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去過任何一座建設完全的遊樂園/水族館/動物園,都一定會對他們絞盡腦汁用各種名目從你的錢包裏搜刮人民幣的方式記憶猶新,其中最讓我對資本家感到欽佩的一項手段,就是用各種姨媽色把門票武裝到花花綠綠,然後賦予不同顏色的門票不一樣的特權。

白色的是普通票,只能頂著正午的朝陽排一個小時過山車的長隊,或者遠遠的看一眼大熊貓;紅色的是VIP,會配送給你一個GAY裏GAY氣的手環,然後告訴你拿著這個手環可以直排VIP通道或免費乘坐汽車穿越獅虎區。你興沖沖的買了這個手環,但是到了園內你先是發現最新推出的大擺錘不能免排隊,而動物園裡有人不但能坐車,還能徒步去給大象喂喫的。

這是什麼呢?這是辦了年卡的尊享會員,比普通一次性消費的VIP就是多了那麼一點服務。

那個紅色手環VIP的遊玩體驗就像是看著麥迪職業生涯的我們,兩年前我在某處看到過類似的句子,時至今日,我依然覺得這是有關於他最精確的譬喻。

麥迪的特殊是如此的引人注目,就像他的第一步突破、他的強投手感、他的腳步動作、他在前鋒中令人咋舌的傳控,以及他就像璞玉一樣,好像什麼都一點就透、一趨而就的學習能力。

我一直認為麥迪的眼睛是他最令人著迷的特質。在他的巔峯時期,那雙溫潤而又柔和的眼睛和他的球風迸濺出了奇妙的化學反應:他扶著膝蓋在兩側靜靜站立看著弧頂運球的同伴,就像是消失在了賽場之外,透過電視屏幕甚至會讓你產生了他是不是在打盹的疑問。

突然之間,有人和他在防守中起了肢體接觸,或者計時器的鐘聲發出了倒數的轟響,又或者是觀眾的呼喊聲讓他激動了起來。然後他就啟動了,像格蘭特希爾和DOC J一樣劈開人羣,然後用冰人式的單手上籃終結回合;他從後場持球不疾不徐的推進,不做任何多餘接觸的抬手幹拔,配上漂移的動作和身形,把天賦這兩個字射在每個防守人臉上。然後再恢復一開始的狀態,雙手扶膝回到原位,依然好像沒睡醒的眼睛裡讓他折射出了「老子剛剛根本就沒用力」的暗示,這他媽實在是太酷了。

包括我自己在內,中國文化下的大眾審美似乎都格外偏愛「剛柔並濟」和「舉重若輕」的人設,一個平時看起來弔兒郎當但一發力就技驚四座,並且身形動作優美到好像根本沒用力的形象明顯比其他任何特質都更適合做爽文小說的主角。

卡特太暴烈了,扣籃時好像把整個星空都擎在自己的掌臂裏,但不扣籃的時候,北卡出身的他又遠比人們想像的更加紮實和學院派,他的比賽是一部直上直下的過山車;艾弗森太凌厲了,貧民窟裏走出來的他無時無刻不像一根崩到快斷的琴絃,好像沒有挑戰和叛逆他在下一秒就會失去氧氣;科比太精緻、皮爾斯太接地氣、安東尼哪怕板著臉依然像一個奶兇的甜瓜、勒布朗的動作從來沒有「剛柔並濟」的美感,在眾多的鋒衛搖擺人裏,只有麥迪完美契合了我上面所提到的兩個四字詞語。

於是,哪怕在他最幽暗的時候,他的球迷也相信,只要他稍微認真起來那麼一下,命運之神總會再眷顧一下他,實現只在熱血漫畫裏才會出現的天地皆同力。

這就是麥迪,看著他的比賽和他的成長就像拿著那個紅色的手環進入了遊樂園,各種不用排隊的特權都能讓你感覺到這個手環與眾不同的牛逼,但突然有那麼一瞬間,你看到了他比賽和職業生涯上的某個鏡頭和某些特質,然後突然意識到即便拿著這個手環你還是不能進入某些項目的通道,還是隻能看著別的人去近距離投餵動物。

你像喫了蒼蠅一樣難受並痛罵遊樂園圈錢的無良,但旋即反應過來,年卡實在是太不值了,這就是性價比最高的卡了,可以了。

還是那個已經被無數人玩過的老掉牙問題,這裡有兩個球員生涯最巔峯的五年:

球員A:32.3%的回合佔有率;53.5%的真實命中率;27.1%的助攻率和9.1%的失誤率;PER是25.6、BPM是7.5。

球員B:33.7%的回合佔有率;56.5%的真實命中率;24.3%的助攻率和10.4%的失誤率;PER是25、BPM是5.9。

哪個球員更勝一籌?——球員B是更好的終結者和得分手,球員A有著比球員B漂亮不少的傳控和失誤控制。

球員A是2001-2005,魔術時期外帶火箭第一年的麥迪;球員B是2006-2010年間的科比,兩個飆分賽季,MVP外帶兩連冠。這個數據對比中,麥迪比科比喫了更多的因球隊羸弱帶來的開火權優勢,但科比也佔了一絲麥迪五年裏四年都在NBA歷史上最黑暗年代的便宜。

我們應該意識到,起碼在這漫長的十數年裡有那麼一段時間,科比和麥迪的對比並非僅能侷限於誰的球風更好看和誰的小腿更銷魂,而是就像麥迪先晃翻科比然後被科比回了一記勁爆劈扣一樣,是一個你來我往的話題。

但我們都知道故事的結尾,麥迪沒有成為想像裏的麥迪,而科比成為了歷史中的科比。

在之前一篇關於科比生涯不同時段技術變化的文章中,我把科比的比賽風格分為了四個大段:

01年前後——兇悍且充滿激情的搖擺人,變向、腳步的動作幅度都誇張似的大,規劃突破路線靠躲,晃,配以連續變向和大轉身。進攻因為鯊魚的原因而沒有完全落位權,因此要從高位自行運球啟動。

06年前後——肌肉紮實的小馬龍,遠射來到了生涯巔峯,獲得了完全的落位權而顯得張狂又恣肆。隨意的在半場開火,面對明顯弱勢的對位人都不屑於用身體接觸為自己稍微擠佔更有利一點的位置,突破用肩、屁股、靠、震、力量對抗和造罰球。

09/10年——精準又毒辣的黑曼巴,因為加索爾和拜納姆的到來又一次失去了完整的落位權。因為加索爾的能力,生涯以來最多的在牛角位空手移動,失去了01年的運動能力、因為身體原因被迫減重而不能像06年一樣用身體壓迫對位。

但是,兩連冠的科比卻比任何時間段的科比都更愛對抗,輸給凱爾特人的慘痛記憶完全洗掉了技術超卓給他帶來的矜傲,他無時無刻面對任何對位人,都想著「多壓一步」。

而麥迪呢?或許有技術風格上的原因,或許受到先天性脊柱傷病的影響,又或許是關於性格的不可知論,窮究麥迪的整個生涯,都在飛揚輕逸這四個字裏反覆徘徊,從未有一刻像09年的科比一樣捲起褲腿,下到佃戶的泥地裏。

他的比賽似乎總是一樣。天賦和頂級的跳投手感讓他不需要去搶佔位置,他不需要對抗,不需要到達某個特定的區域,哪裡都能開火,哪裡都可以就地起跳完成一記片葉不沾身的跳投:他接球,半轉身觀察,足尖輕點,然後向後飛竄而起,腿部肌肉和投籃弧線構成一個優美的夾角,從對方夠不到的指尖飛向籃筐。

麥迪單挑跳投時做的最複雜的投籃動作,就是像下圖一樣,在身體接觸較少的情況下,利用自己的速度和敏捷性假突破回拉跳投。

太好看了,太輕鬆了,太舉重若輕了。哪怕是在他最困難的比賽裏和最艱難的局面中,他還是這樣的好看、輕鬆,以及舉重若輕。在你的記憶裏,麥迪有多少次是這樣打球和尋求一次出手機會的呢?

一項非常基礎也非常能說明麥迪麥迪的數據,他整個生涯每36分鐘罰球數最高的五個賽季:8.8、7、6.9、6.9、6.8,除去神獸03巔峯麥這個異常點,麥迪的每36分鐘罰球是七以下;

用同樣的方式篩選科比的賽季,每36分鐘罰球前五的賽季:9、8.9、8.8、8.4、8,麥迪生涯36分鐘罰球數第二高的賽季,在科比那隻能排第十三,還要低於半路復出只打了35場球的2015科比。

多舉幾個例子,同樣以跳投著稱的安東尼:8.7、8.4、8.2、7.9和7.9;以麥迪為模板的杜蘭特:9.3、9.3、8.7、8.0、7.1。

麥迪造罰球和攻框的能力,在拿來和他對比的側翼搖擺人中實在太差了。

作為一個酷愛投長兩分的球員,他遠沒有達到喬丹、德克、杜蘭特這種動輒能在16英尺-三分線之間投出五成命中率上下的大神線,而他又比一般「偏重跳投」的搖擺人更少站上罰球線。雖說我也願意相信,改善投籃分佈的麥迪能把許多不經濟的長兩分轉移到三分線從而提高效率,但至少在已經發生的歷史裡,麥迪也只有一個賽季是一個頂尖的三分射手罷了。

2003年的麥迪作為傳說中的神獸級球員,我可以負責任的說,絕非浪得虛名。在這個賽季,他保留了自己相對於科比等人在傳控上的相對優勢,又恰好打出了遠超自己生涯正常水平的造罰球表現彌補了自己最大的短板,最後,這還剛好是他三分線上手感最好的一年——長板保留,短板全部進化成PLUS,這種科學解釋不了的牛逼的確是真的牛逼,但再牛逼,也只出現了一年。

除此之外,我們也得承認一些客觀存在,並不以球員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外界因素。

以任何球員為核心建隊,都必須要契合該球員的特色,最大限度的發揮這名球員的相對優勢,並掩蓋該球員的劣勢。傳控出色,失誤低的長兩分型側翼該怎麼建隊?

——要麼,發揮他傳控和低失誤的優勢,把他當勒布朗用,給他射手和能投籃,以擋拆為主打的長人。麥迪的巔峯在08年之前結束,時代對不上,並且,無論是魔術還是火箭,都不是這種類型。

——要麼,就把他當長兩分單挑手用,堆籃板和防守,用策應型球員解放麥迪,讓他在無球移動中為球隊創造機會並融入體系,關鍵時刻接管進攻開發。魔術常年進攻籃板率倒數前十,缺乏策應型球員,火箭的隊友同樣也不是這個路數。

前段日子,麥迪以「姚明不是奧尼爾,所以我沒能奪冠」為核心思想的奇葩言論被全網黑出了銀河系,我當然不會同意這種充滿著牢騷性質的發言,也當然知道姚明是足夠出色的明星,但我卻能理解他說出這種話的原因。

大姚是活動範圍有限,出球能力一般,需要外線配合接球,但對位破壞能力極強的攻防型核武器。火箭一直缺乏出色的後衛,這個打通內外的任務完全壓到了同時作為主攻手的麥迪身上,而麥迪需要的大量擋拆、前場籃板能力、以及解放他去無球端獲得輕鬆機會的策應功能,大姚剛好沒有把技能點加在這個上面——和實力強弱無關,從純粹的技術特點上,麥迪會認為自己能配合姚明,但姚明不能配合自己。

就更加不用提困擾了他整個球員生涯的傷病了。

但我真正覺得有趣的,還是下面這部分。

當七十年代時高中生球員第一次湧入聯盟時,就有人預言過這些完全沒有經歷過大學生涯的半大孩子被強推著湧入這紙醉金迷的成人世界,突然要離開家庭、離開師長,直接面對巨額美金、夜店、女人、獨立生活、聚光燈、幾萬人的期待值和媒體蒼蠅一樣的提問,還要指望他們能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出職業素養、道德操守、好的更衣室態度外帶堅強健康的競爭心態,幾乎是不可能的。

海伍德那一輩人的事例驗證了這則預言,他們甚至被資本家詐騙,簽下看起來超額但70%的錢在退役後逐年支付的不平等合同,然後在場上表現的渾渾噩噩,根本無法面對壓力或者對壓力反應過激,那是鬧劇般的一代人。

隨著制度的健全和球員保護措施的完善,這種詐騙式的不平等條約早已得到了緩解,但時至今日,那些從高中直接跳級進入聯盟的,依然是一些心理成長不足的半大孩子。

他不相信自己能被這麼高順位選中,在隊裏緊張到一犯錯就看著教練是不是要被自己換下去,躲在角落裡和大哥文斯-卡特的蔭蔽之下,看著隊友們擊掌、撞胸、噴垃圾話,偶爾扣一兩個籃或者進入內線完成一記喬丹式的拉桿,面對全場觀眾的歡呼聲漏出一兩個羞澀的微笑權當見禮。

「更兇、更硬、更有侵略性,你要相信你可以。」 那會所有人都這麼在他耳邊嘟囔,他是一個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能力,又貿然闖入燈紅酒綠的小屁孩,需要別人強調、加油、鼓勁,哄著他才能相信自己能行。

00年他去了魔術,本來是去當格蘭特希爾的皮蓬,他自己心態也擺的很正。但希爾受了傷,他又一次超出自己意志的被推到本來還不屬於他的世界裡。他沒準備好,但是能力到了,裏弗斯教練開始像一個明星一樣使用他,他開始在每個人腦袋上扣籃,在球隊陷入焦灼時掌握唯一的球員,拿下20分30分。

「在東部,我們要把目標放到總決賽」,他主動對媒體說,開始確認自己能行。

然後,希爾沒能從傷病裏站起來,孤獨的2003,然後是連敗的2004,傷病開始找上了他,確認自己能行的孩子突然發現自己其實好像還不行。而媒體和球迷們因為他迸發出的天賦和他之前言論的落差開始怪罪他,指責他,質疑他。

然後,麥迪開始發牢騷了,開始抱怨人們把球隊的失敗歸結到他一個人身上,開始在各種場合表達自己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他去火箭,失敗,再次傷病,復出,努力用技藝補上自己失去的運動能力,拿走他的突破他就去跳投,拿走他用來跳投的腰部力量他就去做粘合劑和遠射手,但他還是失敗,失敗,再失敗。

他打了封閉上場,然後在新聞發布會上流淚:「怪我,都怪我,輸球是我的錯,罰球不進是我的錯,沒有扳平比分是我的錯」。

而他的紋身上,赫然撰雕著《以賽亞書》。

然後他從高空跌落,被火箭擺上貨架,去各種他原來想都不會想的地方輾轉,身材走樣,被嘲諷,在CBA還是連敗,最後去了馬刺想要獲得一枚冠軍戒指。然後就像多年前那場他給馬刺所開的玩笑一樣,他也遭遇了玩笑,於是落幕。

去TNT,變成了一個滿腹牢騷的中年胖大叔,每次發言的字裡行間都透露出「老子當年很牛逼小朋友不要看不起我」的潛臺詞,每個發言裏都帶著「都怪我當時時運不濟否則早就balala」的假想圖勾勒,終於到沒有多少人耐煩聽他發言。

蕪湖,我想說什麼呢?

我想說科比絕對不會這樣嗎?的確,科比根本不會在打的差之後害怕的看向教練擔心被換下去,否則他投完第二個三不沾就該原地心肌梗塞在鹽湖城的噓聲中猝死;科比倒是有可能像麥迪一樣中二,在換了個明顯實力不足的隊之後立刻原地期待總決賽,但他哪怕47中1也不會在發布會上哭著連說十一個我的錯,而是在心裡對媒體和今天把他防爆的球員默唸十一句草你媽然後期待著下賽季打回來。

但我想說的並不是這個,我想說的是,在看多了這麼多被商業包裝的、把成名前和生涯早期放的每一個屁都變成「成功路上必然要放的屁」的修正主義之後,我不得不說麥迪真實和令人唏噓的多。

不知道自己有多牛逼的小孩子被推上前臺,身邊所有人都告訴他很牛逼而他也確實挺厲害,於是他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和這個從來不缺天才的世界裡唯一特殊的存在,但他其實沒那麼好。然後現實教訓了他,KO了他,再加上一些不因人力轉移的壞運氣,他失去了自己的雄心壯志,只想做一個普通人就滿足,開始推卸那些他為了更上一步就必須要承擔的責任,再失敗,真情流露,最後被打倒成為了一個中年大叔。

知道自己故事已經結束且沒有再來一次機會的中年大叔,除了泡上一杯茶坐在屏幕前懷念一下自己曾經風生水起的收到了什麼學校和公司的OFFER,大學時的學生會長當得有多成功;遺憾的嘮叨兩句自己如果當年抓住了哪些機會,選擇了IT而非土木,沒有為了愛情跟著你娘親跑到這兒而是留在北上廣現在也能開著勞斯萊斯上街之外,還剩下什麼可以做呢。

真實還是值得肯定的,畢竟這個世界上不打狼牙風風拳而是給頭髮染色的,在哪裡都不多。


歡迎關注公眾號:安可的五維口袋


麥迪先天性頸椎不好,所以事後諸葛亮來說註定了和流星一樣來的快去的也快。

前期麥迪因為能漲球所以數據華麗的更早一點,但是科比那個時候就不弱了。

差距:

1.防守,麥迪的防守除了猛龍大家所說的,但是自從成為核心後,麥迪再也沒有這麼給力了,當然初次來火箭可能這是最認真的麥迪了。但是科比防守也是消耗對手的法寶之一,很多次回合中科比就會用他那不知疲倦的防守造成對方失誤,除了11開始膝蓋確實頂不住了,12因為適應戰術砍分徹底不見。跟腱受傷以後當然移動速度也不行了,這個麥迪沒有哪個賽季能和科比一樣攻防一體。

體力和接管比賽能力:科比就是個體力怪,這個傢伙第四節也依然進神仙球,也依然因為一個位置和別人卡的不知疲倦,麥迪第四節已經沒話說了,可以說看火箭的比賽以前最揪心的就是第四節了。

終結能力:沒錯,終結能力麥迪在傷病困擾後,大部分都會選擇投籃,但是同年的科比依然能夠突破造成殺傷,這點麥迪確實球風轉變的有點太快了,儘管幹拔依然帥。。。

進攻效率:沒錯,這玩意儘管對得分手不友好,但是麥迪的效率真的火箭球迷都揪心,記得季後賽甚至有一年罰球不到7成,投籃不到4成,三分不到3成或者剛好。(季後賽麥迪打鐵的時候現在回想我們真的太包容了)被黑的鐵王科比,投籃45.三分科比一般33左右,罰球8成,真全方位包圍不誇張。

意志力:沒錯,科比意志力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那個壓迫氣場,麥迪儘管也能感覺很像贏,但是沒有那種信念的感覺。(當然可能因為科比更成功的緣故)

麥迪優勢:

蓋帽:麥迪季後賽蓋帽很兇,儘管犯規也不少,但是這個比科比強是有的。

助攻:儘管倆人助攻數差不多(可能麥迪稍微好點),但是助攻能力和技巧還有選擇上,麥迪傳的更好一些,失誤也少,科比。老實說我很神奇為什麼感覺看科比剛掄,那5個助攻怎麼來的(開玩笑),科比傳球更多的助攻給人感覺是那種確定隊友這球一定很穩才給的手遞手那種感覺。


XY!

①身體的耐操程度。

②運氣和球隊加成。

③性格和意志力。

除了這③點,至少06年之前的麥迪和科比是同一級別的,不分上下!


1.先上段麥迪在活塞時期的背打視頻,你會發現其實麥迪並不是一味的躲閃,他是有科比那種低位單打動作的。

2.兩個人身體素質不同,科比身高198cm,臂展211cm左右,所以他需要更多的身體對抗去獲得更大的出手空間,而麥迪身高更高,臂展是218cm左右,和他對位的很多沒有他高 所以很多時候他不需要通過大量的身體對抗就已經有了好的投籃空間了。

3.這裡說一下背打的發力機制,是先通過背部感受防守人的位置,通過大力炸球,然後一隻腳蹬地發力,另一隻腳踩實(不可腳尖或腳後跟落地),身體橫移造成對抗。

麥迪的臥推力量其實並不差,但是他受到膝傷的困擾,做過兩次手術,這就造成他腿部發力成了障礙,同時他是扁平足,同時先天性脊椎彎曲,這讓他的下背部經常疼痛,不能過多負重,這部分的力量他也無法充分使用,而科比這部分是可以發力的,所以在背打方式的選擇上肯定會和科比有所不同。

而且你們看麥迪很多次落地後出現身體不穩的現象,這也是因為膝蓋疼痛不敢發力引起的。而膝蓋是一個外線得分手的發動機。

4.當然其中也有好勝心比不上科比的原因,但是麥迪也不是一個軟弱的人,賽後他哭泣攬責,很多人卻忘了,他是賭上了自己的生涯健康,打著封閉針,頻頻殺進內線,拚命砍下40分。

南非世界盃中,阿根廷0-4輸給德國隊之後,賽後梅西哭泣,球王馬拉多納表示,梅西賽後哭泣是有責任心的表現。

科比在出席「馬克思和馬塞勒斯秀」節目時談到對勝負的反應時說:「但是給你們一個很坦白的答案吧,每個人對待勝負的反應真的有不同。若是有人在更衣室裏哭了,這也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是笨蛋,也不意味著他們是軟弱的。這種哭泣並不意味著任何事情。」

也許只有對勝負如此執著的人反而會更大的體諒吧。

可惜麥迪這次之後,生涯近乎報廢,直接做了手術,與之有著相似經歷的人有黃曼巴羅伊,玫瑰羅斯等,他們都是因為傷病,偶爾綻放一下,都回不到從前那個層次了。

但想想,一個當時連醫生都說職業生涯不超過5年的球員,但是麥迪用16年職業生涯,2次得分王就是在和命運的抗爭中,取勝的最好證明。


麥迪是我們廣大NBA球迷心中一代偶像級的超級巨星,巔峯時期的麥迪可謂飛天遁地,無所不能,他所展現出的天賦和個人能力連當時的科比都自愧不如。可是時間來到2019年的今天,當麥迪和科比都已年華老去退隱沙場時,我們回首比較二人的成就,卻發現差距竟如此之大,我們印象中的麥迪是一個可以與科比平起平坐的人物,可是現在科比已經是公認的歷史前十的超級巨星。而麥迪,直到退役關於他的質疑也沒有停止,甚至在很多人眼中麥迪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他與科比之間如此大的差距呢?

首先我們要說的就是麥迪雖能力出眾,但他卻從未打出過符合其身份的表現,16年的職業生涯他真正拿的出手的榮譽可能只有那兩座得分王,至於總冠軍和MVP更是從來沒有與他扯上過關係。麥迪有著MVP級別的實力,但他並沒有取得匹配MVP級別實力的成就,歸根結底他總是缺了那麼一點運氣。

麥迪和科比都是以高中生的身份進入的聯盟,生涯早期的他們都不是球隊的核心人物。科比在巔峯奧尼爾的羽翼下成長,而麥迪則是作為表哥卡特身後的那個角色被人們熟知。憑藉著過人的天賦二人都在經歷了不到兩年的適應期後開始展現自己的實力,他們成為了聯盟最強的兩大鋒衛搖擺人,成為了這個聯盟的招牌。但二人所在球隊整體實力的巨大差距是一個無法忽視的重點,這也為他們二人今後的生涯旅程埋下了伏筆。

科比能力出眾,同時他的身邊還有奧尼爾這樣一個聯盟最具統治力的球員坐鎮,他們二人的組合帶領當時的湖人在聯盟勇冠三軍,在00-02年連續三年奪下奧布萊恩杯。而麥迪和卡特的組合雖然也頗具成色,但並不具備OK組合那種歷史罕見的統治力,他們只能將猛龍帶到季後賽的高度。在猛龍有些鬱鬱不得志的麥迪也因不甘於一直位於卡特身後而選擇了離開,隨後加盟了奧蘭多魔術來追尋他的老大夢。

那幾年的麥迪和科比的個人能力是不分伯仲的,甚至麥迪因為更為出色的天賦在當時的即戰力上還稍強於科比,但幸運女神卻總是無法眷顧麥迪。科比因為球隊豪華的配置在那幾年無論對個人榮譽還是球隊成績都完成了完美的收割,而麥迪雖身邊有格蘭特.希爾這樣的喬丹接班人輔佐。但在麥迪效力魔術的那幾年希爾飽受傷病困擾,他脆弱的膝蓋和腳踝讓那幾年的他受盡折磨,幾乎沒有為球隊做出什麼貢獻,其他角色球員成色又非常一般,使得魔術時期的麥迪始終處於一個孤軍奮戰的境地,即便當時的麥迪個人能力無人能及,無奈雙拳難敵四手,魔術連年在季後賽首輪折戟。麥迪將自己的個人能力發揮到了極致,他讓全世界人都見識到了他的實力和天賦,但球隊卻與麥迪的貢獻不成正比。

2004年他們甚至以全聯盟倒數第一的慘淡戰績收尾,無力幫助球隊扭轉頹勢的麥迪只能選擇離開去尋找更大的舞臺,休斯頓成為了他的下一站,這裡,有我們的中國巨人姚明等待著他。

當時的火箭把麥迪交易來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讓姚明和麥迪復刻奧尼爾與科比的神跡,最強內外線的組合是那時聯盟奪冠陣容的標配。當時的姚明正處於職業生涯的飛速上升期,有了兩年NBA經驗的他已經展現出了聯盟第一中鋒的潛質,而麥迪也早早用兩個得分王證明瞭自己的能力,火箭也是力求在這兩位超級球星的帶領下大展宏圖,麥迪也因姚明的存在不必再感受孤軍奮戰的苦澀,他終於可以摘掉魚腩領袖的帽子去追尋他的冠軍夢了。

可是命運總是喜歡與麥迪開玩笑,過去的他無所不能,球隊配置拖了他的後腿,如今球隊陣容已屬聯盟頂級,自己的身體卻亮了紅燈。加盟火箭的第一年麥迪還能保持著不錯的競技狀態,姚明也在持續成長著,但是在季後賽首輪與小牛的系列賽中火箭成為了多納吉賭球醜聞的犧牲品,本來2:0領先形勢一片大好的他們隨後急轉直下,被小牛拖入了搶七的生死大戰中,麥迪和姚明在第七場合力砍下60分,無奈隊友能給予他們的幫助實在太少,加上裁判的操控火箭最終以76:116慘敗給了小牛結束了那一年的季後賽之旅,姚麥組合的首個賽季也落下了帷幕。

自那以後,麥迪和姚明就相繼遭遇了傷病的侵襲,二人就像提前商量好了一樣輪番受傷,火箭也在很長一段時間處於麥迪或者姚明單獨帶隊的情況中,整支球隊被無休止的傷病攪得四分五裂,戰績也是始終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反觀科比那邊,雖然也曾短暫經歷了球隊陣容不佳的苦澀,但迎來了加索爾後他們迅速重返爭冠行列並在09年和10年奪得兩連冠重新開啟了湖人王朝,科比也終於以球隊頭號球星的身份帶隊奪冠並就此奠定了自己歷史前十的巨星地位。

而麥迪由於流年不利,已經感到身心俱疲,身為超級巨星卻連季後賽首輪都沒有通過,這對他是一個巨大的恥辱。07-08賽季年火箭取得了蕩氣迴腸的22連勝一度登上了西部第一的寶座,球隊的高光表現終於讓麥迪看見了改變命運的機會。但姚明卻在這個時間點腳部骨折賽季報銷,麥迪只能獨自帶隊面對接下來的比賽。

季後賽首輪,火箭又遇到了老對手爵士,沒有了姚明在內線坐鎮讓爵士對麥迪的防守更具針對性,但是火箭還是憑藉頑強的意志在前5戰拿下了兩場勝利。第六場對於火箭來說就是關乎生死的一場比賽,可麥迪卻偏偏這個時候遭遇了傷病侵襲,他的膝蓋已經出現大量積水,按常理他是肯定無法出戰接下來的第六場比賽的,職業生涯屢次與勝利擦肩而過的麥迪不想讓機會再次從眼前溜走,他選擇了打封閉出戰,這種拼搏和求勝的精神讓麥迪獲得了所有人的敬佩和尊重,但同時也成為了他職業生涯的轉折點。

那場比賽對於火箭球迷和麥迪來說只能用慘烈來形容,陣容不整的他們與爵士死磕了四節,麥迪拖著打了封閉的膝蓋砍下40分、10個籃板、5次助攻的數據,但還是敵不過猶他人的全員皆兵。火箭以91:113再次輸給爵士被對手4:2淘汰出局,麥迪賽後離場時的落寞相信很多火箭球迷至今仍記憶猶新,而這場比賽也成為了麥迪的巔峯絕唱。

因為那一針封閉對麥迪本就傷痕纍纍的膝蓋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害,復出後的他狀態大不如前,08-09賽季僅僅出戰了35比賽後他就宣佈賽季報銷並接受了膝蓋微創手術從此徹底跌落神壇。在聯盟又掙紮了5年後於2013年徹底退出了籃球賽場,留下的只有兩次得分王、一次進步最快球員獎、兩次一陣、7次全明星、18381的生涯總得分和從未進入季後賽次輪的尷尬結局。

他已經跟科比不是一個檔次的球星了,我們從不質疑他的能力,只是命運好像從來不眷顧這個男人,他本應取得更高的成就,可是因為種種原因導致他始終鬱鬱不得志。不過在很多球迷的心中,他們對於麥迪的愛卻從來沒有減退過,因為他帶給了我們太多的美好的驚喜,感謝他為籃球做出的一切,也希望他能好好享受退役後的生活,願今後安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