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哪吒,感覺還不錯。但總覺得我國這麼悠久的歷史,沒必要老是拘泥於西遊記封神榜聊齋這類的IP,大魚海棠算是引了莊子但不太成功。那麼還有哪些?《山海經》我沒細讀,但裡面很多形象感覺大有可用之處。古籍愛好者來補充一下~~


謝邀。

要考慮到兩點:

  1. 故事本身(情節);
  2. 商業價值(能否讓觀眾買票)。
  3. 中國早期的「神話傳說」大都簡短、四散於諸書,不成完整的故事。可對比西方長篇敘事史詩「荷馬史詩」(《奧德賽》、《伊利亞特》),布拉德皮特曾將《伊利亞特》改編為電影《特洛伊》(Troy)。詳此文《是否國外神話更有史詩的感覺?如果是,原因是什麼?》。
  4. 綴合相關神話傳說(匯合四散的史料),新造一部具有完整情節的故事(劇本)。相關回答《為什麼中國戲劇(劇本)在元代才形成,而西方很早就有古希臘羅馬戲劇了呢?》。
  5. 既然是用作電影劇本,就不用太關注學術上「真假」問題。
  6. 相關回答《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龍蛇形象》。

一些可以「擴充」的神話傳說「母題」

一、創世神話

(一)盤古

徐整《三五曆紀》: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裏。[1]

《五運歷年紀》:

元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佈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金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2]

任昉《述異記》

任昉《述異記》:

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嶽,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髮為草木。

秦漢間俗說:盤古氏頭為東嶽,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先儒說:盤古氏泣為江河,氣為風,聲為雷,目瞳為電。古說:盤古氏喜為晴,怒為陰。吳楚間說: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今南海有盤古氏墓,亙三百餘裏。俗雲:後人追葬盤古之魂也。桂林有盤古氏廟,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盤古國,今人皆以盤古為姓。昉按:盤古氏,天地萬物之祖也,然則生物始於盤古。[3]

(二)槃瓠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購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時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槃瓠。下令之後,槃瓠遂銜人頭造闕下,羣臣怪而診之,乃吳將軍首也。帝大喜,而計槃瓠不可妻之以女,又無封爵之道,議欲有報而未知所宜。女聞之,以為皇帝下令,不可違信,因請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槃瓠。

槃瓠得女,負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處險絕,人跡不至。於是女解去衣裳,為僕鑒之結,著獨力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尋求,輒遇風雨震晦,使者不得進。經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槃瓠死後,因自相夫妻。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歸,以狀白帝,於是使迎致諸子。衣裳班蘭,語言侏離,好入山壑,不樂平曠。帝順其意,賜以名山廣澤。其後滋蔓,號曰蠻夷。外癡內黠,安土重舊。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賈販,無關梁符傳、租稅之賦。有邑君長,皆賜印綬,冠用獺皮。名渠帥曰精夫,相呼為姎徒。今長沙武陵蠻是也。[4]

幹寶《搜神記》:

高辛氏,有老婦人居於王宮,得耳疾歷時。醫為挑治,出頂蟲,大如繭。婦人去後,置以瓠蘺,覆之以盤。俄爾頂蟲乃化為犬,其文五色,因名盤瓠,遂畜之。

時戎吳強盛,數侵邊境,遣將徵討,不能擒勝。乃募天下有能得戎吳將軍首者,購金千斤,封邑萬戶,又賜以少女。後盤瓠銜得一頭,將造王闕。王診視之,即是戎吳。(王曰:)「為之奈何?」羣臣皆曰:「盤瓠是畜,不可官秩,又不可妻。雖有功,無施也。」少女聞之,啟王曰:「大王既以我許天下矣。盤瓠銜首而來,為國除害,此天命使然,豈狗之智力哉。王者重言,伯者重信,不可以女子微軀,而負明約於天下,國之禍也。」王懼而從之。令少女從盤瓠。盤瓠將女上南山,草木茂盛,無人行跡。於是女解去衣裳,為僕豎之結,著獨力之衣,隨盤瓠升山入谷,止於石室之中。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蓋經三年,產六男六女。盤瓠死後,自相配偶,因為夫婦。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裁製皆有尾形。後母歸,以語王。王遣使迎諸男女,天不復雨。衣服褊褳,言語侏「?人離」,飲食蹲踞,好山惡都。王順其意,賜以名山廣澤,號曰蠻夷。蠻夷者,外癡內黠,安土重舊。以其受異氣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賈販,無關繻符傳、租稅之賦;有邑君長,皆賜印綬;冠用獺皮,取其遊食於水。今即梁、漢、巴、蜀、武陵、長沙、廬江郡夷是也。用糝雜魚肉,叩槽而號,以祭盤瓠,其俗至今。故世稱「赤髀橫裙,盤瓠子孫」。[5]

二、始祖神話

《淮南子·覽冥訓》: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

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員天;和春陽夏,殺秋約冬,枕方寢繩。陰陽之所壅沈不通者,竅理之;逆氣戾物、傷民厚積者,絕止之。當此之時,臥倨倨,興眄眄,一自以為馬,一自以為牛;其行蹎蹎,其視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魎不知所往。

當此之時,禽獸蝮蛇,無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無有攫噬之心。考其功烈,上際九天,下契黃壚;名聲被後世,光暉重萬物。乘雷車,服駕應龍,驂青虯,援絕瑞,席蘿圖,黃雲絡,前白螭,後奔蛇,浮游消搖,道鬼神,登九天,朝帝於靈門,宓穆休於太祖之下。然而不彰其功,不揚其聲,隱真人之道,以從天地之固然。何則?道德上通,而智故消滅也。[6]

司馬貞補《三皇本紀》

司馬貞補《三皇本紀》:

當其末年也,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承)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乃煉五色石以補天,斷鼇足以立四極,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濟冀州。於是地平天成,不改舊物。[7]

《風俗通》:

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絙於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也;貧賤凡庸者,絙人也。[8]

……

三、戰爭神話

《山海經·大荒北經》(黃帝大戰蚩尤):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臺,射者不敢北鄉(向)。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

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9]

《志林》:

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彌三日,軍人皆惑。

黃帝乃令風後法鬥機,作指南車,以別四方,遂擒蚩尤。[10]

《龍魚河圖》:

黃帝攝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仁不慈。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仁義,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敵,乃仰天而嘆。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以制八方。蚩尤沒後,天下復擾亂不寧,黃帝遂畫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鹹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殄服。[11]

《黃帝玄女戰法》曰:

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黃帝歸於太山,二日三夜,霧冥。有一婦人,人首鳥形,黃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婦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問?」黃帝曰:「小子欲萬戰萬勝。」遂得戰法焉。[12]

《山海經·海外西經》(黃帝大戰刑天):

形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鏚以舞。[13]

任昉《述異記》

任昉《述異記》:

軒轅之初立也,有蚩尤氏兄弟七十二人,銅頭鐵額,食鐵石。軒轅誅之於涿鹿之野。

蚩尤能作雲霧,涿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俗雲: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掘地得髑髏,如銅鐵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齒,長二寸,堅不可碎。秦漢間説:蚩尤氏,耳鬢如劍?,頭有角,與軒轅鬭,以角觝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樂名《蚩尤戱》,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而相觝。漢造《角觝戱》,蓋其遺製也。

太原村落間,祭蚩尤神,不用牛頭。今冀州有蚩尤川,即涿鹿之野。漢武時,太原有蚩尤神晝見,龜足蛇首,首疫,其俗遂(爲)立祠。[14]

……

四、洪水神話

《山海經·海內經》:

洪水滔天。鯀(gǔn)竊帝(黃帝)之息壤以堙(yīn)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

鯀復(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15]

郭璞《注》引《歸藏·啟筮》曰:

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龍。

《初學記》卷二十二引《歸藏》曰:

大副之吳刀,是用出

《楚辭·天問》:

不任汩(洪水),師何以尚之?僉曰何憂,何不課而行之?鴟龜曳銜,何聽焉?順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愎(腹)鯀,夫何以變化?纂就前緒,遂成考功。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洪泉極深,何以窴之?地方九則,何以墳之?應龍何畫?河海何歷?鯀何所營?禹何所成?康回馮怒,墬(地)何故以東南傾?九州安錯?川穀何洿?東流不溢,孰知其故?東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順?,其衍幾何?[16]

王逸《注》:

治洪水,時有神龍,以尾畫地,導水所注當決者,因而治之也。

王嘉《拾遺記》:

堯命夏鯀治水,九載無績。鯀自沉於羽淵,化為玄魚,時揚須振鱗,橫修波之上,見者謂為「河精」。羽淵與河海通源也。海民於羽山之中,修立鯀廟,四時以致祭祀。常見玄魚與蛟龍跳躍而出,觀者驚而畏矣。

至舜命疏川奠嶽,濟巨海則黿鼉而為梁,逾翠岑則神龍而為馭,行遍日月之墟,惟不踐羽山之地,皆聖德之感也。鯀之靈化,其事互說,神變猶一,而色狀不同。玄魚黃能,四音相亂,傳寫流文,「鯀」字或「魚」邊「玄」(鮌)也。羣疑眾說,並略記焉。

……禹儘力溝洫,導川夷嶽。黃龍曳尾於前,玄龜負青泥於後。[17]

《淮南子·地形訓》:

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為名山。

《呂氏春秋·季夏紀》:

禹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禹於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爲南音。[18]

《呂氏春秋·恃君覽》:

堯以天下讓舜。鮌(鯀)爲諸侯,怒於堯曰:「得天之道者爲帝,得地之道者爲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爲三公?」

(鯀)以堯爲失論,欲得三公;怒甚猛獸,欲以爲亂。比獸之角,能以爲城;舉其尾,能以爲旌。(舜)召之不來,仿佯於野以患帝。舜於是殛之於羽山,副之以吳刀。不敢怨,而反事之。官爲司空,以通水潦。顏色黎黑,步不相過,竅氣不通,以中帝心。[19]

《孟子·滕文公上》: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偪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

《史記·李斯列傳》:

禹鑿龍門,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決渟水致之海,而股無胈,脛無毛,手足胼胝,面目黎黑,遂以死於外,葬於會稽,臣虜之勞不烈於此矣。[20]

……

五、

六、

七、

……

暫緩。待補充。

參考

  1. ^《太平御覽·卷二·天部二》引三國徐整《三五曆紀》
  2. ^《繹史·卷一》引《五運歷年紀》
  3. ^任昉《述異記》捲上
  4. ^《後漢書·卷八十六·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
  5. ^上海古籍出版社《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載幹寶《搜神記·卷十四·槃瓠》,第381-382頁
  6. ^《淮南子·卷六·覽冥訓》
  7. ^司馬貞《史記索隱·三皇本紀》
  8. ^《太平御覽·卷七十八·皇王部三》引《風俗通》
  9. ^袁珂《山海經校注·海經新釋·卷十二·大荒北經》,第362-363頁
  10. ^《太平御覽·卷十五·天部十五》引《志林》
  11. ^《太平御覽·卷七十九·皇王部四·黃帝軒轅氏》引《龍魚河圖》
  12. ^《太平御覽·卷十五·天部十五》引《黃帝玄女戰法》
  13. ^袁珂《山海經校注·海經新釋·卷二·海外西經》,第196-197頁
  14. ^任昉《述異記》捲上
  15. ^袁珂《山海經校注·海經新釋·卷十三·海內經》,第395-397頁
  16. ^上海古籍出版社《楚辭·天問》,第110-114頁
  17. ^上海古籍出版社《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載王嘉《拾遺記·卷二·夏禹》,第502-503頁
  18. ^《呂氏春秋·卷六·季夏紀第六·音初》
  19. ^《呂氏春秋·卷二十·恃君覽第八·行論》
  20. ^《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紅樓夢,文藝性很強的作品,對於人物的精神世界刻畫,如果有虛擬的特效加持,很期待啊,而且也能讓小朋友更容易感受到,無需「不過30不讀紅樓」

聊齋,我國鬼片一直拍的不好,鬼片的確對於化妝,特效要求高,如果用動畫的手段來表現,也很合適


上甲微的傳說——王子復仇記

在商的先公先王事蹟中,最引人入勝的是關於先商首領王亥被殺,其子上甲微復仇的故事。

這個故事首先被記載在先秦地理志怪文獻《山海經》中

有困民國,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兩手操鳥,方食其頭。王亥託於有易、河伯僕牛。有易殺王亥,取僕牛。

這段記載很好理解,就是說有一個叫王亥的人,兩隻手各抓著一隻鳥喫鳥頭,王亥幫助有易氏、河伯氏牧牛,有易氏殺害了王亥,將牧牛據為己有。

王亥是商族的重要祖先之一,在20世紀上半葉殷墟發現的甲骨卜辭中我們可以看到王亥得到了殷商王室隆重的祭祀,被稱為「高祖亥」。

一般認為,先商部族的活動範圍在今天的河北邯鄲磁縣漳河流域,而有易氏則是在先商以北的河北易縣易水流域,雙方是鄰居。

在《周易》的旅卦中也有

「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啕。喪牛於易,兇。」

喪牛於易的旅人遭受了凶事,這也很可能是王亥死於有易氏的故事。

那麼有易氏為什麼要殺死王亥呢?有易氏殺害王亥得到了什麼樣的結果呢?

在《竹書紀年》中,這個故事又有了更為詳盡的說法:

殷王子亥,賓於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綿臣殺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師於河伯以伐有易,滅之,遂殺其君綿臣也。

竹書紀年的記載是說,王亥在有易氏在有易氏做客,在做客期間行淫,被有易氏的首領殺死,他的隨從被驅逐。於是先商的首領上甲微從河伯處借來軍隊討伐有易氏,將其滅族,殺死了有易氏的首領綿臣。

父親被殺,兒子帶著借來的軍隊為父親復仇的故事歷史上常常能夠見到,例如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該在塔塔爾部做客被毒死,長大之後的鐵木真借義父王汗的軍隊攻滅塔塔兒部,盡殺其男丁。

在這個故事中,借給上甲微軍隊的是河伯,河伯應該是挨著黃河的部族,在後來著名的「西門豹治鄴」故事中,西門豹破壞了鄴地祭祀河伯的儀式,可見河伯的活動範圍就在鄴地,也在河北境內。

在殷商卜辭中,還有一位被稱為「高祖河」的祖先神,屢屢與「高祖亥」一起接受隆重的祭祀,大約就是借兵給上甲微的河伯。

在楚辭《天問》中,王亥和上甲微的故事還有更多的細節:

該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終弊於有扈,牧夫牛羊?幹協時舞,何以懷之?平脅曼膚,何以肥之?有扈牧豎,云何而逢?擊牀先出,其命何從?恆秉季德,焉得夫僕牛?何往營班祿,不但還來?昏微遵跡,有狄不寧。何繁鳥萃棘,負子肆情?眩弟並淫,危害厥兄。何變化以作詐,後嗣而逢長?

這一段楚辭很不好理解,大意是

王亥(寫錯為該)繼承了其父(季)的美德,受到了父親的庇佑。

為什麼在為有易牧牛時(錯寫為扈)遭受如此災難?王亥拿著斧頭和盾牌起舞,為什麼有女人愛上了他?有易的女子體柔膚潤,王亥如何能夠享用?有易的牧人如何撞破姦情?兇器攻擊了王亥的牀,王亥的生命如何被結束?恆也繼承了其父(季)的美德,為何能夠得到王亥放牧的牛?為何他還能夠屢屢前往有易獲取獎賞?上甲微追溯線索,狄人(有易)不得安寧。為何上甲微能夠攻伐有易的戰場上耀武揚威?昏聵的弟弟和兄長一起淫亂,還害死了他的兄長。為什麼他能奸詐變化,其後代還能生生不息?

《天問》中的這一段裏又出現了一個關鍵人物——恆。從辭中敘述來看,他和亥都是季的兒子,他應該是王亥的弟弟。他們在有易氏做客時,得到了有易氏盛情的接待,勇武的王亥和恆得到了有易氏美女的青睞。在深夜裡,王亥還沉浸在溫柔鄉裏時,被刺殺於牀上。而恆則全身而退,甚至在後來的日子裡得到了有易氏的賞賜。

在殷墟卜辭中同樣出現了「王恆」的名字,但是王恆並沒有得到王亥那樣隆重的祭祀,或許就與他的旁系身份有關。

從這段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恆不僅沒有在有易氏的謀殺中同時遇害,反而在其兄王亥遇害之後成為了商族的王,甚至可以說他是有易氏的謀殺事件中獲利最為豐厚的人。

很可能在王恆去世之後,王亥的親生兒子上甲微才得以重新掌握商族,並聯絡河伯,展開了血腥的復仇行動。

這樣,這樁上古迷案我們大可以開一下腦洞:

1.在王亥的治理下,河北邯鄲地區的商族生機勃勃,越發強大,引起了北方強鄰有易氏的不安;

2.王亥的弟弟恆,對於兄長頗為謙恭卻心有不甘,對商族王座垂涎三尺,於是聯絡有易國君綿臣,制定了裡應外合謀殺王亥的計劃;3.有易氏藉口牧牛,將王亥騙到了有易,恆也在團隊中與有易配合。在有易氏盛大的宴會上,王亥在有易的盛情、有易美女的魅惑和弟弟恆的勸說下,放鬆了警惕,在和商族不睦的有易氏留宿過夜;4.當晚,有易氏將王亥謀殺在了美夢中;5.恆帶著王亥的死訊回到商,並在有易氏的支持下排斥王亥的合法繼承人微,篡奪了王位。在此之後向有易稱臣,得到了有易的賞賜;6.離羣的微逃到了河伯的國家,得到了河伯的賞識,成為了河伯的女婿;7.王恆死去後,得到河伯軍隊支持的上甲微回到商族,重新奪回了屬於自己的王位,並率領商和河伯的軍隊攻滅有易氏,殺死其國君綿臣,為父親復仇。8.此後,微和他統合的商在河伯的支持下,吸收了有易氏的地盤,成為河北地區最強大的部族,數代之後,這支強大的商族在成湯的率領之下,消滅了夏桀的霸權,開啟了商王朝的榮耀時代。

這樣一個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王子復仇記就有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框架了,不比西方的復仇故事遜色吧?


六部春秋

連接封神,西遊記,說唐,楊家將系列的神書

前三部簡介

第四部講的是 孫臏(姜子牙第三任轉世)與師弟龐鬥智的故事

第五部 講的是樂毅伐齊,這裡孫操站在燕的一方,孫臏站在齊的一方,父子對立。

第六部 名叫鋒劍春秋,是六部唯一留存的書。前五部都是闡教內部在打,而這一部是在和截教打。而且這裡截教是協助秦王並六國的,派了王翦(聞仲轉世)輔佐秦王,孫臏則是開始不願下山,後來被硬說下山的幫助六國反秦。兩邊都搬出各教高人。最後驚動孔子,釋迦摩尼,老子三人來講和。然後孫臏才收手隱居去了。

有個插曲是孫臏在對抗的途中,把劉邦叫過來幫忙(因為劉邦以後有皇帝命,王八之氣護體)。

後續是月唐演義直接說孫臏成了闡教教主。


山海經的成書過程本身就很精彩了

山海經描述的世界裡,未來的周朝當時還是大荒裏的一個國家,除了會耕種外並沒什麼特殊之處,山海經出現的名人最晚的也就商初的成湯等,因此山海經主體的成書年代應該在商前中期,若此事確認的話,也能把中國文字出現的時代再提前。山海經就是商代的地理大發現

可以拍成八十天環遊地球、史前一萬年那樣,主角是個商朝官吏,奉商王之命帶著一羣隨從探索周邊地區,路上遇到各種野獸、災難、友好或不友好的部落,隨從先後死亡,最後他一個人帶著探索的成果如張騫、唐僧一般歸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