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所有時刻,理想都能照進現實。

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間,都在向現實妥協,這是對是錯,並沒有公論。

在ICU,我見過太多兩難的抉擇,也的確有一些建議:

1.尊重老人的意願。

2.如果老人並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願,向ICU主任詢問老人目前情況是否適合繼續治療,以及減少老人痛苦最好的方法。

治療,無非就是為了減少痛苦。我見過太多家屬不顧患者的感受,明明已經沒有意義,只為了自己好過一點點,就要求用盡一切手段治療。據我所理解,用藥物和儀器強行挽留,有時候本身就是一種痛苦。


瀉邀。

去年在我生日後不久,我爺爺也在ICU走了。

我在這個世界上最愛的人,最後一面也沒見到。

經歷過這件事,我想了很多,很多人離開這個世界,都是在非常陌生的重症監護室。

走的那一刻,沒有親人,沒有告別,身上插著數不清的管子、全身浮腫、各種機器圍繞。

嗯,這一刻意識也模糊了,如果人有靈魂,看著自己的肉體,也是蠻苦笑的。

我爺爺生前曾說不想被搶救、切管,可是一推進ICU,事情變了,因為是全部報銷,本著全力醫治的方針,必須全力以赴。

最後幾天,我進去看了爺爺兩次。

他已經深度昏迷,完全不能自主呼吸,老祖宗講三魂七魄,我覺得爺爺已經走了,只有一副軀殼。

我握著爺爺腫的像豬蹄一樣的手,默默的念經文。

縱使你這一生再輝煌燦爛,兒女繞膝,終究是孤獨的離開。

這樣一想,很多事沒必要太在意,畢竟,最終,你還是要一個人和這個世界告別。


在ICU里住了這麼久,病情應該很重,可能器官功能已經難以恢復,目前生存質量也可能不高。建議如果條件許可,可以選擇合適的方式詢問下老人自己的看法。


我們一生中一直要面對分離,小到出門上班,大到生離死別。心理學家建議通過樹立自信和轉移注意來克服分離焦慮,可我覺得我們應該接受它。因為這種焦慮,在看著家人的時候更熱切一點,在親吻愛人的時候更認真一點,在為他們而努力的時候更專註一點。

我們建立各種各樣應對分離的儀式,畢業的時候拍畢業照,第一天上學的時候家人的護送,搬家時最後看一眼。這些儀式不也是我們熱愛生活最好的證明嗎?


就,接受吧。

好好牽著他的手,再看看他。讓他再看看你。帶著思念和美好做最後的告別。

因為生命就是不斷的失去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