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很努力地在當媽,可是。。。

小時候女兒真的各種超前,玩伴家長也普遍覺得她聰明。

也因為這樣吧,刻意沒讓她上幼小銜接,學前學科類只有啟蒙英語。

活潑好動也只覺得是優點。

上小學後。。。

首先各種規定比幼兒園嚴太多,加上一坐40分鐘一節課,因為坐不住或下課跑跳多次被罰或被老師投訴。

功課因為寫字也是是零基礎,上來就要寫很多拼音生字組詞看圖寫話,寫得慢經常搞到很晚。

上學期平時成績倒是很好(一年級課本畢竟簡單,加上每天認真完成作業,考試時老師也會讀題),期末期間老師卻在課本基礎上拓展拔高了不少,於是開始有點吃力,期末考試三門都才剛90或冒點小頭。。。(因為不讓排名不知道到底怎麼樣,但據說小學90分才算剛及格)

疫期在家狂補識字閱讀、計算速度。我感覺進步挺大,現在主要問題有:

1.記憶力:讀課文3-5遍就能背,但一個字見過十回了還未必記得住。錯的筆劃糾正多少遍還會錯。覺得複習是查缺補漏過一遍就行?根本不行,錯的總是堅持錯。。。

2.理解力:一年級數學下冊,老師還沒上時我讓她自己直接把練習整本書做一遍,基本都會,應該至少有85分吧。我覺得老師沒講過的能這樣是不是也還行?但錯過的,我講過,老師再講過,也依然可能錯。拓展類的題不會的,一講就明白(當下應該也是真理解了,能複述出來),但過段時間給她再出一道類似的,又不會。。。

3.專註力:數學計算50道一定要錯1道,而且幾乎90%以上是看反加減符號,這個看得數就能看出來。數學網路測試,認真一點滿分或接近。不認真時也有不到90的時候,然後自己訂正又全對,這個也看錯那個也看錯。。。讀書老越過字,或串列,甚至讀著讀著問我她讀到哪了。。。

感覺好費心。你家孩子需要這麼操心么?怎麼做到不用這麼操心?


沒有哪家的孩子不操心,不過是誰家的孩子誰操心,別的家長操心自己孩子的時候你沒有在場圍觀而已!

比如我孩子和他班另一個女同學在培訓班的每天回課里總是最「積極」和受表揚最多的兩個,其他家長都很羨慕我們,覺得我們孩子乖,學得快,能堅持每天回課,且回課質量高。但實際情況卻是,很多時候,孩子會鬧情緒、反覆出現同樣的錯誤、忘記了回課的內容等情況,我需要不斷想辦法激勵他、哄著他、指導他,有時候弄到連我自己都會想放棄,又咬咬牙堅持下來了。有次和那個女生的媽媽聊天才知道小女孩兒也經常為回課哭鼻子呢!所以我就覺得,我們孩子和他們孩子其實都是一樣的孩子,畢竟年齡相仿嘛,身體和智力的發展水平都差不多,不過是我們當家長的更耐煩一些罷了。他們只看到結果,沒看到過程,就以為我們多麼幸運,生了個省心的孩子。

同樣的道理,你孩子的現象也並非個例,而是常見問題,不過是因為你沒法看到全部「樣本」,只能看到你們家這一個,所以把問題放大化了。

事實上,每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是共性問題,比如會看錯運算符號、比如讀書的時候添字掉字漏字、比如不能舉一反三等。有些則是個性問題,比如,錯的題一直在錯。這時需要做的是找出錯誤的根本原因,從根上糾正過來。例如同一個數學題目,有孩子出錯是因為他把相近公式總是記混,有孩子出錯是因為他在計算時算理不清,有孩子出錯則是因為把公式和數學條件對應不起來。不同的錯誤原因就有不同的糾正方法,不能籠統歸類為粗心或不認真。

哪些「一點就通」、「說一遍就記住了」、「錯一次就長記性了」、「一次兩次就能一字不差的讀下來了」的孩子基本不存在的,不過是家長不切合實際的想像罷了。也是因為年代久遠,家長們都忘了自己當年也是這樣過來的,從而對一個孩子提出了不符合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的要求罷了。

而且,家長越對一些問題上綱上線,著急上火,孩子越不容易改正這些錯誤,在心理學上這被叫做「負強化」。正確的做法是,希望孩子做到怎樣,就在他每一次做到的時候肯定他、表揚他,讓他獲得正面的回饋 ,從而引導他不斷的通過做對來獲得更多的肯定,錯誤將最終被克服。


我愛說我是個懶媽,不愛操心。並不等於我什麼都不做,我家虎寶就從小自覺自律,一路躺贏。我要做許多事的,不少是「再懶的媽媽也必須做」 的部分,還有一些是「現在做好了以後可以做更懶的媽」的部分。我只是因為願意接納和包容孩子的不足和缺點,從而允許自己不去做那些只有超勤快的媽媽才做的事,不操那些心。

我也愛說我兒虎寶是個不用操心的好寶,說他的優點說三天我不重樣,更不會覺得累。並不意味著,虎寶沒有缺點,不做錯事,門門百分,樣樣優秀。

認真看過題主的描述,包括題主在每個回答之後的評論,可以看得出題主是一位非常有愛,非常認真努力的好媽媽。題主家的寶貝也是個活潑可愛、聰明伶俐的優秀小姑娘。可是題主自己不開心,很焦慮,認為自己的寶貝不夠好。問題出在哪兒呢?

在孩子上小學之前,想著能跟上就行,願意付出耐心讓她有時間慢慢成長。也想過一鼻子灰就一鼻子灰嘛,正好讓她明白有難度才知道要認真,人一輩子那麼長,不必贏在起點。然而面對現實這一鼻子灰碰得有些疼了。孩子90分就不算是跟得上了,一道題多講幾遍就沒了耐心讓她有時間慢慢成長了。的確現在小學的難度遠大於我們小時候,可孩子的表現比我們小時候還要強不少呢,不是嗎?而且,就算小時候的表現差到了咱們那個樣子,咱們後來不也一樣也可以成長到現在這個還算不錯的樣子嘛。孩子現在的樣子就是好孩子的樣子。你現在的樣子就是好媽媽的樣子。不可能,老師說什麼就做什麼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一學就會做題不錯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愛學習勝過愛遊戲的孩子才是好孩子。那是神仙不是孩子。不然的話,人類就不用花十幾、二十年來完成學業啦。勸題主一句,淡定,淡定,孩子很棒,你也很棒。不糾結、不著急,給自己時間慢慢學會做更好的媽媽,給孩子時間慢慢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關於記憶力:讀課文3-5遍就能背,用的是聽的記憶和複述的能力,3-5遍足夠證明孩子是很聰明的。一個字見過十回就要記住,要求高啦。一個漢字,本身結構的複雜程度,在日常生活、閱讀中的常見程度,都會影響孩子對它的記憶效果。而且孩子對漢字的記憶多是整體記憶,就是說大概齊是這麼個樣子的,至於那一筆要出頭,這一筆是撇不是橫,都是要增加孩子的記憶負擔的。對於一個剛開始認字、學寫字的孩子來說,一個漢字的每一筆的形狀位置都是一個需要記憶的元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要求會寫的並不多。在提高孩子的識字量的時候,不要細究,認識就好,甚至能蒙能猜都是好的。別讓認字成了負擔,進而影響了孩子的閱讀興趣。讀書老越過字,或串列,甚至讀著讀著問我她讀到哪了。這並不是孩子的注意力跑了,而是孩子花了太過的注意力在單字的識別上,而沒有能力再去顧及詞、句、段的理解。如果在孩子眼裡,書就是一大片陌生的單字,讀書就是要費力地去識別每一個字的讀音。那讀書真的是太苦了。

我家虎寶就是從小連蒙帶猜地進行閱讀的,現在三年級學習英文三年,開始連蒙帶猜地閱讀哈利波特英文原版。我不操心他讀懂了多少,我把力氣用來保護他的閱讀興趣。每當他給我講他從書上看到的故事,我都會極力表現出興奮和興趣,尤其剛開始時,我要很努力地從他異想天開地講述中挑出與書中描述相符合的部分來誇獎他。漸漸孩子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當家長的就不用再操心了,給孩子提供足夠的、喜歡的書就可以了,一本本書讀下來,常用字不知道要見過幾百上千次,自然也就記住了,不常用字只要孩子有興趣,為了更多更好地讀懂書中的描述,會自己去探究字音字意的,就算只是蒙只是猜,也會漸漸提升猜對概率的。

關於理解力:能複述不等於理解了。很多時候孩子只能按照我們講解的語序來複述,只能說明孩子記住了我們的講解。那麼這個知識點在孩子的記憶系統里就是一個單獨存在的知識點,很容易忘記的。要真正掌握一個知識點,是要把這個知識點與孩子之前的已有知識相關聯起來,成為孩子知識體系的一部分,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越多聯繫越密,孩子對知識點的掌握才越牢固。漢字要在故事書多見才記得更牢,數學題也要在生活中多做才能更好舉一反三。在閱讀中識比在識字表中識字效果會更好,在生活中計算也比在習題冊上計算效果更好。作為一個一年級小學生,擁有哪些知識點,什麼樣的知識體系呢?從出生以來的生活經驗,遊戲經驗,就是他們的知識源泉,所以參與家庭生活,做家務,還有那些會玩的孩子,都會形成許多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形成自己最初最原始的知識體系,學習不是憑空搭建一個知識體系,而是整理、明確、擴大孩子已有的知識體系。折返跑應用題很難,帶著孩子下樓,爸爸從東往西走,媽媽從西往東走,孩子在中間折返跑,跑幾次再講解,保證理解深刻記得牢。

關於看反加減符號,就更不是問題了,這不是專註力的問題,是個感覺統合的問題,這類問題與孩子大腦尚未發育完全是有關係的,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孩子長大些就好了。

那句話說得沒錯,孩子出了問題都是因為家長出了問題。可是,這世界上哪有沒問題的人啊,父母也是人,也會出各種問題。別糾結,包容孩子,從包容自己開始,錯了就改,改了再錯嘛。更何況,孩子自身蘊藏的力量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大,當你焦慮、無措時,想想小時候學過的那篇「種子的力量」,只要我們不象園藝師一樣強迫孩子畸形成長,孩子自身的力量會讓他們向著陽光茁壯成長的。

少操點心,會好的。

以上,

好孩子是在誇獎中成長的,我也是個寶寶,我也想要誇獎,給我點贊、點喜歡,我會更貼心喲。

也歡迎批評,討論。


2020-5-9晨 更新

根據你評論中的描述,我覺得:發現你自己的心結,你對孩子的疑惑自然就沒了。

你說1-3年級父母工作忙沒時間照顧你,當時所在的小學教學資源也差,你的成績一直很差,也不知道學習是為了啥,也沒興趣。直到遇到一位語文老師為你打開了閱讀之門,讓你產生了興趣。而後父母將你接到身邊轉學到更好的學校,這個學校的老師們都很有趣也不打罵學生同學們也都很友好,放學你爸陪作業態度是極和藹的,轉學後你忽然就開掛了,一直進步最後基本穩居班上一二名,學習就有了興趣,父母也基本不用管你了。

看描述你自己思路是很清晰的,分析下自己。前期你沒能取得好成績有學校的原因,有缺少父母引導的原因,還有自己沒有對學習產生興趣的原因。可是當你轉學後,你在這個學校很開心,你安全感也足,心情也愉悅。有不懂的還有父親和藹細心的輔導,父親的輔導讓你在遇到學習的困難時也不用畏懼,因為有了愉悅的心情你可以更專註的學習,發現學習的樂趣,進而產生更強的興趣。

人天生就有優勝感和上進心,想要做得更好,當你第一次取得第一名的成績時,這個結果讓你自豪也增添你的自信心,從而讓你更有動力保持這個成績排名。【分析自己的自律從何而來。】

你看?1-3年級你都沒認真學,後來都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可是你女兒現在1年級就已經做得這麼好,為什麼你卻要擔心呢!!

而且你父親在那個年代都能做到和藹輔導作業,說明你們家是有當好家長的傳承的。

你的焦慮擔心會不會是來自你1-3年級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照顧,你覺得那時的自己如果父母對你照顧,你也就不會在1-3年級學習成績差了,所以你把這個投射給了孩子,你覺得你不能重蹈你爸媽的覆轍,所以你就更加關注你的女兒,容不得自己疏忽。

推薦你看《一念之轉》這本書,或者不看也行,把自己的疑惑問自己四個問題:

例如:如果我不足夠操心孩子,孩子就可能學不好。

四個問題:

1.那是真的嗎?

2.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嗎?

3.當你持有那個想法時,你會如何反應?

4.沒有那個想法時,你會是怎樣的人呢?

當你分析看清自己後,關於孩子要怎樣操心的答案,我相信你就找到了。

而自律,我相信你自己就是個自律的人,你肯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就如你描述的,自律背後首先得有興趣,愛,安全感,環境……

還有知道我為什麼在周末一早回復你嗎?因為今天我要去爬山,我擔心自己回來太累就沒精力回復你了,答應了你今天,所以我得做到。是自律嗎?是因為我有個信條,說到要做到。

先把自己看清楚。

還有個建議就是找些事情自己學習,當了媽人生可不只是為了孩子,人生漫漫長,還有很多東西要去嘗試呢!我們做著自己的事,自然就不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孩子身上。而且孩子看到我們家長這麼熱愛生活,自然會被感染。

以下為2020-5-6首次回答

我怎麼感覺你是來炫娃的呢!哈哈,這麼好的孩子!

【因為坐不住或下課跑跳多次被罰或被老師投訴。】說明你孩子帶得好啊,有給她充分的愛和自由。剛上小學坐不住很正常,每個孩子適應的時間長度是不同的,有的是幾個月,有的要一年。

如果被老師投訴,先分析自己的情緒,要關注的是自己的面子還是孩子坐不住的原因?首先要對孩子坐不住表示理解。問孩子坐不住是老師上課的內容不感興趣嗎?和孩子一起討論怎樣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不影響老師和同學上課。

下課跑跳為什麼要被罰,莫名其妙。下了課不好好放鬆下運動身體,難道要繼續呆在教室像木頭一樣坐著看書學習,連尿尿都不要去嗎?

你家孩子平時成績都不錯了,為什麼還要管得這麼細呢?我能說句你是自找的操心嗎?

孩子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我們家長插手過多,還會干擾孩子。我小時候沒有幼兒園,讀了一年學前班就上一年級了,期中考試我語數都沒及格,因為有很多生字不認識啊,不過我爸媽沒說我。可是我自己也好強啊,在班裡面看別人考得好,自己也想考好啊,人天生就有優勝感,想要比別人厲害,這是本能,不用教,也教不出來的。

期末考試我語文99,數學100分,不是爸媽給我指導了,而是腦子忽然開竅了,也認得更多生字了,考試題目的字我都能認得了。

不過我還寧願自己成績一般,因為後來成績好後,我爸要求就高了。不問過程,只問結果,期末成績不好,寒暑假都別想有好臉色。

我舅舅的女兒今年初三全年級50名內,基本能進重點高中小班。小學時她主要跟著我外婆,我外婆也算小學畢業有點文化,但從來不指導,都是讓她自己獨立思考,有字不認識的才幫忙念題目。疫情宅家,自覺自律上網課學習複習不用管。

她的自律不是家長管出來的,而是自己摸索出來的。

人天生就有上進心,只要給孩子自由掌控感,我們家長適度引導,她愛自己,自然就會努力學習不斷完善自己。

我孩子現在5歲,他越大我操心得就越來越少,就是編故事,陪玩費得心思多點。

補充一句:我感覺你只是疫情宅家,太長時間和孩子呆一起了,一直只陪一個人,很容易會有情緒。如果你一個人出去找找朋友玩,爬爬山運動一下,情緒沒有了,原本你覺得是問題的事情,忽然就覺得沒問題,不過是小事情罷了,不必在意。

@知乎親子


題主這個問題。。。。。很想反問:

請問,你怎麼知道我們家孩子不用操心的?哈哈哈

據我觀察,即使「別人家的孩子」的家庭,一般有兩個因素:

  1. 父母心大,懶得去操心;
  2. 操心點不同,或許是體質、社交、性格稟性。

或許我們家孩子就是「別人家孩子」吧,但我還是要操心。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所以,父母的操心是普遍存在的。

聽您的描述,「普遍是外人覺得你家娃聰明,而您自己看到了不少缺點」,感到了憂心忡忡。

大家都初為人母,特別理解您的心情~~

不過建議您自己可以多看書、多學習,提升自己對兒童成長的認知,這樣會更有信心面對即將而來的小學生活。

幼小銜接這個階段,孩子的智力都不差的,

拉開差距的一般是學習習慣和時間管理,

感覺您疫情期間,光忙著補計算和識字了,其實我建議您暫且先放一放吧~

只要學習習慣養成,沒有扛不起的科目。

  1. 整理的習慣:整理書本、書包、書桌的過程,其實是孩子梳理自己腦中思路的過程,有整理才有歸類,有歸類才有規律。
  2. 檢查的習慣:我們家孩子口算在班裡一直是數一數二,源於在家練習時,我就要求他必須自查,否則我不會批改。
  3. 獨立的習慣:孩子的獨立是跌跌撞撞的,家長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放手,學會放心。即使孩子錯了,也要讓她在錯誤中學會成長。
  4. 思考的習慣:低年級的時候,為什麼家長們過得如此曲折?我得出的結論是不但要求高,自己還能教。所以,能讓孩子自己思考,家長絕對不要代勞。即使錯了,也是TA自己思考的結果。
  5. 閱讀的習慣:這點不用說了,不過許多家長都以為閱讀識字是為了語文,其實是間接幫助了數學,這是學而思老師教我的方法。因為數學後期就不是簡單的口算了,更多是應用題。對字詞的理解和答題都是靠閱讀撐起來的。

以上的習慣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個小朋友的感知有強弱,需要家長非常......有耐心地培養。

論環境的重要性

以上習慣的養成,前提仍然需要一個獨立、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才能慢慢在這個環境找到學習的感覺。

低幼的孩子階段性跨越的過程,不但有心理、身體,還有環境。

他們的意志力薄弱,容易偏離學習狀態,動不動上個廁所、吃個東西、看看家人在幹嘛。。。。

因此當低幼孩子學習時,父母需要提供一個不被打擾的房間、整潔的書桌、良好的採光、齊全的學習材料,孩子會更快地融入學習狀態。


關注我吧!我們一起看見孩子,看「懂」孩子~~

有什麼事情是你生完孩子後才知道的??

www.zhihu.com圖標

你孩子挺正常的,家長多上心就行了。別人家孩子一樣要操心的。

上超常班的孩子家長跟普通孩子的家長一樣操心。我認識幾個智力超常的孩子家長,有的孩子不但智力超常,組織能力強,身體素質好。那家長就不操心了嗎?一樣要操心呀!甚至人家付出的更多呢。看看人家給孩子安排的各種活動,野營、攀岩、接觸自然、考察野外環境(三年級)。孩子自己寫的小說,自己設計編輯的動畫短片。能感受到孩子自己的能力出眾以及背後家長的支持。

還有一個家庭倆孩子都智力超常。老大考上超常班,老二跟哥哥一樣聰明但是有自閉傾向。他們家長操心不?估計比一般家長操心十倍還不止。這麼聰明過人的孩子,不能毀在自己手裡啊……

唉,慶幸自己有個健康正常的孩子吧。能力越強,責任越大。付出越多,收穫越多。


誰家孩子不用操心?能說自己孩子不用操心的,一般要麼是吹牛,要麼是平時根本不管孩子。反正我是自從有了小孩,我常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到處死人咋不死我?


不是來報恩的就是來討債的。

哪種都坦然面對


這好像已經算好了吧 有的更操心呢

如果靠你叨叨叨幾句,他就什麼都不錯了,那不人人都能上清華北大了

孩子專註力有限 也許根本就沒用心 所以會錯 也正常

慢慢來吧


因為我不包辦。希望可以幫到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