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是核電站的運行人員,他說大修,已經八天沒有消息了,平時從來沒有這樣過,大修八天不回消息正常嗎?


核電站大修期間要分秒必爭,按之前指定的計劃開展各項設備檢修和試驗等工作,保證大修按計劃時間、甚至提前完成,畢竟核電站1臺100萬千瓦的機組早發電一天的收益就有1000萬左右。


很忙

非常忙

經濟性上,核電站的最大發電功率是固定的,除了電網要求的降功率或停機、必要的試驗以外,當然是能多發一秒電就多發一秒電,那都是錢 啊,所以所有核電站都在竭盡所能的壓縮大修工期。

另一方面,我國核安全局對安全相關係統的不可用時間要求更嚴格,相當一部分定期試驗和預防性維修作業只能在機組停機大修期間做,而美國那邊是可以在機組運行期間做的,導致我們的大修工單數比他們多不少。

最後,美國一個機組大修二十幾天,國內也要求一個大修二十幾天,雖然活多,但是人便宜啊!考慮到國內人工成本和加班成本低,那就加班搞啊!

具體到運行人員,在大修的前後期都會很忙,經常抽白班/休息人員進去上加強班的,各個電廠組織模式可能不同。大修中間段運行活會少一點,因為機組狀態都擺好了,主隔離也做完了,主要是各類維修,質保和技術人員在加班。

運行部門只有負責再鑒定試驗以及工單批票的那些崗位要從頭忙到尾。如果是再鑒定經理或大修隔離經理的話,或者再慘一點負責大修計劃協調的話,每天工作15個小時起,還有大量現場確認要去沒有信號的地方,一週沒消息好像挺正常。


平井憲夫在覈電站曾經工作過20年,他訴說:還記得有一次,運轉中的核電機組裡有一根螺絲鬆了。核電運轉中排出的輻射量相當驚人。為了鎖這根螺絲,我們準備了三十個人。這三十人在離螺絲七公尺遠的地方一字排開,聽到「預備,跑!」的號令後輪番衝上去鎖,一到那裡只要數三下,計量器的警鈴就會嗶嗶響起。時間實在太過緊迫,甚至有人衝上去後找不到扳手警鈴就響了。這個螺絲才鎖三轉,就已經花費了160人次的人力。

這是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前的狀態。這能救災嗎?請問:核電站這種環境下,怎麼維修?


多開機一天,說不定獎金上萬。


非常忙


失蹤8天不很正常嗎?尤其是大修期間。正常 一個大修累得要死要死的。


累成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