善,真有天然的嚮往,那麼我們就有義務把自己創造成藝術品。


人類最高級別享受,不騙你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