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可有些孩子 他們不哭不鬧 在大人的眼中總是那麼懂事 總是得到「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這樣真的好嗎?你更願意做一個懂事的孩子 還是會哭的孩子呢?


首先說明一個事實,會哭的孩子有糖吃,這確實是真的。作為家長或者老師,你的精力是有限的,會哭的孩子會吸引你的注意力,讓你的精力大部分放在他的身上,這樣會哭的孩子關注度肯定要高些。

懂事的孩子呢,不需要家長和老師操心,是他們心中的放心寶貝。所以精力就不會放太多。

但是這就是說明懂事的寶寶不如會哭的寶寶有前途嗎?

不是的。

第一,會哭只是吸引眼球的一種方式。吸引了眼球接著是什麼?是獲得了資源。當如何利用這個資源是拉開差距的根本原因。如果只是用哭的方式來滿足口腹之慾,那這種會哭也只限於小時候會多吃點好吃的。如果能善於利用資源來提高自己,比如讓家長來給自己報喜歡的興趣班啊之類的,那這種光環會一直存在。

第二,懂事的孩子會自己搞定一切。說白了孩子總會成年的。成人的世界沒人會遷就你。如果你沒有能力,再會哭不過就是一個潑婦而已,除了換來鄙視什麼都得不到。

而懂事的孩子知道外部借不來資源,就會默默開發自己的潛能,讓自己更加的優秀。用自己的優秀來吸引父母的眼球。而這種優秀是一貫的。無論是兒童世界還是成人世界都認同的法則。

所以我還是希望孩子做個懂事的人。這樣能走的更長久。當然能學會在恰當的時候哭一哭那就更好了。


也許那個懂事的孩子也曾經哭過,但沒有得到糖,反而得到一頓打,於是她就懂事了


會哭,能得到來自別人的糖

懂事,糖要靠自己掙自己做

雖然會哭得來的糖更省力更多,但是我還是要靠自己做自己掙,能力在自己身上更有安全感。

來自一個 懂事 的胖子。


看到這個問題,我有兩個關於提問者猜測,第一個猜測是提問者年紀還比較小,可能在12-22之間,有些概念還沒太明白;第二個猜測是提問者正在困惑自己該做會哭的人還是懂事的人。接下來我的回答會反映出這兩個猜測的根據,希望也能分享我的思考結果供提問者思考。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先解讀一下題目中的「會哭」和「懂事」。「會哭」是一個行為人產生的客觀行為,而「懂事」是一個評判者對「各種行為」產生的主關評判。每個人對「懂事」的定義不同,媽媽可能覺得你吃完飯洗了碗叫懂事,而爸爸可能覺得你考試成績優秀叫懂事,奶奶可能會覺得你有禮貌也叫懂事。但這些「懂事」和「會哭」本身不完全是對立面,樓主之所以認為「會哭」和「懂事」是不可兼得的兩面,是因為有這樣一個他/她會誇獎你懂事,而這個她/他定義了「不哭鬧」為懂事,試圖引導你不哭鬧(到底哭鬧不哭鬧更好後面會有一些分析,這裡只說明不該把哭鬧和懂事劃分為對立面)。這裡為什麼指出提問時的表述不準確?因為後續解答的邏輯思維可能會與此相關。在此,我想指出我以下的思考是針對「會哭鬧」和「不會哭鬧」進行回答。是否懂事與「會哭鬧」本身無關。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這句話有兩層含義,一層是會哭是前因,有糖吃是結果,因為哭了才有糖吃。另一層是想吃糖是前因,所以才會哭。把這兩種看法結合起來:因為想吃糖才會哭,哭了以後可能才有糖吃(具體能不能有糖吃是綜合原因,不是單一因素可以決定的)。我把這句話可以形容的人群我認為大致可以先分為三個群體或者三個階段,至於每個階段應該是什麼樣,大家可以一起思考:

1、從出生到懵懂無知的兒童階段,大致是10歲以前;

2、10歲到22歲進入社會以前;

3、進入社會後的職場人士

第一階段:一般的兒童/少年都不會主動去思考「哭鬧」和「不哭鬧」,哪個更好。從小的成長環境、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前每次哭鬧的結果,這些都已經決定了當他們再次遇到自己想要的,是哭鬧還是不哭鬧才可以得到。最開始小朋友都是會哭鬧的,這是嬰兒時形成的習性,哭鬧是一種表達方式,可以傳遞他們餓了,尿了,拉了,這時期的父母一般會無條件滿足他們的感受,讓他們得到他們想要的。但當某一個階段開始,父母由於各種原因不再無條件滿足孩子的要求,對待孩子哭鬧這種行為的方式有了不同,有的父母是強壓式,你哭我就打,反正不能慣著你,或者冷模式,你哭也不管用,我還是不滿足你,這兩種方式會讓孩子覺得哭鬧沒用,久而久之也就不再哭鬧;有的家長是溺愛式,只要孩子一哭,什麼都滿足;有的家長是引導式,孩子哭了,先問原因,再引導孩子怎麼做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最後能不能得到看你自己的。至此可以看出,兒童時期的孩子是哭鬧好還是不哭鬧好沒有絕對的界限,因為孩子在兒童時期是沒有判斷能力的,想要的結果通過哭鬧錶達是一種常用的方式,作為理智的父母寬容對待孩子哭鬧,明白和理解哭鬧是一種特別屬於孩子特有的不理智,憑情緒發出的信息傳遞,而孩子傳遞信息以後,父母的信息反饋決定孩子能不能得到能力和心智的成長,孩子哭鬧與日後的成長沒有絕對關係,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和處理方法對孩子的引導有絕定性關係。哭鬧的孩子未來不一定不好,也不一定好;不哭鬧的孩子未來也一樣不一定不好,也不一定好(至於那些不能從父母那裡直接得到想要的結果的孩子,能不能通過自己的辦法得到想要的,這些辦法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是好是壞,都不在這裡做討論。有興趣可以私聊)。所以我以為「哭鬧」在兒童時期是沒問題的,做哭鬧的孩子還是不哭鬧的孩子都可能會有糖吃,因為父母的引導方式和教育方式方向上不會因為你是否哭鬧而改變。

第二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無論哪種成長環境,是否靠「哭鬧」,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已經在第一個階段形成了基本的態度。這階段更多的「哭鬧」對象變成了周圍的同學及老師,真正的「撒潑哭鬧」行為已經很少了,並且這時候會出現「哭鬧」的競爭者,身處同一環境,同一階段,可能想要的結果有類似或者相同,這時更應該把「哭鬧」理解為一種需求的直接表達,「哭鬧」方式是通過述說或者行動表現。比如有的人「哭鬧」想做班長,有的人「哭鬧」想進學生會,有的人「哭鬧」想找女朋友,有的人「哭鬧」想找男朋友,有的人「哭鬧」我只想一個人靜靜的學習,有的人「哭鬧」我就是想玩得開心,無論哪種「哭鬧」,可能都顯得直接而純粹,同時更容易得到理解和包容。同時在此時,「哭鬧」和個人能力已經開始共同決定個人想要的結果了。兩個「哭鬧」都想做班長的人,總有一人個人能力更好;「哭鬧」著想玩的人,總有圈裡人更喜歡的那個人;「哭鬧」著想靜靜學習的人,總有成績更好的那個。最終結果的不同也可能會影響一個人原因的判斷,有的人判斷是在這件事上我不該「哭鬧」,我沒那個能力,這種以後可能不會再「哭鬧」;有的人會判斷我不能「哭鬧」,哭鬧了沒用,反正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這種人可能也不會再哭鬧);有的人會判斷是我自己能力不夠,我還要再努力(這種人以後會繼續哭鬧);有的人判斷是對方太厲害了,我要破壞對方的能力(這種人以後也還會繼續哭鬧)。至此可以看出「哭鬧」在這個階段已經有了不一樣的作用,需要通過「哭鬧」來表達心之所想,然後通過個人能力得到想要的結果。「哭鬧」這件事作為意思表達,並不會影響我們個人能力的形成。最終影響個人能力成長的是我們成長的決心,而不是「我是否表達了想要什麼」。我以為在這個階段應該是最適合個人直抒己見,純粹表達自己想要的階段。

第三階段:特別是在職場,「有糖吃」的競爭更明顯,試問如果沒有「哭鬧」,相比其他會「哭鬧」的競爭者,其他條件相同時憑什麼機會會無緣無故落在我們頭上呢?但是這階段的「哭鬧」已經不同於第二階段,那麼直接和純粹,這階段說的「哭鬧」需要配合相應的場合、場景、對象、時間、表達方式、辦事能力等綜合因素。不是哭鬧一定會有糖吃,但是不哭不鬧很少概率會有糖吃。所以在這個階段,應該以適合的方式「哭鬧」,獲得相應的機會。

最後我總結一句,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做對比的應該是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會哭的「孩子」比不會哭的「孩子」更有機會得到糖吃。不應該單獨把會哭和其他可以同時具備的條件放在對立面。


拿捏好分寸 實力代表尊嚴


我願意自己給自己買糖吃 切……又不是買不起真是的……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不哭的孩子可真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