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不適合,主要原因是這本書本身是個童話,只不過中間穿插了相當多的隱喻性質的哲學史,容易讓別人誤以為這就是哲學。

個人建議先讀一些導論性質的哲學教程,例如Simon Blackburn的《Think:A Compelling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不願意看英文的話也可以看羅伯特·所羅門的《大問題》。看完這些的話,再看看自己具體對哪個方向感興趣,再接著看具體這個方向的導論。例如對認識論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Noah Lemos的《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Knowledge》,對語言哲學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Alexander Miller的《Philosophy of Language》等。最後再進入具體的原著。


我個人認為,把這本書當成小說來看是很好的,但作為哲學,它有很多的缺點。

一,這是一部小說,是童話故事,這直接使作者為了讓內容更加通俗有趣,難免會有失嚴謹,很多理論避而不談。

二,書的篇幅相對來說是很短的,具有侷限性;

三,這更像是一部歷史背景下的文化哲學史,而不是一部專業的哲學史,其中達爾文、大爆炸理論等與哲學並無關係;

四,在描述對象上,作者對更多偉大的哲學家如萊布尼茨、斯賓諾莎、尼采、叔本華、海德格爾、維特根斯坦、弗朗西斯·培根、約翰·杜威等毫無提及,或一筆帶過。

五,在地域上,《蘇菲的世界》介紹的是西方哲學,但世界上偉大的哲學思想不僅限於歐洲,希伯來人、埃及人也有過偉大的哲學,而印度和中國的哲學是與歐美哲學相併列的,如果只學習希臘、羅馬和日耳曼人的哲學,而不瞭解閃族和中國的哲學,是很片面的,只有將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孕育出的不同思想相融合,纔能有更大的收穫。

六,在時間上,作者著重介紹的是近代哲學,而對古希臘哲學和經院派哲學著墨太少。

所以,作為哲學,《蘇菲的世界》是不夠科學的,如果能看懂專業的哲學史,盡量以哲學史為重,而對於哲學啟蒙,羅素的《西哲》也是一部通俗的作品,也適合非專業哲學愛好者閱讀。

更新:

大家不要被我誤導,最好不要讀伯特蘭·羅素的《西方哲學史》,還是梯利版本的《西哲》更好。


可以的。容易理解,而且書比較薄。


我個人覺得不適合。啟蒙書應該看《大問題》這種類型的。


讓一個原本對哲學不感興趣的人對哲學家思考的諸多問題和解答產生興趣纔是啟蒙.. .

不是教科書那種入門....

所以至少個人而言它是適合的,雖然這本書並沒在之後的探索裏構建起多少基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