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大學生,每次想到回家就很煩,回到家很想快點開學,不是大學才開始有這種想法,在高中那會一直都有這個想法,每次放假看舍友她們因為能回家而很高興,我就覺得自己很不正常,還有人會這樣嗎?我是有病嗎?


因為不被認可吧 一個有愛的家是不會讓人想逃離的 愛並不是單純的物質上的給予 也包括精神上的支持與理解 缺一不可


謝邀。

為什麼非得讓家有歸屬感?

家本應該是有歸屬感的地方,實際上也的確如此。可是,不排除,個別家庭缺少歸屬感,畢竟,凡事總有例外。

所以,你不要感覺不正常,也不是什麼病。

……

年輕的時候,我也很想離開家,想要一種我理想的家庭,充分的歸屬感和足夠的溫暖。我以為外邊的世界會有,於是心存希望。

但是……

人到中年之後,就會覺得很多期待是無法實現的,得到的不多,但已經是能夠得到的最多了。就好像我們的親人,對我們不是那麼好,可是世界上其他人對我們更糟。(個人體會)


我也是,而且在哪都沒有歸屬感。昨天夜裡還在想這個問題。

小時候不懂事的時候,在一個地方,我爸常年不在身邊,雖然一個月會回來一兩次,只靠我媽,我媽工作也忙,我就一會兒奶奶家,一會姥姥家,從小沒朋友,不懂什麼叫親密感。

再大一些,逃離家鄉,出去讀高中,依舊我媽工作忙,但是我後來適應不了宿舍,還是決定租房陪讀,我依舊是一段時間姥姥,一段時間姑姑,一段時間我媽,就這麼過來了。

大學又逃離,離開爸媽離開家離開親戚,有了幾個親密的朋友,跌跌撞撞4年處下的感情,雖然性格不是百分之百的合,但是這是我難得的友誼。大學的時候才和高中的閨蜜重新熟絡起來,因為我從來沒有歸屬感的一個人,也不會主動聯繫別人,幸好她是那個死纏爛打的哈哈,就這樣有了五六個好姐妹。

大學期間因為我媽生病,從此半隻腳在北京,半隻腳在天津,來回跑,即使這樣,這兩個城市,對我來說,都沒有歸屬感。

後來畢業了去了德國,讀了半年語言,和房東一家相處的很好,他們對我也像對待朋友家人一樣親切,但是好像,我總覺得缺點什麼。

上個月回國了,回到北京,和爸媽在一起,我媽一直身體不好,需要人照顧,而且她抑鬱症,我和她相處如履薄冰,自己也很難受,其實今年上半年在國外打電話每天安慰我媽的時候,每次打完電話我都覺得掏空了自己。

回國驚恐發作了幾次,我發現我其實也有病,焦慮症。我其實,從小到大,都沒有歸屬感,從小生活在微妙的家庭關係中,生活在我媽固執的陰影下,生活在父愛的缺失中,我並不快樂。

家,對於我來說,我其實太渴望了,因為我從來沒有過真正的歸屬感,可能流浪一生,就是我的宿命吧。

其實最近喜歡上一個人,可能像我這樣特別缺愛的人,特別容易喜歡別人吧,一個陪你聊天的人,一個給了你一點點溫暖的人,就會心動吧~

可是,我逐漸發現我們真的不適合,他單純地像一張白紙,家庭幸福,童年快樂,沒辦法感同身受,可是我想要的愛情,就是單純的喜歡,沒有家庭的束縛,沒有複雜的關係,沒有物質的影響,我只是想要純愛。想在這個世界上,遇到一個,真正讓我心安的人。那也許就是我,想要的歸屬感……


首先人生而孤獨,你決定不了你的出身。這樣的你決定不了你的家庭!你的家人是最愛你的,卻不是最懂你的。你的成長經歷和他們不同,你的成長時代和他們不同。於是有很多的鴻溝,感到很孤獨。心裡開始煩悶,開始焦慮。好像整個人的靈魂缺了一半,拚命的想離開家裡,掙脫這一切,去找另一半的靈魂。在路上,他在路上。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覺得就是以自己的方式找到另一半的靈魂。或者說是生活帶給你的遺憾,用盡全力去彌補。後天的努力彌補先天的不足。 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

不正確的愛,是一種束縛。得不到的愛,是一種痛苦。可能你會缺愛。並不是缺關愛。要是確定了,能理解你只觸心底的問侯!如果你真的想離開家裡(`Δ′)!,可以跟父母溝通。去尋找自己想要的,前提是你擁有能力。去實現,去尋找,去發覺去成就自己!加油,看好你。祝你幸福(o^^o)

雙擊贊同雙擊贊同,點一下喜歡。


因為不被重視吧還是不被理解,還是因為缺愛,我也說不好這種感受,但是你始終相信父母是愛孩子的,也許他們方式不同,多溝通交流就好啦。


一模一樣,所以我在等待大學畢業,然後徹底逃走……


感覺不到真實。

想要去找尋真實。


家裡沒有幸福,人就會走會散。

如果你想逃避,是你想獨立了。


你與你父母的關係如何?另外你一定要看著你爹媽的眼睛問另一問題,而且一定要嚴肅:你是親生的嗎?你的上幾輩中有亂倫嗎?前段時間一個案類似,做家排呈現了他的爺爺不是他爺爺,是他親大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