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晚詳解


首先,感知和理解不等於接納。

你知道那個天天在朋友圈失戀的人是為了尋求存在感,但你不願意去接納。

感知和理解可以說是共情。如果在人際交往中,那就是認知共鳴和情感共鳴。

區別就是一個不接納,一個接納。

這次說說情感共鳴。

在運用情感共鳴的時候,你首先需要關注的就是對方的情緒,而不是馬上就去關注引起對方情緒的那件事情。

更不能僅僅是作為一個旁觀者,上來就評論、勸導對方該怎麼辦。這樣不僅會讓對方覺得你不理解Ta的感受,情緒也得不到輸出,內心更加苦悶和難受。而且,很多時候更尷尬的就是:你的好心,也都會被對方當成「驢肝肺」!

所以,情感共鳴的核心就是:

進入到對方當時的情緒狀態裏去,和對方一同去體驗這種情緒所帶來的感受,真正和對方的情緒感受融合到一起。

好啦,下面言歸正傳:

一、首先,來看一個簡單的情感共鳴對話

對話背景:甲乙是好朋友,約好了晚上下班後一起喫飯。但如約見面後,甲發現乙心情有點不太好,於是就開始關心地詢問乙......

甲:「你好像有點不太開心,怎麼了?」

(接納和關注對方存在的情緒)

乙:「還不因為是工作上的事情!」

甲:「好吧,感覺你樣子好像有點失落。」

(一直關注對方的情緒,並明確對方的情緒狀態:失落。)

「是老闆對你不好,還是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

(冷讀引導對方傾訴,探尋情緒的起因)

乙:「嗯嗯,是因為我老闆。這幾天他總是臨時安排我做好多事情,一會讓我做這個,一會兒又讓我去做那個,把我原本計劃的工作搞得一團糟,讓我覺得好煩。」

甲:看你最近的工作經常都被弄得那麼亂,也難怪你會心煩不開心呢!

(肯定對方的情緒起因)

乙:「是啊,太累了。本來計劃安排的工作就很多了,老闆總是過來插幾腳,弄得太亂了。」

甲:來,今天好好陪你喝幾杯,好好釋放一下。。

………(氣氛過度)

甲:「我有時候就在想,如果沒有那麼忙碌和瑣碎的工作,天天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和朋友去海邊玩,去天涯海角旅遊,那該多好啊。

對了,你想像一下如果你已經有了很多錢,明天都不用去工作了,你會選擇去哪裡放鬆放鬆呢?」(運用關鍵詞場景暗示植入技巧,製造美好的情緒體驗。)

乙:哈哈~~~真要那樣的話,會超級棒的......跟你聊了這麼久,感覺心裡舒暢多了!

(幫助對方釋放壓抑的情緒後,再根據對方的喜好,做積極的情緒引導暗示。)

這裡,甲沒有用任何華麗的辭藻和言語,就順利的幫乙釋放了負面情緒,並給其帶來了美好的情緒體驗,彼此之間的情感自然也會變得更好!

二、那麼,具體怎麼來進行情感共鳴呢?

1.接受並關注對方的情緒

人產生了內在情緒的時候,不僅需要被理解,還需要被關注和接納。當你接納對方的情緒時,在對方看來就是接納他本人,對方也會感覺到被關注了。否則,就是對其本人的不接納

所以,當你發現對方有了情緒後,就要開始接受並關注對方的情緒感受,而不是去關注引起對方情緒的「那件事」。當你只關注「事」的時候,你可能就會忽略掉對方的情緒。

在生活中,當你注意到你的家人朋友或者喜歡的人心情不好了,你就要開始去關注對方的心情,並允許對方存在心情不好的狀態。

2.準確判斷出對方的情緒感受

要準確判斷出對方的情緒感受,就需要你對情緒感受有比較好的認知能力,要清楚對方當時的情緒感受是疲憊、生氣、失望、鬱悶、委屈,還是其他的等等。

若是你的情緒認知能力還不是很好的話,也可以用別的辦法讓對方自己表達出其內心的情緒感受。

比如:

(1)你可以主動關心詢問對方的心情感受如何:「你當時感覺/心情怎麼樣?」

(2)你也可以通過冷讀或者疑問陳述句來預判和分析對方的情緒,並引導對方自己表述心情和感受:「你現在是不是有點難過/煩躁/失望/生氣?」

需要說明的是:當你在做預判時,要表現得是在向對方求證當時的情緒感受,而不是用肯定的語氣來斷定。因為你不是對方,只是在猜測,如果語氣太肯定給對方的感覺好像就是,你在關注自己有沒有猜對,或是炫耀你能看透對方心思的這種本領,而沒有關注對方的情緒。

3.聆聽並引導對方分享更多,瞭解其情緒的起因。

當對方心裡有情緒不好受時,就有被聆聽的需求和傾訴的慾望。因為有些想法憋在心裡無處述說時,內心是非常難受的,一旦述說出來,就會感覺輕鬆。

所以,明確了對方當時的情緒感受後,就可以開始認真傾聽並引導對方分享更多內在的感受和想法,瞭解引起對方情緒的根源,這樣的話就會讓對方感覺到被接受和關注。

(1)在探尋引起對方情緒的原因時,對方想說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就可以通過冷讀陳述句來引導對方,以此慢慢來發掘出導致這個情緒的本質或者根源。

比如:你感覺是你的同事對你不好,還是你當時你太累了很不想說話?

(2)還有就是如果當時對方實在不願意說,也不要勉強對方。很多時候,對方心中的情緒稍微平復一下後,就會更願意說了,這個時候給對方點空間,等待對方想述說的時候再繼續聆聽。

4.肯定對方的情緒起因

很多時候,人都覺得自己想的就是對的,也希望被認可。所以,肯定對方情緒的起因邏輯,也是整個共情的步驟中非常關鍵的。

這裡所說的肯定對方情緒的起因邏輯,就是在告訴對方「你會產生這樣的情緒是理所當然的」。而不是去肯定對方是「對」的,別人是錯的,或者評論和情緒相關事件中的對和錯。

比如,你的朋友在單位的評選活動中,落榜了。那麼對其情緒起因邏輯的肯定就可以這麼說:「你工作做得這麼出色,大家卻沒有選你做代表。所以你會覺得很失落,是嘛」!或者「你那麼努力,卻沒有當選!也難怪你會生氣和失落了!」

這裡就沒有評論朋友是對還是錯,也沒有說對方單位的人是對還是錯。

實際運用中,找到對方情緒起因的邏輯是個難點。因為你要一邊聽對方講述事情經歷和感受,還要一邊思索引起地對方情緒的邏輯。

但最好的辦法還是,站在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的去表達自己能體會到的感受和想法。經常這樣去練習自己的表達和歸納能力,就會漸漸提升的!

5.回饋相同的情緒狀態感受,表達理解。

在肯定了對方的情緒起因之後,你就可以在回饋對方的話語中,表述同樣帶有類似或者相同的情緒感受的經歷或者見聞,藉此表達出你對其情緒感受的理解,以此來加深情感共鳴。

你對其情緒的理解表述,可以用場景(想像什麼場景能夠反映出當時的那種情緒感受)比喻等方法來表達,也可以是你自己的經歷,或是你身邊朋友的見聞,再或者是你平時聽過的故事!

比如,可以這麼說:「我工作的第一年,非常的刻苦和努力,而且業績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在公司優秀員工的評選中,也沒有當選,當時感覺和你一樣非常的失落和鬱悶。所以我也能理解你現在心情和感受!」

這樣,對方就會覺得你對其當時的心境非常瞭解,彷彿是遇到了知音。

6.積極情緒的引導和啟發

幫助對方釋放內在壓抑的負面情緒後,再做積極的情緒引導。並設想在對方當前的情緒狀態下,所對應積極的情緒,以及對方可能會嚮往和渴望的事物發展方向,給出能帶來美好體驗的場景暗示,藉此讓對方走出當時負面情緒的陰影。

再或者啟發對方,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理解他人。又或是引導對方去關注未來、關註解決方案,讓其在這樣的情感共鳴談話中得到成長和提升!

每當你經過以上六個步驟的引導和帶領,達成深度情感共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而在生活中,抓住許多情緒的小細節,經常給對方製作好的情感體驗和進行情感共鳴,便可以讓你們的感情越來越濃厚!

以上~


先去誠實地感受自己。這句話裏有兩個重點:感受自己,誠實。這兩點,看似簡單,實則非常非常困難。


首先讓自己身體和大腦放鬆,然後認真、專註地聽對方說什麼就可以了。

這種方式是讓自己的潛意識去感受對方,採用放鬆的方式,因為沒有經歷過的話,很難去理解對方在事件中的情緒,所以要調動潛意識,讓潛意識去感受對方。


所有人的情緒的原點是恐懼和愛!

愛也是一種恐懼,愛就是害怕失去

所以所有的情緒都是擔心和恐懼

比如題主,害怕的是自己的性格習慣忽略了很多人的感受,從而失去朋友,這就是你的恐懼,你的擔心,你的情緒。

世界上絕大部分人都沒有足夠的放開自我,那樣大大咧咧為自己而活,所以,沒有感知情緒能力,那是相當優秀的品質,世間並無一個規則是一定的,你能感知也會謹小慎微,會失去自我,反而照顧不好別人的情緒,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開心,感染帶動別人。

理解了你的感受,從另一個層面回答問題,這個回答纔是你要的答案,說出你想說沒有說出的感受,就是最大的理解。

從恐懼去理解人,無往而不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