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十歲了 上課自律性很差.喜歡接下句坐不住 老師也表示很煩心.我也不想傷害孩子的自尊.孩子成績可以,90分以上,就是愛動特別愛表現,但在課堂表現上很讓老師不喜歡,不知道是該打壓這種性格還是怎麼樣引導,我們家對成績比較嚴格,我自從生他08年一直到現在當全職主婦~上面有個姐姐在讀大四了,現在就希望把小的帶好習慣養好,這個問題困擾很久了,希望大家能提出建設性意見,接受批評,謝謝


每個兒童都是獨特的個體,中國的教育因為基數大,為了最短的時間達到最大的效益比,採取的是班級教學,要求三四十個孩子高度集中聽從老師的指揮。這部分孩子中,不可避免有一小部分,因為個性過分突出,或差或好;或者是發展過快或過慢,如果單從整體效果對的角度來說,這小部分孩子在老師的眼裡都是麻煩的兒童,會歸為異類加以訓斥。

每個家長只有1-2個小孩,因此需要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負責。孩子啟涵心理(FDSP)建議,即使面對老師的批評,事後也需細細思量,對待孩子的問題也要有區別,科學引導:

1.肯定優點

上課愛接下句,說明孩子認真聽課,也動腦子思考了,關鍵還是孩子的反應能力夠快。這些都是這類孩子的優點,家長需要予以肯定和保護。家長切不可因為老師的評價,而不分青紅皂白,一股腦給予孩子全面的否定,這樣會給孩子的自信心造成毀滅,讓孩子慢慢懷疑自己,從而否定自我。

2.彌補不足

上課愛接話的孩子耐心不足,只看到一方面就積極表達出來,也說明孩子過分關注自我。看待問題比較單一,長期以往,思維過分單一不夠全面。所謂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需要提醒孩子多聽多想再發言,多抑制孩子的衝動性,慢慢讓孩子學習沉靜下來,在等一分鐘中進一步學習反思和完善自我的思維。

3.平時教育要點

對於這類孩子的教育,家長在日常教育中要重在過程中的引導。譬如碰到生活中或學習中的實踐題,要有意識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不聚焦於某一個單一的答案,讓孩子感受到多動腦、多思考的樂趣,讓孩子的大腦的潛力慢慢發掘出來,而不是簡單的直線反應讓孩子陶醉在單一的答案中沾沾自喜。

4.情商教育

引導孩子認識到,學習傾聽也是一項必要的本領,給予同伴展現自我的機會。過分表現自己,尤其是過於簡單的問題上賣弄自己的聰明,會造成別人的反感。學會傾聽,也是對別人的展現予以尊重。這樣輪到自己展現自我時,也會獲得別人的尊重。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兒童教育漫話:child_cn】,更多科學兒童教育知識與您分享。獨創FDSP立體評估體系! 關注個體差異,聚焦成長環境,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還挑戰老師權威?還往好處看?這是一個起碼的禮貌教養問題好嗎!各種公眾號為了加粉連做人底線都不要了。這就跟隨便打斷別人的話隨便插話一樣。一個成年人這種表現會不會引起反感?會不會認為沒教養?對孩子這樣表現一樣會頂多看在孩子的面上不計較罷了。我兒子要有這樣的同學我肯定讓他別跟這樣的孩子交往成績再好也不行省得被帶壞了。孩子的不良表現要麼是家長的放縱要麼就是家長的複製,你想解決問題先找到造成這種問題的根源在哪。

其實說老實話,我覺得上課接下句也不是什麼不好的習慣,畢竟每孩子的行為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第一,說明孩子上課聽講是跟得上的,是在聽老師講的,如果跟不上或者根本沒有聽,他壓根就接不了下句。第二,說明孩子愛動腦,願意思考,老師說了上句孩子能接下句,說明孩子思維是很活躍的,腦子一直在轉的。第三,說明孩子口才好,膽子大,能表達,敢於表達,看得出來孩子應該是活躍開朗的,精力旺盛的,身體健康的。

只不過這樣的「捧場王」學生,老師大多數是不喜歡的。

但是就是不知道孩子「接下句」是認真的接,還是主要以吸引目光,吸引注意為主,如果順著老師需要講的意思來接,說明我以上推斷的三點都是正確的,孩子是積極的行為。

這種行為可能老師不太願意,你可以和老師溝通,孩子是否擾亂課堂秩序。問問清楚哪一種。如果孩子接的並不對,或者故意逗樂,那麼就是表現,吸引注意。這樣的情況我們想一想,孩子在家裡吸引注意的動作我們是否都關注到了,有沒有對孩子不夠關注的地方,因為有一種可能就是孩子在家裡不被關注,到學校也尋求關注,課堂搗亂是尋求關注最直接的方式。

媽媽可能會覺得沒有不關注孩子的時候,這個就不多說了,或許我們的關注不是孩子需要的關注呢?家長能反思的地方就盡量反思。反思不到的可以私聊我,微信:tang-zkyxls。

Ps:

孩子是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就這樣的表現,還是本學期才有這樣的表現,這中間有沒有別的事情發生?導致孩子感覺自己不被關注,不被愛了,需要做這樣的動作來吸引關注。

孩子坐不住,是這幾年一直都這樣嗎?

如果只是行為上的上課自律性差可以考慮學習書法,繪畫,圍棋,樂高,這些需要靜心的項目,來訓練孩子的注意力,注意力集中了上課也會安靜一點。

另外,對待分數不要那麼嚴肅,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比分數重要。分數只是一個表面。還是多多了解多多觀察自己的孩子,足夠了解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多的困惑了。

從你所講述的問題來看小孩子可能是有多動症,多動症顧名思義是孩子手腳多動,注意力不集中,不能集中完成某件事情。做作業或玩遊戲也不能集中精力,還干擾其他孩子。但是多動症並不是不能治療,先給孩子做個心理測試。小孩子多動症在平時需要父母帶動,父母的態度是致病的根,也是治病的根。在一個就是向老師,朋友,孩子自己傳遞正能量。還有在生活中做「生物反饋訓練」,通過生活中的點滴,遊戲輕鬆幫助孩子靜下來。最後就是一定要保證孩子的睡眠。


我也是這種人,老實講點兒道理我就接話,被討厭,然而並卵


這是病,一定要去正規醫院檢查ADHD,我在每個回答下面都這麼說,如果我二十年前接受了治療,我的人生肯定不會是現在的樣子。祝好
我就是這種人,而且這種習慣持續到了現在,大四要讀研了。別人認為我愛現,原來還覺得自己很不好,但是現在只覺得這麼說的人都是智障。(其實沒那麼嚴重,只是覺得我這麼做很應該)別的不說,這種情況絕對不能打壓,我父母,幾個老師,打壓、討厭我這種人,有人告訴我怎麼不好,但是根本說不出來怎麼不對,沒人能結束這種情況,因為對我而言這種行為的發生緣自旺盛的交流慾望,以及認為我和你在這種情況下絕對能這樣說話的感覺。打壓除了打擊自信心和自尊心之外,沒有別的結果,或者還有養成碰上打壓自己的人或者事就完全不說話的習慣這一點?還有人會說,放一放,課後再說,找個機會再說的。這個孩子很快就會和我一樣發現,課後根本沒有機會再說了,當時聽到當時接話就是最好的機會。因為誰會把自己上課東西一字一句全部都說下來,每一個點,記住是每一個點,連開玩笑的補充的瞎說的全都是,因為根本不知道什麼點就會戳到學生的癢處導致其想要抒發。而且在一次之後的下一次,會有更多的問題和點來說,人根本不可能回答那麼多各個方面各種領域的問題,也沒有時間跟人討論。一般能受得住這種情況的老師,你能碰到,你也就不介意做下一條的事情了。暫時我知道的方法是,上一對一課程,最好再點個名師。別說,自從我上了一對一,之前所有的矛盾都沒有了,而且在交流、知識等實力方面和自信等精神方面既使是短期課程都有很大的提升。缺點是貴,新東方的是一節課五百,掏不掏?(手動滑稽)
特別愛表現愛動愛接話 我覺得如果引導的好 這是個特別大的優點 只不過這在祖國的課堂教育里是挑戰老師權威的表現 我曾經也是這種孩子 但在小學課堂上被要求把手背起來 背挺起來 上課只能聽不能接話發表自己的見解 就被慢慢治住了 如果真心想改掉這個所謂的毛病 你和老師都同時嚴厲點慢慢就能治住 只不過未來他會像我一樣 有一肚子見解就是說不出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