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是我的大學老師提出的,但我在能不能用之間徘徊不定。

(我今年大一,剛開始學習管理學課程。)


管理學學了是可以用的。

例如:生產管理、質量管理、工時定額管理、財務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定置管理、組織架構管理、行為科學管理、市場營銷策略、企業經營戰略、消費心理、管理信息系統、物流管理、倉儲管理……


學以致用吧。學問大多都有滯後性。管理就是管人,懂人心了,管理就好了。

把學的東西,套進實際工作,檢查一下有用沒?


學了當然能用,這毫無疑問。


有效的管理是企業追求的目標。企業通過分層管理,把管理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對企業實施全方位管理。有效的管理,能達到一呼百應、令行禁止的效果,使企業成為一個堅強有力的整體。管理要不斷創新才更有效。根據企業發展特點,不斷尋求適合企業的管理方式,把管理細化,通過有效的管理集中全體員工的聰明才智,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和力量,這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源泉。注重成果

管理重在追求或取得成果。檢驗管理的一個原則是:是否達到了目標,是否完成了任務。當然,這個原則並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適用,管理者應該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行得通」的事情上。把握整體管理者之所以成為管理者,是因為他們能眼觀全局,著眼於整體,把整體發展視為己任。管理者應該理解自己的任務,不應從自己的職位出發,而應著眼於如何運用源於職位的知識、能力和經驗來為整體效力。專註要點專註要點的關鍵在於專註少數真正重要的東西。許多管理者熱衷於尋找所謂的「祕方」,其實這是一種冒險行為。倘若真的有什麼「祕方」,那專註要點應該是最重要的。具備專註要點的能力、技巧和紀律性,是效率高的典型表現。利用優點

是指利用現有的優點,而不是那些需要重新建立和開發的優點。但現實中,很多管理者總是致力於與之相反的方面,即開發新的優點,而不是發揮現有的優點。如果這樣,即使管理方法很有技巧,看上去也很科學,但造成的管理失誤卻是無法彌補的。

相互信任怎樣在自己的部門或組織內部創造和諧、完美的工作氛圍呢?有些管理者一板一眼地按照教科書上說的來做,但效果卻不是很好。其實,只要管理者能夠贏得周圍其他人的信任,那麼他所管理的部門或組織的工作氣氛就會是和諧的。正面思維正面思維的關鍵在於運用正確的或創造性的方式思考。正面思維的原則能讓管理者把注意力放在機會上。事實上,發現和抓住機會要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但這並不是說管理者可以忽視存在的問題。有效率的管理者能夠清楚地看到問題和困難,並不加以迴避,而是先去尋找可能的辦法和機會。

有效管理五大「智能心法」

智能心法一:時間管理

根據杜拉克的觀察,有效的經營者不是從工作下手,而是從認識自己的時間運用開始,通過對時間的紀錄與分析,將無效、沒有生產力的時間區別出來,然後設法減少或簡化不必要的工作,最後將零碎的時間重新組合,集中出一整段不受幹擾的自由時間,從而使自己可以不間斷地處理重要的工作。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就是一個善於運用時間的經營者,他不但自己遵守時間管理原則,還會要求所有經理人將行動記入自己的行事日曆當中,並親自追蹤工作執行的成果。聯強整體企業執行力之所以如此之強,和杜書伍努力將部屬教導成有效的經營者有著密切的關係。

智能心法二:成果導向

「你應該怎麼做才能對組織產生最大的貢獻?」這是杜拉克的一個經典問句,這個問題有助於個人將注意力從自身的才能、努力轉移到對整體組織的貢獻上。有效的經營者不會只知埋頭苦幹,而是會不時地檢驗自己的工作是否和組織目標吻合,進而從較高的層次及顧客的角度來進行思考。留意自己的成果與貢獻,可使經營者從狹窄的觀點跳脫出來,將自己的工作和顧客價值產生連結,接著才能知道自己應採取何種行動。

智能心法三:活用長處

每個人都有長處及弱點。有效的經營者不把部屬視為完美的人,而是留意每個人的優點;不依靠缺點的強調來培養人才,而是引導他們,激發出其內在潛藏的能力。有效的經營者不是自己的能力比部屬更強,而是讓部屬能夠青出藍而勝於藍,他在分派任務的時候,是以一個人能做什麼為根據,而不是扭曲個人的本質來適應職務。

人天生就有許多的缺點,惟有活用長處才能降低缺點的影響力。組織的好處就是能夠進行團隊合作,當眾人各得其所時,其缺點自然隱而不見。組織讓個人有限的優點發揮到極致,活用能力大大地增強了組織的戰鬥力。

智能心法四:優先順序別

滴水足以穿石。無效的經營者卻是把水到處亂酒,以至於浪費了自己有限的能力與能量。有效的經營者善於集中力量,他們只做對的事情,並且在一段時間只處理一件事情,這些都需要經營者有極高的自我要求,並且勇於向不必要的工作說「不」。自律是經營者追求成功的先決條件。

每經過一段時間,經營者都要問自己:「這件事是否依然具有價值?」定期重新安排事情的優先順序,可以避免組織能量的浪費與枯竭。不能減輕無效工作所產生壓力的經營者,只會陷入庸庸碌碌的流砂當中。

智能心法五:正確決策

「錯誤的決策比貪污更嚴重」,姑且先不論這旬話的對錯,下錯決定的確會對組織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有效的經營者在下定決心之前,必定會針對特定的議題投入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通過持續的溝通、討論與爭辯,使得決策在整體性、戰略性、有效性上都獲得充分的考慮。有效的決策者不做「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式的個別問題解決,他們從根本的源頭來解決問題,他們只做少數的重要決策。

決策的有效性需要時間,有效的決策不能是臨時起意,但大多數的經營者總是推說自己沒有時間,這使得他們的決策錯誤百出,反而耗用了更多的時間用於處理善後上。要說忙,應該沒有人敢說自己比比爾·蓋茲更忙,而微軟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最強力的賺錢機器,就是因為他們願意花大量時間於重大決策上。每年微軟都會舉辦一到兩次的「避靜活動」,每次時間約3至7天,決策愈重要,他們所耗用的時間愈多。


知行合一,更重實踐

就像古代皇子,從小受很好的皇家教育,也不能保證能駕馭羣臣,治得了天下


要把理論付諸實踐


我是學服裝設計的,我學了四年畢業以後也並沒有馬上用到,而且還要看學校主要注重的是理論還是實操,總而言之我認為還是要自己轉變思維,多多投入到工作中去磨練。我也是很想學管理學方面的,因為這一塊真的是很有用,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如果會管理、經營,就算是管理自己也好也是很不錯的優勢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大家都學過,但不是所有人學過了就能解題中運營的。

知識跟技能是兩回事情,知識只有反覆聯繫,才能會成為技能。

得努力讓管理學成為了你的技能


大學期間,相對於學習知識點,get思維模式更為重要。

同樣一件事,你所學專業的角度如何切入思考,是你區分於其他專業的主要特徵。

知識點可能日新月異、隨時更新,甚至被遺忘,但思維方式不會。我們在大學期間構築的思維框架能在工作和生活兩個層面受益終生。

所以,你說管理學學了能用嗎?當然能。有用嗎?當然有。

前提是你得將書本上的知識跟老師教授的知識消化吸收,在頭腦中構建一套屬於自己的管理思維。

你才大一,所接觸的知識面相對片面,不過也慶幸你才大一就意識到這個問題。

我有三個建議給你。

第一,好好學習,好好聽講,珍惜課堂。

第二,多泡圖書館,多看書,刪掉手機上的遊戲。

第三,盡量別兼職,出去忙一天才掙幾十塊真的不值得,實在缺錢就做副業,我知道很多大學生用這個軟體開網店賺錢,貨源裝修工具啥都有。通過做自己的小事業,你也能學以致用,鞏固管理學理論知識,怎麼說都是一件好事。


並不是學了簡單的基礎知識就是有用的,應該在實際中操作,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而且一本書也不一定讓我們收穫太多,應該多讀受益,多實操,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在大學,學習什麼有沒有用最關鍵的是學習的人。

管理學很多生活的例子,你去想實際操作就有用。其實很多營銷的例子很多是管理學原理單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